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面对当前就业形势,高校建设一支专业素质高、指导能力强、学生满意、社会认可的就业指导队伍尤为重要。本文以甘肃省高校为例,调查研究甘肃省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科学分析,归纳总结出加强甘肃省高校就业指导队伍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 甘肃高校 就业指导 指导队伍 现状调研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学毕业生首次踏入社会,对自己职业生涯的了解和认知处于探索阶段,同时缺乏工作经验,所学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差距,导致信心受挫。就业指导不但要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其顺利就业提供多方面的服务,而且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毕业生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因此,就业指导无论对社会和用人单位,还是对高等学校和毕业生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面临就业难的需要。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全国性的民生工程,毕业生就业状况关系到全社会的稳定与和谐。除了劳动力需求总量上的变化,教育产业结构和人才社会需求的某种错位,社会资源的配置和生产要素的组合状况等影响国家的就业结构。在经济日新月异发展的现在,传统劳动力的泛滥与高端劳动力的缺乏是毕业生就业难的另外一个原因。毕业生作为拥有着知识,具有使用知识的能力,又有创新能力的优质劳动力,所以合理配置和使用毕业生资源,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1]。
(二)大学生进入社会求职择业的需要。
大学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才能实现社会价值,然而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和必要的就业常识,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一定的认识,不能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目标,面对就业压力容易无所适从。因此,学校要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宣传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调查研究明确社会人才需求的状况,根据学生的性格结合自身能力和社会要求,最终确定就业目标。
(三)高校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发展需要。
高校就业指导队伍建设不断发展的同时,也意识到了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以美国高校就业指导队伍为例,就业指导队伍人员配备齐全,一般按照学生人数1:200配置,除此之外,他们岗位分工明确,有主任、就业顾问、对外联络员、秘书等[2]。相比较,我省高校就业指导人员相当匮乏,基本上没有接受过专业技能的培训,也没有承担此工作相应的证书。因此,高校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建设是必然趋势。当下,大学毕业生越来越认识到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并对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质疑和要求。可见,高校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建设已经迫在眉睫。
(四)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大学生顺利就业事关高等教育大局和社会稳定,大学生就业指导能帮助学生踏入社会,是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媒介。如何合理配置和使用毕业生,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成为焦点,有效合理地指导大学生就业,从社会方面而言,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从家庭而言,大学生就业是对家庭经济生活水平提高的前提条件,尤其对于农村生源的贫困大学生家庭显得尤为重要;从大学生自身而言,就业是实现自我价值、创造社会价值的平台。因此,高效的就业指导对于社会稳定意义重大。
三、甘肃省毕业生就业指导队伍的现状及问题
毕业生就业指导队伍是指在高等院校中从事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的群体。它一般由两方面的人员构成:专职就业指导人员和兼职就业指导人员。专职就业指导人员一般指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人员和承担就业指导等课程的教师;兼职就业指导人员则是指高校中各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书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等,他们具体负责毕业生就业的指导、教育和服务工作。这两方面人员是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队伍的基本构成。他们能力与素质的高低,往往决定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质量的高低。
(一)就业指导队伍数量不足。
在我省高校中,从事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除了就业指导中心的专职就业指导人员以外就是各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总支书记、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两课”教师等兼职人员。在我省几个高校中,每个学校就业指导专职教师数量一般在5到12人,能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的更是寥寥无几。同时,我国户籍制度和人事管理制度,其手续的复杂和琐碎性使职业指导机构工作事务多而繁杂。就业指导机构的工作人员整日忙于办理学生户口迁移问题、毕业生档案的寄发、协议书盖章、报到证的办理等,根本没有精力和实践针对学生就业方面存在的疑惑和问题进行指导,对就业指导理论无法学习和研究[3]。从目前实际工作情况来看,辅导员是就业指导队伍的核心力量。但是,经调查我省高校各院系的专职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只有1到4名,大多数是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这支队伍人员流动较大,自身事务性工作多,因此在就业指导方面分身乏术。
(二)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不高。
