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事实上,我们还是不太会轻易放弃那副热爱生活的真嘴脸,比如偶尔迸发的潜存文学激情,即便是装腔作势也欣慰于与时光同行的印痕。文气,大约得摆摆架势,有几分伪装的嫌疑,同青岛这座城相似几分,又陌路几分,拿捏着身段的海边,夜璀璨如白日,而颇具油画气质的老城的那些老路还是一如既往地静默迷离。
大学路便是老城的一处,净是尝尝咖啡的去处,人来得静,风拂过来也静。路两边的树拔得挺高,叶子何止繁茂,简直是实实在在的遮天蔽日,把视野用一路碧绿推远,直到看见海面的波光,那种林清沐泽,算是痛快。这地方硬找是找不来的,你想谈谈天,抒发抒发,突然奔着咖啡这东西找,还真枉然;非得先迷上这儿,转转什么是江苏路教堂,哪个是信号山公园,交错相通间,有的路窄点,有的坡陡点,什么时候有点迷糊了,这大学路也差不多能到了。这不难做到,老城的路转起来惬意,徒步走着,没有驱车的路线困扰,只管穿梭林荫,或行于夜色,整点响起的钟声时近时远,总在迂回,有四季的烙印。至于海,在路的尽头,安静得多。咖啡馆像是遇见的,正如米高咖啡的这个院落,并未刻意找过,似乎只是抬头驻足这么自然。
记得是跟逸飞走了很久的路,基本也算迷途之中第一次走进这小院,夜观星象细细算来,仿若已是三年前的事情。身处于哪,奔波于哪,历历在目的那些日子,溜走得清楚简单,像极了风吹月份牌,轻轻恍逝的朝夕尽是记忆了。那略带酸感的谋生历练,配得上这条疗伤的路,能静下来,聊聊事情。大学路上的院落式咖啡馆不少,正如这一片的各路名人故居,星星点点。海洋大学坐落于邻,于是这里的小店风格大抵归于文艺、清新、矜持细腻或者一些自讨没趣的矫情。米高咖啡既不例外,却也例外,那份对咖啡的钟情像是对大海的痴迷。这里遵循着这么一句话:一杯咖啡和一杯好咖啡的区别,仅此而已。记得初次跟店员攀谈,他操着一口青普坦然告诉我,爱咖啡是一种病,很难治好。
那时候的日子,紧得只有半拉周末可以支配,漂泊有时候就是如此,时间和钱不太宽裕,却莫名有种自由的感觉。来米高坐坐成了一种习惯,从不懂咖啡就已经开始的习惯。这里也许更适合久坐,气氛总让人着急不起来。院子就像是公园里的一部分,栽培的植物在这里过得安静,品客们也便来得安静,走得安静。自制的咖啡中有一款就叫做米高,如同这儿的名片,能喝得来,也能让人记得清楚。柔和中,话题常常开始说不完,关于眼下和未来,关于奋斗和感慨,生活就这么突然美好又充满了等待挑战的那份神秘。至于烘焙的手艺,甜浆的口感,果酸的浓度,在那时对于我跟逸飞来说都是看似老死不相往来的科普,只剩喝个舒服,倒也实在。像磨制这款米高所用的埃塞俄比亚咖啡豆,都忘了什么时候才不经意记住。
说起来,在米高品米高的光景总像是偷来的,也许安逸的事情总会让人在冥冥中提心吊胆吧,我们的文化使然。工作的调整,生活的变迁,对年轻人而言,如同家常。不论什么时候,能有个倾诉的朋友总是值得庆幸的,若再有处静所容身则称得上得到恩泽。对老城的留恋包含着这个院子,又像是源于这个院子,没有去区分的必要。逸飞也常说诸如志在四方这类话,就像本身之于青岛也是一种漂泊一样,年复一年的忙碌,离开这儿的日子多了,聚聚聊聊的日子越发少了。偶尔回来坐坐,基本是独自一人,没了当年那些信口开河的乐子,话题还是很多,只是变成了自己思考罢了。店长说这款米高已经增添了五种新口感,如今最受欢迎的一款,名字依然直截了当,就叫做米高五号。而那些喝第一款米高咖啡的人如今都在哪呢,都在忙着什么,或者还有谁的周末依然安逸?
