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创新探索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Mi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索高职院校“基础”课的教学创新,必须从学生的自身特点出发。在教学实践中,要从学生成绩的考核方式上、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教学内容的整合上以及教学经验的总结上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注重创新,以提高“基础”课的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基础”课 高职院校 教学创新
  [作者简介]李守琴(1976- ),女,河南鹤壁人,河南检察职业学院社科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外政治制度。(河南 郑州 45119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0-0146-0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下简称“基础”课)是“05方案”规定的本专科层次的高校都必须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必修课之一。该课程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奠定坚实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提高学生自我修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要教好这门课程,任课教师除需要具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和人格修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外,还必须恰当地分析学生自身的特点,积极探讨课程的教学创新,并反复验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尤其对于高职院校,由于其在教学资源和校园文化氛围等方面大多与本科院校有一定差距,其学生也具有不同于本科院校学生的特点,需要任课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本文试从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入手,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基础”课的教学创新进行探索。
  一、高职院校学生特点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年龄大多在17~23岁之间,属于我们通常所说的“80后”“90后”。他们成长的环境,正是市场经济浪潮的剧烈冲击时期,他们耳闻目睹了当今世界发展所呈现的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所折射的种种社会现象,因此,相对于以往的学生来说,他们思想灵活开放,崇尚个性自由,但有时又容易对经济全球化下的多元化价值感到迷茫,容易盲从、冲动和偏激。相对于同龄的本科院校学生,他们具有以下较为明显的特点:
  1.理论知识基础差,知识层次和结构参差不齐。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到大众化阶段,这给广大学生在选择高等教育方面提供了很大的空间。由于目前的高职院校大多由中职院校升格而成,建校时间短,师资力量及教学资源等方面相对于本科院校薄弱,加上社会上大多数人对高职院校存在偏见,由此,客观上讲,大部分学生选择高职院校实属无奈。这就造成高职院校的学生相对于本科院校及其他重点院校的学生来讲,大多成绩较差,即使有功课优秀的,也只限于某一科或个别科目,偏科现象严重,知识层次和结构不够全面。另外,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生源渠道比较复杂,包括普通高中毕业生,还有来自中专、职业高中和部分初中毕业生。这些学生之前所接受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要求完全不同,知识层次结构参差不齐;即使同是高中毕业生,也存在文理分科的差距。任课教师要努力在如此不平衡的知识结构方面找出平衡点,选择让大多数学生都乐于接受的授课方式。
  2.人文素养不够,人文涵养不足,行为习惯差。目前,我国教育在实践中远没有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这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急功近利,只关注与考试有关的科目,知识连贯性差,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差且对人文素养的东西关注不够,积累不多。这种现象在高职院校的学生身上体现更为明显。另外,相对于本科生,高职院校学生不注重人文涵养的积淀,行为习惯差,主要表现在:缺少尊重他人的行为意识,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没有团队意识;学习习惯差,自学能力弱,纪律性差,上课打瞌睡、玩手机、聊天等不良习惯多;自控能力差,情绪起伏较大,容易冲动,打架斗殴、寻衅滋事时有发生。所以,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不仅要注重知识传授,更要重视价值观的引导。
  3.自信心不足,自卑感较重。可以说,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选择高职院校是出于无奈的选择(因为成绩差或志愿报错最后不得不选择高职院校)。他们认为自己是高考战场上的败将,但同时又仰慕周围同学就读的名校等,常常拿来与自己就读的职业院校对比。结果,他们更觉得高职院校的校园环境和资源配置差,专注于高职院校的负面因素,更觉得前途无望,自卑心更加严重。因此,考虑到“基础”课针对大一新生的特点,任课教师应该在开学的第一学期,适时而客观地对高职院校学生给予肯定和鼓舞,激发他们追求进步的热情。
  二、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教学创新探索