就业指导内容涉及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各种专业基础知识学科,从有关就业方面的指导政策到时刻变化的就业形势。就业指导要从实践方面加以指导,例如:就业信息的获取、求职技巧的应用、就业心态的引导等,体系内容庞大而复杂。经调查发现,我省就业指导队伍大多数专业背景比较复杂,和就业指导所需专业相关度低。这种情况在我省高校中属于普遍现象,专业背景不相称易导致就业指导教师专业理论知识不深厚,咨询指导技能不系统的局面,从整体上影响大学就业指导教师专业素质。可是面对日益庞大的毕业生就业群体,学校的就业指导教师大部分由普通辅导员担当,而非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平时应付日常的就业工作还可以,一旦涉及专业的就业指导知识、就业指导咨询、教学和理论,能力上的欠缺和不足就会凸显,使得当前的就业指导工作往往难以适应新条件下的社会需要。甘肃省几所高校中具体负责就业指导队伍的实际上还是学生工作队伍,既要管理就业工作事务,又要负责学生就业咨询、教学,甚至把就業作为阶段性工作经常抽调人员应付,就业指导工作机构的专门化程度不是很高。 (三)就业指导队伍在高校受重视程度不够。
国家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要求:“各高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师资队伍,是保证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要加强就业指导教师培训,加强实践锻炼,提升他们的能力和素质,提高就业指导的水平,就业指导课的专任教师应享受学校教学人员的相应待遇。”
目前我省所有高校都成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但仍有不少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是与其他部门合署办公的,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在对待毕业生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上,一些高校没有为这个队伍的人员编制、待遇、人員的培训与发展等问题制定明确的政策与制度保障。如在编制上,一般高校的专职就业指导人员多是行政编制,兼职就业指导人员多是教辅编制,很少有完全纳入教师队伍编制的。这些与就业指导人员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势必影响这支队伍的整体稳定和工作热情,导致就业指导队伍人员的流失。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省高校就业指导机构职能设置不完善,专业指导队伍建设不足,专业人员短缺,教学指导方式方法单一乏味,就业指导经费投入不足,就业指导没有实现全程化等,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加强甘肃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队伍建设的建议举措
(一)建设专兼职相结合的就业指导队伍。
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在充分利用本校优秀教师资源的基础上,广泛吸纳各种社会资源,聘请优秀的企业家、创业者等这些富有社会实践经验的人才充实到兼职就业指导队伍中,建立一支流程的就业指导队伍,即领导协调队伍、服务咨询队伍、指导教师队伍、信息管理队伍、社会兼职队伍、其他参与队伍。我省的高校就业指导队伍人员配备要坚持专兼职相结合的原则,充实师资,培养具有专业素质高、理论水平精、实践能力强的专业就业指导队伍[4]。
(二)转换就业指导队伍教师的工作角色,完善服务内容。
就业服务不等同于就业指导。就业指导教师不应该单纯地认为是负责就业的行政教辅人员。就业指导队伍教师既要增强其服务性和和学生的互动性,又要具有学科教学和行政服务两种属性。就业指导从授课开始,到模拟招聘,企业实习,到最终踏入工作岗位,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应工作人员负责,每一项任务都有专业的教师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另外,就业指导队伍中的教师要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才能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说服其认识到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提早对就业进行准备,发掘自己的潜力及人生目标,积极对人生及事业高度进行规划。
(三)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地位,完善绩效评估考核制度。
经调查,我省大学就业指导教师一般以行政教辅人员定位,他们的工作任务是就业服务和毕业生就业率任务的完成。专业课老师仅承担学生的就业指导与大学生职业规划相关的课程。因此,就业指导队伍的划分非常不明确。主要承担大学生就业的行政教辅人员是兼职就业指导教师,他们的工作无法与职称评定、工资、津贴、福利等挂钩,没有相应的评价手段也分不出等级好坏,所以无论做多做少、做好做坏,工资待遇都一样,导致就业指导教师在工作中无法产生成就感和认同感,挫伤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愿意从事就业指导工作。所以,加快制定绩效评估考核标准,丰富考评指标,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地位,设立专门的教研室和专项资金,鼓励就业指导教师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究,从而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
(四)加强就业指导队伍运行体系建设。
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队伍运行体系的构建不能单纯依靠自己的努力,还必须借助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企业、社会等各方面的力量与支持。除此以外,就业指导队伍运行体系是一个全方位的体系,它的建设需要渗透到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课程、管理方式、服务工作和学校活动的所有环节,贯穿于大学生大学生活的全过程[5]。培养大学生就业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增强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形成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和信息化,从而增强就业指导效果。
参考文献:
[1]梁业胜.高职院校新型学生就业指导队伍建设的探索[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7.
[2]陈慧慧.美国大学就业指导教师专业化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
[3]黄雄英.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队伍现状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7.
[4]陈晶.高校职业指导人员职业素养探析[J].职业时空,2014(10):5-13.
[5]徐洁.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新途径[J].经营者管理,2014(31):32-36.
