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弱的桑提亚哥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riseka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2--01
  读完英文原著之后,不赞同很多人给老人桑提亚哥冠上英雄的称谓,在我看来,这本书的伟大之处在于真实、平凡、简单。
  老人是个软弱的人。
  如果这本书是为了描写一个英雄史诗般的人物,大可不必用这样平凡的事件去表达。事实上,现代很多的网络小说在这方面描写的场面已经足够宏大了:神魔、天地、浩劫,这些比桑迪亚哥似乎更加适合英雄这一个头衔。
  这本书吸引我们的地方不在于老人的勇敢和坚强,而是我们在老人身上看到了我们人生的缩影:开篇就以一个落寞的孤独老人受到小男孩的关照起手,这是人生中的温暖;接下来老人便单独出海,一叶小舟便出了港口,这是人生中的勇敢;老人很快便钩住了一条大鱼,并且这可能是自己得到的最大鱼,这是人生中的梦想;在捕获大鱼的时候他也捕获到了一些小鱼,这是收获;在经过漫长拼搏之后,老人终于成功地把鱼固定在船的边上,这是荣耀;当鲨鱼撕碎马林鱼,只留下一副骨架的时候,这是落寞。这其实和很多人的一生的缩影很像,幼年时家庭的温暖,青年时勇敢踏入世界,拥有梦想,坚持努力,收获荣耀。然而海明威在最后却加上了一个落寞的结局,这是一种可悲吗?不,一点也不。这是他应得的结局。
  无论是老人一开始错失了和棒球明星相处的机会,还是捕获大鱼以后担心这个不是真实的,又或者是回到渔村以后和男孩说起对过去经历的回忆“they truly beat me”,这种种都是老人对自己的一种否定。
  但正是因为这种否定才让这本书与大部分人的内心精神世界相吻合。桑提亚哥和我们都是这样:对于自己不熟悉的事物不愿意接受,因此错过了与棒球明星相处的机会。对于获得超出自己接受范围的东西表现出的小民心态,总是觉得自己不应该得到这么好的鱼。面对失败,没有能力接受,总是认为鱼和大海打败了他。在这种情况下,那句一直被认为是彰显老人勇敢的话:“A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更像是桑提亞哥的幻想,而不是他自己真正的情况。所以,老人的落寞结局的根源是因为他心理的软弱。因为和大海搏斗本身便是他作为渔民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一个重复了无数遍的皮影戏,一次对他来说习以为常的亡命天涯。而面对他眼界和格局的东西,他只表现出了一种软弱。因为软弱,所以真实;因为真实,所以伟大。
  从文章一个主线来理解—棒球明星DiMaggio。每当渔民感到在捕鱼中缺乏精神力量的时候都会想到DiMaggio,甚至拿自己满是伤痕的手和DiMaggio的骨刺做一个对比。文中也有一个隐喻:the old man said .”They say his father was a fisherman.Maybe he was as poor as we are and would understand.””The great Sisler’s father was never poor and he,the father,was playing in the Big Leagues when he was my age.”(老人说:“听说他父亲也是一个渔夫,或许他跟我们一样穷过,能够了解我们的情况啊”“伟大的赛斯乐的父亲一辈子可是都没穷过哦,他父亲在我这个年纪的时候就在打职业棒球大联盟了。”)棒球明星的父亲原来也是一个渔民后来却去打职业棒球大联盟,从渔民到明星的转变,老人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表现出了简单的羡慕:老人不甘心一辈子只当一个渔民。所以他说出了:“Besides,he thought,everything kills everything else in some way.Fishing kills me exactly as it keeps me alive.”生于斯,毁于斯。捕鱼是老人的谋生手段,却也是他与外面世界的枷锁。这句话无疑又一次戳中了无数人最真实的内心,那些不甘心在平凡岗位上一辈子平凡下去的人。
  《老人与海》这本书有太多的赞誉。然而,这本书的伟大之处却在于写平凡,他只是描写老人与海。其实老人只是一个缩影,他可以是员工与国企、学生与学校、医生与医院。那些在自己的岗位里对岗位热爱、尊敬,但又向往外面生活的人,都是老人与海。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  胡晓春,男(1982.5.1-),汉族,陜西省榆林市人,讲师,研究生,硕士,2006年7月任教于榆林学院艺术学院。研究方向:美术学。
