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视媒介在戏曲经典艺术的传承发展、创新性转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戏曲经典《桃花扇》的传播案例来看,电视媒介助推戏曲经典成为文化资源,使其从文学文本和舞台文本转化为电视媒介文本,并形成多样化的跨媒介文本形态。电视媒介不仅提供了戏曲经典再传播的媒介空间,更是以全新的媒介文化冲击、消解和融合戏曲经典,使其从精英文化、古典文化的代表朝大众文化、现代文化转向,提升了戏曲经典的文化价值。戏曲经典的电视化不应该满足于现代媒介语言的传达,而更应该倡导电视媒介美学观念的吸收,从而增强和创造戏曲经典的美学价值。我们应该充分重视电视媒介及新媒介,扬长避短,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
关键词:《桃花扇》;电视;戏曲;传播;媒介学
中图分类号:J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9)06-0160-07
戏曲艺术的当代发展是当前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课题。媒介在戏曲经典的现代传承、传播乃至创造性转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一种现代媒介,电视在戏曲经典的现代传承、创造性转换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然而,相对于文学经典的电视改编而言,戏曲经典的电视化问题常常被忽略或者认识偏颇。
媒介学作为前沿的方法和理念,比传播研究更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和潜力。麦克卢汉、德布雷等西方学者提出和发展了媒介学理论。在法国媒介学家雷吉斯·德布雷看来,媒介学主要研究的问题是:“(信息)是怎样传递、散播、流通、蔓延、繁殖的?在什么載体上?这在传递者和接收者身上都改变和重新形成了什么?通过什么介质?什么路线、网络、连接、汇合、出口等?”①这种研究视域为戏曲经典的电视化问题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本文结合戏曲经典《桃花扇》的电视传播案例,从媒介学的角度去梳理和思考戏曲经典电视化问题,探讨电视媒介在戏曲经典的媒介文本生产、媒介文化偏向、媒介美学建构方面的突出价值和问题,并对当下利用电视传承发展戏曲经典提供参考。
一、戏曲经典的媒介文本生产
从媒介学的角度看,媒介不仅仅是载体和中介,媒介更是生产力。媒介以及媒介化实践不仅塑造了媒介环境,更是一种生产性、创造性的力量。电视作为现代传播媒介,有其自身生产、传播、接受的方式和流程,这和传统戏曲的文本生产和舞台传播有根本差别。当戏曲经典与电视相遇,电视媒介触发了戏曲经典的文本再生产。
1.舞台戏曲经典的再现型文本
戏曲经典一般分为文学文本和舞台文本两种形式,其生产形式一般为创作和搬演。近年来,随着对传统戏曲的重视,青春版《牡丹亭》《1699·桃花扇》等大制作的戏曲经典重现成为新的现象。电视节目的制作方式一般是直播或录制,通过直播或录播的方式可以再现或呈现戏曲经典。这是一种再现性的戏曲经典再生产,其方式有以下两种。
一是对舞台戏曲进行全景再现。电视可以用直播或录播的方式再现舞台戏曲。作为经典戏曲文本,《桃花扇》直到21世纪前后才在舞台上搬演。2007年3月10日,江苏省昆剧院的昆剧《1699·桃花扇》的传承版在央视《空中剧院》节目播出。电视发挥镜头再现真切、细腻的特点,既能够呈现舞台戏曲的原貌,同时又给观众带来崭新的视觉体验。受众虽然不能亲身体验现场的感觉,却可以在家中借助电视信号身临其境地感受。许多在舞台上无法看清的细节在电视屏幕中借助镜头的调度欣赏得非常真切,电视媒介技术对戏曲经典的包装和重塑使其焕发新的光彩。通过录播,电视使转瞬即逝的现场舞台表演保存下来,使其具备了时间传递和再欣赏的可能。在这类生产中,舞台戏曲经典信息保存较为完整。
二是对戏曲经典进行片段式传播。在戏曲经典的传播史上,折子戏是戏曲经典片段化或碎片化传播的一种方式。由于受节目播出时长的限制,片段式传播方式往往选取戏曲中的经典片段或各剧种的精彩唱段。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戏曲频道《名段欣赏》栏目主要选择和拍摄各剧种名家或有一定成就的中青年戏曲演员演唱的名剧名段,在推动戏曲经典的传播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该栏目曾播出各剧种《桃花扇》的精彩唱段,如杨春霞、蔡正仁的京剧《桃花扇》选段、福建省芳华越剧团的《桃花扇》、吴亚玲的黄梅戏《桃花扇》选段、李新花的豫剧《桃花扇》选段等。片段式传播虽不能传播经典戏曲的全本,但通过戏曲经典选段、唱段的演绎,可以让观众了解戏曲经典、戏曲剧种和戏曲名家,克服舞台观演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传达戏曲表演艺术的精髓。电视可以记录戏曲活动的流程,将现场的戏曲节目信息清晰完整地传递给观众。一些戏曲栏目中有一些演员教戏、讲戏的活动,通过戏曲名角对经典戏曲唱段的分析和讲解,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欣赏、学习戏曲艺术。总之,戏曲经典在电视节目中呈现的是信息片段,这些信息片段有时并非是原文本信息,而是其延伸的信息。
片段式传播时间较短,因而在制作上一般较为精良。《名段欣赏》中杨春霞的《桃花扇》唱段“才如奔马笔如花”布景制作精良,摄像机的镜头让观众在听的同时能够不漏过表演者细微的表情、动作和姿态。同时,因为电视制作的特点,戏曲经典唱段可以重复录制。电视节目录制过程中,可以按照导演的意图反复调整、纠正失误,最后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精雕细琢的唱段。戏曲经典中的经典唱段、经典情节信息,在电视媒介精良化的制作和包装中,既能保持戏曲经典的精髓,又能提升戏曲经典的现代魅力。所以,戏曲经典的电视再现,是戏曲经典片段式、选择式的再生产,也是精良化包装的再生产,并在最大限度上保留了戏曲经典本身。
2.电视专题片:戏曲经典的延伸型文本
电视媒介的功能除了再现戏曲经典,还可以对戏曲经典及其戏曲文化资源进行延伸性的生产。电视专题片是从某个系列专题对戏曲经典进行介绍和推荐,揭示其台前幕后,探索和发现戏曲经典制作的真相,或者说是电视对戏曲经典的延伸性的再生产。我们没有发现单独以《桃花扇》为内容的电视专题片,在《昆曲六百年》中有介绍《桃花扇》的片段,在崔永元导演制作的专题片《电影传奇》中,有一集专门介绍电影《桃花扇》的创作。 从《电影传奇》来看,电视媒介对戏曲经典进行了三个层次的延伸性生产。一是对戏曲经典进行再媒介化的生产。《电影传奇》聚焦电影《桃花扇》而非原著。电影《桃花扇》由孙敬导演,冯喆和王丹凤分别扮演侯朝宗和李香君。这部电影在政治运动中成为批判的对象,主角冯喆惨死。《电影传奇》揭示了这个影片制作和演出的台前幕后,尤其是作为电影演员冯喆的悲惨遭遇。二是对戏曲经典历史真实的探索。在传播形式上,《电影传奇》将经典的电影片段、对当事人的采访和场景的重现结合起来,重现电影版《桃花扇》的历史真实,客观上推动了戏曲经典的延伸传播。三是戏曲经典与其衍生文本的互文传播。《电影传奇》重点发掘和展示侯朝宗的扮演者冯喆的悲惨遭遇,将戏曲经典、影片和现实交相呼应。《电影传奇》之《良辰美景奈何天》在场景重现、当事人的采访中穿插电影《桃花扇》,冯喆和侯朝宗在电视片中交替出现,使电影与现实之间相互叠加,进一步增强戏曲经典的悲剧色彩。
3.电视改编:戏曲经典的再造型文本
戏曲经典改编的电视剧有戏曲电视剧和普通电视剧两种。其中戏曲电视剧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电视为载体、戏曲为本体的戏曲电视剧。台湾歌仔戏电视剧《桃花扇》由台湾歌仔戏《桃花扇》改编而成,这类电视剧除了部分去舞台化、去程式化之外,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歌仔戏《桃花扇》的唱段、表演等信息。一种是以电视为本体的戏曲电视剧。胡连翠导演的黄梅戏音乐电视剧《桃花扇》将黄梅戏改造为黄梅戏音乐,以电视剧形态摆脱了戏曲舞台的束缚,创造出新的形式。