基金项目:兰州财经大学校级科研项目:甘肃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就业指导队伍配备问题研究(编号:Lzufe201623)。
关键词: 甘肃高校 就业指导 指导队伍 现状调研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学毕业生首次踏入社会,对自己职业生涯的了解和认知处于探索阶段,同时缺乏工作经验,所学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差距,导致信心受挫。就业指导不但要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其顺利就业提供多方面的服务,而且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毕业生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因此,就业指导无论对社会和用人单位,还是对高等学校和毕业生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面临就业难的需要。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全国性的民生工程,毕业生就业状况关系到全社会的稳定与和谐。除了劳动力需求总量上的变化,教育产业结构和人才社会需求的某种错位,社会资源的配置和生产要素的组合状况等影响国家的就业结构。在经济日新月异发展的现在,传统劳动力的泛滥与高端劳动力的缺乏是毕业生就业难的另外一个原因。毕业生作为拥有着知识,具有使用知识的能力,又有创新能力的优质劳动力,所以合理配置和使用毕业生资源,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1]。
(二)大学生进入社会求职择业的需要。
大学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才能实现社会价值,然而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和必要的就业常识,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一定的认识,不能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目标,面对就业压力容易无所适从。因此,学校要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宣传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调查研究明确社会人才需求的状况,根据学生的性格结合自身能力和社会要求,最终确定就业目标。
(三)高校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发展需要。
高校就业指导队伍建设不断发展的同时,也意识到了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以美国高校就业指导队伍为例,就业指导队伍人员配备齐全,一般按照学生人数1:200配置,除此之外,他们岗位分工明确,有主任、就业顾问、对外联络员、秘书等[2]。相比较,我省高校就业指导人员相当匮乏,基本上没有接受过专业技能的培训,也没有承担此工作相应的证书。因此,高校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建设是必然趋势。当下,大学毕业生越来越认识到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并对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质疑和要求。可见,高校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建设已经迫在眉睫。
(四)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大学生顺利就业事关高等教育大局和社会稳定,大学生就业指导能帮助学生踏入社会,是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媒介。如何合理配置和使用毕业生,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成为焦点,有效合理地指导大学生就业,从社会方面而言,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从家庭而言,大学生就业是对家庭经济生活水平提高的前提条件,尤其对于农村生源的贫困大学生家庭显得尤为重要;从大学生自身而言,就业是实现自我价值、创造社会价值的平台。因此,高效的就业指导对于社会稳定意义重大。
三、甘肃省毕业生就业指导队伍的现状及问题
毕业生就业指导队伍是指在高等院校中从事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的群体。它一般由两方面的人员构成:专职就业指导人员和兼职就业指导人员。专职就业指导人员一般指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人员和承担就业指导等课程的教师;兼职就业指导人员则是指高校中各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书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等,他们具体负责毕业生就业的指导、教育和服务工作。这两方面人员是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队伍的基本构成。他们能力与素质的高低,往往决定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质量的高低。
(一)就业指导队伍数量不足。
在我省高校中,从事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除了就业指导中心的专职就业指导人员以外就是各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总支书记、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两课”教师等兼职人员。在我省几个高校中,每个学校就业指导专职教师数量一般在5到12人,能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的更是寥寥无几。同时,我国户籍制度和人事管理制度,其手续的复杂和琐碎性使职业指导机构工作事务多而繁杂。就业指导机构的工作人员整日忙于办理学生户口迁移问题、毕业生档案的寄发、协议书盖章、报到证的办理等,根本没有精力和实践针对学生就业方面存在的疑惑和问题进行指导,对就业指导理论无法学习和研究[3]。从目前实际工作情况来看,辅导员是就业指导队伍的核心力量。但是,经调查我省高校各院系的专职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只有1到4名,大多数是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这支队伍人员流动较大,自身事务性工作多,因此在就业指导方面分身乏术。
(二)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不高。
