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特征。这要求数学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升教学趣味性和有效性。创设多种教学情境,形成课堂教学重要激发点,不仅促进学生学习兴趣,也为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认知习惯创造优良条件。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元情境;精彩课堂;探究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1-038-1
多元有效的情境创设能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同时,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课堂参与度的提高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要结合教材内容,借助多样化的情境来引导学生自主走进数学课堂,以确保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一、创设生活情境,洋溢生活气息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灵活应用能力,在本节课的引入活动中,我选择了生活情境引入法,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了与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情境,即:
生活情境一:某种饮料4元/瓶,请问,小明手里的13元钱能买几瓶,余多少钱?
生活情境二:“六一”儿童节时,老师有62块饼干,打算分给18名小朋友,请问,每位小朋友将会得到几块饼干,还剩下多少块?
……
熟悉的生活情境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对高效数学课堂的顺利实现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创设生动、形象的生活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而确保课程价值最大化实现。
二、创设辩论情境,充满灵动色彩
教师创设辩论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争辩,大胆表现,我口说我心,通过辩论让学生明白问题,说清道理,对问题也有更深刻的理解。学生的思维灵感在“碰撞”中闪现,创新思维也由此触发。例如教学行程问题的应用题时,我重组了教材例题:明明每分钟走28米,莉莉每分钟走22米,现在两人相距80米,他们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3分钟后两人相距多少米?大部分学生认为:(28 22)×3-80=70(米)。这时有位同学马上就有不同想法:题中并没有告知明明和莉莉行走的方向,刚才大家这样的解答是把明明和莉莉的行走方向看成是:同时相向而行,我认为明明和莉莉也可能是同时相背而行,那列式就是:(28 22)×3 80=230(米)。这位同学的发现,顿时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让学生进行辩论,发表各自的看法。接着又有学生提出疑问:应该不止“同时相向”和“同时相背”两种行走方式外,还可能存在其它的方式,如明明和莉莉从两地同向行走,莉莉在前,明明在后,列式就发生改变,应该是:28×3 80-22×3=98(米)。学生思想又一次推向高峰,很快他们又有新想法:明明在前,莉莉在后的也是可行的……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一触即发,思维在交流中不断生成了很多新的问题,在辩论中提高了表达能力,在互动中划亮了闪闪的智慧光点,数学课堂涌动出生命的灵性。
三、创设故事情境,演绎精彩课堂
把数学问题创编成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又充满活力与魅力的故事,学生的激情就会很容易被调动起来,所以,创设故事情境,就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从故事中把握内涵,突破难点,轻松学数学,解决数学问题。如:在教学数数中捆小棒的知识,师:老师请来了一位你们熟悉的朋友,他是谁呢?课件出示喜羊羊。学生脱口而出:喜羊羊。师:小朋友们一起有礼貌地向他问个好吧!学生问好。屏幕动画介绍喜羊羊:大家好,我是喜羊羊,我最喜欢学习了,瞧,今天村长还夸奖了我,他老人家奖励我好多小星星,你看今天把小星星都带来了,你想知道我得了多少颗小星星吗?教师谈话:喜羊羊真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连老师都非常喜欢他,他带来了多少颗星星呢?你们愿意帮他数一数吗?学生一个一个地数,可是喜羊羊说:这种数法太麻烦了,你们能不能开动聪明的大脑想一想,该怎么做让人一眼就看出是几呢?学生就想到了可以把10颗小星星放在一起。教师竖起大拇指,说:真聪明,老师也奖你一朵小红花,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规律:“把是10的放在一起,再看看不是10还有几就是十几”,接着用小棒代替星星,学生发现放着的小棒很容易就混在一起了。师继续引导:能不能想个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生想了个妙计:可以把小棒用绳子捆起来。教师表扬了学生,引入新知。这种故事情境利用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发现解决数数问题的方法,故事情境的加入,让课堂锦上添花,把数学课演绎得更加多姿多彩。
总之,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适当弥补教材的不足,使学习素材更加丰富、易懂、而充满魅力,学生参与其中学数学,既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也兼顾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的同时,教师要引领学生更多地关注情境中的数学问题,突出数学的实质。教师要潜心钻研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运用自己的教育机智,善于创设有效的情境,让自己的数学课堂充满灵动。
[参考文献]
[1]陈虹.多样化情境引入小学数学课堂[J].新教师,2015(10).
