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四川省麻疹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来源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egw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四川省2015年流行的麻疹病毒的基因型别和核蛋白基因特征,了解不同基因型别麻疹病毒在省内流行情况。

方法

采集疑似麻疹病例咽拭子标本,用Vero/SLAM细胞分离病毒。对分离培养阳性毒株,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核蛋白N基因片段并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

结果

从971份疑似麻疹病例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得到398株麻疹病毒。397株分离株为H1基因型,与H1基因型参考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6.2%-98.0%;在进化树上呈现为2个分支,分支间平均核苷酸差异率为2.0%。1株分离株为A基因型,与A基因型参考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8.0%。

结论

H1基因型为2015年四川省本土流行麻疹病毒的优势基因型;近年来四川省内流行的毒株未发生较大变化,但存在一定核苷酸差异,呈现2个传播链,需进一步加强监测。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慢性肾脏病3~5期患儿首次确诊时营养及生长发育情况。方法应用医院电子病历检索系统检索2007年1月至2015年9月期间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肾脏内科收治的符合慢性肾脏病3~5期诊断标准且临床资料齐备者共37例,统计其首次确诊时年龄、身高、体重、体质指数、白蛋白、血脂、酸中毒等情况,对其营养状态和生长发育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7例中男24例,女13例。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身高值第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中国大陆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心肺衰竭患儿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2015年3至10月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回顾自2006年4月中国大陆PICU首次开展ECMO治疗以来国内三级儿童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的PICU应用ECMO的情况;总结分析接受非开胸ECMO治疗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按照年龄患儿分为0~28 d和>28 d两组。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Mann-W
表观遗传学是研究可遗传的、基因DNA序列不发生改变的基因表达调控的一门新学科。近年来,诸多研究结果均表明,表观遗传学异常改变在恶性血液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关基因异常甲基化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与MDS患者的预后相关;微小RNA(miRNA)的异常甲基化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相关;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EZH)2基因通过突变、缺
目的探讨济南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麻疹疫苗的接种情况。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济南市报告麻疹病例、免疫接种等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6年内济南市共报告麻疹2 086例,年均发病率4.24/10万,2012年发病率为0.07/10万,达到麻疹消除标准。男女年均发病率比较中,男性年均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χ2=4.532,P<0.05)。发病率高峰处于3-5月占总发病的51.97%;年龄段
目的对从某活禽市场环境中分离出的1株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A/environment/Zhenjiang/C13/2013,en/c13)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以揭示其基因起源和分子遗传特征。方法采用二代测序技术对该分离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MEGA6.0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和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分离株NA基因与近年来中国禽类中流行的H6N6亚型禽流感的NA基因处于同一进化分支,其他7个基因(PB2、
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恩替卡韦和拉米夫定对HBV相关肝衰竭生存率的影响。方法检索2007年至2015年公开发表的中、英文相关文献,严格按照文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采用RevMan 5.2版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应用森林图对治疗4周、12周、24周、48周生存率进行分析。结果纳入恩替卡韦和拉米夫定治疗HBV相关肝衰竭有关生存率的中、英文文献18篇,共计1 837例病例纳入研究,其中12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