除了戏曲电视剧,戏曲经典还可以改编成普通电视剧。鲁晓威导演,曹颖、周杰主演的《桃花扇传奇》改编自原著,同时又加以创造。该剧改变了《桃花扇》故事的情节,重点宣扬侯朝宗和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使之完全符合电视逻辑。戏曲经典还可以改编为电视电影,电视电影以电影手法制作,但其播放媒介仍然是电视。苏舟执导的电视电影《桃花扇》运用诸多电影拍摄手法,如苏师傅掉入江中被救起,幸遇李贞丽,二人在江边烤火,这时导演运用全景技术,将远山、长江和两个落魄的人共同镶嵌于一幅画中。戏曲经典信息在改编中,无论是人物、结构、叙事等都会发生变异。
总之,作为新的媒介生产方式,电视媒介助推戏曲经典成为文化资源,使其从文学文本和舞台文本转化为电视媒介文本,并形成多样化的跨媒介文本形态。在媒介化的生产中,戏曲经典艺术得以传承发展和创新性转化,戏曲经典的产业价值得到提升。
二、戏曲经典的媒介文化偏向
媒介不仅是中介或载体,也不仅仅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它还是一种媒介文化的表征,代表着媒介传播和接受方式的改变。戏曲经典电视化的过程其实是戏曲经典媒介化的过程,是戏曲经典在新的媒介空间中发生变化、释放传播力和创造力、产生媒介文化偏向的过程。加拿大学者英尼斯提出了媒介偏向理论,指出媒介具有时间或空间的偏倚性。我们这里借用媒介偏向理论,探讨电视化如何影响和改变戏曲经典,促使其产生媒介文化偏向。
1.电视化推动戏曲经典接受的大众化偏向
每种媒介都与其接受的空间环境、受众相互联系。传统戏曲的生命力在民间,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媒介环境的变迁,戏曲呈现出衰微的趋势。戏曲衰微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戏曲的文人化、雅化倾向脱离民众的欣赏趣味。昆曲经典《牡丹亭》《桃花扇》《西厢记》《长生殿》的舞台演出很少被普通老百姓看到,其在大众生活中的认知识别度相对较低。
戏曲的电视化,改变了戏曲接受的场所空间。电视的接受场所是家庭空间,电视媒介借助光电信号将戏曲经典推送到家中,人们可以坐在家里欣赏到戏曲经典。“性能最好的媒介,即成本效率最好媒介相对于先前的媒体占主导地位。也就是能够波及的更广、更快,需要信息发送成本最低和信息接受最不费力(最舒适的同义词)的那种媒介。”②在互联网普及之前,电视无疑是性能最好的媒介。电视媒介降低了戏曲接受成本,扩大了戏曲接受群体,提高了信息传播的主动性,使戏曲经典得以在更广阔的空间、更广大的民众中通过更低廉的成本传播。正如法国学者德布雷所说,“通过卫星和通讯社,电视绕过了思想阶层和出版界的专业认识,使消费者们能直接满足他们巨大的文化需求”③。
在电视出现之前,《桃花扇》的传播主要是文本传播和舞台传播。文本传播主要提供给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人看,《桃花扇》长期无法搬演,仅有《却奁》《寄扇》等少数折子戏流传。电视改编将戏曲经典进行重新塑造,使其更加符合视觉传播时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从而赢得更广泛的观众认可。黄梅戏音乐电视剧《桃花扇》获得1992年第十届《大众电视》金鹰奖优秀戏曲片奖。金鹰奖是由观众投票选出的,充分说明了观众对这部戏曲电视剧的喜爱和认可度。不仅如此,该剧还赢得了青年观众的喜爱。一位青年观众在给导演的来信中写道:“去年,我又看了您的力作《桃花扇》,在这部剧中,我更深刻地了解了您那独特的导演风格。画面凝重,使思想内容更为深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④由此可见,吸引青年观众的不仅仅是明星和爱情,还有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王冠亚赞扬电视媒介在扩大黄梅戏在青年觀众中的影响时发挥的作用时说:“实事求是地说,‘文革’后的青年观众所认识的‘黄梅戏’主要是电视屏幕上的黄梅戏电视剧,电视的覆盖面可达全国各地,亿万观众。舞台演出卖座才一千多人,何况现在舞台滑坡,很少演出。”⑤人们非常熟悉的黄梅戏《天仙配》《女驸马》等都与其影视形式有关,黄梅戏的影响力很大程度上是现代传媒推动的结果。由此可见,电视将戏曲艺术推送到人们面前,拉近了大众与戏曲艺术的距离,化解了戏曲经典文人化的弊端,扩大了戏曲艺术的接受群体,由此赢得传播空间和生存空间。
2.电视化推动戏曲经典的大众文化偏向
媒介不仅是载体和媒体,还是一种特定媒介文化的呈现。如果说传统戏曲经典产生于文人文化、精英文化空间,那么电视媒介则推动戏曲经典向大众文化空间转向。戏曲经典产生于古代士人文化、雅文化的文化环境中,《桃花扇》《牡丹亭》等莫不如此,其经典化的过程本身也是文人化、雅化的过程。电视所代表的文化是大众文化、流行文化和俗文化,戏曲经典电视化的过程是戏曲经典逐渐由士人文化、雅文化转向媒介文化、大众文化、流行文化的过程。那么,电视化如何推动戏曲经典的大众文化空间转向呢? 一方面,电视化推动戏曲经典向通俗文化转变。从戏曲发展的历史看,戏曲经典有雅化的倾向,文人既是戏曲经典的创作主体,又是重要的接受主体。电视存在于家庭空间,面对的是不同文化素养、不同阶层的人群。电视的大众化、通俗化必然影响到戏曲经典,从而引发戏曲经典电视改编的通俗化倾向。戏曲经典通俗化最初的做法是将其改编成多种地方戏,进行跨地域传播。昆曲的《桃花扇》被改编成越剧、黄梅戏、豫剧等不同版本。通过地方戏改编和跨地域传播,戏曲经典逐渐融入民间因素,融合到通俗性的地方文化中。借助电视传播媒介,戏曲经典被改编成电视剧文本,逐渐消解地方戏的地方色彩,化身为适合家庭观看的电视影像文本,由此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要。胡连翠在执导黄梅戏音乐电视剧《桃花扇》时,将雅俗共赏、满足不同层次的观众需求作为其拍摄的追求,始终将观众的需求放在首位,显示出强烈的艺术传播意识。她说:“只有获得更多人的认可,一件作品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佳作,也才有成为经典的可能。我一直坚持作品要‘好听、好看、好懂’,坚持这个宗旨的目的就是要让黄梅戏艺术获得最大限度的認可。不被观众认可的作品,即使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我个人认为也不能算是佳作。”⑥在这种艺术价值观的指导下,导演胡连翠化雅为俗,以通俗的黄梅戏代替昆曲,使之更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以实景代替布景,淡化兴亡之感,代之以侯李爱情。如果说黄梅戏音乐电视剧版的《桃花扇》是雅俗共赏的话,那么鲁晓威的电视剧《桃花扇传奇》则已经全面通俗化。所以,戏曲经典电视化的过程是戏曲经典逐步趋向通俗文化、大众文化的过程,也是戏曲经典雅俗相争、融合发展的过程。由此,电视媒介对戏曲经典进行了大众文化层面的消解和重塑。
另一方面,电视化推动戏曲名角到戏曲明星的转变。电视作为现代传播媒介,拥有一定的媒介资源和媒介权力。电视媒介的功效之一就是建构媒介形象,塑造电视明星。在报刊盛行的民国时期,作为主流媒体的报刊催生了“四大名旦”“四小名旦”等名角。在当下媒介多元化的时代,通过舞台戏曲搬演可以产生戏曲名角,但难以产生更大的传播效应。电视媒介可以将戏曲名角推送到电视机前,推动戏曲名角向戏曲明星转换。黄梅戏音乐电视剧《桃花扇》中李香君的扮演者韩再芬,1984年因主演黄梅戏电视连续剧《郑小姣》一举成名,迅速成为电视明星,其在《桃花扇》中扮演李香君更为大众所熟知。电视的明星效应提升了戏曲名角的知名度,促使戏曲名角在技艺上精益求精,使韩再芬逐渐成为黄梅戏的代表人物之一。电视媒介在提升戏曲角色形象、塑造戏曲明星方面有其媒介优势。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媒介不断崛起。然而在媒介融合、媒介数字化转化和整合中,数字电视依然是提升戏曲名角知名度,塑造和传播其形象的重要手段。因此,戏曲经典的表演名家还需要走出舞台,走向电视或网络等媒介,获得广泛的认知和形象识别度,从而带动戏曲经典和戏曲艺术的传承保护和传播。
