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建筑”作文导写

来源 :作文周刊·高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cheng22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百多年前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焚毁,现仅存遗址。2019年巴黎圣母院突发大火,标志性木质塔尖坍塌,人们痛心之余在想“巴黎圣母院会消失吗”。
  郭沫若积极推动拆除北京古城墙,拆毁后,他却在城墙废墟上发现砖瓦极具考古价值,结构艺术非常完美。
  建筑大师贝聿铭说:“场所是地理环境的一种重要记号,它有自己的观点和方向。”
  请根据材料内容,结合你的体验和思考,围绕“人与建筑”,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①观点鲜明,分析深入,富有文采。②自拟题目,自选文体。③不少于800字。
  这道作文题的三则材料围绕各个时代珍贵建筑文物被毁的事例,思考“人与建筑”的关系。
  三则材料的内涵,材料一:各朝代皆出现过天灾或人祸导致的建筑被毁事件,意味着建筑文物终有一天会消失,但本身具有的丰厚文化底蕴,使建筑文物永远不会消失。比如毁坏的阿房宫、温州泰顺廊桥。
  材料二:郭沫若出于当下考虑,鼓励拆古城墙,事后方后悔,可知其当初只考虑眼前及物质、现实利益,忽略了精神、艺术价值。可由此思考此事价值:该如何对待建筑文物?比如全面考虑;认识文物的真正意义;文物的价值所在等。
  材料三:建筑大师的话凸显建筑亦是独立主体,人们应考虑其独特性、生命性,人们不可随意摆弄其形态或生死。
  可用到两种构思篇章的方式:一是排序法:按一定逻辑将三则材料排好顺序。比如先谈材料三的“尊重建筑特质、价值”,再谈材料一的“真正有价值、有特质的建筑即使消失,魅力永存后世人们心中”,最后从材料二出发思考“怎么做”,比如需要端正对待建筑文物的态度,眼光宜放远、放宽等。二是关联法,即找出几则材料间的关联。比如材料一、二存在递进关系。天灾人祸皆会导致建筑受损,八国联军劫掠圆明园警示我们:保护建筑时应加倍警惕人祸。当然更要警惕“好心办坏事”之举,如拆除北京古城墙等以科学、顺时顺势的名义,却导致了民族文化的巨大损失。
  凝固的魂
  ◎冯新喆
  百年以前,金礕辉煌的圆明园在火焰中毁于一旦;而近期,巴黎圣母院也在烈火中坍塌。这些建筑真的就要这么在世界上消失了吗?
  不会的。
  雨果说:“请您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可见,即使圆明园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光辉,但它依旧活在全世界人民的心中,巴黎圣母院也是这样。它们有记忆的魂。
  如果说上面两个建筑活在人们的心中,那么人们的生活与生存也常常离不开建筑。但为了生存,我们也会毁掉建筑。茅以升在日寇准备南下时,引爆了装有炸药的钱塘江大桥,截断了他们的路。他炸毁了大桥,但是炸醒了中国人的魂。为了一次阻击,为了一线生存的希望,为了一个民族,茅以升用“甲光向日金鳞开”的气魄,击溃了敌军的狂想。这座桥有民族魂。
  除此之外,也有人把自己的精神向往寄托于建筑。苏辙造起黄州快哉亭,以表心中对乐观豁达的追求;约恩设计如帆船一般的悉尼歌剧院,上面篏上中国的瓷砖,希望它融汇东西方文化,在音乐的海洋上扬帆。人们在内心思潮腾涌之时,往往会找外界的事物来宣泄,通过各种方式将心中的向往表达得酣畅淋漓。因此,建筑上就留下了一个人或一群人的寄托,抑或拥有了他们的灵魂。
  你一定知道人体细胞内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但你知道它是一切生命活动的体现者吗?建筑物就是这样的蛋白质,它是一个时代文化的体现者。长城这条长龙告诉我们,那是一个战争的时代,可以说长城是那段暴政文化的体现者。如果没有长城,就不会有“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甚至就不会存在华夏民族。建筑就像载体蛋白一样,运载着一点一滴的文化。
  同样,正如建筑大师贝聿铭所说:“场所是地理环境的一种重要记号,它有自己的观点和方向。”各个时代的人们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上留下记号,这是他们留给后人理解与学习的方式。如果没有建筑建在广大陆地的卷轴上,各个时代、地域异彩纷呈的文化就不会被发现。这些地点往往可以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这是对文化的想象,因为它们是固态的文化,而这里有文化的魂。
  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它们谱写着世界的历史;我要说,他们是凝固的魂,它是人们的精神与文化的承载者,它们也会发出无声的天籁之声,叙述着一个又一个有精魂的故事。
