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控编程与操作是高职机械制造专业群的核心技术技能。在当今专业改革和课程改革的大潮推动下,探索出适合高职学生学习的理实一体课程,笔者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做了较深入的尝试,经过3个教学循环的实践,已取得一定成效。
关键词:数控编程与操作 理实一体 载体选择
中图分类号:TG65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7-0036-01
一、确定课程教学目标
“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是根据职业分类大典中对机械类专业工种工作任务的要求、职业工种高级工国家鉴定标准中的基本要求和工种要求而开发的理实一体课程。
“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涵盖了原数控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数控加工工艺与工装课程内容,并将工装及量具使用、加工操作中质量检测、机床的维护与保养、制造行业的标准意识等内容融入到该课程中。内容的设置以培养学生工艺分析、工装的选用、数控机床的编程、数控机床的零件加工、产品的质量检测技能为主线,同时将相关的理论知识、人文素质内容融入到课程中。
二、构建课程内容
通过对企业的深度走访、整合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的指导建议,对机械制造、数控加工、工装设计、机床维护与保养等工作的基本技术技能要求的分析,确定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的工作任务:以典型机床编程、典型零件的加工为载体,完成典型数控机床的编程与操作技术技能、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与加工实施等过程。教学内容依托现行机械制造行业相关标准,贯彻标准化,经过反复筛选,确定各项目载体及知识点、技能点分配。
典型机床选择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加工中心机床。数控编程方式选择手工编程与自动编程。
(1)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部分主要选择轴、套类零件。此模块采取源自企业生产实际的零件,以从简易到复杂的过程进行筛选载体,可选择3—4个典型子模块,如:“阶梯、螺纹、组合零件、表面轮廓轴套类零件”。
(2)数控铣床部分主要选择机体、叉架类零件。此模块可选择4个典型子模块、平面体、轮廓、曲面表面、孔体零件加工。
(3)数控加工中心部分主要选择箱体、孔系类。此模块可选择4个典型子模块、平面体、轮廓、曲面表面、孔系零件。
三、实施教学过程
本课程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法,配合采用任务载体驱动法、行动导向法、小组学习法、现场教学法等。项目教学法强调“学中做”“做中学”,体现完整工作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团队协作、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帮助者、促进者,而不再是学生学习控制者和单纯知识与技术的讲授者。
(1)划分学习小组。小组教学有利于自主学习、团队协作,有利于开展竞争性学习。为保证每个小组的理实一体课程顺利开展,分组前应事先摸底考查,将每个学组的学生按学习与操作能力的情况进行搭配分组。同时,安排小组负责人组织本小组学生进行有关文明生产、机床维护、人员考核等方面的具体工作。
(2)指导教师。理实一体课程的教学指导教师,应有别于传统理论或实践教学的教师,在整个理实一体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是一个组织者、帮助者、促进者、观察者、教学环节的掌控者。
(3)学时的确定。理实一体理论的教学应采用每4学时一个(或两个)教学任务的方式开展,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的每个子模块由若干个教学任务构成,而每个教学任务都应该是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教学过程。
实施教学过程中每个子模块教学按“基本知识”“加工工艺”“数控编程”“数控加工操作”四部分内容有机结合、分层递进,知识以适应够用为宜,工艺与编程由简到深开展,加工操作技术由基本与复杂进行。
四、确立考核方式
“数控编程与操作”行动导向课程的成绩考核,采用过程考核方式的方式。通過教学实施过程中每个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以及个人能力的展现,按照学生个人评分、小组评分、班级评分、教师评分来确定。
通过全体学生的“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的编程与操作两大项目的量化考核,最终将过程考核与量化考核两种方式的结果按一定比例,汇总得到每位同学的“数控编程与操作”学习领域学生行动能力提高的情况分析总结材料。
五、经验总结
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理实一体课程的深入探索,教学实施场所选择在数控实训基地完成教学任务,通过相应的项目训练提高技术技能,同时以强化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目标,经过几个学期的实施探索现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但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的建设仍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提高的过程,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创新与改进。
参考文献:
[1]范培珍等.基于工作过程的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学习情境设计[J].价值工程,2015(1).
[2]陈秀萍.“机械图样的绘制与识读”课程开发与实施[J].技术与教育,2014(2).
