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主学习能力是当今社会人才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本文就在生物教学中,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教给自主学习的方法,教学中采用多种自主学习方式。
【关键词】生物教学;自主学习
俗话说,“供人以鱼,只解一餐;教人以渔,终身受用。”因此,要适应社会发展,靠得住的是一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自主学习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
孔子有这样一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告诉我们,只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因此,我在每次上课开始的几分钟里常制造一些悬念,使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有意注意,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解,并主动地探索新的问题。如: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这节课一开始,设计这样的问题情景:假如你象小说中的鲁宾逊那样,流落在一个荒岛上,那里除了有能够饮用的水之外,几乎没有任何食物。你随身尚存的食物只有一只母鸡,15Kg玉米。你认为以下哪种生存策略能让你维持更长的时间来等待救援:1、先吃鸡,再吃玉米。2、先吃玉米,同时一部分玉米来喂鸡,吃鸡产下的蛋,最后吃鸡。以这样的情景展开能量流动的过程的学习,学生带着疑问开始讨论、探究,极大的增强了他们的求知欲。课堂教学质量自然就能提高。
二、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
在生物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开放、和谐的环境,使学生由“苦学”变为“乐学”。自主学习氛围的形成要受到师生间人际关系的影响。要建立师生间的平等关系和合作关系,教师不是始终高高在上,要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能肯定每个学生的想法有一定的可取之处,让学生变的乐于思考,乐于讨论各种思考题,乐于接受新知识。其次要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计算机信息中心等资源为学生开辟较为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在相互讨论、相互争辩、相互合作中了解知识、探索知识、掌握知识、灵活应用知识,滋长才干、提升自学能力。
三、教给自主学习的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有:会读、会看、会想、会问、会动等。
会读,就是看书看课文,精读、细看,深入理解,能提出问题,并能解决问题。为此,读书前,我通常出示提纲或一些思考题,让他们带着问题有意识地看,让他们知道哪些地方要详看,哪些地方可略看。看书时要注意将关键疑难处勾划出来,并及时独立解决问题,不能解决的及时记录下来。
会看,主要培养学生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和能力尤其重要,在做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时,开始时教师要提示学生应观察哪几个方面,重点观察什么,通过不断的训练,学生懂得了观察,并通过观察,能对一些现象作出准确的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
会想,就是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课上要让学生多动脑,想解决问题的方法,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思考问题的环境,促使他们动脑,使所有的学生都去思考问题。对不爱思考的学生,可先让他们起来回答,再提示激疑,促使他们带着问题去思考。在学生思考时教师根据需要提供一些现象或实例来帮助学生作出准确的判断。
会问,即学生质疑问难。教学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设疑的过程。学生能提出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有时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因此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在学生阅读课本后,要求他们提出不懂的问题;在理解知识和应用知识过程中,鼓励他们提出不同的见解,展开争辩,使学生始终保持爱质疑、释疑的学习情绪。
会动,就是在实践中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获取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把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分组实验,让他们自己动手,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制定操作步骤和顺序,通过动手实验,一方面培养他们的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可以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取新的知识。当然在操作中,教师要注意个别指导和启发,操作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进行归纳小结,把感情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四、教学中采用多种自主学习活动方式
中学生物教学中常用的自主学习的活动方式有自主探索、合作讨论、参与评价、归纳总结等。
4.1 自主探索包括看书阅读、浏览网页、搜集整理等。在自主探索中,学生以独自活动为主,通过看书、思考问题、查资料等,了解学习内容,并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细胞的癌变”这节课的预习中,让学生分小组围绕五个课题开展自学。分别是:致癌因子介绍、细胞癌变的原因、癌细胞的特点、癌症的防治、癌症与心理健康。自己对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好咨询、求教、讨论的准备。生物教学中自主探索还要求培养学生识图的能力,要能把图形特点与生物知识联系起来,迅速准确地做出推理和判断。
4.2 讨论一般在自学的基础上展开。学生要围绕主要内容,从不同层面展开讨论:如讨论自学中的疑问;讨论不同意见;讨论教师给出的思考题;讨论练习中的错处等。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民主教学气氛,并通过组织与引导,激发、鼓励学生放开去想、去说、去做。在小组探究和课堂讨论中,学生积极互动,不时产生心灵的共振,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同时体验到合作的快乐。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思维的积极性以及语言表达,个性等方面都会得到极大的锻炼和提高。
4.3 教师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时候,要让学生参与评价,形成学生自觉、主动、积极评价的教学民主的风尚,体验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要多给学生参与评价的机会,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也培养了良好的心理素质。
4.4 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时,要培养学生学会对知识的总结归纳。生物知识看似凌乱、繁多,其实内在都有紧密联系。只有学生主动去总结归纳,才能有效地使知识变成自己的思维产物,才能深刻理解本质。否则教师讲解的再详尽清楚,也决不意味着学生能全部掌握。如:在学习“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知识后,通过让学生从两者的反应场所、反应物、产物、反应条件等方面进行比较,理解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总之,生物自主学习能力是逐步形成的,不能一蹴而就。我们要遵循人的发展客观规律,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并积极地创造有利于自主学习生物的条件和因素,逐步增强学习生物的独立性,促进“教”学向“自”学转化,促进生物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我们只有把生物课堂教学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生物教学;自主学习
