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影响日益深刻。本文重点分析了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影响,然后提出了网络文化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生思想教育对策
互联网已深入至我国社会生活领域的各个方面。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0年1月第25次调查报告,截至2009年底,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3.84亿,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从22.6%提升到28.9%,互联网普及率在稳步上升。而大专以上学历的网民占网民总人数的24.3%。作为一种全新的认识工具、交流工具和生产力,互联网的发展已对人们的工作方式、认知方式、生活方式,尤其是价值观念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并由此产生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网络文化的兴起与发展,正加速改变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心理发展、价值观念和政治倾向,同时也给大学生思想教育带来机遇与挑战。如何评估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如何开拓和利用网络这一新领域,强化网络文化主阵地,使大学生在复杂的信息面前保持鉴别力,明辨是非,成为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分析
(一)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政治观的影响
1、有助于大学生平等、自由思想的建立。网络时代具有以前任何一个传统时代都没有的平等。网民之间既互通信息,共享资源,又互相独立,没有特权,没有统一的领导管理机构。个体可以超越现实生活中的相貌、等级、特权、权势、财富、身份、背景等因素在网络中任意驰骋。每个人都可以对任何事情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言论,享有完全平等的话语权。这是对现实社会奉行的权威意识和等级观念的一次解构与颠覆,并提升和强化人们承认个体权利、尊重个体尊严的人文主义文化意识,尤其是个体平等意识和权利意识的加强。如此,网络文化就在潜移默化中锻造大学生的平等意识,最终让平等精神在大学生身上根深蒂固。
2.有利于大学生政治民主观念的形成。在政治生活中,网络技术的发展,在变革传统的政府运行机制的同时,推动政府职能的转换、重组、优化,促使公民民主权得以凸显和实现。网络技术最大的价值目标就是为保障和实现公民权进一步提供了现实的技术条件。在网上,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发帖子来反映自己的问题,这有利于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提高和政治民主观念的形成。大至国家时事,小至校园班级工作,许多大学生通过电子邮件,论坛留言等方式真实自由的表达自己的心声,倡导民主,要求校务公开,增加校务的透明度。
3.造成部分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倾斜。网络文化的信息结构是无中心的。它是一个没有绝对中心,信息高度离散化的国际文化网络。因此,对于上网者来说,自己就是中心,这就很容易产生个人至上的观念意识,行为取向无政府主义。另外,西方敌对势力出于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需要,大肆宣传资本主义的民主、自由和人权等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企图冲击和动摇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导地位,动摇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大学生如果长期接触互联网,易于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出现思想上的混乱和动荡,对西方价值观念逐步产生亲近感和信任感,出现政治价值观倾斜的情况。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认知的影响
1.道德相对主义滥觞。互联网采用的是分布式的网络结构,任何政府、组织、个人都不可能统治和占有它,是一个绝对没有中心的网络世界,所有的人都是自己的主人,没有谁是最终的管理者。这就为道德相对主义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和虚拟性,大学生完全可以隐去自己的社会身份和性别,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与他人交往。网络社会到处弥漫着个人至上、绝对自由等声音。有些大学生甚至认为,网上生存对个人来说应该是完全自由的,是不需要道德约束的。在道德相对主义的影响下,大学生在网络世界容易将道德推入个人主观主义、情感主义与享乐主义的旋涡之中,导致道德成为唯我的道德与无善的道德,其结果自然是消解了道德的终极关怀。
2.道德观错位。大学生正处于青春转折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人生观,价值观尚在形成之中,对未知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却又缺乏足够的道德辨别力,道德意志力不强,自控能力较差,对网络文化的识别能力和抗诱惑能力较弱。除了自身心理机制的不成熟外, 社会约束机制的乏力则进一步助长了道德观错位。一般而言,大学生处在现实社会时,行为要受到道德规范、社会舆论、风俗习惯等的约束,社会对大学生期望值高,大学生的道德意识较为强烈,道德行为也较为严谨。然而,由于他们的合道德行为常常是做给他人,特别是可能对自己有影响的人看的,自律意识较差,所以一旦进入互联网这个虚拟时空的视域,舆论和感情筑成的防线便很容易崩溃,于是表现出社会不允许的行为, 促使了不道德行为的增加。
(三)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冲击
网络信息环境的开放性,使多元文化、多元价值理念可以在网上得以充分交汇,使大学生的文化视野变得空前宽广,可以用一种崭新的视觉来环顾世界、审视自己的民族文化。然而,网络的发展也使各文化之间的冲突日益凸现出来,尤其是它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弱化了部分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西方国家利用自己在网络技术和网络基础设施上的绝对优势,不断倾销自己的文化进行文化扩张,长期接触这些信息的熏陶,在客观上不可避免地易于受到信息侵略甚至信息殖民化,不同程度地消解我们民族的文化影响力,这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是一种毁灭性的侵害,容易造成大学生形成盲目崇拜西方的倾向,使得部分大学生缺乏应有的文化鉴别和选择能力,从而在各种外来文化思潮的侵蚀下而显得茫然失措、随波逐流,直至种族、民族意识弱化,民族认同感减弱,民族身份逐步消解。