3.电视化激发戏曲经典的现代文化偏向
媒介文化一般是以现代媒介为基础的文化,可以说媒介文化是现代文化。戏曲经典的电视化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现代文化转向。电视以光电传输为基础,以影像方式呈现,是一种具有鲜明现代色彩的传媒技术。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是当下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戏曲经典的现代转换却一直举步维艰。电视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戏曲经典的现代文化转向,提供了思考和实践戏曲文化经典现代转换的方式,促进了戏曲经典的再传播。
一方面,电视化推动了戏曲经典现代传播观念的转化。长期以来,戏曲界对传统戏曲的现代转换一直持谨慎态度。即使在当代,戏曲界、学术界谈论较多的还是传承而非创新。相对而言,人们更侧重戏曲经典的民族形式,而忽视现代传播。电视媒介的出现以及电视传播戏曲经典的实践,使人们逐渐改变相对保守的戏曲传播观念,开始进行传统戏曲现代化的相关思考。
与文本传播和舞台传播相比,电视媒介无疑具有较强的传播力。戏曲经典的电视转化不仅可以重塑经典,还可以提升戏曲经典的传播力。黄梅戏音乐电视剧《桃花扇》荣获美国“南海金猴奖”戏曲片三等奖,这个奖项主要是观众评选。该剧的获奖反映了戏曲经典创造性转化的产品在海外观众中的影响力。该剧能赢得海外观众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电视化的视听呈现和故事演绎,消解了跨文化传播的语言障碍,提升了戏曲经典的跨文化传播能力;二是让海外观众看到具有民族特色的黄梅戏唱腔,剧中讲述的爱情与兴亡的故事可以引发其民族文化的认同。
中山大学戏曲研究者王季思先生对戏曲经典现代化进行了探索和思考,并对戏曲经典的电视化持肯定态度。他认为戏曲和电视结合而成的电视片形式,让人们看到民族戏曲和现代影视媒介结合产生的广阔前景。因为影视媒介在收视率、满足海外观众的需求和时空自由上比舞台戏曲的演出更加有优势。⑦当然,戏曲经典的电视改编并非仅仅是电视呈现,而是要对戏曲经典进行适合电视表达要求的处理,如情节的安排、戏曲元素的运用、戏曲主题的表达等。简单来说,就是在剧与诗、雅与俗、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适度的平衡。
另一方面,电视化推动了戏曲经典艺术形式的现代转换。电视不仅是媒介,还具有全新的艺术形式,是戏曲形式创新的推动力。电视在传播戏曲经典的同时,进一步推动了戏曲经典艺术形式的创造性转换,创造生成新的经典。电视通过两种方式推动戏曲经典艺术形式的现代转换。一是促使戏曲经典的文学语言、舞台演员向现代视听语言、视听形象转换。在电视传播中,戏曲文本、舞台戏曲中的人物形象,如侯朝宗、李香君等转换为鲜活生动的屏幕形象。电视传播一般将虚拟性的舞台布景转换为实景,使人物、事件更加真实。由此,将以文本传播为主的经典戏曲转化为可看、可听的戏曲经典,成为适合现代观众的视觉图景,凸显戏曲经典的视觉性。在戏曲电视剧中虽然采用电视语言去讲故事,但电视语言的节奏、韵律基本契合戏曲的特点,在戏曲经典由舞台语言向现代视听语言转换的过程中,依然保持了传统戏曲的特点。而在由戏曲经典改编的普通电视剧和电视电影版的《桃花扇》中,已经全面转换为电视的视听语言,促使戏曲经典的艺术形式逐渐现代化。二是对戏曲经典的形态进行现代转换。在电视的推动下,《桃花扇》逐步形成电视剧、电视电影、电视专题片等多种现代形态,传统的戏曲经典已经转化成适合现代人接受的新媒介形态。因此,电视作为现代传播媒介,作为形式创造的空间,不断推动戏曲经典进行创造性的转换,重塑现代形态的新经典文本。当下数字电视已经成为主流,如何塑造数字电视时代的戏曲经典,实现戏曲经典的数字媒介转换,塑造戏曲经典的数字媒介形态,成为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总而言之,电视媒介不仅提供了戏曲经典再传播的媒介空间,更是以全新的媒介文化冲击、消解和融合戏曲经典,使其从精英文化、古典文化的代表朝大众文化、现代文化转向。电视化不仅实现了戏曲经典的再传播,而且提升了戏曲经典的文化价值。三、戏曲经典的媒介美学重塑
媒介不仅是生产力、传播力,还具有美学重塑的功能。不同的媒介产生不同的美学体验,印刷时代的韵味美学和电子媒介时代的震惊美学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媒介美学体验。媒介转换恰恰是对美学精神的消解、融合和重塑,电视媒介对戏曲经典产生巨大的美学塑造作用,介入戏曲经典的呈现和再创造。
1.戏曲经典的生活化美学转向
戏曲经典一般积淀着丰富的意蕴,这与其依托的文本媒介、舞台媒介密切相关。戏曲经典文本秉承了印刷时代文字的意韵之美。孔尚任的《桃花扇》之所以成为戏曲经典,深刻的意蕴、严谨的结构是重要因素。《桃花扇》以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寄托着一个时代的悲欢离合,诉说一段深沉厚重的历史。在李香君等人身上,书写着一个大写的人字,描述着历史担当和民族国家意识和精神。这些与文字的经典韵味密切相关。戏曲经典的舞台表演,则是观众与演员直接的交流,其意蕴在人与人的直接交流中产生,充满现场感。
一种媒介意味着一种新的美学原则,电视媒介美学是一种生活化的美学。电视置身于家庭生活中,和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电视媒介将戏曲经典拉近到日常生活中,对其进行生活化的美学建构。胡连翠导演的电视剧《桃花扇》消解了原著中深沉的历史感,重点叙述侯、李爱情,将深刻的兴亡之感让位于世俗化的爱情故事。虽然电视媒介消解了戏曲经典深沉的历史感,但它重塑了大众传播时代的爱情故事,还原了原著人物的生活化叙事。与当代荧屏上的爱情故事相比,杜丽娘、李香君等古典的爱情故事不仅可观、可演,而且同样具有历史价值。相比孔尚任《桃花扇》文本结构的谨严,黄梅戏音乐电视剧《桃花扇》在节奏和内容上更加贴近日常生活本身。从戏曲美学的角度看,这种改编淡化了戏曲的结构、程式和空灵美;但从电视美学的角度看,它强化了电视媒介的影像美、抒情性和真实的生活化美学呈现,将戏曲叙事和人物拉近到日常生活中。当然,电视媒介的生活化美学有时也意味着戏曲经典性的消解,这是改编时需要注意的。
戏曲经典的电视化也意味着戏曲人物形象电视化,戏曲人物从文本形象、舞台形象转换到电视媒介形象。为适应电视媒介逻辑,电视媒介消解《桃花扇》原著中人物形象的鲜明个性和家国情怀,将其还原为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女性形象。原著中的李香君是一个有着家国情怀、民族气节的奇女子;韩再芬在电视剧《桃花扇》中饰演的李香君则是一个柔情似水、相思无限的少女形象。电视剧中的李香君是一个生活化的形象,逐渐消解了戏曲经典文本中的形象,重塑了电视媒介时代戏曲人物和角色的新形象。我们应该以开放的态度去鼓励创造适合新媒介特点的新形象,使戏曲经典人物形象具有多元性。
2.戏曲经典的震惊美学呈现
戏曲经典的形成离不开戏曲成分以及其中的戏曲韵味。原著《桃花扇》典雅优美,耐人寻味。在长期的发展中,《桃花扇》被改编成越剧、黄梅戏、京剧、桂剧等多种版本,吸收了地方戏的精华,积淀形成丰富醇厚的戏曲韵味。总体而言,无论是戏曲经典的文学文本,还是戏曲经典的舞台表演,展现的都是充满想象力、耐人寻味的韵味美学。
中国戏曲有着独特的表演体系,程式化、虚拟性是其表演的特质。电视媒介在传播戏曲的过程中,不断尝试去改变、消解戏曲的痕迹,逐渐减少其中的戏曲成分,淡化、消解戏曲的韵味。电视媒介在消解戏曲韵味美学的同时,其视听语言通过对戏曲韵味的影像呈现,产生一种震惊式的美学体验。我们应重视电视媒介对戏曲经典的美学重塑和建构功能。
