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席卷全球,它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暴露了很多问题,亦发现了诸多景观设计上的缺陷,由此引发人们对后疫情时期景观设计的思考,同时需要整个景观设计的创新和变革,人居景观、公共景观以及街道景观迫切需要升级。本文通过研究疫情时期人们在防疫方面的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变化,分析人居景观、城市公共景观和街道景观设计发展趋势。
关键词:后疫情;人居景观;景观设计
新冠肺炎从2019年末出现疑似病例起逐渐发展成为影响全球的重大事件。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不仅严重损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也改变了人们正常的生活状态。零接触模式導致人们对线上办公、线上教育、线上购物、线上医疗的关注度剧增。在此宏观外部环境下,疫情究竟对设计产生了何种影响,设计又如何满足疫情状况后的需求,该话题受到了业界人士的强烈关注。基于此笔者将对当下疫情所引发的设计的具体转变进行思考和探索,对现代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一、对人居景观设计的思考
人居景观不能只简单地满足审美要求,还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功能需求。对居住区景观及服务的功能性要求更高,新冠疫情的肆虐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居住区作为城市最重要的生活单元,在追求优良的环境品质同时,还需要考虑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对居住区的的要求。纵观世界历史,任何一次瘟疫的肆虐,本质上都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所引发的,而每一次瘟疫的流行又会对人类文明产生深远的影响。—场瘟疫可以摧毁一座城市,亦可以促进城市更好地重建,有助于城市公共卫生环境的进步和公众环境意识的提升,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作为城市生活中最重要的单元组成部分的居住区环境品质提升尤其重要。
疫情发生时,对于以前的人居景观功能性较少,可供人们活动范围小,小区景观空间设计不能为人们提供在疫情时期的日常活动,不能保障居民的安全。不出小区能够满足业主所有的活动需求是未来住宅规划的趋势。疫情防控期间,社区实行封锁管理,如果在小区内可以满足就医、蔬果供应、社区活动等功能,“被宅”时光依然美好。
二、对公共景观设计的思考
在未来的规划设计中,应充分注重公园活动空间的功能布局与设计尺度,过密不利于安全防护,影响景观功能;过疏又不能充分利用土地等隔离资源,造成浪费。向科围绕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等展开辩证的讨论,通过对疫情期间,物理性公共空间与虚拟公共空间的变化的研究,指出在快速变迁和不断拓展的现实中,需要反复思考公共空间公共性的立场,从而构建新的公共空间结构、内容和形式。
将健康影响评估纳入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全过程城市规划以保障城市公共服务能力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人居环境建设为核心,有必要将健康影响评估纳入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实施的全过程。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应急响应能力规划、建设部门应当与公共卫生部门和应急管理机构协同,针对进入应急状态的城市公共空间制定特别建设与使用规则,并与应急医疗体系协同。应急枢纽以大型城市公共空间及其周边具有应急弹性的公共设施构成,配置相应的公共生应急设备物资,提供一定的诊断和应急治疗功能,根据具体需要迅速改扩建所需的室内外公共空间。建议在城市各类广场和公园弹性设定一部分空间作为重大公共事件发生时的人员避难、隔离、疗愈场所使用,研究和制定这些空间的应急配置标准,并纳入城市常态运管。同时提高公共设施空间通用性和稳健性。
三、对街道景观设计的思考
街道既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街道的休闲娱乐性一直都是设计师们想要推行的方向。而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街道休闲娱乐性的进程。因为当大量公共室内空间关闭时,人们发现身边的街道成为娱乐、活动、就餐的临时场所。街道在疫情期间成为承载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由此可见,在未来后疫情时代,设计师们对于街道的设计除了需要满足居民户外交通行走的要求外,还需要激发居民的参与活动,设计出相应的空间供居民停留、观赏、休闲以及社交,使得街道空间变为线性公园,口袋公园,艺术互动空间,从而为城市居民提供更高级更优质的服务。
为降低疫情再次大规模爆发的可能性,将引导、规范群众保持社交距离的意识,以多种形式融入街道景观设计中,是街道景观设计在后疫情时期不可忽视的设计要素。合理的街道景观设计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为民众提供更安全、更具吸引力的户外活动场所,以保障居民在锻炼时,彼此之间接触的安全性和达到预防疾病传播的目标。
街道景观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后疫情时期,顺应时代发展不断完善其功能配备,能从根本上抑制病毒的传播。未来,街道景观设计将为人类创造更加合理化、宜居化、现代化的环境,促进人类社会健康发展。
四、结论
本文聚焦于疫情下人们对景观设计产生了新的要求,主要讨论了对人居景观设计的思考、对公共景观设计的思考以及对街道景观设计的思考。通过这几个方面的探讨,对重大疫情下人们生活方式选择和需求进行了剖析。这充分显示出,疫情后人们拥有重构一种生活方式的美好愿望。后疫情时代为我们打开了对于生活方式的另一维度的思考和选择,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会信任的形成,都将为疫情后生活方式的选择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1]〔美〕维克多·帕帕奈克.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人类生态与社会变迁[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15.
[2]蒋勇.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街道景观设计研究[J].福建建筑,2019(12): 34-36+47.
