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规范学生带手机进校的问题上不能用校规取代教育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uru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禁止学生用手机,若违规即被开除”,类似的近乎苛刻的“霸王条款”引起了一片争议,有的支持学校禁止学生用手机的做法,有的则对学校的做法“拍砖”。究竟学生该不该在校园中使用手机,对“违规”带手机到学校的学生如何管理?
  我们生活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环境中有着不同的意识形态、不同的信息、不同的发展道路……我们时时刻刻被裹挟在这些不同之中,各种各样的诱惑同样也存在于学生们的周围,有的人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依旧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而有的人却在行走中迷失了方向。对于手机和一些不适合学生看的信息,禁是禁不住的,这其中最为关键的是需要教师和家长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增强其自制力和抵制不良诱惑的免疫力。我的建议是,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需要的就带上。也许这过于理想,不过只要我们按照教育规律、成长规律进行教育,这一理想是能够实现的。
  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自制力、“免疫力”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然而,我们往往会忽略这些方面,过度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用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张绪培先生的话就是“幼儿园总想把小学该做的事情做了,小学总想把初中该做的事情做了,初中总想把高中该做的事做了”。随着学生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有些人的分析鉴赏能力、自制力、“免疫力”的发展会滞后,导致各种充满诱惑的信息就能够穿过自我监控的空白区,直接左右其思想和行为。出于对这些学生的保护,有的学校又开始用高压手段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甚至制定“霸王条款”。其初衷可以理解,但并不值得提倡。因为“霸王条款”对于有的学生可以起到药到病除的效果,但对于部分学生可能根本形同虚设。而难以坚决贯彻的政策必然会削弱学校其他规章制度的权威性。因此严禁学生在校使用手机绝非上策。此外,学校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不能包打天下,家长作为学生的监护人也应负起相应的责任,另一方面,学生也要对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
  基础教育是为人生奠基的教育,犹如一座高大的建筑,要想使其坚固,必须搞好地平线以下的事。如果我们出于某种原因,将本该用在地平线以下的砖瓦移至地上,建筑再美也是危楼。我们的教育绝不能再本末倒置,在该重视人格教育的时候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分数,等到了学生需要专注于学习的时候再去弥补学生成长时期素质教育的缺憾。
  与国外的教育比,我们的教育赢在开局,输在结局。通过“手机事件”,我们要思考的是在开放的环境中,各学段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如何形成增进学生精神免疫力的教育共同体。如果做到了这一点,学生上学可不可以带手机,对带了手机的学生怎样管理,就不会成为社会和教育界热议的话题了。
  (作者单位:天津市河西区马场道小学)
  (责任编辑:孙彦川)
  
其他文献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摘要:在介绍云计算定义、特征及服务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传统数字图书馆服务的局限性,探讨了云计算相关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前景,构建了包含基于IaaS的硬件资源服务、基于PaaS的统一平台服务、基于SaaS的个性化服务三个层级在内的云计算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服务新模式。  关键词:云计算;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  作者简介:韦妙(1983-),男,湖北黄冈人,湖北黄冈师范学院教学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师。(
据媒体报道,锦绣刺身拼盘、官邸功夫四宝、双椒多宝鱼、四喜狮子头……这些菜品的名字,被专门制作在写有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西区)的菜单上,用红色丝带卷了起来。如果你是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支持基础研究为宗旨,优先支持学科前沿的选题,鼓励创新,特别是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新生长点、学科交叉点萌生的新课题实施连续资助,不仅保证了学科研究的
1 项目申请rn第一次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是1996年1月,在我的博士生导师谢和平教授和张玉卓研究员的指导下,参加了由刘天泉院士等专家共同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
文章阐述了山西电力高培中心本着以人为本、重在培养、共同发展的原则,培养青年员工的一些做法。 The article expounds some of Shanxi Electric Power Training Center in
为落实教育部提出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工程的要求,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启动“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并为此设立基金,2002年度拿出1000万人民币以支持和推动全国
《中国教师》:面对现代社会手机的普及,您是怎么看待“学生携带手机入校园”这一现象的呢?李冬:我认为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手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息息相关,它方便了
摘要:文章对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 模式、美国的CBE模式、我国的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四种不同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进行了分析与讲解,提出了引校入企的重要性。  关键词:现代企业;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模式  作者简介:韩常在(1963-),男,北京人,神华国华(北京)电力研究院有限公司人才开发培训中心副总经理。(北京100025)  中图分类号:F27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
摘要:结合当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过程,论述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推广应用的必然性,并就实际建设过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王长忠(1969-),男,吉林大安人,大庆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副教授。(黑龙江大庆163254)  中图分类号:F27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1)30-0005-01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