二、网络文化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对策研究
(一)网络文化下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制度建设
1.加快信息道德和法规制度建设步伐。做好网络条件下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必须形成和完善信息道德和法规制度。要根据现实需要,对已有的法规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逐步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网络法律法规体系,把网络文明纳入法制轨道,保证我国的信息产业及早得到规范化发展,使信息知识产权、网络著作版权等问题的解决有法可依。特别是要制定打击利用网络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犯罪行为的法规,科学认定网络犯罪行为,并给予相应打击,净化网络环境。只有加强和完善信息道德和法规制度,才能增强大学生上网的政治意识、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自律意识,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杜绝不道德行为和违法行为的产生。
2.建立必要的信息审查制度。网上有害信息的泛滥,主要是由于境外媒体的恶意渲染、以及互联网匿名性的特点和网上个体自我责任意识淡漠造成的。为此,要建立国家级信息海关网络,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严密监控和检测互联网入口,对所有进入我国的信息进行严格过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建立了24小时监控机制、上传文章先审后发的审查制度、信息分析和报告制度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同时通过采用关键词过滤手段、安装网络神探设备及系统,从技术上初步实现了对有害信息的封堵。
(二)网络文化下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主体建构
1.大学生自身加强信息素质的培养。信息已成为促进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与开发物资和能源同等重要,一起构成了创造人类文明的力量源泉。大学生是我国未来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将直接影响其知识结构的变化和自学能力、科研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提高,也必将影响我国信息化的进程。大学生需要自觉接受网络道德和法规教育,强化网络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树立自律意识和正确的网络观,能够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合理使用网络资源,文明上网,培养和提高对有害信息自觉抵制的意识和能力。
2.锻造高素质的网络思想教育工作队伍。网络思想教育工作队伍主要包括五部分:一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其他思想政治工作者组成的网络理论研究队伍;二是由高校网络中心、信息计算机学院等部门的专职网络技术人员和兼职的精通网络技术的学生骨干组成的网络技术队伍;三是由专门为高校新闻网进行新闻采编的网络新闻工作者;四是由网络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和各网站指导专家等组成的网络舆论引导、监控队伍;五是由各网站负责人,各院学生工作负责人组成的网络文化活动的策划和组织队伍。网络思想教育工作要取得成效,必须各种相关思想教育工作者密切配合,协同作战,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三)网络文化下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环境营造
网络和网络文化中出现的问题,实际上是现实社会中学校教育、家庭管理和社会环境缺陷等诸多问题的集中和折射。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思想教育主体的努力,还需要充分挖掘其他一切积极的、有益的教育资源。这需要搭建起高水平的思想教育网站平台,对学校、家庭、社会等有关大学生思想教育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网络,为网络文化下的大学生思想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最终达到提高大学生思想素质的目的。
总之,网络文化下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网络文化下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须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主体构建为核心,以环境营造为条件,逐步建立立体化的大学生思想教育体系。
注:
本文为2008年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基金成果。项目编号为:08QN006。
参考文献:
[1]蒋霞玲、胡燕:《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对策略探》,湖北:《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 2007年 11期;
[2]何志峰:《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山东:《中国成人教育》, 2007年 09期;
[3]卢曼丽:《西方网络文化渗透对中国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及应对措施》,河北:《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 2009年 10期;
[4]沈建红:《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体系构建》,黑龙江:《教育探索》, 2009年 10期。
作者简介:
