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动式”、“封闭式”的学习,只会使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和学习的视野日益封闭,效率低下。合作学习则可以弥补上述的弊端,因此我们主张在个人思考探索的基础上,开展同伴合作,小组讨论,解决个人思考探索中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可以事半功倍。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理念,不仅强调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如果说学习活动在客观上要求学生应是自主、探究的主体,强调了学生个人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立价值,那么,合作则体现了现代教育教学活动的特点。学习的过程应当是一种集体智慧的结合和升华。因此构建积极、和谐的学习小组对于提高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历史课堂会因学生的积极合作而活力四射,精彩纷呈。以下是我们的几点做法:
一、关于小组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利用教学系统中动态要素之间的互助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队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垄断整个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十分被动地位的局面,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也因此得以充分发挥。可以采用以下方式组成学习小组。
1.教师要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真正认识到学习小组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以积极的心态和实际做法创设和利用好小组学习的作用。2.大胆地革新小组划分形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各科的强弱、学生的表现力和性格等以达到互补为主要目的,来形成学习小组。3.施行学习小组长轮流值班制。这样能够使每个同学感受责任的存在和发挥各自的智慧,以调动小组学习的参与积极性,以免出现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成为个别学生的独角戏。4.加强对学习小组课后的指导和启发性问题任务的布置。互助组除了在上课讨论及自主学习中加强信息交流外,还要在课外互助互学,共同提高。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准备好一些关于讨论问题的资料和一些基本的方法,便于学生提高效率。
二、加强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技能和方法
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首先着力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技巧。
(一)安排时间。规定每个人表达自己观点的时间,确定学生发言的秩序,避免个别学生独占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同时也避免争着说、同时说的无效学习行为。
(二)学会表达。在组长的协调下,每人依次发表意见,说清楚重要的地方。相同的见解不再重复。同时教师要在各种教学中有意识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多表达自己的观点,发现问题及时指点。
(三)学会倾听。别人在发言时,要认真倾听同组成员的意见,能够听出别人说的重点、问题。不随意打断对方的发言,别人话说完,再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提出自己的疑问。
(四)学习补充。老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习分析同学的发言,看看哪些看法与自己的相近,自己的哪些看法可以补充对方的见解。通过提问补充使整个小组的见解完善。
(五)学会停止。小组成员在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后,可能有不一致之处,要逐步学习协调小组成员间的分歧,以友好的方式对待争议。要学会停止,把不统一意见,由“记录员”记录下来,小组汇报时提交全班讨论。
(六)学习评价。评价他人见解时,先找出好的地方,再说不足的。先找相同的,再论不同的。学会归纳整理。
三、灵活、形式多样地进行合作学习,如讨论、竞赛、辩论等
教师在教学中用小组讨论这种教学方法,兼顾学生学习水平层次为前提,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他们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交流各自的看法,相互启发,在讨论中,由值班组长,负责记录本组讨论情况并代表本组发言。或者围绕某一专题,把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展开辩论或开展竞赛,形成争鸣的局面,让学生在争鸣中达成共识,也是我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方法。在讲《诸子百家》时,我做了一次小组合作与竞争的尝试,具体做法是:
(一)对分组活动进行积极的鼓动
在我讲完儒家学派后,我做了以下引导发言:“面对动荡的社会局面,种种社会问题,除儒家提倡以“仁”和“礼”的“医国良方”外,其他学派也积极行动起来,他们又提出了那些治国良方呢?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2500年前“百家争鸣”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吧!”