第一,电视化的舞台包装呈现戏曲经典的视听盛宴。电视媒介借助电视包装、电视视听语言的运用使戏曲经典图像化,发掘和呈现出戏曲文学文本和舞台文本难以产生的视听效果,打造了戏曲经典的视听盛宴。从《桃花扇》《牡丹亭》等戏曲经典改编的电视剧看,青春靓丽的人物造型、动听的黄梅戏音乐、美丽的实景拍摄、宏大的战争场面等,都是以往文本空间和舞台空间难以充分展现的。
第二,电视媒介的视觉美学能够呈现和传达戏曲韵味。电视媒介语言可以破除舞台语言的时空局限,采用特写镜头、升格镜头等展现戏曲表演的手势、手法和细腻的表情,给观众带来不同于舞台表演的更为细腻直观的视觉享受。视觉美学并未消除戏曲表演的韵味之美,而是以视觉影像呈现和再现戏曲韵味之美,电视和戏曲表演在这里实现相对完美的融合。
第三,電视媒介美学是一种震惊美学。借助电视媒介,戏曲经典不仅可以重新呈现出戏曲韵味,而且能够产生令现代人震惊的效果。在电视纪录片《昆曲六百年》中,电视视听语言产生的震惊效果体现在对戏曲韵味的完美呈现上。在穿越遥远时空距离中,现代人借助电视媒介,对昆曲不同于现代文化的戏曲之美产生震惊。由此可见,电视媒介的震惊效果并不一定是对光晕、韵味的消解,也可能是对戏曲美学的重构和提升。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电视媒介虽然弱化了戏曲经典的集体仪式感和在场效应,但凸显了视觉美学对个体的引导作用,突出了接受者个体的主动性。观众在追寻电视令人惊叹的视听效果时,可以自主地选择观看,深入体会戏曲经典文本的韵味。
3.戏曲经典的现代美学阐释
电视媒介既是现代技术,又体现着现代美学观念,是一种现代美学思想的表征。媒介的现代性不仅体现为现代传播和现代形态,更体现为现代的美学和思想。电视媒介对戏曲经典生产的更深层次影响,体现在用现代美学思想对戏曲经典进行阐释。这种美学阐释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层面。
一是对戏曲经典的理性阐释。电视媒介对戏曲经典的阐释不仅包含戏曲经典的呈现,还包含对戏曲经典多媒介文本的理性阐释。电视媒介可以利用现代美学观念去探索、发现戏曲经典创造中的真实历史、真实人生,使观众对戏曲经典产生新的认识。作为电视片的一种,电视纪录片表现的是真实美学。这种真实一方面是历史理性的真实,另一方面也是对人性真实的探索。通过电视纪录片,可以对戏曲经典进行理性的分析阐释,去揭示戏曲经典创作、传播中的真实。如果说原著《桃花扇》是兴亡的悲剧,话剧《桃花扇》是党争的悲剧,那么电视纪录片《电影传奇》中对电影《桃花扇》男主角冯喆悲惨遭遇的讲述则揭示出人性的悲剧。 二是對戏曲经典的再创造和新阐释。电视媒介作为现代传播媒介,和现代、后现代的媒介美学精神有着天然的联系。尤其是随着网络的兴起,媒介融合的加剧,电视所具有的后现代美学精神更加凸显。这些为利用现代美学观念对戏曲经典进行再创造和新阐释提供了可能。在这方面,文学经典的影视改编给我们提供了启示。在文学经典的改编中,《西游记》出现各种类型的版本。在《西游记》的媒介化生产中,影视的改编效果最突出,成就最高,影响最大。在对原著的改编和再生产过程中,现代媒介思想显得尤其关键。《大话西游》《悟空传》借鉴现代思想和后现代观念,对经典文本进行大胆的颠覆和革新,体现出文学经典创造性转换的魅力。《大话西游》颠覆了原著的古典美学精神,消解了历史感和深度意识,增加了原著中少有的爱情叙事,赋予西游故事以后现代美学精神,以无厘头式的表演呈现出现代人的精神世界。这是后现代美学对文学经典的再创造。然而,这样的现代美学阐释在电视化的戏曲经典文本中却很少见。无论是《牡丹亭》《西厢记》,还是《桃花扇》《长生殿》,还未出现这样熔铸现代、后现代美学精神的电视文本,对戏曲经典的美学批判极为缺乏。为此,我们应该以电视媒介为主体,充分认识和发挥电视的特性和美学观念,重新阐释和创造新的戏曲经典。
戏曲经典的电视化不应满足于现代媒介语言的传达,更应倡导电视媒介美学观念的吸收,增强和创造戏曲经典的美学价值。电视媒介不仅可以用现代语言去传达和呈现戏曲经典,而且可以用电视媒介美学观念去改造戏曲经典,创造新的经典,实现传统戏曲经典的创造性转化。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充分意识到,媒介不仅仅是载体,它还是创造性的力量,在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戏曲经典的电视化来看,无论是在文本生产、文化价值创造还是美学建构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转化和提升。我们应该充分重视电视媒介及新媒介,扬长避短,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
注释
①②③[法]雷吉斯·德布雷:《普通媒介学教程》,陈卫星、王杨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31、349、254页。④⑤毛小雨:《胡连翠导演艺术》,中国戏剧出版社,1995年,第269、205—206页。⑥杨燕:《电视戏曲文化名家纵横》,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56页。⑦王季思:《成功的再创造——谈黄梅戏音乐电视剧〈桃花扇〉》,吴仲谟:《金鹰展翅唱黄梅:获奖黄梅戏电视剧导演阐述及其他》,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9—80页。
Research on TV-based Classic Oper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dia Science
— Take the Peach Blossom Fan as an Example
Shan Yongjun
Abstract:Media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v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lassical operas. According to the dissemination case of the Peach Blossom Fan as an opera classic , the TV media promotes the opera classics to become cultural resources, transforms the opera classics from literary and stage texts into TV media texts, and forms diversified cross-media texts. TV media not only provides the media space for the re-dissemination of opera classics, but also impacts, dissolves and integrates them with a brand-new media culture, which makes them turn from elite culture and representative of classical culture to popular culture and modern culture, and promotes the cultural value of opera classics. The TV-based opera classics should not be satisfied with the transmission of modern media language, but should advocate the absorption of aesthetic concepts of TV media, so as to enhance and create the aesthetic value of the opera classics. We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TV media and the new media, develop their strengths and avoid their weaknesses, and promote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and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Key words:the Peach Blossom Fan; TV; opera; communication; media science
