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阶段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的一生都在享受着它的利息。”这句话道出了良好行为习惯对于人的一生有多么重要的影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良好思想品德品质的形成,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以身作则起示范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行为直接关系着孩子是否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就要从细微处入手,用自己良好的行为感染学生。教师应以身作则,使自己的言行举止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一个班风良好的班级,其班上老师肯定是一个优秀的老师。老师说话有礼貌,行为端庄,态度大方,学生行为也会如老师一样,会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老师的行为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们。当我见到地上有垃圾时,我会主动捡拾,学生会模仿,从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善用方法巧引导
孩子们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过长期的教育和训练才能慢慢形成。作为老师,我们只有选择合适的方法去引导和教育,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故事引领
孩子天生就喜欢听故事,我们可以用小故事的形式告诉孩子们深刻的道理,学会明辨是非,为人处世。如有两个学生因为一点小事而吵架。孩子已经是高年级的学生了,有时候不能直接批评,我就和孩子们讲故事《计较的后果》:兔子和乌龟本是好朋友,为一点小事闹翻了,还相互打了起来,后来,乌龟的壳被打烂了,兔子的耳朵被抓破了。我让孩子们一起帮它们协商调和。孩子们经过讨论,认为它们应该让对方一步,就不会出现两败俱伤的结果。此时那两个好朋友的脸红了,下课后找对方道歉,又变成好朋友了。这样巧用故事,既保全了孩子们的自尊心,又引领他们理性地解决问题,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自主管理
我经常组织班干部和学生共同讨论、确定每个学生的任务,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各尽其能,发挥所长,让学生感到自己是班集体的主人,从而构建学生自我管理体制。岗位责任制,在班级设置多种岗位,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上岗“施政”,如:扫地、擦窗、收作业、领读……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做,发挥主人翁精神,为别人服务的同时锻炼自己、增强自我的能力,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学生通过管理他人,促进自主管理,进而做到自我教育。我把班级分为十三个小组,每个小组四人,分工合作,从“学习、卫生、劳动、礼貌、做人、饮食、阅读、安全、运动”九大内容记录组员的表现,并进行评比,优胜组可以进行奖励,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使学生自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家校合力同促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言一行对孩子习惯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我積极主动做好家长工作,通过校讯通平台、打电话、微信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及时掌握学生在家里的行为习惯,对学生存在的不良行为适时教育,使不良行为及时得到改正。我通过家长会,实事求是地汇报孩子在校的情况,让家长了解孩子们在校是否形成了良好习惯,共同商讨孩子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措施。我还给家长上了一节家校交流课《要培养孩子须培养自己》,使家长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言行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明白了要培养优秀的孩子自己必须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孩子的楷模。
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是孩子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作为教育者要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好习惯”的种子埋下,用恒心去浇灌,让它生根发芽,让“好习惯”的果实,为孩子的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
一、以身作则起示范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行为直接关系着孩子是否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就要从细微处入手,用自己良好的行为感染学生。教师应以身作则,使自己的言行举止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一个班风良好的班级,其班上老师肯定是一个优秀的老师。老师说话有礼貌,行为端庄,态度大方,学生行为也会如老师一样,会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老师的行为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们。当我见到地上有垃圾时,我会主动捡拾,学生会模仿,从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善用方法巧引导
孩子们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过长期的教育和训练才能慢慢形成。作为老师,我们只有选择合适的方法去引导和教育,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故事引领
孩子天生就喜欢听故事,我们可以用小故事的形式告诉孩子们深刻的道理,学会明辨是非,为人处世。如有两个学生因为一点小事而吵架。孩子已经是高年级的学生了,有时候不能直接批评,我就和孩子们讲故事《计较的后果》:兔子和乌龟本是好朋友,为一点小事闹翻了,还相互打了起来,后来,乌龟的壳被打烂了,兔子的耳朵被抓破了。我让孩子们一起帮它们协商调和。孩子们经过讨论,认为它们应该让对方一步,就不会出现两败俱伤的结果。此时那两个好朋友的脸红了,下课后找对方道歉,又变成好朋友了。这样巧用故事,既保全了孩子们的自尊心,又引领他们理性地解决问题,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自主管理
我经常组织班干部和学生共同讨论、确定每个学生的任务,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各尽其能,发挥所长,让学生感到自己是班集体的主人,从而构建学生自我管理体制。岗位责任制,在班级设置多种岗位,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上岗“施政”,如:扫地、擦窗、收作业、领读……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做,发挥主人翁精神,为别人服务的同时锻炼自己、增强自我的能力,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学生通过管理他人,促进自主管理,进而做到自我教育。我把班级分为十三个小组,每个小组四人,分工合作,从“学习、卫生、劳动、礼貌、做人、饮食、阅读、安全、运动”九大内容记录组员的表现,并进行评比,优胜组可以进行奖励,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使学生自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家校合力同促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言一行对孩子习惯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我積极主动做好家长工作,通过校讯通平台、打电话、微信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及时掌握学生在家里的行为习惯,对学生存在的不良行为适时教育,使不良行为及时得到改正。我通过家长会,实事求是地汇报孩子在校的情况,让家长了解孩子们在校是否形成了良好习惯,共同商讨孩子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措施。我还给家长上了一节家校交流课《要培养孩子须培养自己》,使家长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言行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明白了要培养优秀的孩子自己必须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孩子的楷模。
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是孩子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作为教育者要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好习惯”的种子埋下,用恒心去浇灌,让它生根发芽,让“好习惯”的果实,为孩子的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