[2]李芳婷.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情境法的有效运用[J].内蒙古教育,2016(01).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元情境;精彩课堂;探究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1-038-1
多元有效的情境创设能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同时,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课堂参与度的提高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要结合教材内容,借助多样化的情境来引导学生自主走进数学课堂,以确保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一、创设生活情境,洋溢生活气息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灵活应用能力,在本节课的引入活动中,我选择了生活情境引入法,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了与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情境,即:
生活情境一:某种饮料4元/瓶,请问,小明手里的13元钱能买几瓶,余多少钱?
生活情境二:“六一”儿童节时,老师有62块饼干,打算分给18名小朋友,请问,每位小朋友将会得到几块饼干,还剩下多少块?
……
熟悉的生活情境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对高效数学课堂的顺利实现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创设生动、形象的生活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而确保课程价值最大化实现。
二、创设辩论情境,充满灵动色彩
教师创设辩论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争辩,大胆表现,我口说我心,通过辩论让学生明白问题,说清道理,对问题也有更深刻的理解。学生的思维灵感在“碰撞”中闪现,创新思维也由此触发。例如教学行程问题的应用题时,我重组了教材例题:明明每分钟走28米,莉莉每分钟走22米,现在两人相距80米,他们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3分钟后两人相距多少米?大部分学生认为:(28 22)×3-80=70(米)。这时有位同学马上就有不同想法:题中并没有告知明明和莉莉行走的方向,刚才大家这样的解答是把明明和莉莉的行走方向看成是:同时相向而行,我认为明明和莉莉也可能是同时相背而行,那列式就是:(28 22)×3 80=230(米)。这位同学的发现,顿时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让学生进行辩论,发表各自的看法。接着又有学生提出疑问:应该不止“同时相向”和“同时相背”两种行走方式外,还可能存在其它的方式,如明明和莉莉从两地同向行走,莉莉在前,明明在后,列式就发生改变,应该是:28×3 80-22×3=98(米)。学生思想又一次推向高峰,很快他们又有新想法:明明在前,莉莉在后的也是可行的……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一触即发,思维在交流中不断生成了很多新的问题,在辩论中提高了表达能力,在互动中划亮了闪闪的智慧光点,数学课堂涌动出生命的灵性。
三、创设故事情境,演绎精彩课堂
把数学问题创编成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又充满活力与魅力的故事,学生的激情就会很容易被调动起来,所以,创设故事情境,就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从故事中把握内涵,突破难点,轻松学数学,解决数学问题。如:在教学数数中捆小棒的知识,师:老师请来了一位你们熟悉的朋友,他是谁呢?课件出示喜羊羊。学生脱口而出:喜羊羊。师:小朋友们一起有礼貌地向他问个好吧!学生问好。屏幕动画介绍喜羊羊:大家好,我是喜羊羊,我最喜欢学习了,瞧,今天村长还夸奖了我,他老人家奖励我好多小星星,你看今天把小星星都带来了,你想知道我得了多少颗小星星吗?教师谈话:喜羊羊真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连老师都非常喜欢他,他带来了多少颗星星呢?你们愿意帮他数一数吗?学生一个一个地数,可是喜羊羊说:这种数法太麻烦了,你们能不能开动聪明的大脑想一想,该怎么做让人一眼就看出是几呢?学生就想到了可以把10颗小星星放在一起。教师竖起大拇指,说:真聪明,老师也奖你一朵小红花,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规律:“把是10的放在一起,再看看不是10还有几就是十几”,接着用小棒代替星星,学生发现放着的小棒很容易就混在一起了。师继续引导:能不能想个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生想了个妙计:可以把小棒用绳子捆起来。教师表扬了学生,引入新知。这种故事情境利用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发现解决数数问题的方法,故事情境的加入,让课堂锦上添花,把数学课演绎得更加多姿多彩。
总之,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适当弥补教材的不足,使学习素材更加丰富、易懂、而充满魅力,学生参与其中学数学,既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也兼顾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的同时,教师要引领学生更多地关注情境中的数学问题,突出数学的实质。教师要潜心钻研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运用自己的教育机智,善于创设有效的情境,让自己的数学课堂充满灵动。
[参考文献]
[1]陈虹.多样化情境引入小学数学课堂[J].新教师,2015(10).
[2]李芳婷.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情境法的有效运用[J].内蒙古教育,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