关键词:《桃花扇》;电视;戏曲;传播;媒介学
中图分类号:J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9)06-0160-07
戏曲艺术的当代发展是当前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课题。媒介在戏曲经典的现代传承、传播乃至创造性转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一种现代媒介,电视在戏曲经典的现代传承、创造性转换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然而,相对于文学经典的电视改编而言,戏曲经典的电视化问题常常被忽略或者认识偏颇。
媒介学作为前沿的方法和理念,比传播研究更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和潜力。麦克卢汉、德布雷等西方学者提出和发展了媒介学理论。在法国媒介学家雷吉斯·德布雷看来,媒介学主要研究的问题是:“(信息)是怎样传递、散播、流通、蔓延、繁殖的?在什么載体上?这在传递者和接收者身上都改变和重新形成了什么?通过什么介质?什么路线、网络、连接、汇合、出口等?”①这种研究视域为戏曲经典的电视化问题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本文结合戏曲经典《桃花扇》的电视传播案例,从媒介学的角度去梳理和思考戏曲经典电视化问题,探讨电视媒介在戏曲经典的媒介文本生产、媒介文化偏向、媒介美学建构方面的突出价值和问题,并对当下利用电视传承发展戏曲经典提供参考。
一、戏曲经典的媒介文本生产
从媒介学的角度看,媒介不仅仅是载体和中介,媒介更是生产力。媒介以及媒介化实践不仅塑造了媒介环境,更是一种生产性、创造性的力量。电视作为现代传播媒介,有其自身生产、传播、接受的方式和流程,这和传统戏曲的文本生产和舞台传播有根本差别。当戏曲经典与电视相遇,电视媒介触发了戏曲经典的文本再生产。
1.舞台戏曲经典的再现型文本
戏曲经典一般分为文学文本和舞台文本两种形式,其生产形式一般为创作和搬演。近年来,随着对传统戏曲的重视,青春版《牡丹亭》《1699·桃花扇》等大制作的戏曲经典重现成为新的现象。电视节目的制作方式一般是直播或录制,通过直播或录播的方式可以再现或呈现戏曲经典。这是一种再现性的戏曲经典再生产,其方式有以下两种。
一是对舞台戏曲进行全景再现。电视可以用直播或录播的方式再现舞台戏曲。作为经典戏曲文本,《桃花扇》直到21世纪前后才在舞台上搬演。2007年3月10日,江苏省昆剧院的昆剧《1699·桃花扇》的传承版在央视《空中剧院》节目播出。电视发挥镜头再现真切、细腻的特点,既能够呈现舞台戏曲的原貌,同时又给观众带来崭新的视觉体验。受众虽然不能亲身体验现场的感觉,却可以在家中借助电视信号身临其境地感受。许多在舞台上无法看清的细节在电视屏幕中借助镜头的调度欣赏得非常真切,电视媒介技术对戏曲经典的包装和重塑使其焕发新的光彩。通过录播,电视使转瞬即逝的现场舞台表演保存下来,使其具备了时间传递和再欣赏的可能。在这类生产中,舞台戏曲经典信息保存较为完整。
二是对戏曲经典进行片段式传播。在戏曲经典的传播史上,折子戏是戏曲经典片段化或碎片化传播的一种方式。由于受节目播出时长的限制,片段式传播方式往往选取戏曲中的经典片段或各剧种的精彩唱段。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戏曲频道《名段欣赏》栏目主要选择和拍摄各剧种名家或有一定成就的中青年戏曲演员演唱的名剧名段,在推动戏曲经典的传播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该栏目曾播出各剧种《桃花扇》的精彩唱段,如杨春霞、蔡正仁的京剧《桃花扇》选段、福建省芳华越剧团的《桃花扇》、吴亚玲的黄梅戏《桃花扇》选段、李新花的豫剧《桃花扇》选段等。片段式传播虽不能传播经典戏曲的全本,但通过戏曲经典选段、唱段的演绎,可以让观众了解戏曲经典、戏曲剧种和戏曲名家,克服舞台观演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传达戏曲表演艺术的精髓。电视可以记录戏曲活动的流程,将现场的戏曲节目信息清晰完整地传递给观众。一些戏曲栏目中有一些演员教戏、讲戏的活动,通过戏曲名角对经典戏曲唱段的分析和讲解,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欣赏、学习戏曲艺术。总之,戏曲经典在电视节目中呈现的是信息片段,这些信息片段有时并非是原文本信息,而是其延伸的信息。
片段式传播时间较短,因而在制作上一般较为精良。《名段欣赏》中杨春霞的《桃花扇》唱段“才如奔马笔如花”布景制作精良,摄像机的镜头让观众在听的同时能够不漏过表演者细微的表情、动作和姿态。同时,因为电视制作的特点,戏曲经典唱段可以重复录制。电视节目录制过程中,可以按照导演的意图反复调整、纠正失误,最后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精雕细琢的唱段。戏曲经典中的经典唱段、经典情节信息,在电视媒介精良化的制作和包装中,既能保持戏曲经典的精髓,又能提升戏曲经典的现代魅力。所以,戏曲经典的电视再现,是戏曲经典片段式、选择式的再生产,也是精良化包装的再生产,并在最大限度上保留了戏曲经典本身。
2.电视专题片:戏曲经典的延伸型文本
电视媒介的功能除了再现戏曲经典,还可以对戏曲经典及其戏曲文化资源进行延伸性的生产。电视专题片是从某个系列专题对戏曲经典进行介绍和推荐,揭示其台前幕后,探索和发现戏曲经典制作的真相,或者说是电视对戏曲经典的延伸性的再生产。我们没有发现单独以《桃花扇》为内容的电视专题片,在《昆曲六百年》中有介绍《桃花扇》的片段,在崔永元导演制作的专题片《电影传奇》中,有一集专门介绍电影《桃花扇》的创作。 从《电影传奇》来看,电视媒介对戏曲经典进行了三个层次的延伸性生产。一是对戏曲经典进行再媒介化的生产。《电影传奇》聚焦电影《桃花扇》而非原著。电影《桃花扇》由孙敬导演,冯喆和王丹凤分别扮演侯朝宗和李香君。这部电影在政治运动中成为批判的对象,主角冯喆惨死。《电影传奇》揭示了这个影片制作和演出的台前幕后,尤其是作为电影演员冯喆的悲惨遭遇。二是对戏曲经典历史真实的探索。在传播形式上,《电影传奇》将经典的电影片段、对当事人的采访和场景的重现结合起来,重现电影版《桃花扇》的历史真实,客观上推动了戏曲经典的延伸传播。三是戏曲经典与其衍生文本的互文传播。《电影传奇》重点发掘和展示侯朝宗的扮演者冯喆的悲惨遭遇,将戏曲经典、影片和现实交相呼应。《电影传奇》之《良辰美景奈何天》在场景重现、当事人的采访中穿插电影《桃花扇》,冯喆和侯朝宗在电视片中交替出现,使电影与现实之间相互叠加,进一步增强戏曲经典的悲剧色彩。
3.电视改编:戏曲经典的再造型文本
戏曲经典改编的电视剧有戏曲电视剧和普通电视剧两种。其中戏曲电视剧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电视为载体、戏曲为本体的戏曲电视剧。台湾歌仔戏电视剧《桃花扇》由台湾歌仔戏《桃花扇》改编而成,这类电视剧除了部分去舞台化、去程式化之外,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歌仔戏《桃花扇》的唱段、表演等信息。一种是以电视为本体的戏曲电视剧。胡连翠导演的黄梅戏音乐电视剧《桃花扇》将黄梅戏改造为黄梅戏音乐,以电视剧形态摆脱了戏曲舞台的束缚,创造出新的形式。