也许咖啡最神奇的地方便在于此,一种口感会让人牢记一段时光,那种久违的记忆会是特定的画面,有时间,有地点、人物、当日天气,甚至那天海的颜色。
大学路便是老城的一处,净是尝尝咖啡的去处,人来得静,风拂过来也静。路两边的树拔得挺高,叶子何止繁茂,简直是实实在在的遮天蔽日,把视野用一路碧绿推远,直到看见海面的波光,那种林清沐泽,算是痛快。这地方硬找是找不来的,你想谈谈天,抒发抒发,突然奔着咖啡这东西找,还真枉然;非得先迷上这儿,转转什么是江苏路教堂,哪个是信号山公园,交错相通间,有的路窄点,有的坡陡点,什么时候有点迷糊了,这大学路也差不多能到了。这不难做到,老城的路转起来惬意,徒步走着,没有驱车的路线困扰,只管穿梭林荫,或行于夜色,整点响起的钟声时近时远,总在迂回,有四季的烙印。至于海,在路的尽头,安静得多。咖啡馆像是遇见的,正如米高咖啡的这个院落,并未刻意找过,似乎只是抬头驻足这么自然。
记得是跟逸飞走了很久的路,基本也算迷途之中第一次走进这小院,夜观星象细细算来,仿若已是三年前的事情。身处于哪,奔波于哪,历历在目的那些日子,溜走得清楚简单,像极了风吹月份牌,轻轻恍逝的朝夕尽是记忆了。那略带酸感的谋生历练,配得上这条疗伤的路,能静下来,聊聊事情。大学路上的院落式咖啡馆不少,正如这一片的各路名人故居,星星点点。海洋大学坐落于邻,于是这里的小店风格大抵归于文艺、清新、矜持细腻或者一些自讨没趣的矫情。米高咖啡既不例外,却也例外,那份对咖啡的钟情像是对大海的痴迷。这里遵循着这么一句话:一杯咖啡和一杯好咖啡的区别,仅此而已。记得初次跟店员攀谈,他操着一口青普坦然告诉我,爱咖啡是一种病,很难治好。
那时候的日子,紧得只有半拉周末可以支配,漂泊有时候就是如此,时间和钱不太宽裕,却莫名有种自由的感觉。来米高坐坐成了一种习惯,从不懂咖啡就已经开始的习惯。这里也许更适合久坐,气氛总让人着急不起来。院子就像是公园里的一部分,栽培的植物在这里过得安静,品客们也便来得安静,走得安静。自制的咖啡中有一款就叫做米高,如同这儿的名片,能喝得来,也能让人记得清楚。柔和中,话题常常开始说不完,关于眼下和未来,关于奋斗和感慨,生活就这么突然美好又充满了等待挑战的那份神秘。至于烘焙的手艺,甜浆的口感,果酸的浓度,在那时对于我跟逸飞来说都是看似老死不相往来的科普,只剩喝个舒服,倒也实在。像磨制这款米高所用的埃塞俄比亚咖啡豆,都忘了什么时候才不经意记住。
说起来,在米高品米高的光景总像是偷来的,也许安逸的事情总会让人在冥冥中提心吊胆吧,我们的文化使然。工作的调整,生活的变迁,对年轻人而言,如同家常。不论什么时候,能有个倾诉的朋友总是值得庆幸的,若再有处静所容身则称得上得到恩泽。对老城的留恋包含着这个院子,又像是源于这个院子,没有去区分的必要。逸飞也常说诸如志在四方这类话,就像本身之于青岛也是一种漂泊一样,年复一年的忙碌,离开这儿的日子多了,聚聚聊聊的日子越发少了。偶尔回来坐坐,基本是独自一人,没了当年那些信口开河的乐子,话题还是很多,只是变成了自己思考罢了。店长说这款米高已经增添了五种新口感,如今最受欢迎的一款,名字依然直截了当,就叫做米高五号。而那些喝第一款米高咖啡的人如今都在哪呢,都在忙着什么,或者还有谁的周末依然安逸?
也许咖啡最神奇的地方便在于此,一种口感会让人牢记一段时光,那种久违的记忆会是特定的画面,有时间,有地点、人物、当日天气,甚至那天海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