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电影里的人那样骑车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527236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地车的真谛是什么?
  带你离开钢筋水泥筑造的都市,到逐渐被城市吞噬的自然中去感受生命,在不同的环境中,感受生命的波澜。
  《山地自行车之旅》(Life Cycles)是一部于2010年上映的山地车主题电影纪录片,从工厂的炼钢炉开始讲述山地车的一生,直至年久报废,再回到炼炉之中,宛若万物,完成生命的循环(life cycle)。一台车如同一个人,有着不同的经历,讲述不同的故事,而整部电影没有出现一句对话,全部由画面、音乐和旁白控制节奏。
  电影共分成六个部分,述说了几种不同的山地车骑行方式,但其内涵不仅仅是让观影者见识到山地车的炫酷骑法,更深一层的含义在于山地车是车手和自然间的载体,成就了不同的人生。
  这是一部需要多看几遍的电影,每一次看都会发现关注点有所不同。最惹人注意的是影片中车手炫酷的动作,或是在悬崖峭壁、密林、巖石间流畅骑行,你会由衷感叹这些人熟练的骑行技巧,并对其所传达出的那种快感莫名满足。精准的走线、利落的动作、车轮碾过碎石、泥土、落叶的声音,每一样都像鼓动观影者的强心剂,给不熟悉山地车骑行的人一个了解它真正用途和骑行方式的机会;给正在骑山地车的人树立了骑行的目标——像电影里的人那样骑车。
  当影片进度条第一次走到第47分钟时,你开始回味,便将进度条拖回到最初的位置,开启新的循环。这一次,更多的细节被你发现。一辆1971年款的GMC Sierra Grande1500皮卡(上世纪70年代正是山地车诞生的时间)驮着一辆SCOTT GAMBLER速降车行驶在现代都市之中,与柏油路及两旁高楼仿佛不属于同一个世界。你还会发现慢动作下车轮卷起的泥土、落叶,压过水坑时溅起的水花,车胎碾过地面的瞬间以及车手在空中的细小动作。在欣赏完这些慢动作后,在细品了所有小细节后,一段关于山地车的思考便开始了,或许该再次拖动进度条了。
  山地车是一项远离城市的运动?未必。因为没有什么地方是不能骑山地车的。镜头来到一片麦地,这里是有些人玩土坡腾跃的地方。他们靠自身力量或坡道获得速度,冲上早已用土或木板搭好的飞包,在腾空的瞬间做出夸张动作,再落回到接坡上,整套动作一气呵成。(比起在山间飞驰的山地车,土坡腾跃车更紧凑,车架更小且更强壮,前叉避震行程也更短,但刚性十足,整车零件更能禁得住较大冲击,比如从高空落地或摔倒。)
  城市化让人与自然离得越来越远,直到再也无法回归自然时,我们或许才会发现已失去了它。而我们却可以用自行车,这一智慧和工业的结晶去接近、回归自然,感受四季。
  另外,山地车并不会无穷尽地从自然中索取,而是用创造来弥补破坏——用木头搭建骑行道具,让骑行乐趣倍增。这种做法通常出现在山地车公园之中,修路者会根据道路情况,修建很多木质道具,或是用木材来修整赛道中不合心意的部分。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提速。山地车速降是一项和时间赛跑的运动,速度感是很多业余车手追求的块感之一,有了这些木质道具,他们可以骑得更快,且必须全神贯注,而骑完每一段路后,又会备感轻松。
  无论春夏秋冬,总有一片山林、旷野适合骑车。每一年,车轮碾过相同的路,但却是不同的风景。在车轮转动时,你能感受到时间流逝,感受到生命波澜,感受到一圈又一圈如生命般的循环,直至那辆最爱的车不再能服务于你,直至它回到熔炉之中,完成一整个循环。这或许也是我爱骑山地车的原因。
  在过去几年中,我带着车走过了不少地方,也在不同的地方领略了不同的风景,或是体验到不同的人生。四姑娘山的大雪和烂泥,再加上高海拔的低温和缺氧让我几度崩溃。我们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从县城徒步到了大峰大本营,入夜前雪已经快一尺厚,我一度质问自己为什么要来这样的地方骑车,但第二天清晨,当我们一群人骑着车从高山上回到小金县时,觉得心里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那就像一次挑战,而这种感觉会让人上瘾。
梅里雪山外转山线路上有众多挂满经幡的木桥,Terrvn正从桥上骑过,后面是Kevin Tews和Gerhard Czerner.

