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石油地质资料的“提炼”实质,就是利用数据库软件技术、复制扫描技术、数据转换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将纸质文件、各种载体的原始记录、数据和汇交后保存的电子资料,能够快速的检索地质信息资料,实现资料管理的科学化、密集化、数字化,最终实现地质资料的信息资源共享。一方面极大地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效率;另一方面为实际油气勘探开发的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撑。
关键词:地质资料;提炼;应用;
一、石油地质资料管理现状
1.管理模式陈旧
传统的石油地质资料主要以纸介质档案排架式管理,占用空间大,对存放环境要求高;同时纸质易老化、易磨损,造成原始数据大量丢失。这样收集和保存、保管的原始资料在很大程度上会缺失。只有纸质档案资料数字化方式、磁介质档案资料的密集化方式、实物档案资料的数据化方式、原始采集数据规范化方式,对石油地质资料进行“提炼”,改变管理模式,才能将地质资料长久完整保存。
2.资料利用面较窄
传统石油地质资料利用停滞在简单的常规借阅服务上,资料档案利用工作只是被动等待用户上门查询,缺乏再分析再利用,造成地质资料利用面较窄,利用率不高。利用资料管理系统专业软件、建立资料的整理编录即信息发布体系等方式,高效快捷地查阅相关资料,很方便的查找到用户所需的资料,并能够根据地质地貌图、地层结构和地理位置等资料,提供了相关的储层研究参数和方法,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获得需要的全部信息。
3.缺乏专业管理人才
石油地质档案资料管理涉及的领域主要有钻井工程、测井技术、地质勘探、油气田开发、测绘等纸质(光盘)档案、岩心岩屑实物档案管理等,同时对利用微机、软件、网络知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管理人员必须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不仅具备较强的地质专业和计算机操作知识技能,还要具备主动接受新生事物、能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人才匮乏,石油地质档案资料管理部门往往只是被动地提供和保管档案资料,无力挖掘丰富的信息。因此,应当为档案馆(室)配备档案管理、石油地质、计算机等专业的人才,将其作为技术核心,主要从事资料信息分析、编研等工作,协同专业技术部门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使档案资料管理从整体上提高经济效益。
二、石油地质资料的“提炼”及应用
1.在钻井、测井方法研究中的应用
在钻井和测井方法的研究中,总是毫无例外地要收集大量的井史资料。通过专业图文软件整理后的井史资料和借助岩芯扫描技术提取的钻井、测井和录井数据,将井信息聚集汇编,从一口井的井位、井段井深、不同方法的测井曲线图到岩芯特点等,都图文并茂地展现在研究人员的眼前,改写了实物地质资料与文本资料脱钩的历史,填补了井史资料无人问津的空白,使井资料信息的全面利用切实成为可能。逐年增加的与专业钻井、测井方法研究单位有关的借阅记录,就充分说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原始地质资料在油气开发研究领域正在越来越多地发挥着重要作用。
2.在油气藏储量和预测研究领域的应用
按照惯例,一项油气藏的储量或预测研究在开始之前,总要广泛收集大批相关的资料信息,而收集者往往只提供自己列举的资料清单,却不会明确指出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预期达到的目标,常见情况是资料名称上的出入。而按照二次加工“提炼”后的资料信息,却可以很方便的查找到用户所需的资料,避免了用户为借阅资料而多次往返。按资料借阅者列举的资料清单,先通过目前主要依赖的一套专业系统管理软件,将库内所有内容相关、研究领域、方法相近的成果资料都集中搜索,只要输入报告名称中任何一个检索词,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全方位搜索,结果不但能够及时提供利用者需要的资料,而且经常会有意外的收获,搜出他们原先没有想到的有用信息。
3.在地震勘探及处理解释研究中的应用
在所有服务对象中,提供服务最多的就是地震勘探工作者和处理解释人员,他们的借阅特点一是频繁,二是量大,三是重复,没有经过加工“提炼”的资料暴露出来的问题十分明显,“提炼”后的野外生产资料正是针对这些弊端,从根本上解决服务和利用环节中的实际问题。
每档地震勘探野外生产资料中,除了采集设计、报告等主要以文本格式体现的文档资料外,更多的是野外测量、小折射、仪器班报等同时以数据体形式生成的原始生产记录。经过“提炼”后的资料,只需通过拷贝和传输,就可以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完成上述工作,较之于先前,可以节省好几倍的时间。由于原本地震勘探资料必然要经过一线生产人员的初加工和二线处理解释人员的精细加工,资料利用频繁,同一地区的每一次新的勘探、相同或邻近地区的二次勘探、处理、解释,都会被同一单位或不同部门的研究人员多次利用,独此一套的原始资料就不得不多次地从资料库搬进搬出。近百个档案袋和上千盘的磁带几次辗转,加大了利用和服务双方人员清点、核对和搬运时的劳动量,耗时耗力。经过“提炼”的资料,完全简化了这一环节的程序,只需通过查找定位、复制拷贝几个步骤,就使双方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下达到资料利用的最终目的。
三、总结
石油地质资料的“提炼”解决了传统的资料管理和利用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如减少了原始资料的磨损,保证了资料的安全,缩短了借阅时间,节省了费用开支;实现了纸质文本、磁介质和实物地质资料的图文数字化、存储密集化和数据化;石油地质资料档案管理和开发利用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工作。提高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加强其信息化、网络化和现代化程度,全方位做好石油地质资料的“提炼”,如此才能够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为石油勘探开发、现代化大油田建设提供准确的资源信息,确保石油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强.“互联网+”时代下石油地质资料的安全管理[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7(20):182-184.
[2]于雪娴.关于石油地质资料信息化管理的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34(02):200.
