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具盒的“诱惑”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_k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两篇小说铁凝的《哦,香雪》和司玉笙的《文具盒》以同样的“文具盒”意象打动着读者,但当我们仔细地阅读这两篇小说时,发现两篇小说呈现出的绝不仅是表层化的对知识文明的简单向往,还有着对物化人生的深层透视。
  关键词:文具盒;符号代码;跳板;文明之门;欲望之门
  作者简介:王敏(1987-),女,山东泰安人,现为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6-0-02
  铁凝在80年代初期发表的短篇小说《哦,香雪》,以其清新诗意化的风格风靡当代文坛,尤其是对乡村女孩香雪那忽闪善良的眼睛和对铅笔盒执著向往的书写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纯净的瞬间。而在我看到同樣的题材司玉笙的《文具盒》(载于1996年第18期的《微型小说选刊》)时,却产生了另一种不同的感受,有一种被表面化的虚幻景象欺骗了的感觉。
  一、作为符号代码的文具盒
  再次聚焦铁凝的《哦,香雪》和司玉笙的《文具盒》,我们会发现一个中心意象,即“文具盒(或铅笔盒)”,其实文具盒在这两篇文章里都不是一个自在之物,它有着其指涉性意义,是一个符号,一个象征化的承载体。
  文具盒有着两重属性,即社会工具性属性和文化属性。就社会工具性属性来说,文具盒最主要的功用是盛装铅笔等文具,只是学生的学习工具而已。而文具盒也可以具备一种文化道具的意义,即看成知识的象征和物化的象征。那么让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两篇文章,会发现文具盒在文章中呈现出的都是后者式的隐喻意义。
  (一)文具盒的精神符码性
  文具盒作为一种文化启蒙象征物,有着知识话语的代表权力,是一种对知识的渴望,同时也是乡下孩子的希望,是一种积极的精神指向。在《哦,香雪》中,当火车第一次在台儿沟停站一分时,台儿沟的姑娘凤娇在火车上首先看到的是女人头上的金圈圈和手腕上的小手表。而此刻香雪所注意到的却是一个“人造皮革学生书包”,并时不时地向人们打听北京的大学的事情。直到后来她追上火车,用娘攒下的四十个鸡蛋换来了“矿冶学院”学生手中的文具盒,并打算向娘阐述它的价值“这是一个宝盒子,谁用上它,就能一切顺心如意,就能上大学,坐上火车到处跑,就能要什么有什么”[1],还不会再被人瞧不起。这种对于知识的向往,都凝聚在这小小的铅笔盒上了。对于香雪来说,铅笔盒简单的就是现代文明。在《文具盒》中,英在拿到文具盒时,宝贝般的呵护着它,时常会想“拿着自动铅笔,自己坐在市里某个明亮、温暖的教师里”[2],确实有了它,英有了学习的动力,考上了市里的中专,对于知识有了更深了解的可能性。在开学的第一天英亮出了自己的宝贵文具盒,并对同桌丽一个市里孩子说“有了这个文具盒,我就不爱哭了。”[3]显然,文具盒是他们乡下孩子的美好希冀,承载着他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文具盒作为这种文化符号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它所承载的显然就是文化价值的功用了。
  (二)文具盒的物质符码性
  在物质匮乏的时代,文具盒也会成为一种可以比拼的物品,这和当下“拼爹”“拼人脉”的现象性质大同小异。这种比拼是在炫耀一种资本,炫耀其优越性。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下,孩子们都在进行着这种无趣的行为活动。
  先看城里的孩子,《哦,香雪》中香雪在公社中学的女同桌,把自己那只宽大的泡沫塑料铅笔盒摆弄得哒哒乱响,以此来比下香雪的木质铅笔盒。《文具盒》中,城里孩子丽为了让妈妈给她买个新的文具盒,而把这个旧的捐出去,并对英拿出的铅笔盒不屑一顾。
  而在乡下孩子看来,铅笔盒更是作为了一种物质富有性的象征。香雪可以拿着这支铅笔盒来抵挡孩子们的盘问“一天吃几顿饭”的问题;英也可以堂堂正正地拿出和城里同学唯一一样的一件物品摆在桌上。这里铅笔盒是一种物质性的想象,假想式的入城。让自己可以理直气壮地和城市孩子生活在同一文明下,找回自己因为贫穷而失去的平等和尊严。这是乡下人在城市人面前与生俱来的自卑感在作怪。