  【作者系浙江省瑞安中学学生】
  点评
  本文的一大特点就是文采斐然,具体表现为句式丰富,如运用了“为了……为了……为了……”的排比句突出炸毁建筑带来的震撼,用“建筑物就是这样的蛋白质”等比喻句将建筑的价值作用形象化,化用“甲光向日金鳞开”等诗句增加文化底蕴,另外,多处反问句明确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态度,错落有致的长短句增强了文章的韵律感。本文逻辑骨架层次分明,因此丰富的句式有所依附且不流于花哨。
  筑 人
  ◎潘 越
  建筑无处不在。东方有雄踞崇山峻岭之上的长城,西方有直插云天的埃菲尔铁塔,再放眼生活,眼所能及处无不是各色建筑。人人皆知建筑为人所造,但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是建筑筑成了人。
  首先,建筑为人类生活服务。山顶洞人的洞穴,保护人类免受野兽的残杀,提供了一个安全的栖息地。如今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将空间的利用运用到了极致,以供人们居住、办公。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人类具备了建造更好建筑的能力。此时建筑成为人类审美的外化,也改变着人们的审美。
  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的钢筋建筑标新立异,而这座独具现代硬朗美感的铁塔当初并不被人看好,原因是人们无法接受不符合传统的审美观。经过时光的洗礼,人们对美的认识逐步提升,埃菲尔铁塔俨然成为了法国地标。这座铁塔是设计者超前眼光的外化,也促进了人类审美的变化。北京奥运会场以鸟巢为原型,将现代建筑的美与自然美结合,给人以返璞归真之感,一度刷新了国人的审美。这些设计上独具匠心的建筑,不仅承载了设计师的审美,更塑造着人类的审美。
  建筑也传承着地域文化:北京人喜爱谈论大事小事,苏州人性格婉约,黄土高原的人们性格淳朴——于是北京有四合院胡同,苏州有依水而建的粉墙黛瓦,黄土高坡有与大山融为一体的窑洞……各地的特色建筑折射着当地的自然环境与精神。古建筑包含如此多的密码,难怪当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极力反对北京旧城墙的拆除。反观近些年中国遍地的居民楼,都是一个模板加刷着棕黄漆的高楼,宛若流水线生产,毫无美感。为什么感觉不到美?因为这些雷同的房子完全抛弃了本地的文化氛围,与历史断层。
  建筑凝结了人类的灵魂。东方的佛寺,西方的教堂,中东的清真寺,传承着一代代人虔诚的信仰。提到巴黎圣母院,就想起艾斯美拉达和卡西莫多,深思灵魂的美与丑。提到岳阳楼,想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心态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博大胸襟。似乎每一座名楼都是一位富有生命、独具灵魂的人,不断向外传递着精神力。正如人分善惡,有些建筑便是恶的集合体。纳粹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多少无辜生命被迫害,如今提及这个建筑,人们或忏悔或哀悼,对法西斯的罪行更是深恶痛绝。
  正因为建筑富含美感、文化、灵魂,它才能够完成对人类的反向构筑。我们生长于居民楼之中,游山玩水时赏遍各地民居与特色建筑,听着孟姜女和白娘子的神话长大,背诵着《岳阳楼记》《滕王阁序》,建筑不知不觉参与了对人的建设。因此,即使圆明园毁灭于火海之中,我们仍能感受到它当年盛世余晖;即使北京古城墙被拆毁,人们仍从残破的瓦片中发现古建筑的厚重文化。建筑也许不能永生,但其内涵的美感文化与灵魂在人心中永生。
  【作者系浙江省瑞安中学学生】
  点评
  本文能娴熟运用各类句式,突出表现为对称句的灵活运用:以“东有……西有……”开篇,以“有……有……有……”等引出风格迥异的各地建筑,用“即使……即使……”对建筑的损毁与永存进行夹叙夹议,使文章语言凝练,整饬美观。
  本文用词贴切,使用“也”“不仅……更……”等关联词,用来勾连各层、各段关系,使文章文采斐然又条理清楚。
  此外,适当引用文言词句入文,画龙点睛的同时也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底蕴。
其他文献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出身于军官家庭。他才华横溢,创作期长达60年以上,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其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长篇小说。人道主义是贯穿他作品的主线。“在文学界和艺术界的所有伟人中,他是唯一活