除了戏曲电视剧,戏曲经典还可以改编成普通电视剧。鲁晓威导演,曹颖、周杰主演的《桃花扇传奇》改编自原著,同时又加以创造。该剧改变了《桃花扇》故事的情节,重点宣扬侯朝宗和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使之完全符合电视逻辑。戏曲经典还可以改编为电视电影,电视电影以电影手法制作,但其播放媒介仍然是电视。苏舟执导的电视电影《桃花扇》运用诸多电影拍摄手法,如苏师傅掉入江中被救起,幸遇李贞丽,二人在江边烤火,这时导演运用全景技术,将远山、长江和两个落魄的人共同镶嵌于一幅画中。戏曲经典信息在改编中,无论是人物、结构、叙事等都会发生变异。
总之,作为新的媒介生产方式,电视媒介助推戏曲经典成为文化资源,使其从文学文本和舞台文本转化为电视媒介文本,并形成多样化的跨媒介文本形态。在媒介化的生产中,戏曲经典艺术得以传承发展和创新性转化,戏曲经典的产业价值得到提升。
二、戏曲经典的媒介文化偏向
媒介不仅是中介或载体,也不仅仅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它还是一种媒介文化的表征,代表着媒介传播和接受方式的改变。戏曲经典电视化的过程其实是戏曲经典媒介化的过程,是戏曲经典在新的媒介空间中发生变化、释放传播力和创造力、产生媒介文化偏向的过程。加拿大学者英尼斯提出了媒介偏向理论,指出媒介具有时间或空间的偏倚性。我们这里借用媒介偏向理论,探讨电视化如何影响和改变戏曲经典,促使其产生媒介文化偏向。
1.电视化推动戏曲经典接受的大众化偏向
每种媒介都与其接受的空间环境、受众相互联系。传统戏曲的生命力在民间,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媒介环境的变迁,戏曲呈现出衰微的趋势。戏曲衰微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戏曲的文人化、雅化倾向脱离民众的欣赏趣味。昆曲经典《牡丹亭》《桃花扇》《西厢记》《长生殿》的舞台演出很少被普通老百姓看到,其在大众生活中的认知识别度相对较低。
戏曲的电视化,改变了戏曲接受的场所空间。电视的接受场所是家庭空间,电视媒介借助光电信号将戏曲经典推送到家中,人们可以坐在家里欣赏到戏曲经典。“性能最好的媒介,即成本效率最好媒介相对于先前的媒体占主导地位。也就是能够波及的更广、更快,需要信息发送成本最低和信息接受最不费力(最舒适的同义词)的那种媒介。”②在互联网普及之前,电视无疑是性能最好的媒介。电视媒介降低了戏曲接受成本,扩大了戏曲接受群体,提高了信息传播的主动性,使戏曲经典得以在更广阔的空间、更广大的民众中通过更低廉的成本传播。正如法国学者德布雷所说,“通过卫星和通讯社,电视绕过了思想阶层和出版界的专业认识,使消费者们能直接满足他们巨大的文化需求”③。
在电视出现之前,《桃花扇》的传播主要是文本传播和舞台传播。文本传播主要提供给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人看,《桃花扇》长期无法搬演,仅有《却奁》《寄扇》等少数折子戏流传。电视改编将戏曲经典进行重新塑造,使其更加符合视觉传播时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从而赢得更广泛的观众认可。黄梅戏音乐电视剧《桃花扇》获得1992年第十届《大众电视》金鹰奖优秀戏曲片奖。金鹰奖是由观众投票选出的,充分说明了观众对这部戏曲电视剧的喜爱和认可度。不仅如此,该剧还赢得了青年观众的喜爱。一位青年观众在给导演的来信中写道:“去年,我又看了您的力作《桃花扇》,在这部剧中,我更深刻地了解了您那独特的导演风格。画面凝重,使思想内容更为深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④由此可见,吸引青年观众的不仅仅是明星和爱情,还有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王冠亚赞扬电视媒介在扩大黄梅戏在青年觀众中的影响时发挥的作用时说:“实事求是地说,‘文革’后的青年观众所认识的‘黄梅戏’主要是电视屏幕上的黄梅戏电视剧,电视的覆盖面可达全国各地,亿万观众。舞台演出卖座才一千多人,何况现在舞台滑坡,很少演出。”⑤人们非常熟悉的黄梅戏《天仙配》《女驸马》等都与其影视形式有关,黄梅戏的影响力很大程度上是现代传媒推动的结果。由此可见,电视将戏曲艺术推送到人们面前,拉近了大众与戏曲艺术的距离,化解了戏曲经典文人化的弊端,扩大了戏曲艺术的接受群体,由此赢得传播空间和生存空间。
2.电视化推动戏曲经典的大众文化偏向
媒介不仅是载体和媒体,还是一种特定媒介文化的呈现。如果说传统戏曲经典产生于文人文化、精英文化空间,那么电视媒介则推动戏曲经典向大众文化空间转向。戏曲经典产生于古代士人文化、雅文化的文化环境中,《桃花扇》《牡丹亭》等莫不如此,其经典化的过程本身也是文人化、雅化的过程。电视所代表的文化是大众文化、流行文化和俗文化,戏曲经典电视化的过程是戏曲经典逐渐由士人文化、雅文化转向媒介文化、大众文化、流行文化的过程。那么,电视化如何推动戏曲经典的大众文化空间转向呢? 一方面,电视化推动戏曲经典向通俗文化转变。从戏曲发展的历史看,戏曲经典有雅化的倾向,文人既是戏曲经典的创作主体,又是重要的接受主体。电视存在于家庭空间,面对的是不同文化素养、不同阶层的人群。电视的大众化、通俗化必然影响到戏曲经典,从而引发戏曲经典电视改编的通俗化倾向。戏曲经典通俗化最初的做法是将其改编成多种地方戏,进行跨地域传播。昆曲的《桃花扇》被改编成越剧、黄梅戏、豫剧等不同版本。通过地方戏改编和跨地域传播,戏曲经典逐渐融入民间因素,融合到通俗性的地方文化中。借助电视传播媒介,戏曲经典被改编成电视剧文本,逐渐消解地方戏的地方色彩,化身为适合家庭观看的电视影像文本,由此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要。胡连翠在执导黄梅戏音乐电视剧《桃花扇》时,将雅俗共赏、满足不同层次的观众需求作为其拍摄的追求,始终将观众的需求放在首位,显示出强烈的艺术传播意识。她说:“只有获得更多人的认可,一件作品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佳作,也才有成为经典的可能。我一直坚持作品要‘好听、好看、好懂’,坚持这个宗旨的目的就是要让黄梅戏艺术获得最大限度的認可。不被观众认可的作品,即使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我个人认为也不能算是佳作。”⑥在这种艺术价值观的指导下,导演胡连翠化雅为俗,以通俗的黄梅戏代替昆曲,使之更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以实景代替布景,淡化兴亡之感,代之以侯李爱情。如果说黄梅戏音乐电视剧版的《桃花扇》是雅俗共赏的话,那么鲁晓威的电视剧《桃花扇传奇》则已经全面通俗化。所以,戏曲经典电视化的过程是戏曲经典逐步趋向通俗文化、大众文化的过程,也是戏曲经典雅俗相争、融合发展的过程。由此,电视媒介对戏曲经典进行了大众文化层面的消解和重塑。
另一方面,电视化推动戏曲名角到戏曲明星的转变。电视作为现代传播媒介,拥有一定的媒介资源和媒介权力。电视媒介的功效之一就是建构媒介形象,塑造电视明星。在报刊盛行的民国时期,作为主流媒体的报刊催生了“四大名旦”“四小名旦”等名角。在当下媒介多元化的时代,通过舞台戏曲搬演可以产生戏曲名角,但难以产生更大的传播效应。电视媒介可以将戏曲名角推送到电视机前,推动戏曲名角向戏曲明星转换。黄梅戏音乐电视剧《桃花扇》中李香君的扮演者韩再芬,1984年因主演黄梅戏电视连续剧《郑小姣》一举成名,迅速成为电视明星,其在《桃花扇》中扮演李香君更为大众所熟知。电视的明星效应提升了戏曲名角的知名度,促使戏曲名角在技艺上精益求精,使韩再芬逐渐成为黄梅戏的代表人物之一。电视媒介在提升戏曲角色形象、塑造戏曲明星方面有其媒介优势。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媒介不断崛起。然而在媒介融合、媒介数字化转化和整合中,数字电视依然是提升戏曲名角知名度,塑造和传播其形象的重要手段。因此,戏曲经典的表演名家还需要走出舞台,走向电视或网络等媒介,获得广泛的认知和形象识别度,从而带动戏曲经典和戏曲艺术的传承保护和传播。
3.电视化激发戏曲经典的现代文化偏向