  关于自卑,阿德勒曾认为人所处的环境对人的压抑与排斥,是造成自卑感的重要原因,而对优越感的追求则是人类的通性。[4]这样看这种孩子间的小小的炫耀只仅是一种游戏了,可这游戏的规则却是属于成人化的。潜移默化在孩子的心里,是一件残酷的事情,本来孩子应该是天真纯洁的,可是时不时地接受着成人化的熏染,成人化的思维方式架构在孩子身上,实在让人痛心。
  二、作为“跳板”的文具盒
  在这两篇小说中,我们会发现文具盒首先开启的都是一扇文明之门,但文具盒的文明象征寓意绝对不是终点站,相反它仅是作为一个跳板,一个中转站存在的。在这里香雪和英分别遭遇了一场民间和坊间的无形战斗。
  前文我们也谈到过香雪和英对知识和文明的向往,可是在这向往中我们发现了另一层色彩。先来看《哦,香雪》,铁凝将小说的背景放在80年代初期,这是现代化进程刚刚开始踏入乡村的时候,台儿沟外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新奇。就连香雪在火车上用鸡蛋换来的铅笔盒也在闪着健康的绿色光彩。当香雪在月下看属于自己的文具盒时,她发现“它是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花。”[4]’我们知道马蹄莲花的花语是博爱、圣洁、虔诚、永恒、优雅、高贵、希望、高洁、纯洁、纯净的友爱、气质高雅,春风得意,纯洁无瑕的爱。这些都是些美好明亮的字眼,加上绿色的烘托,让文具盒具有了一种媚人的魔力。可是这种明亮的底色,还是不能遮蔽铅笔盒的作为奢侈品(就当时的社会经济现状说)的存在性。
  可以看到香雪本来是有一个木匠父亲为她做的木头铅笔盒,这些完全可以完成铅笔盒的功用,她在公社上学,是台儿沟唯一考上初中的人,这说明她有一定知识修养,比凤娇那些姑娘强些,但她却并不是把真正的知识获得作为自己的终结目的,这在文中有着强烈的证据。香雪在得到文具盒想给她母亲说的是用上它可以“坐上火车到处跑,就能要什么有什么”,显然文具盒在这里的功用成了跳板,成了帮助自己获得生存层面的享受的手段。   只不过这种描述在司玉笙的《文具盒》中表现得更为赤裸裸一些。首先我们看到英得到的文具盒是城里人的捐赠品,是别人施舍的不用物品。与香雪用鸡蛋换来的泡沫塑料铅笔盒是有很大不同的,那么其得到方式的不同,也就使得这个文具盒所负载的意义更为的深重。同时我们还看到在《文具盒》中,父亲的角色是缺失的,小说中只写到英的母亲和村长两个人,就意味着英的家庭是比较贫困的,这也无怪她的母亲在挑选捐赠的物品时去选择红毛衣。英所在的村子物资是极度匮乏的。小说中写道,“村长的家就是村里办公的地方,只比英家多一张床和两把一坐就吱吱作响的白茬椅子。”[5]可想而知,在贫穷落后的村子,在唯知识至上的年代,读书是能够走出村子摆脱贫困命运的最佳途径。由此说,英对文具盒选择的眼光显然比母亲对红毛衣的选择更长远些。于是在这个文具盒的温暖中,英最终考上了市里的中专,暂时走出了贫困的村子,补偿了情感上的空缺。
  但这种情感的满足只是暂时的,而且还具有脆弱性,经不起时间的磨砺和物质的诱惑。于是文章中也写到临近寒假的那个周末,从丽家回来的英,给家里写了一封信说,娘我想要一件红毛衣。不知道在丽家的这段期间,英经历了什么,但是可以想象应该是丽家物质上的丰富让这个乡下女孩英的精神幻象彻底崩塌。原来生存上的满足才是归宿,才是一切。由此又回到了原点,完成了一个圆圈式的循环怪论(红毛衣—文具盒—红毛衣)。当认清了这点精神的高贵不得不向世俗的物质低头,原来人还是那么的贫穷,此时的贫困已然是双重的了。
  三、文具盒开启的是“文明之门”还是“欲望之门”?
  当完成了两篇小说的解读时,我们会发现其中的奥秘,文具盒的寓言象征意义。那么我们会拷问一下到底文具盒开启的是“文明之门”还是“欲望之门”?
  从传统意义上讲,文具盒是知识文明的象征,但是在物质匮乏的时代,人有追求财富的热望,无论是知识还是其他的都可以拿来当做一种手段。可是当这种追求过度时,人自然就沦为了物质的附庸,成为贫弱的存在物。人是需要保持生命的底色的。
  两篇小说中的这一中心意象“文具盒”显然有着双重的诱惑性,既有来自民间单纯性的对于知识文明的追求,又有来自坊间对于世俗化物质生活的迷恋。
  参考文献:
  [1]铁凝.哦,香雪.中国盲文出版社[M],2008:11.