  还记得2017年10月,我们一行4人从北京飞赴云南,准备用车轮丈量梅里雪山外转山路——从飞来寺至云岭乡进山,再由阿丙村出山。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无法在阿丙村继续向北完成整个环线,但那6天的穿越之旅已经让我毕生难忘。那是没有网络信号的6天,4人完全置身于大自然之中,陪伴我们的只有驮运行李的马帮和向导,还有雨林中的万物,萦绕在耳边的是溪水流过的声音,还有风划过头顶山峰的声音。
  这种和自然亲近接触的机会是不可多得的,尤其是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有些人喜欢用双脚踏遍千山万水,而我偏爱用车轮碾过。有了自行车,便可以用更短的时间去更远的地方,但这只是山地车能带来的乐趣之一。有一段时间,我经常带着装车包游走在全国各地,或是飞到国外,体验不同的骑行文化,这才是真正打开眼界的方式。鼓励自己去国外的动力便是报名参加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山地车比赛。
  如同大多数竞技运动,世界各地有着不同类型、针对不同人群的业余山地车比赛。近两年来,我更热衷于参加这类比赛以开拓视野,当然更重要的是结识朋友,并把它当作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提高骑行技术和技巧,更是体会比赛组织者对于山地车文化的解读方式。
  新西兰的多日赛让我再一次刷新了对于“山地车该怎么骑”和“路该怎么修”的认知。当回到日常骑车的北京西山地区时,发现过去虽然在这里骑过几百次,但从未深入思考过关于“修路”的事。惯性思维让我们倾向于沿着现有的路前行,但那样会遗漏掉很多精彩。后来,我们在西山简单尝试着修了几条新路,才发现不能只傻骑,更需要停下来,重新思考、规划,并付诸实践。有新的路,骑行技巧和控车能力才会有提高,否则就像是打卡般的骑行,其意义仅限于“我骑了”而非“我练会了什么”。   这或许正是山地车带给我的又一个启发,如同那些土坡腾跃车手,重复别人的动作永远得不到高分,重复走同一条路永远进步缓慢。骑山地车需要胆量、技术、体能,更需要想象力。当你偶然想起个动作,或是看见条原以为不可能的路线时,大胆去尝试,只有试过才知道是否可行。敢于尝试正是山地车带给所有参与者的一项福利,不教条地认为什么能或什么不能,在山地车手的眼里,一切仿佛都可以试试。即便失败了,摔车了,也不过就是爬起来开怀一笑,因为摔也是骑山地车的乐趣之一,也让你不再畏惧失败。
  骑山地车就像不断接受挑战,无论上坡或下坡,总有一块块岩石、一条条树根、一个个陡坡、一滩滩烂泥挡在车轮前,即便你磕磕绊绊地通过它们,抑或在它们跟前摔倒,你依旧会获得成功的陕感。可惜,山地车运动在国内的发展一直不温不火,我们这群人常常感叹,1 0年前骑车的就是这群人,而现在骑的依旧是这群人。新鲜血液在哪里?
  我曾和朋友探讨过这个问题,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国内的方方面面都不利于山地车运动的发展。为此,我们还特意拿滑雪运动作为对比,抛开政策因素外,从场地设施、教学、器材这几个方面看,山地车的发展几乎处于野蛮生长阶段,尤其是影片中展示的这些山地车骑法,几乎没有适用场地和相关教学。
  首先说说场地的窘境。对任何一项体育运动来说,要得到不错的发展就需要有场地设施的支持,那么对于山地车,众多爱好者得到了哪些支持呢?若以北京为例,那么场地这一项几乎是零。
  比起滑雪场不同难度级别的雪道,北京范围内的山地车道依旧属于人车混行。这些由徒步客踩出的山间小径多集中在京西的山脉中,而山地车骑行者仿佛“入侵者”,只能借道騎行。比起山地车运动发展较早的欧、美、大洋洲等国家来说,我们并没有完整的山地车道体系和分级标准。人车混行也证实着这项运动发展的缓慢。
  崇礼借助冰雪运动发展起来的众多雪场也效仿国外,修建了一些不同难度的山地车道,但或是迫于经营压力,或是其他原因,这些当年还不错的山地车道越来越破败,有些几近处于没人维护的状态,只在举办比赛或活动前才会临时修整一番。除了崇礼之外,全国范围内能称得上“山地车公园”的地方屈指可数,且有些平日并不对外开放。众多山地车爱好者处于无处可骑的窘境之中。
  其次是教学的尴尬。对于任何需要借助器材进行的体育运动,教练这一角色都不可或缺,但除了Shimano(日本自行车零件厂商)曾在崇礼举办过两届“夏之舞”(山地车训练营)外,再无其他能称得上“教学”的活动或机构出现。而山地车运动偏偏对技术要求极高,又需要大量练习来积累经验,在无人引路的情况下,山地车运动的现状可谓“入坑无门”。
  早年间,山地车车友们靠以老带新的方式传授骑行经验,但那些经验完全是摸索出来的野路子,并不是骑行中的最优方式,有时会导致不必要的伤害。更重要的是,一旦骑行方式养成习惯,便再难纠正,而这也将成为众多车友骑行中的瓶颈。
2019年TransNZ赛场,“FINISH”标牌成为我们每天最想见到的一样东西。

  最后,不得不提高昂的成本。开销是影响一项运动发展的主要阻力,对于山地车来说,所需投入不仅仅是几万块的车、几千块的护具,还需要少则一年、多则几年的时间成本。对于工作繁忙的都市人来说,代价有些高。你先要花大价钱购置装备,然后还要到郊区的山里骑行。想得到和跑步相同的锻炼效果,需要更长的训练时间,而若要真正体会其中乐趣,还需更多经验累积——这样的付出回报比很容易让人打退堂鼓。虽然最初几次看起来很像样,也能拍一些照片发个朋友圈唬唬人,但或因进步缓慢,得不到乐趣,大价钱购买的器材很快便成了废品。