俗话说,“供人以鱼,只解一餐;教人以渔,终身受用。”因此,要适应社会发展,靠得住的是一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自主学习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
孔子有这样一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告诉我们,只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因此,我在每次上课开始的几分钟里常制造一些悬念,使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有意注意,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解,并主动地探索新的问题。如: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这节课一开始,设计这样的问题情景:假如你象小说中的鲁宾逊那样,流落在一个荒岛上,那里除了有能够饮用的水之外,几乎没有任何食物。你随身尚存的食物只有一只母鸡,15Kg玉米。你认为以下哪种生存策略能让你维持更长的时间来等待救援:1、先吃鸡,再吃玉米。2、先吃玉米,同时一部分玉米来喂鸡,吃鸡产下的蛋,最后吃鸡。以这样的情景展开能量流动的过程的学习,学生带着疑问开始讨论、探究,极大的增强了他们的求知欲。课堂教学质量自然就能提高。
二、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
在生物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开放、和谐的环境,使学生由“苦学”变为“乐学”。自主学习氛围的形成要受到师生间人际关系的影响。要建立师生间的平等关系和合作关系,教师不是始终高高在上,要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能肯定每个学生的想法有一定的可取之处,让学生变的乐于思考,乐于讨论各种思考题,乐于接受新知识。其次要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计算机信息中心等资源为学生开辟较为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在相互讨论、相互争辩、相互合作中了解知识、探索知识、掌握知识、灵活应用知识,滋长才干、提升自学能力。
三、教给自主学习的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有:会读、会看、会想、会问、会动等。
会读,就是看书看课文,精读、细看,深入理解,能提出问题,并能解决问题。为此,读书前,我通常出示提纲或一些思考题,让他们带着问题有意识地看,让他们知道哪些地方要详看,哪些地方可略看。看书时要注意将关键疑难处勾划出来,并及时独立解决问题,不能解决的及时记录下来。
会看,主要培养学生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和能力尤其重要,在做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时,开始时教师要提示学生应观察哪几个方面,重点观察什么,通过不断的训练,学生懂得了观察,并通过观察,能对一些现象作出准确的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
会想,就是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课上要让学生多动脑,想解决问题的方法,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思考问题的环境,促使他们动脑,使所有的学生都去思考问题。对不爱思考的学生,可先让他们起来回答,再提示激疑,促使他们带着问题去思考。在学生思考时教师根据需要提供一些现象或实例来帮助学生作出准确的判断。
会问,即学生质疑问难。教学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设疑的过程。学生能提出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有时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因此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在学生阅读课本后,要求他们提出不懂的问题;在理解知识和应用知识过程中,鼓励他们提出不同的见解,展开争辩,使学生始终保持爱质疑、释疑的学习情绪。
会动,就是在实践中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获取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把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分组实验,让他们自己动手,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制定操作步骤和顺序,通过动手实验,一方面培养他们的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可以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取新的知识。当然在操作中,教师要注意个别指导和启发,操作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进行归纳小结,把感情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四、教学中采用多种自主学习活动方式
中学生物教学中常用的自主学习的活动方式有自主探索、合作讨论、参与评价、归纳总结等。
4.1 自主探索包括看书阅读、浏览网页、搜集整理等。在自主探索中,学生以独自活动为主,通过看书、思考问题、查资料等,了解学习内容,并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细胞的癌变”这节课的预习中,让学生分小组围绕五个课题开展自学。分别是:致癌因子介绍、细胞癌变的原因、癌细胞的特点、癌症的防治、癌症与心理健康。自己对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好咨询、求教、讨论的准备。生物教学中自主探索还要求培养学生识图的能力,要能把图形特点与生物知识联系起来,迅速准确地做出推理和判断。
4.2 讨论一般在自学的基础上展开。学生要围绕主要内容,从不同层面展开讨论:如讨论自学中的疑问;讨论不同意见;讨论教师给出的思考题;讨论练习中的错处等。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民主教学气氛,并通过组织与引导,激发、鼓励学生放开去想、去说、去做。在小组探究和课堂讨论中,学生积极互动,不时产生心灵的共振,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同时体验到合作的快乐。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思维的积极性以及语言表达,个性等方面都会得到极大的锻炼和提高。
4.3 教师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时候,要让学生参与评价,形成学生自觉、主动、积极评价的教学民主的风尚,体验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要多给学生参与评价的机会,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也培养了良好的心理素质。
4.4 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时,要培养学生学会对知识的总结归纳。生物知识看似凌乱、繁多,其实内在都有紧密联系。只有学生主动去总结归纳,才能有效地使知识变成自己的思维产物,才能深刻理解本质。否则教师讲解的再详尽清楚,也决不意味着学生能全部掌握。如:在学习“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知识后,通过让学生从两者的反应场所、反应物、产物、反应条件等方面进行比较,理解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总之,生物自主学习能力是逐步形成的,不能一蹴而就。我们要遵循人的发展客观规律,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并积极地创造有利于自主学习生物的条件和因素,逐步增强学习生物的独立性,促进“教”学向“自”学转化,促进生物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我们只有把生物课堂教学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