[3]刘冬.中国生活方式研究指标体系建构:历程、特征与展望[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64-71.
[4]王雅林,贾稚岩.社会主义的生活方式问题[J].江汉论坛,1982,(10):39- 44.
关键词:后疫情;人居景观;景观设计
新冠肺炎从2019年末出现疑似病例起逐渐发展成为影响全球的重大事件。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不仅严重损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也改变了人们正常的生活状态。零接触模式導致人们对线上办公、线上教育、线上购物、线上医疗的关注度剧增。在此宏观外部环境下,疫情究竟对设计产生了何种影响,设计又如何满足疫情状况后的需求,该话题受到了业界人士的强烈关注。基于此笔者将对当下疫情所引发的设计的具体转变进行思考和探索,对现代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一、对人居景观设计的思考
人居景观不能只简单地满足审美要求,还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功能需求。对居住区景观及服务的功能性要求更高,新冠疫情的肆虐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居住区作为城市最重要的生活单元,在追求优良的环境品质同时,还需要考虑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对居住区的的要求。纵观世界历史,任何一次瘟疫的肆虐,本质上都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所引发的,而每一次瘟疫的流行又会对人类文明产生深远的影响。—场瘟疫可以摧毁一座城市,亦可以促进城市更好地重建,有助于城市公共卫生环境的进步和公众环境意识的提升,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作为城市生活中最重要的单元组成部分的居住区环境品质提升尤其重要。
疫情发生时,对于以前的人居景观功能性较少,可供人们活动范围小,小区景观空间设计不能为人们提供在疫情时期的日常活动,不能保障居民的安全。不出小区能够满足业主所有的活动需求是未来住宅规划的趋势。疫情防控期间,社区实行封锁管理,如果在小区内可以满足就医、蔬果供应、社区活动等功能,“被宅”时光依然美好。
二、对公共景观设计的思考
在未来的规划设计中,应充分注重公园活动空间的功能布局与设计尺度,过密不利于安全防护,影响景观功能;过疏又不能充分利用土地等隔离资源,造成浪费。向科围绕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等展开辩证的讨论,通过对疫情期间,物理性公共空间与虚拟公共空间的变化的研究,指出在快速变迁和不断拓展的现实中,需要反复思考公共空间公共性的立场,从而构建新的公共空间结构、内容和形式。
将健康影响评估纳入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全过程城市规划以保障城市公共服务能力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人居环境建设为核心,有必要将健康影响评估纳入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实施的全过程。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应急响应能力规划、建设部门应当与公共卫生部门和应急管理机构协同,针对进入应急状态的城市公共空间制定特别建设与使用规则,并与应急医疗体系协同。应急枢纽以大型城市公共空间及其周边具有应急弹性的公共设施构成,配置相应的公共生应急设备物资,提供一定的诊断和应急治疗功能,根据具体需要迅速改扩建所需的室内外公共空间。建议在城市各类广场和公园弹性设定一部分空间作为重大公共事件发生时的人员避难、隔离、疗愈场所使用,研究和制定这些空间的应急配置标准,并纳入城市常态运管。同时提高公共设施空间通用性和稳健性。
三、对街道景观设计的思考
街道既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街道的休闲娱乐性一直都是设计师们想要推行的方向。而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街道休闲娱乐性的进程。因为当大量公共室内空间关闭时,人们发现身边的街道成为娱乐、活动、就餐的临时场所。街道在疫情期间成为承载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由此可见,在未来后疫情时代,设计师们对于街道的设计除了需要满足居民户外交通行走的要求外,还需要激发居民的参与活动,设计出相应的空间供居民停留、观赏、休闲以及社交,使得街道空间变为线性公园,口袋公园,艺术互动空间,从而为城市居民提供更高级更优质的服务。
为降低疫情再次大规模爆发的可能性,将引导、规范群众保持社交距离的意识,以多种形式融入街道景观设计中,是街道景观设计在后疫情时期不可忽视的设计要素。合理的街道景观设计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为民众提供更安全、更具吸引力的户外活动场所,以保障居民在锻炼时,彼此之间接触的安全性和达到预防疾病传播的目标。
街道景观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后疫情时期,顺应时代发展不断完善其功能配备,能从根本上抑制病毒的传播。未来,街道景观设计将为人类创造更加合理化、宜居化、现代化的环境,促进人类社会健康发展。
四、结论
本文聚焦于疫情下人们对景观设计产生了新的要求,主要讨论了对人居景观设计的思考、对公共景观设计的思考以及对街道景观设计的思考。通过这几个方面的探讨,对重大疫情下人们生活方式选择和需求进行了剖析。这充分显示出,疫情后人们拥有重构一种生活方式的美好愿望。后疫情时代为我们打开了对于生活方式的另一维度的思考和选择,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会信任的形成,都将为疫情后生活方式的选择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1]〔美〕维克多·帕帕奈克.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人类生态与社会变迁[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15.
[2]蒋勇.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街道景观设计研究[J].福建建筑,2019(12): 34-36+47.
[3]刘冬.中国生活方式研究指标体系建构:历程、特征与展望[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64-71.
[4]王雅林,贾稚岩.社会主义的生活方式问题[J].江汉论坛,1982,(10):39-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