[3]邵永录.“数控特种加工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与实施[J].高教学刊,2015(1).
责任编辑:杨国栋
关键词:数控编程与操作 理实一体 载体选择
中图分类号:TG65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7-0036-01
一、确定课程教学目标
“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是根据职业分类大典中对机械类专业工种工作任务的要求、职业工种高级工国家鉴定标准中的基本要求和工种要求而开发的理实一体课程。
“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涵盖了原数控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数控加工工艺与工装课程内容,并将工装及量具使用、加工操作中质量检测、机床的维护与保养、制造行业的标准意识等内容融入到该课程中。内容的设置以培养学生工艺分析、工装的选用、数控机床的编程、数控机床的零件加工、产品的质量检测技能为主线,同时将相关的理论知识、人文素质内容融入到课程中。
二、构建课程内容
通过对企业的深度走访、整合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的指导建议,对机械制造、数控加工、工装设计、机床维护与保养等工作的基本技术技能要求的分析,确定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的工作任务:以典型机床编程、典型零件的加工为载体,完成典型数控机床的编程与操作技术技能、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与加工实施等过程。教学内容依托现行机械制造行业相关标准,贯彻标准化,经过反复筛选,确定各项目载体及知识点、技能点分配。
典型机床选择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加工中心机床。数控编程方式选择手工编程与自动编程。
(1)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部分主要选择轴、套类零件。此模块采取源自企业生产实际的零件,以从简易到复杂的过程进行筛选载体,可选择3—4个典型子模块,如:“阶梯、螺纹、组合零件、表面轮廓轴套类零件”。
(2)数控铣床部分主要选择机体、叉架类零件。此模块可选择4个典型子模块、平面体、轮廓、曲面表面、孔体零件加工。
(3)数控加工中心部分主要选择箱体、孔系类。此模块可选择4个典型子模块、平面体、轮廓、曲面表面、孔系零件。
三、实施教学过程
本课程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法,配合采用任务载体驱动法、行动导向法、小组学习法、现场教学法等。项目教学法强调“学中做”“做中学”,体现完整工作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团队协作、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帮助者、促进者,而不再是学生学习控制者和单纯知识与技术的讲授者。
(1)划分学习小组。小组教学有利于自主学习、团队协作,有利于开展竞争性学习。为保证每个小组的理实一体课程顺利开展,分组前应事先摸底考查,将每个学组的学生按学习与操作能力的情况进行搭配分组。同时,安排小组负责人组织本小组学生进行有关文明生产、机床维护、人员考核等方面的具体工作。
(2)指导教师。理实一体课程的教学指导教师,应有别于传统理论或实践教学的教师,在整个理实一体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是一个组织者、帮助者、促进者、观察者、教学环节的掌控者。
(3)学时的确定。理实一体理论的教学应采用每4学时一个(或两个)教学任务的方式开展,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的每个子模块由若干个教学任务构成,而每个教学任务都应该是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教学过程。
实施教学过程中每个子模块教学按“基本知识”“加工工艺”“数控编程”“数控加工操作”四部分内容有机结合、分层递进,知识以适应够用为宜,工艺与编程由简到深开展,加工操作技术由基本与复杂进行。
四、确立考核方式
“数控编程与操作”行动导向课程的成绩考核,采用过程考核方式的方式。通過教学实施过程中每个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以及个人能力的展现,按照学生个人评分、小组评分、班级评分、教师评分来确定。
通过全体学生的“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的编程与操作两大项目的量化考核,最终将过程考核与量化考核两种方式的结果按一定比例,汇总得到每位同学的“数控编程与操作”学习领域学生行动能力提高的情况分析总结材料。
五、经验总结
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理实一体课程的深入探索,教学实施场所选择在数控实训基地完成教学任务,通过相应的项目训练提高技术技能,同时以强化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目标,经过几个学期的实施探索现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但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的建设仍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提高的过程,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创新与改进。
参考文献:
[1]范培珍等.基于工作过程的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学习情境设计[J].价值工程,2015(1).
[2]陈秀萍.“机械图样的绘制与识读”课程开发与实施[J].技术与教育,2014(2).
[3]邵永录.“数控特种加工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与实施[J].高教学刊,2015(1).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