  1.在学生成绩的考核方式上,要注重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的结合。目前高校的考核方式大多是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进行的,即把学生平时的听课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课堂参与情况、日常道德践行情况等实践活动纳入平时考核范围,把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和应用情况纳入期末考试范围。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很多任课教师只注重期末的考试成绩,对平时的考核流于形式,敷衍了事;甚至有些教师为了保证及格率,为凑及格随便确定平时成绩。这样做的结果只会增加学生对该门功课的惰性和对老师的不满与反感,使学生更加忽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因此,作为“基础”课的任课教师,必须注重自身的操守和形象,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平时成绩,树立自身的威信,以自己的人格折服学生。这种教育,是以任课教师自身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的,对于人文素养和人文涵养较差的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2.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探索改革新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以下两种教学方法能有效地促进“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第一,课前演讲。其原因在于高职院校学生严重的自卑感。高职院校的大多数学生在高中阶段成绩不好,在课堂上表现机会不多,甚至被形容为“沉默的羔羊”,长期的不被重视加剧了他们的自卑感,这往往使他们对于教师和课堂产生抵触情绪,对上课越来越不感兴趣;其他中专院校过来的学生往往只重视职业技能的培训,来到大学后,通过和周围同学的对比,往往也容易产生差距,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所以,在入学的第一学期,首先应当让高职院校学生感到“被重视”,让他们相信通过努力能够得到周围师生的认可,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帮助他们重拾自信,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我执行的课前演讲是这样设计的:演讲时间定在每次上课的前3分钟,完成后正式上课,每个学生演讲定在3分钟内,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参加,根据学生演讲的表现计入平时成绩,演讲的题目根据课程进度逐步深入。如刚入学时,主要让学生探讨对新的大学生活的认识和定位,往后逐步过渡到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以及人生价值等。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这样的问题:班级学生过多与演讲是否每人到位的矛盾。我是这样处理这一矛盾的:一是可以适当加快进度,给学生更多的空间。二是在讲授讨论课的过程中,对于某个问题回答特别精彩的学生,可以将这一表现按课前演讲计入平时成绩。必须让每个学生意识到,课前演讲是平时成绩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每个学生都不能少。从反馈的信息看,很多学生觉得课前演讲锻炼了他们的胆量、口才,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自己,增强了自信,感觉自己被重视 了,甚至有的学生表示“第一次站在讲台上面对老师和同学终生难忘”。第二,课堂讨论。在目前学生对“基础”课兴趣不浓的情况下,课堂讨论往往陷入僵局或沉闷状态。不少教师把原因归结为高职院校学生的理论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等原因,这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是不公平的。出现这样的局面,其根本原因在于任课教师讨论课的选题不够恰当,在选题的过程中回避热点、逃避敏感话题,使讨论课流于形式,使学生对讨论课失去兴趣。其实,当今世界早已是媒体大爆炸的时代,广播、电视、互联网等铺天盖地,如果仅仅想在课堂上回避敏感话题,等于掩耳盗铃。因此,应该直面敏感问题和热点话题,在讨论课的实践中加以引导,让学生自己找出主流的价值取向并且接受。比如,在讲授“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这一专题时,我设计了这样的讨论题目——如何理解《建国大业》中演员的“零片酬”与他们的“非中国籍”身份?同学们讨论的热情很高,当然,他们也谈到演员由此获得的金钱、声望等名利,但最后都归结到了一点,就是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作为一个中国人,无论身处什么样的地位,无论走到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最起码要对祖国怀有一颗感恩之心,为祖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是爱国的最低限度。需要注意的是,在选取社会热点进行讨论时,一定要注意把握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当学生在讨论中出现偏颇时,要及时注意引导和纠正。为此,需要任课教师在课堂之外把准备工作做足,并预想到学生在讨论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研究出相应的方案。   3.在教学内容的整合上,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和专业特点,对教材有所取舍。由于学生专业的不同,“基础”课教材的某些内容可能会与学生的专业课内容重合。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没有必要对专业不同的学生选取千篇一律的内容。相反,要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做出取舍,做到“我有你无”,舍去与学生专业重合的部分,增加他们平时接触不到又感兴趣的知识,就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听课兴趣。如针对法律专业的学生,可以舍弃“基础”课中有关法律知识方面的内容,增加有关社交礼仪方面的知识。因为法律是和国家权威联系在一起的,涉及法律从业人员,人的形象和修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实践中,我增加了社交礼仪中如何握手、如何打电话、如何就餐、如何乘坐电梯等方面的内容。在授课的过程中,学生听课非常认真,不少学生主动记下笔记,课后还有学生主动要求老师补充其他相关内容。很多学生按照礼仪知识去做了,他们为此受到老师和同学的鼓励和表扬,显得非常兴奋和激动。可见,高职院校学生的起点并非决定他们的终点,他们内心深处依然是追求进步的。所以,不能老用“基础”差、“起点”低、“学习没兴趣”等来定义高职院校的学生,而应该深入分析他们的特点,找出其知识渴求点,使他们在需求中增加求知欲,在学习中享受快乐。