摘 要:本哈德·施林克的《朗读者》是一部探讨二战罪行的作品,作品中有很多留白,需要讀者进行参与并加入讨论。本文从叙述学的角度分析叙述者米夏为什么在叙述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可以从文本中找出答案,有的处于一种有待讨论的状态,笔者并把问题的提出作为出发点,分析作品的叙述特色。  关键词:《朗读者》;叙述学;二战罪行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摘 要: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末维多利亚中后期的现实主义作家,他虽然生活在维多利亚时代,但他与典型的维多利亚作家有所不同,所以他笔下的人物也透露着与众不同的特点。相比于哈代,作为典型的维多利亚时代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作品能很好地表现维多利亚时代的特点,这就突出了哈代与同时代作家的不同。  关键词:托马斯·哈代;查尔斯·狄更斯;苏:艾格尼丝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摘 要:《爸爸去哪儿》在国内电视综艺节目史上具有开创性的地位和意义,节目的成功除了为观众呈现出精彩有趣的拍摄画面外,特效字幕也成为了该节目的一大亮点。本文以《爸爸去哪儿》第四季第十三期节目为例,针对综艺节目特效字幕的语言表达效果,从语用学视角探讨分析其内在的语用功能效果的成因。  关键词:字幕;综艺;语用学;爸爸去哪儿  作者简介:雷丽(1994-),女,漢族,山西大同市人,四川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
摘 要:本文从生态伦理视角解读托尔金的《霍比特人》。文章首先探究J.R.R.托尔金生态伦理思想的来源,其次分析他在小说中揭示的尊重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伦理思想以及他的生态追求,最后进一步探析托尔金对欲望动力的思考和批判。  关键词:托尔金;霍比特人;生态伦理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7--02  一、托尔金的生态伦理思想探源
作者簡介:王帅兵,诗歌爱好者,现居河南郑州。作品见于《安阳日报》、《安阳晚报》、《今古传奇·文化评论》、《参花》等刊物。  我是要把你留在树的一角  一片叶子折叠你晨光的华裳  投个影儿到我的影儿上  两厢重叠,对着暮空,映着苍茫  别怨这星光的迟暮啊  昨夜星辰,风散了露的光华  我被失眠激起,逃开  没落的只剩彤云,还有  吴刚扬起的昏朦的花桂  后来的思维接不住昨日  扬不起雨丝打落的惆怅 
摘 要: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两篇小说铁凝的《哦,香雪》和司玉笙的《文具盒》以同样的“文具盒”意象打动着读者,但当我们仔细地阅读这两篇小说时,发现两篇小说呈现出的绝不仅是表层化的对知识文明的简单向往,还有着对物化人生的深层透视。  关键词:文具盒;符号代码;跳板;文明之门;欲望之门  作者简介:王敏(1987-),女,山东泰安人,现为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摘 要:本文主要对胡适的《新思潮的意义》进行展开分析。采用文本细读和比较文学的方法,解读胡适对新思潮的理解以及新思潮在中国的实践,顺着胡适的讨论思路,得出自己的阐释。重点就胡适提出的“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对新思潮进行评判。  关键词:胡适;新思潮;中国实践  作者简介:王若清(1994-),女,汉,江苏人,新疆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
摘 要:沃克小说版的《紫色》和斯皮尔伯格版电影版引起了截然不同的反响。小说的出版触发了争议,聚焦于黑人男性作为强暴者和仇恨女性者的形象是否属实。一时间沃克成为了众矢之的,被冠以“背叛黑人”的罪名。而斯皮尔伯格的电影版则不仅在口碑上受到好评,还在票房上大获成功。这不禁让人困惑:从小说到电影究竟发生了什么,黑人女性书写与白人男性呈现究竟差异在何处,以及这些差异背后的深层原因探究。  关键词:种族主义;
摘 要:芥川龙之介的小说《中国游记》因多处描写了中国的破败之景以及表达了对当时中国的不满,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批评热潮。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芥川龙之介的中国游记慢慢被读者所接受。本论文将通过分析中国游记中出现的景物、人物描写,从而更客观地来分析芥川龙之介的中国观。  关键词:中国游记;芥川龙之介;中国观  作者简介:黎江,男,中共党员,江西师范大学日语语言文学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领域为近现代中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