刘波亚,男,汉族,副教授,1977年11月出生,武汉大学硕士,现在贵州大学马列部任教,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研究。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生思想教育对策
互联网已深入至我国社会生活领域的各个方面。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0年1月第25次调查报告,截至2009年底,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3.84亿,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从22.6%提升到28.9%,互联网普及率在稳步上升。而大专以上学历的网民占网民总人数的24.3%。作为一种全新的认识工具、交流工具和生产力,互联网的发展已对人们的工作方式、认知方式、生活方式,尤其是价值观念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并由此产生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网络文化的兴起与发展,正加速改变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心理发展、价值观念和政治倾向,同时也给大学生思想教育带来机遇与挑战。如何评估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如何开拓和利用网络这一新领域,强化网络文化主阵地,使大学生在复杂的信息面前保持鉴别力,明辨是非,成为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分析
(一)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政治观的影响
1、有助于大学生平等、自由思想的建立。网络时代具有以前任何一个传统时代都没有的平等。网民之间既互通信息,共享资源,又互相独立,没有特权,没有统一的领导管理机构。个体可以超越现实生活中的相貌、等级、特权、权势、财富、身份、背景等因素在网络中任意驰骋。每个人都可以对任何事情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言论,享有完全平等的话语权。这是对现实社会奉行的权威意识和等级观念的一次解构与颠覆,并提升和强化人们承认个体权利、尊重个体尊严的人文主义文化意识,尤其是个体平等意识和权利意识的加强。如此,网络文化就在潜移默化中锻造大学生的平等意识,最终让平等精神在大学生身上根深蒂固。
2.有利于大学生政治民主观念的形成。在政治生活中,网络技术的发展,在变革传统的政府运行机制的同时,推动政府职能的转换、重组、优化,促使公民民主权得以凸显和实现。网络技术最大的价值目标就是为保障和实现公民权进一步提供了现实的技术条件。在网上,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发帖子来反映自己的问题,这有利于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提高和政治民主观念的形成。大至国家时事,小至校园班级工作,许多大学生通过电子邮件,论坛留言等方式真实自由的表达自己的心声,倡导民主,要求校务公开,增加校务的透明度。
3.造成部分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倾斜。网络文化的信息结构是无中心的。它是一个没有绝对中心,信息高度离散化的国际文化网络。因此,对于上网者来说,自己就是中心,这就很容易产生个人至上的观念意识,行为取向无政府主义。另外,西方敌对势力出于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需要,大肆宣传资本主义的民主、自由和人权等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企图冲击和动摇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导地位,动摇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大学生如果长期接触互联网,易于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出现思想上的混乱和动荡,对西方价值观念逐步产生亲近感和信任感,出现政治价值观倾斜的情况。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道德认知的影响
1.道德相对主义滥觞。互联网采用的是分布式的网络结构,任何政府、组织、个人都不可能统治和占有它,是一个绝对没有中心的网络世界,所有的人都是自己的主人,没有谁是最终的管理者。这就为道德相对主义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和虚拟性,大学生完全可以隐去自己的社会身份和性别,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与他人交往。网络社会到处弥漫着个人至上、绝对自由等声音。有些大学生甚至认为,网上生存对个人来说应该是完全自由的,是不需要道德约束的。在道德相对主义的影响下,大学生在网络世界容易将道德推入个人主观主义、情感主义与享乐主义的旋涡之中,导致道德成为唯我的道德与无善的道德,其结果自然是消解了道德的终极关怀。
2.道德观错位。大学生正处于青春转折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人生观,价值观尚在形成之中,对未知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却又缺乏足够的道德辨别力,道德意志力不强,自控能力较差,对网络文化的识别能力和抗诱惑能力较弱。除了自身心理机制的不成熟外, 社会约束机制的乏力则进一步助长了道德观错位。一般而言,大学生处在现实社会时,行为要受到道德规范、社会舆论、风俗习惯等的约束,社会对大学生期望值高,大学生的道德意识较为强烈,道德行为也较为严谨。然而,由于他们的合道德行为常常是做给他人,特别是可能对自己有影响的人看的,自律意识较差,所以一旦进入互联网这个虚拟时空的视域,舆论和感情筑成的防线便很容易崩溃,于是表现出社会不允许的行为, 促使了不道德行为的增加。
(三)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冲击
网络信息环境的开放性,使多元文化、多元价值理念可以在网上得以充分交汇,使大学生的文化视野变得空前宽广,可以用一种崭新的视觉来环顾世界、审视自己的民族文化。然而,网络的发展也使各文化之间的冲突日益凸现出来,尤其是它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弱化了部分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西方国家利用自己在网络技术和网络基础设施上的绝对优势,不断倾销自己的文化进行文化扩张,长期接触这些信息的熏陶,在客观上不可避免地易于受到信息侵略甚至信息殖民化,不同程度地消解我们民族的文化影响力,这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是一种毁灭性的侵害,容易造成大学生形成盲目崇拜西方的倾向,使得部分大学生缺乏应有的文化鉴别和选择能力,从而在各种外来文化思潮的侵蚀下而显得茫然失措、随波逐流,直至种族、民族意识弱化,民族认同感减弱,民族身份逐步消解。