  [2][3][5]司玉笙.文具盒//李春林,郑允钦主编. 中外名家微型小说鉴赏.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2.07:260-261.
  [4][奧]A.阿德勒.超越自卑.刘泗编译.经济日报出版社[M],1997:76.
其他文献
摘 要:一词多译现象在翻译中普遍存在,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语境的制约。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对词义进行选择以适应语境,从而做到与原作貌合神似。《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戏剧的经典之作,戏剧中的用词技巧体现得淋漓尽致。本文将以《哈姆雷特》为例,分析研究在语境制约下汉译英的一词多译现象。  关键词:语境制约;《哈姆雷特》;一词多译  作者简介:韩晓晓(1994-),女,汉,河南省焦作市人,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在读,
摘 要: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代表作《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以其深刻的選题及描写在读者中引起了广泛的好评,这部作品将文学写作的手法应用于新闻报道中,重视对对话、场景及讲述人心理的描写,与传统的文学作品有相同点,也有许多创新之处。  关键词:《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新新闻主义;阿列克谢耶维奇  作者简介:邢琛,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
摘 要:本文所着重研究探讨的是以吉狄马加为代表的自新时期以来形成的一个以大凉山地区为中心的以及现居外地但籍贯为凉山并以凉山为核心抒写对象的彝族诗人创作群体(简称新时期大凉山彝族诗歌群落),并以这一诗歌群落诸多发展态势中的一种书写方式——温情书写文学“返乡”之路,作为辐射点,夹之其两位代表诗人的诗作文本分析、解读,并给予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希冀能在大凉山彝族诗歌群落研究這一领域的研究中,有所突破,有所
摘 要:文学的艺术张力有以下四个特征:一、多义性;二、情感的饱绽;三、对矛盾冲突的包孕;四、弯弓待发的运动感。本文从艺术张力视角解读张承志的《黑骏马》,为张承志皈依草原文化创造的“草原上的弯弓待发之箭”,寻找艺术上的出路,为当代人审美提供丰富的艺术想象,提高人们对内蒙古草原世界的关注。  关键词:张承志;黑骏马;艺术张力;草原  作者简介:朱毅,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6级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
作者简介:  胡晓春,男(1982.5.1-),汉族,陜西省榆林市人,讲师,研究生,硕士,2006年7月任教于榆林学院艺术学院。研究方向:美术学。
摘 要:本哈德·施林克的《朗读者》是一部探讨二战罪行的作品,作品中有很多留白,需要讀者进行参与并加入讨论。本文从叙述学的角度分析叙述者米夏为什么在叙述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可以从文本中找出答案,有的处于一种有待讨论的状态,笔者并把问题的提出作为出发点,分析作品的叙述特色。  关键词:《朗读者》;叙述学;二战罪行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摘 要: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末维多利亚中后期的现实主义作家,他虽然生活在维多利亚时代,但他与典型的维多利亚作家有所不同,所以他笔下的人物也透露着与众不同的特点。相比于哈代,作为典型的维多利亚时代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作品能很好地表现维多利亚时代的特点,这就突出了哈代与同时代作家的不同。  关键词:托马斯·哈代;查尔斯·狄更斯;苏:艾格尼丝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摘 要:《爸爸去哪儿》在国内电视综艺节目史上具有开创性的地位和意义,节目的成功除了为观众呈现出精彩有趣的拍摄画面外,特效字幕也成为了该节目的一大亮点。本文以《爸爸去哪儿》第四季第十三期节目为例,针对综艺节目特效字幕的语言表达效果,从语用学视角探讨分析其内在的语用功能效果的成因。  关键词:字幕;综艺;语用学;爸爸去哪儿  作者简介:雷丽(1994-),女,漢族,山西大同市人,四川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
摘 要:本文从生态伦理视角解读托尔金的《霍比特人》。文章首先探究J.R.R.托尔金生态伦理思想的来源,其次分析他在小说中揭示的尊重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伦理思想以及他的生态追求,最后进一步探析托尔金对欲望动力的思考和批判。  关键词:托尔金;霍比特人;生态伦理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7--02  一、托尔金的生态伦理思想探源
作者簡介:王帅兵,诗歌爱好者,现居河南郑州。作品见于《安阳日报》、《安阳晚报》、《今古传奇·文化评论》、《参花》等刊物。  我是要把你留在树的一角  一片叶子折叠你晨光的华裳  投个影儿到我的影儿上  两厢重叠,对着暮空,映着苍茫  别怨这星光的迟暮啊  昨夜星辰,风散了露的光华  我被失眠激起,逃开  没落的只剩彤云,还有  吴刚扬起的昏朦的花桂  后来的思维接不住昨日  扬不起雨丝打落的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