期刊
为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力弘扬“幸福源自奋斗、成功在于奉献、平凡造就伟大”的价值理念,开展“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通过群众性推荐推选和网络投票,再次把这些英雄模范人物展现在我们面前,使奋斗者的“最美”成为全民的“最爱”,令人为之敬佩、为之振奋。  此次入选的722名先进人物,涵盖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各个历史时期,既有新时代的楷模,又有历史上的英模;兼顾工农商学兵各个行业系统,
期刊
一个流浪小伙饿倒在地半小时后,一个环卫工人救起了他。驻足围观的人们纷纷为他点赞。这是近日发生在深圳街头的一幕。人们总习惯于将自己的爱心隐藏在冰冷的屏幕后面,简单地动动鼠标为他人的爱心喝彩,却不肯在现实世界里为需要的人伸出关爱的手臂。这是为什么?  你说,我太穷,没有钱来关爱别人。那请你听听下面的故事。  吴锦泉,一个普通的名字,一个普通的磨刀老人。他生活清苦却安贫乐道、乐善好施。多年来,他把磨刀挣
期刊
连日来,台风“利奇马”自南向北,席卷我国多个省市,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害。在灾难中,人们如何恰当地表达,如何避免人为的“次生灾害”,成了公共舆论场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位知名男性艺人的做法,引发了激烈的网络争议。8月10日,他在微博中晒出了一段自己爬在电线杆上躲避洪水的视频,表情夸张,动作搞笑。有人认为,他是用幽默的方式提醒公众注意出行安全,但也有人发现,当时地面积水不多,艺人没有避灾的需
期刊
“卖豆腐咯哟!”细雨绵绵,除了鸟叫声外还有那远处山沟里传出的小贩的吆喝声,为雨中的村庄更添一分色彩。  在腊八的阴雨天气里,村子里的人都无法到田间去做农活,只能待在家中,年轻的妇人们总爱凑在一块谈生活中的琐事,年纪大点的老妇人则坐在自家门口看着雨水淅淅漓漓和过往的行人,同时也不忘手中的活,我们这些孩子总是不愿意困在家里的,因为我们有一个更好的去处。在口袋里装上少许便于携带的吃食,顶着小斗笠往松林深
期刊
编者按  记叙文的选材很重要,要满足文章情和理的双重需要。表达方式上虽以记叙为主,但议论、描写、抒情、说明等多种表达方式的灵活运用,可以使记叙文变得更有表现力,更具感染力。一篇优秀的记叙文主要特点有三:一是典型的取材,源自生活又能高度融合生活中的真情、质理;二是不着痕迹又能“聚神”的结构;三是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其中取材是基础,结构聚元神,表达可锦上添花。本文以一篇作文为例,从取材方式、结构设
期刊
谁忙忙碌碌、兜兜转转又回到原处;谁似风走过,不声不响身后花满枝桠。  ——题記  人类是一种有着英雄主义情怀的生物,就连五六岁的小孩也梦想成为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对人类而言,即使没有机会拯救世界,也想倾尽全力做些有用的事,终其一生。或在前行途中或在路的尽头,假如我们驻足,思考一下:我们做的自认为有用的事真的永远有用吗?我们做的别人认为无用的事真的没有用吗?  我们常听人说,不要读无用的书,不要做无
期刊
曾经有一个猎人,他在进山打猎时意外发现了一只幼虎。他小心翼翼地将它带回了家,用煮得極烂的肉和牛奶喂养。小老虎渐渐长大了,他们形影不离,但猎人与它共处时,总会带着一杆枪。这头虎,就是我们的情绪,而理智,便是这杆枪。  情绪是一头兽,你若不以理智束缚,未来的某一天,它就可能撕裂你的皮肉,咬断你的喉管。不仅如此,它还会殃及他人。如公交车坠江事件,两人的一时冲动,葬送了十五条人命。这是惨痛的悲剧,也是用血
期刊
迪拜建造摩天大楼和新城的时候,对一波一波的海浪冲击,须有良策:既要阻挡海浪对人工堤岸的冲刷,又要不阻挡海水的流动。经过实验,最后建造了很多两个镰刀形对接但口子错开的环形防波堤。为了减缓冲刷力,又从很远的山区开采石头,扑通扑通地倒入海底。不久后,出现了一个奇迹:大石头与海沙间,长出了嫩嫩的海草,随水摇摆;更让人惊喜的是,有了海洋小动物——五颜六色的小鱼游来游去。也就是说,扔进大石头,意外改变了海底的
期刊
解读技巧  一、什么是重要句子  论述类文本中“重要句子”是指对理解文意起关键作用的句子。最常见的有以下四种:  1.从内容上说,是指内涵丰富以及能揭示文章主旨、脉络层次的语句,尤其要注意一些反复出现的语句。  2.从结构上说,是指能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句子,表示承前、启后、过渡的句子,有重要指示代词的句子。  3.从表达上说,是指运用了某种表达技巧或发表议论的句子,同时要着重关注那些直接表明作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