二、网络文化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对策研究
(一)网络文化下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制度建设
1.加快信息道德和法规制度建设步伐。做好网络条件下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必须形成和完善信息道德和法规制度。要根据现实需要,对已有的法规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逐步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网络法律法规体系,把网络文明纳入法制轨道,保证我国的信息产业及早得到规范化发展,使信息知识产权、网络著作版权等问题的解决有法可依。特别是要制定打击利用网络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犯罪行为的法规,科学认定网络犯罪行为,并给予相应打击,净化网络环境。只有加强和完善信息道德和法规制度,才能增强大学生上网的政治意识、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自律意识,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杜绝不道德行为和违法行为的产生。
2.建立必要的信息审查制度。网上有害信息的泛滥,主要是由于境外媒体的恶意渲染、以及互联网匿名性的特点和网上个体自我责任意识淡漠造成的。为此,要建立国家级信息海关网络,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严密监控和检测互联网入口,对所有进入我国的信息进行严格过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建立了24小时监控机制、上传文章先审后发的审查制度、信息分析和报告制度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同时通过采用关键词过滤手段、安装网络神探设备及系统,从技术上初步实现了对有害信息的封堵。
(二)网络文化下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主体建构
1.大学生自身加强信息素质的培养。信息已成为促进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与开发物资和能源同等重要,一起构成了创造人类文明的力量源泉。大学生是我国未来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将直接影响其知识结构的变化和自学能力、科研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提高,也必将影响我国信息化的进程。大学生需要自觉接受网络道德和法规教育,强化网络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树立自律意识和正确的网络观,能够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合理使用网络资源,文明上网,培养和提高对有害信息自觉抵制的意识和能力。
2.锻造高素质的网络思想教育工作队伍。网络思想教育工作队伍主要包括五部分:一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其他思想政治工作者组成的网络理论研究队伍;二是由高校网络中心、信息计算机学院等部门的专职网络技术人员和兼职的精通网络技术的学生骨干组成的网络技术队伍;三是由专门为高校新闻网进行新闻采编的网络新闻工作者;四是由网络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和各网站指导专家等组成的网络舆论引导、监控队伍;五是由各网站负责人,各院学生工作负责人组成的网络文化活动的策划和组织队伍。网络思想教育工作要取得成效,必须各种相关思想教育工作者密切配合,协同作战,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三)网络文化下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环境营造
网络和网络文化中出现的问题,实际上是现实社会中学校教育、家庭管理和社会环境缺陷等诸多问题的集中和折射。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思想教育主体的努力,还需要充分挖掘其他一切积极的、有益的教育资源。这需要搭建起高水平的思想教育网站平台,对学校、家庭、社会等有关大学生思想教育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网络,为网络文化下的大学生思想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最终达到提高大学生思想素质的目的。
总之,网络文化下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网络文化下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须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主体构建为核心,以环境营造为条件,逐步建立立体化的大学生思想教育体系。
注:
本文为2008年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基金成果。项目编号为:08QN006。
参考文献:
[1]蒋霞玲、胡燕:《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对策略探》,湖北:《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 2007年 11期;
[2]何志峰:《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山东:《中国成人教育》, 2007年 09期;
[3]卢曼丽:《西方网络文化渗透对中国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及应对措施》,河北:《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 2009年 10期;
[4]沈建红:《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体系构建》,黑龙江:《教育探索》, 2009年 10期。
作者简介:
刘波亚,男,汉族,副教授,1977年11月出生,武汉大学硕士,现在贵州大学马列部任教,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