分组:利用老师给你们的资料,仿照老师整理的简表,整理出自己流派的简表,2分钟后请你们学派的领袖来签名,阐述自己学派观点,其他组员可以补充发言。
(二)分小组进行填表和流派观点演说
(三)分小组回答与竞赛:
把学生划分为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四组后,在“流派观点阐述”、“历史考场”、“以史为鉴”、“身边的历史”等环节中,我都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讨论,回答问题,每次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计分奖励,得分最多小组荣膺“最佳流派”。
四、在和谐的氛围中制定目标,科学灵活的设计评价机制,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只有处于身心愉悦时,才能将最大的潜能释放出来。所以,我们的合作学习小组,一旦有了和谐的氛围,它就将生机勃勃地发展,并不断完善起来。每个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中增长知识,健全人格,小组合作学习也才会真正地发挥作用。教师要教会学生根据本组情况制定共同的目标,更要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的环境,同时教会学生如何在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中与人合作。我们可以让学生试着为自己制定小组学习共同目标,并制定出评价方案。
参考文献:
[1]赵恒烈.历史教育选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李惠军.笃学行思录——一个历史教师团队的教学随笔[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
[3]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一、关于小组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利用教学系统中动态要素之间的互助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队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垄断整个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十分被动地位的局面,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也因此得以充分发挥。可以采用以下方式组成学习小组。
1.教师要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真正认识到学习小组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以积极的心态和实际做法创设和利用好小组学习的作用。2.大胆地革新小组划分形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各科的强弱、学生的表现力和性格等以达到互补为主要目的,来形成学习小组。3.施行学习小组长轮流值班制。这样能够使每个同学感受责任的存在和发挥各自的智慧,以调动小组学习的参与积极性,以免出现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成为个别学生的独角戏。4.加强对学习小组课后的指导和启发性问题任务的布置。互助组除了在上课讨论及自主学习中加强信息交流外,还要在课外互助互学,共同提高。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准备好一些关于讨论问题的资料和一些基本的方法,便于学生提高效率。
二、加强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技能和方法
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首先着力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技巧。
(一)安排时间。规定每个人表达自己观点的时间,确定学生发言的秩序,避免个别学生独占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同时也避免争着说、同时说的无效学习行为。
(二)学会表达。在组长的协调下,每人依次发表意见,说清楚重要的地方。相同的见解不再重复。同时教师要在各种教学中有意识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多表达自己的观点,发现问题及时指点。
(三)学会倾听。别人在发言时,要认真倾听同组成员的意见,能够听出别人说的重点、问题。不随意打断对方的发言,别人话说完,再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提出自己的疑问。
(四)学习补充。老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习分析同学的发言,看看哪些看法与自己的相近,自己的哪些看法可以补充对方的见解。通过提问补充使整个小组的见解完善。
(五)学会停止。小组成员在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后,可能有不一致之处,要逐步学习协调小组成员间的分歧,以友好的方式对待争议。要学会停止,把不统一意见,由“记录员”记录下来,小组汇报时提交全班讨论。
(六)学习评价。评价他人见解时,先找出好的地方,再说不足的。先找相同的,再论不同的。学会归纳整理。
三、灵活、形式多样地进行合作学习,如讨论、竞赛、辩论等
教师在教学中用小组讨论这种教学方法,兼顾学生学习水平层次为前提,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他们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交流各自的看法,相互启发,在讨论中,由值班组长,负责记录本组讨论情况并代表本组发言。或者围绕某一专题,把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展开辩论或开展竞赛,形成争鸣的局面,让学生在争鸣中达成共识,也是我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方法。在讲《诸子百家》时,我做了一次小组合作与竞争的尝试,具体做法是:
(一)对分组活动进行积极的鼓动
在我讲完儒家学派后,我做了以下引导发言:“面对动荡的社会局面,种种社会问题,除儒家提倡以“仁”和“礼”的“医国良方”外,其他学派也积极行动起来,他们又提出了那些治国良方呢?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2500年前“百家争鸣”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吧!”
分组:利用老师给你们的资料,仿照老师整理的简表,整理出自己流派的简表,2分钟后请你们学派的领袖来签名,阐述自己学派观点,其他组员可以补充发言。
(二)分小组进行填表和流派观点演说
(三)分小组回答与竞赛:
把学生划分为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四组后,在“流派观点阐述”、“历史考场”、“以史为鉴”、“身边的历史”等环节中,我都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讨论,回答问题,每次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计分奖励,得分最多小组荣膺“最佳流派”。
四、在和谐的氛围中制定目标,科学灵活的设计评价机制,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只有处于身心愉悦时,才能将最大的潜能释放出来。所以,我们的合作学习小组,一旦有了和谐的氛围,它就将生机勃勃地发展,并不断完善起来。每个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中增长知识,健全人格,小组合作学习也才会真正地发挥作用。教师要教会学生根据本组情况制定共同的目标,更要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的环境,同时教会学生如何在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中与人合作。我们可以让学生试着为自己制定小组学习共同目标,并制定出评价方案。
参考文献:
[1]赵恒烈.历史教育选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李惠军.笃学行思录——一个历史教师团队的教学随笔[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
[3]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