媒介文化一般是以现代媒介为基础的文化,可以说媒介文化是现代文化。戏曲经典的电视化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现代文化转向。电视以光电传输为基础,以影像方式呈现,是一种具有鲜明现代色彩的传媒技术。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是当下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戏曲经典的现代转换却一直举步维艰。电视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戏曲经典的现代文化转向,提供了思考和实践戏曲文化经典现代转换的方式,促进了戏曲经典的再传播。
一方面,电视化推动了戏曲经典现代传播观念的转化。长期以来,戏曲界对传统戏曲的现代转换一直持谨慎态度。即使在当代,戏曲界、学术界谈论较多的还是传承而非创新。相对而言,人们更侧重戏曲经典的民族形式,而忽视现代传播。电视媒介的出现以及电视传播戏曲经典的实践,使人们逐渐改变相对保守的戏曲传播观念,开始进行传统戏曲现代化的相关思考。
与文本传播和舞台传播相比,电视媒介无疑具有较强的传播力。戏曲经典的电视转化不仅可以重塑经典,还可以提升戏曲经典的传播力。黄梅戏音乐电视剧《桃花扇》荣获美国“南海金猴奖”戏曲片三等奖,这个奖项主要是观众评选。该剧的获奖反映了戏曲经典创造性转化的产品在海外观众中的影响力。该剧能赢得海外观众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电视化的视听呈现和故事演绎,消解了跨文化传播的语言障碍,提升了戏曲经典的跨文化传播能力;二是让海外观众看到具有民族特色的黄梅戏唱腔,剧中讲述的爱情与兴亡的故事可以引发其民族文化的认同。
中山大学戏曲研究者王季思先生对戏曲经典现代化进行了探索和思考,并对戏曲经典的电视化持肯定态度。他认为戏曲和电视结合而成的电视片形式,让人们看到民族戏曲和现代影视媒介结合产生的广阔前景。因为影视媒介在收视率、满足海外观众的需求和时空自由上比舞台戏曲的演出更加有优势。⑦当然,戏曲经典的电视改编并非仅仅是电视呈现,而是要对戏曲经典进行适合电视表达要求的处理,如情节的安排、戏曲元素的运用、戏曲主题的表达等。简单来说,就是在剧与诗、雅与俗、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适度的平衡。
另一方面,电视化推动了戏曲经典艺术形式的现代转换。电视不仅是媒介,还具有全新的艺术形式,是戏曲形式创新的推动力。电视在传播戏曲经典的同时,进一步推动了戏曲经典艺术形式的创造性转换,创造生成新的经典。电视通过两种方式推动戏曲经典艺术形式的现代转换。一是促使戏曲经典的文学语言、舞台演员向现代视听语言、视听形象转换。在电视传播中,戏曲文本、舞台戏曲中的人物形象,如侯朝宗、李香君等转换为鲜活生动的屏幕形象。电视传播一般将虚拟性的舞台布景转换为实景,使人物、事件更加真实。由此,将以文本传播为主的经典戏曲转化为可看、可听的戏曲经典,成为适合现代观众的视觉图景,凸显戏曲经典的视觉性。在戏曲电视剧中虽然采用电视语言去讲故事,但电视语言的节奏、韵律基本契合戏曲的特点,在戏曲经典由舞台语言向现代视听语言转换的过程中,依然保持了传统戏曲的特点。而在由戏曲经典改编的普通电视剧和电视电影版的《桃花扇》中,已经全面转换为电视的视听语言,促使戏曲经典的艺术形式逐渐现代化。二是对戏曲经典的形态进行现代转换。在电视的推动下,《桃花扇》逐步形成电视剧、电视电影、电视专题片等多种现代形态,传统的戏曲经典已经转化成适合现代人接受的新媒介形态。因此,电视作为现代传播媒介,作为形式创造的空间,不断推动戏曲经典进行创造性的转换,重塑现代形态的新经典文本。当下数字电视已经成为主流,如何塑造数字电视时代的戏曲经典,实现戏曲经典的数字媒介转换,塑造戏曲经典的数字媒介形态,成为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总而言之,电视媒介不仅提供了戏曲经典再传播的媒介空间,更是以全新的媒介文化冲击、消解和融合戏曲经典,使其从精英文化、古典文化的代表朝大众文化、现代文化转向。电视化不仅实现了戏曲经典的再传播,而且提升了戏曲经典的文化价值。三、戏曲经典的媒介美学重塑
媒介不仅是生产力、传播力,还具有美学重塑的功能。不同的媒介产生不同的美学体验,印刷时代的韵味美学和电子媒介时代的震惊美学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媒介美学体验。媒介转换恰恰是对美学精神的消解、融合和重塑,电视媒介对戏曲经典产生巨大的美学塑造作用,介入戏曲经典的呈现和再创造。
1.戏曲经典的生活化美学转向
戏曲经典一般积淀着丰富的意蕴,这与其依托的文本媒介、舞台媒介密切相关。戏曲经典文本秉承了印刷时代文字的意韵之美。孔尚任的《桃花扇》之所以成为戏曲经典,深刻的意蕴、严谨的结构是重要因素。《桃花扇》以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寄托着一个时代的悲欢离合,诉说一段深沉厚重的历史。在李香君等人身上,书写着一个大写的人字,描述着历史担当和民族国家意识和精神。这些与文字的经典韵味密切相关。戏曲经典的舞台表演,则是观众与演员直接的交流,其意蕴在人与人的直接交流中产生,充满现场感。
一种媒介意味着一种新的美学原则,电视媒介美学是一种生活化的美学。电视置身于家庭生活中,和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电视媒介将戏曲经典拉近到日常生活中,对其进行生活化的美学建构。胡连翠导演的电视剧《桃花扇》消解了原著中深沉的历史感,重点叙述侯、李爱情,将深刻的兴亡之感让位于世俗化的爱情故事。虽然电视媒介消解了戏曲经典深沉的历史感,但它重塑了大众传播时代的爱情故事,还原了原著人物的生活化叙事。与当代荧屏上的爱情故事相比,杜丽娘、李香君等古典的爱情故事不仅可观、可演,而且同样具有历史价值。相比孔尚任《桃花扇》文本结构的谨严,黄梅戏音乐电视剧《桃花扇》在节奏和内容上更加贴近日常生活本身。从戏曲美学的角度看,这种改编淡化了戏曲的结构、程式和空灵美;但从电视美学的角度看,它强化了电视媒介的影像美、抒情性和真实的生活化美学呈现,将戏曲叙事和人物拉近到日常生活中。当然,电视媒介的生活化美学有时也意味着戏曲经典性的消解,这是改编时需要注意的。
戏曲经典的电视化也意味着戏曲人物形象电视化,戏曲人物从文本形象、舞台形象转换到电视媒介形象。为适应电视媒介逻辑,电视媒介消解《桃花扇》原著中人物形象的鲜明个性和家国情怀,将其还原为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女性形象。原著中的李香君是一个有着家国情怀、民族气节的奇女子;韩再芬在电视剧《桃花扇》中饰演的李香君则是一个柔情似水、相思无限的少女形象。电视剧中的李香君是一个生活化的形象,逐渐消解了戏曲经典文本中的形象,重塑了电视媒介时代戏曲人物和角色的新形象。我们应该以开放的态度去鼓励创造适合新媒介特点的新形象,使戏曲经典人物形象具有多元性。
2.戏曲经典的震惊美学呈现
戏曲经典的形成离不开戏曲成分以及其中的戏曲韵味。原著《桃花扇》典雅优美,耐人寻味。在长期的发展中,《桃花扇》被改编成越剧、黄梅戏、京剧、桂剧等多种版本,吸收了地方戏的精华,积淀形成丰富醇厚的戏曲韵味。总体而言,无论是戏曲经典的文学文本,还是戏曲经典的舞台表演,展现的都是充满想象力、耐人寻味的韵味美学。
中国戏曲有着独特的表演体系,程式化、虚拟性是其表演的特质。电视媒介在传播戏曲的过程中,不断尝试去改变、消解戏曲的痕迹,逐渐减少其中的戏曲成分,淡化、消解戏曲的韵味。电视媒介在消解戏曲韵味美学的同时,其视听语言通过对戏曲韵味的影像呈现,产生一种震惊式的美学体验。我们应重视电视媒介对戏曲经典的美学重塑和建构功能。
第一,电视化的舞台包装呈现戏曲经典的视听盛宴。电视媒介借助电视包装、电视视听语言的运用使戏曲经典图像化,发掘和呈现出戏曲文学文本和舞台文本难以产生的视听效果,打造了戏曲经典的视听盛宴。从《桃花扇》《牡丹亭》等戏曲经典改编的电视剧看,青春靓丽的人物造型、动听的黄梅戏音乐、美丽的实景拍摄、宏大的战争场面等,都是以往文本空间和舞台空间难以充分展现的。
第二,电视媒介的视觉美学能够呈现和传达戏曲韵味。电视媒介语言可以破除舞台语言的时空局限,采用特写镜头、升格镜头等展现戏曲表演的手势、手法和细腻的表情,给观众带来不同于舞台表演的更为细腻直观的视觉享受。视觉美学并未消除戏曲表演的韵味之美,而是以视觉影像呈现和再现戏曲韵味之美,电视和戏曲表演在这里实现相对完美的融合。
