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放翁治史考

来源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omso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陆放翁(公元1125——1210年)名游,字务观,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放翁以文名世,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以多产著称的文豪。陈振孙曾说他“诗为中兴之冠,他文亦佳,而诗最富,至万余篇,古今未有”。据欧小牧先生统计,陆诗可系年者,今存九千一百三十八首,此外尚有一些不明年代的逸稿。陆游才气超逸,其诗作清新刻露而出于圆润,自辟一宗,时有“小太白”之称;又切入生活,忧国忧民,鼓吹恢复,诋斥和议,诗作记载了宋室偏安江南后局势的风雨飘摇,遗民的颠沛流离,朝廷的苟且贪安
其他文献
从语言上看,诗到词、曲的变化是:由典雅到通俗;由庄语到绮语到谐辞;由齐言到杂言;由写意到叙事。这种嬗变反映出古代文学由追求功利到追求审美;由尚雅到尚俗;由抒情写意到叙事写人的
在传统和声理论中协和性原则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长期以来很少有人就此问题做专门的论述.本文从和声学理论发展的几个阶段入手,分析论证了多声部音乐中协和性原则确立的基
"乐曲"和"乐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乐曲"是作为一种有音响的形式而展现的,是作曲者所追求的终极目的,同时也是音乐欣赏者所需要的;而"乐谱" 则是作为一种符号系统而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