在翻过多克拉垭口后是一连上百个回头弯,Gerhard和Terryn正从山巅骑下。

  现在还觉得《自行车山地之旅》是一部简单的自行车炫技电影吗?当你仔细看过两遍甚至三遍后,相信你会和我有类似的感受。山地车,让都市人走进自然的工具,以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地方完成着自己的使命,直至报废,形成一个循环;而使用它的人,会在不同的地方经历不同的故事。
西班牙特内里费岛由火山喷发形成,满地碎石增加了骑行难度,穿过云层之后便能看见大西洋。

  山地车能带来什么?自信、专注、速度感、创新意识、成功的喜悦等。即便我们生活的地方对这项运动不太友好。但何不走出来,成为创立规则的人?正如上世纪70年代发明山地车那样,使山地车成为开拓精神的代表。
其他文献
日前,Trek 发布了具有空气动力学设计的新一代公路车—第六代 Madone,使用多项关键技术进行升级换代,为骑手增强了自行车的核心优势。Trek 还为新车提供了圈刹和碟刹选项,进一步提升了这款自行车的魅力和应用潜力。通过 Trek 的定制自行车计划 Project One 还可以购买定制款 Madone,包括全新 Madone 專享涂装方案ICON。  Madone SLR 的上管 IsoSpe
“防火墙”(Fire Wall)位于云南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黎明岩,这里是中国目前最大的传统攀岩胜地,红色砂岩表面覆盖着无数条可进行传统攀的裂缝。从2010年开发至今,黎明岩区总共有近 400 条线路,其中大部分是传统攀线路。从攀爬难度和观赏性来说,“防火墙”则是绝对能够堪称世界级的一条:笔直的裂缝一直延伸到岩壁顶端,裂缝宽度随着线路高度的增加变得越来越窄,窄到仅有黎明攀岩路书的厚度,而岩壁倾斜的角
知命
期刊
上个月12日,第十四届中国户外金犀牛奖颁奖典礼在京北160公里的海坨山谷举行,这也是我们第一次把金犀牛颁奖放在了户外。  当天中午正好碰到何川和孙斌,两位攀登大神刚刚完成布达拉峰北壁的登顶。何川说金犀牛在这里太棒了,大家能更好地感受到户外的氛围。其实这里与他们经历的地方还是完全不同的,那些高山险峰孤绝于世、人迹罕至,和人類保持着距离甚至充满敌意,这里的户外则是温暖与包容。由此也让我想到一个事情,很
相信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买了电影票和可乐爆米花,坐下来准备好好欣赏期待已久的电影。突然漆黑的电影院里闪起一道亮光,响起刺耳的铃声,“喂?”把人吓一跳的同时,让原本沉醉于电影里的你一下子跌落出来,好不容易收拾心情把注意力重新放回屏幕上,不远处又一个手机屏幕亮起来!针对这一令人抓狂的现象,电影院又该如何应对呢?  It’s become a sadly common experience at t
近日,偶然读到一本有关1893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为了纪念哥伦布发现新大陆400周年,该届世博会命名为World’sColumbian Exposition)的怪书,名叫The Devil in the WhiteCity(《白城魔鬼:奇迹与谋杀交织的博览会》)。说它“怪”,是因为这本学术态度严谨、资料翔实的非虚构类史书,把两个完全不搭界却同样青史留名的人交织在一起:一个是此次世博会的总设计师Da
英文的词汇就如同美国的人口,都是大熔炉,其组成多元,来自世界各个角落,若追本溯源探究其祖籍地,结果经常会让我们大感意外。
(1) Once there was a man who repaired trash compactors(垃圾压缩机)because that was what he loved doing more than anything else in the world—  (2) Once there was a man who repaired trash compactors in a soc
季節轮换,周而复始,自古以来与人的吃穿用住密切相关,尤其是冬季,似乎在当代流行文化想象中稳占一席之地。《权力的游戏》、《冰血暴》、《冰雪奇缘》……众多极受欢迎的影视作品,不仅展现了大自然赋予人类、赋予世界的冬,我们还能看到人性在其中的纠缠、期盼与重生。于我,冬是反思、重生之季,是退一步思考、追缅之季。于你呢?  Winter can mean different things, depending
Altar   I tell her she has outlived her usefulness1.  I point to the corner where dust gathers,  where light has never touched. But there she sits,  a thousand years, hands folded, in a tattered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