第三,電视媒介美学是一种震惊美学。借助电视媒介,戏曲经典不仅可以重新呈现出戏曲韵味,而且能够产生令现代人震惊的效果。在电视纪录片《昆曲六百年》中,电视视听语言产生的震惊效果体现在对戏曲韵味的完美呈现上。在穿越遥远时空距离中,现代人借助电视媒介,对昆曲不同于现代文化的戏曲之美产生震惊。由此可见,电视媒介的震惊效果并不一定是对光晕、韵味的消解,也可能是对戏曲美学的重构和提升。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电视媒介虽然弱化了戏曲经典的集体仪式感和在场效应,但凸显了视觉美学对个体的引导作用,突出了接受者个体的主动性。观众在追寻电视令人惊叹的视听效果时,可以自主地选择观看,深入体会戏曲经典文本的韵味。
3.戏曲经典的现代美学阐释
电视媒介既是现代技术,又体现着现代美学观念,是一种现代美学思想的表征。媒介的现代性不仅体现为现代传播和现代形态,更体现为现代的美学和思想。电视媒介对戏曲经典生产的更深层次影响,体现在用现代美学思想对戏曲经典进行阐释。这种美学阐释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层面。
一是对戏曲经典的理性阐释。电视媒介对戏曲经典的阐释不仅包含戏曲经典的呈现,还包含对戏曲经典多媒介文本的理性阐释。电视媒介可以利用现代美学观念去探索、发现戏曲经典创造中的真实历史、真实人生,使观众对戏曲经典产生新的认识。作为电视片的一种,电视纪录片表现的是真实美学。这种真实一方面是历史理性的真实,另一方面也是对人性真实的探索。通过电视纪录片,可以对戏曲经典进行理性的分析阐释,去揭示戏曲经典创作、传播中的真实。如果说原著《桃花扇》是兴亡的悲剧,话剧《桃花扇》是党争的悲剧,那么电视纪录片《电影传奇》中对电影《桃花扇》男主角冯喆悲惨遭遇的讲述则揭示出人性的悲剧。 二是對戏曲经典的再创造和新阐释。电视媒介作为现代传播媒介,和现代、后现代的媒介美学精神有着天然的联系。尤其是随着网络的兴起,媒介融合的加剧,电视所具有的后现代美学精神更加凸显。这些为利用现代美学观念对戏曲经典进行再创造和新阐释提供了可能。在这方面,文学经典的影视改编给我们提供了启示。在文学经典的改编中,《西游记》出现各种类型的版本。在《西游记》的媒介化生产中,影视的改编效果最突出,成就最高,影响最大。在对原著的改编和再生产过程中,现代媒介思想显得尤其关键。《大话西游》《悟空传》借鉴现代思想和后现代观念,对经典文本进行大胆的颠覆和革新,体现出文学经典创造性转换的魅力。《大话西游》颠覆了原著的古典美学精神,消解了历史感和深度意识,增加了原著中少有的爱情叙事,赋予西游故事以后现代美学精神,以无厘头式的表演呈现出现代人的精神世界。这是后现代美学对文学经典的再创造。然而,这样的现代美学阐释在电视化的戏曲经典文本中却很少见。无论是《牡丹亭》《西厢记》,还是《桃花扇》《长生殿》,还未出现这样熔铸现代、后现代美学精神的电视文本,对戏曲经典的美学批判极为缺乏。为此,我们应该以电视媒介为主体,充分认识和发挥电视的特性和美学观念,重新阐释和创造新的戏曲经典。
戏曲经典的电视化不应满足于现代媒介语言的传达,更应倡导电视媒介美学观念的吸收,增强和创造戏曲经典的美学价值。电视媒介不仅可以用现代语言去传达和呈现戏曲经典,而且可以用电视媒介美学观念去改造戏曲经典,创造新的经典,实现传统戏曲经典的创造性转化。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充分意识到,媒介不仅仅是载体,它还是创造性的力量,在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戏曲经典的电视化来看,无论是在文本生产、文化价值创造还是美学建构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转化和提升。我们应该充分重视电视媒介及新媒介,扬长避短,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
注释
①②③[法]雷吉斯·德布雷:《普通媒介学教程》,陈卫星、王杨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31、349、254页。④⑤毛小雨:《胡连翠导演艺术》,中国戏剧出版社,1995年,第269、205—206页。⑥杨燕:《电视戏曲文化名家纵横》,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56页。⑦王季思:《成功的再创造——谈黄梅戏音乐电视剧〈桃花扇〉》,吴仲谟:《金鹰展翅唱黄梅:获奖黄梅戏电视剧导演阐述及其他》,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9—80页。
Research on TV-based Classic Oper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dia Science
— Take the Peach Blossom Fan as an Example
Shan Yongjun
Abstract:Media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v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lassical operas. According to the dissemination case of the Peach Blossom Fan as an opera classic , the TV media promotes the opera classics to become cultural resources, transforms the opera classics from literary and stage texts into TV media texts, and forms diversified cross-media texts. TV media not only provides the media space for the re-dissemination of opera classics, but also impacts, dissolves and integrates them with a brand-new media culture, which makes them turn from elite culture and representative of classical culture to popular culture and modern culture, and promotes the cultural value of opera classics. The TV-based opera classics should not be satisfied with the transmission of modern media language, but should advocate the absorption of aesthetic concepts of TV media, so as to enhance and create the aesthetic value of the opera classics. We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TV media and the new media, develop their strengths and avoid their weaknesses, and promote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and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Key words:the Peach Blossom Fan; TV; opera; communication; media 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