就业指导内容涉及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各种专业基础知识学科,从有关就业方面的指导政策到时刻变化的就业形势。就业指导要从实践方面加以指导,例如:就业信息的获取、求职技巧的应用、就业心态的引导等,体系内容庞大而复杂。经调查发现,我省就业指导队伍大多数专业背景比较复杂,和就业指导所需专业相关度低。这种情况在我省高校中属于普遍现象,专业背景不相称易导致就业指导教师专业理论知识不深厚,咨询指导技能不系统的局面,从整体上影响大学就业指导教师专业素质。可是面对日益庞大的毕业生就业群体,学校的就业指导教师大部分由普通辅导员担当,而非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平时应付日常的就业工作还可以,一旦涉及专业的就业指导知识、就业指导咨询、教学和理论,能力上的欠缺和不足就会凸显,使得当前的就业指导工作往往难以适应新条件下的社会需要。甘肃省几所高校中具体负责就业指导队伍的实际上还是学生工作队伍,既要管理就业工作事务,又要负责学生就业咨询、教学,甚至把就業作为阶段性工作经常抽调人员应付,就业指导工作机构的专门化程度不是很高。 (三)就业指导队伍在高校受重视程度不够。
国家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要求:“各高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师资队伍,是保证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要加强就业指导教师培训,加强实践锻炼,提升他们的能力和素质,提高就业指导的水平,就业指导课的专任教师应享受学校教学人员的相应待遇。”
目前我省所有高校都成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但仍有不少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是与其他部门合署办公的,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在对待毕业生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上,一些高校没有为这个队伍的人员编制、待遇、人員的培训与发展等问题制定明确的政策与制度保障。如在编制上,一般高校的专职就业指导人员多是行政编制,兼职就业指导人员多是教辅编制,很少有完全纳入教师队伍编制的。这些与就业指导人员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势必影响这支队伍的整体稳定和工作热情,导致就业指导队伍人员的流失。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省高校就业指导机构职能设置不完善,专业指导队伍建设不足,专业人员短缺,教学指导方式方法单一乏味,就业指导经费投入不足,就业指导没有实现全程化等,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加强甘肃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队伍建设的建议举措
(一)建设专兼职相结合的就业指导队伍。
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在充分利用本校优秀教师资源的基础上,广泛吸纳各种社会资源,聘请优秀的企业家、创业者等这些富有社会实践经验的人才充实到兼职就业指导队伍中,建立一支流程的就业指导队伍,即领导协调队伍、服务咨询队伍、指导教师队伍、信息管理队伍、社会兼职队伍、其他参与队伍。我省的高校就业指导队伍人员配备要坚持专兼职相结合的原则,充实师资,培养具有专业素质高、理论水平精、实践能力强的专业就业指导队伍[4]。
(二)转换就业指导队伍教师的工作角色,完善服务内容。
就业服务不等同于就业指导。就业指导教师不应该单纯地认为是负责就业的行政教辅人员。就业指导队伍教师既要增强其服务性和和学生的互动性,又要具有学科教学和行政服务两种属性。就业指导从授课开始,到模拟招聘,企业实习,到最终踏入工作岗位,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应工作人员负责,每一项任务都有专业的教师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另外,就业指导队伍中的教师要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才能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说服其认识到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提早对就业进行准备,发掘自己的潜力及人生目标,积极对人生及事业高度进行规划。
(三)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地位,完善绩效评估考核制度。
经调查,我省大学就业指导教师一般以行政教辅人员定位,他们的工作任务是就业服务和毕业生就业率任务的完成。专业课老师仅承担学生的就业指导与大学生职业规划相关的课程。因此,就业指导队伍的划分非常不明确。主要承担大学生就业的行政教辅人员是兼职就业指导教师,他们的工作无法与职称评定、工资、津贴、福利等挂钩,没有相应的评价手段也分不出等级好坏,所以无论做多做少、做好做坏,工资待遇都一样,导致就业指导教师在工作中无法产生成就感和认同感,挫伤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愿意从事就业指导工作。所以,加快制定绩效评估考核标准,丰富考评指标,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地位,设立专门的教研室和专项资金,鼓励就业指导教师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究,从而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
(四)加强就业指导队伍运行体系建设。
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队伍运行体系的构建不能单纯依靠自己的努力,还必须借助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企业、社会等各方面的力量与支持。除此以外,就业指导队伍运行体系是一个全方位的体系,它的建设需要渗透到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课程、管理方式、服务工作和学校活动的所有环节,贯穿于大学生大学生活的全过程[5]。培养大学生就业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增强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形成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和信息化,从而增强就业指导效果。
参考文献:
[1]梁业胜.高职院校新型学生就业指导队伍建设的探索[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7.
[2]陈慧慧.美国大学就业指导教师专业化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
[3]黄雄英.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队伍现状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7.
[4]陈晶.高校职业指导人员职业素养探析[J].职业时空,2014(10):5-13.
[5]徐洁.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新途径[J].经营者管理,2014(31):32-36.
基金项目:兰州财经大学校级科研项目:甘肃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就业指导队伍配备问题研究(编号:Lzufe20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