  4.在“基础”课的教学创新上,要注意定时总结教学经验,及时调整。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每学期收集两次学生反馈意见。第一次一般在开学一个月后,由于学生刚进大学,对许多事物感到新鲜和迷茫,但也有很多期待。这时候听取他们的意见,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鼓舞他们的信心。第二次收集反馈意见是作为期末考试的一项内容进行的。在“基础”课的考试中,笔者除了把课本的重要知识点列入考试范围外,主观题目上总要加入这样的题目:你认为“基础”课收益最大的地方在哪里?还有哪些不足?在阅卷的过程中,对给出的建设性答案适当加分。另外,我还给学生一个专门用于交流的QQ号码,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针对学生的建议,笔者认真收集整理,并及时做出调整。学生发现自己的建议在课堂上得到体现后,对“基础”课更感兴趣了,热情更高了。需要强调的是,对于学生反馈的信息,必须重视并注意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尽自己最大努力满足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合理要求。否则,学生就会感到老师没有尊重和重视自己,就会对任课教师的这一要求失去热情和期望,在实践中反而会影响“基础”课的教学创新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丁西泠.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创新[J].教育管理,2009(3).
  [2]吴静媛.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8(6).
其他文献
2010年12月,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复旦在创新本科生教学管理方面将有大胆试验,计划成立本科生院,并把教务处、招生处、学生处以及书院等部门合并进行统一管理
在工厂企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对2台生产设备或家用电器进行循环定时开关控制的需求,采用高性能CMOS工艺制作的专用定时器件MX107,可以再触发单稳态多谐振荡器74LS122
简述了基于锁相环(PLL)的实时同步采样方法的基本原理,详细介绍了一种抗干扰性强、通用性较好的同步采样时钟发生器的理论基础、设计方法和实际电路。实验表明,该电路能有效抑制
为了推动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要正确处理订单教育与全面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基础知识教育与动手能力培养的关系,正确处理规范化管理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文章以青岛黄海学院的
[摘要]文章从心理健康教育入手,分析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意义,探讨高师音乐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现实意义,以声乐演唱与教学为例,对在高师音乐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高师音乐教育 結合 声乐  [作者简介]方永(1973- ),男,吉林白城人,北华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声乐演唱和教学。(吉林吉林132011)  [中图分类号]G6
今年“两会”,教育界将更多关切的目光投向了学前教育和高等教育,但在职业教育方面,仍不乏执着的呼吁者。代表委员在剖析职教问题的同时,也提出了中肯的可行性建议。在这些鼓与呼的声音背后传递着一个信息:职业教育,渴望持续被关注。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人大副主任蒋笃运:  职教要为经济结构调整服务    应该说,职业教育发展有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从教育总体讲,和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是职业教育,现
为了满足生化分析仪小型化、智能化的发展要求,同时以适应现代数据采集系统朝着快速、高精度,以及多参数等发展趋势,本文提出了一种嵌入式生化分析仪的信号采集系统驱动设计方案。该方案在分析了仪器信号采集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根据所用芯片特点,结合嵌入式电路I/O端口设计,采用最新的Linux-2.6内核技术,设计了信号采集系统在Linux下的驱动程序模块,实现了数据的采集工作以及对前端CCD积分时间的软件
[摘要]文章从剖析新时期理工科大学生价值观领域存在的问题入手,阐述了当前理工科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现状,从而揭示出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理论与实际意义。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1)08-0060-02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明确指
介绍了一种基于尺蠖运动原理大范围纳米级步距压电微动工作台。根据其运动原理特点,设计完成了该压电微动台的控制系统。在电压控制下,利用压电陶瓷的逆压电效应,通过机械装置将
为了使门球计分实现电子化,设计了一个以集成芯片74LS148、74LS194、74LS190为主要器件组成的门球记分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制作方法。该系统采用1片74LS148集成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