[3]汪蓓莉.浅析石油地质资料信息化管理[J].江苏科技信息,2012(08):49-51.
[4]李效蕊.石油地質档案(资料)汇交对油田档案信息化的影响[J].档案管理,2006(04):59.
关键词:地质资料;提炼;应用;
一、石油地质资料管理现状
1.管理模式陈旧
传统的石油地质资料主要以纸介质档案排架式管理,占用空间大,对存放环境要求高;同时纸质易老化、易磨损,造成原始数据大量丢失。这样收集和保存、保管的原始资料在很大程度上会缺失。只有纸质档案资料数字化方式、磁介质档案资料的密集化方式、实物档案资料的数据化方式、原始采集数据规范化方式,对石油地质资料进行“提炼”,改变管理模式,才能将地质资料长久完整保存。
2.资料利用面较窄
传统石油地质资料利用停滞在简单的常规借阅服务上,资料档案利用工作只是被动等待用户上门查询,缺乏再分析再利用,造成地质资料利用面较窄,利用率不高。利用资料管理系统专业软件、建立资料的整理编录即信息发布体系等方式,高效快捷地查阅相关资料,很方便的查找到用户所需的资料,并能够根据地质地貌图、地层结构和地理位置等资料,提供了相关的储层研究参数和方法,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获得需要的全部信息。
3.缺乏专业管理人才
石油地质档案资料管理涉及的领域主要有钻井工程、测井技术、地质勘探、油气田开发、测绘等纸质(光盘)档案、岩心岩屑实物档案管理等,同时对利用微机、软件、网络知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管理人员必须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不仅具备较强的地质专业和计算机操作知识技能,还要具备主动接受新生事物、能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人才匮乏,石油地质档案资料管理部门往往只是被动地提供和保管档案资料,无力挖掘丰富的信息。因此,应当为档案馆(室)配备档案管理、石油地质、计算机等专业的人才,将其作为技术核心,主要从事资料信息分析、编研等工作,协同专业技术部门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使档案资料管理从整体上提高经济效益。
二、石油地质资料的“提炼”及应用
1.在钻井、测井方法研究中的应用
在钻井和测井方法的研究中,总是毫无例外地要收集大量的井史资料。通过专业图文软件整理后的井史资料和借助岩芯扫描技术提取的钻井、测井和录井数据,将井信息聚集汇编,从一口井的井位、井段井深、不同方法的测井曲线图到岩芯特点等,都图文并茂地展现在研究人员的眼前,改写了实物地质资料与文本资料脱钩的历史,填补了井史资料无人问津的空白,使井资料信息的全面利用切实成为可能。逐年增加的与专业钻井、测井方法研究单位有关的借阅记录,就充分说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原始地质资料在油气开发研究领域正在越来越多地发挥着重要作用。
2.在油气藏储量和预测研究领域的应用
按照惯例,一项油气藏的储量或预测研究在开始之前,总要广泛收集大批相关的资料信息,而收集者往往只提供自己列举的资料清单,却不会明确指出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预期达到的目标,常见情况是资料名称上的出入。而按照二次加工“提炼”后的资料信息,却可以很方便的查找到用户所需的资料,避免了用户为借阅资料而多次往返。按资料借阅者列举的资料清单,先通过目前主要依赖的一套专业系统管理软件,将库内所有内容相关、研究领域、方法相近的成果资料都集中搜索,只要输入报告名称中任何一个检索词,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全方位搜索,结果不但能够及时提供利用者需要的资料,而且经常会有意外的收获,搜出他们原先没有想到的有用信息。
3.在地震勘探及处理解释研究中的应用
在所有服务对象中,提供服务最多的就是地震勘探工作者和处理解释人员,他们的借阅特点一是频繁,二是量大,三是重复,没有经过加工“提炼”的资料暴露出来的问题十分明显,“提炼”后的野外生产资料正是针对这些弊端,从根本上解决服务和利用环节中的实际问题。
每档地震勘探野外生产资料中,除了采集设计、报告等主要以文本格式体现的文档资料外,更多的是野外测量、小折射、仪器班报等同时以数据体形式生成的原始生产记录。经过“提炼”后的资料,只需通过拷贝和传输,就可以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完成上述工作,较之于先前,可以节省好几倍的时间。由于原本地震勘探资料必然要经过一线生产人员的初加工和二线处理解释人员的精细加工,资料利用频繁,同一地区的每一次新的勘探、相同或邻近地区的二次勘探、处理、解释,都会被同一单位或不同部门的研究人员多次利用,独此一套的原始资料就不得不多次地从资料库搬进搬出。近百个档案袋和上千盘的磁带几次辗转,加大了利用和服务双方人员清点、核对和搬运时的劳动量,耗时耗力。经过“提炼”的资料,完全简化了这一环节的程序,只需通过查找定位、复制拷贝几个步骤,就使双方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下达到资料利用的最终目的。
三、总结
石油地质资料的“提炼”解决了传统的资料管理和利用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如减少了原始资料的磨损,保证了资料的安全,缩短了借阅时间,节省了费用开支;实现了纸质文本、磁介质和实物地质资料的图文数字化、存储密集化和数据化;石油地质资料档案管理和开发利用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工作。提高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加强其信息化、网络化和现代化程度,全方位做好石油地质资料的“提炼”,如此才能够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为石油勘探开发、现代化大油田建设提供准确的资源信息,确保石油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强.“互联网+”时代下石油地质资料的安全管理[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7(20):182-184.
[2]于雪娴.关于石油地质资料信息化管理的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34(02):200.
[3]汪蓓莉.浅析石油地质资料信息化管理[J].江苏科技信息,2012(08):49-51.
[4]李效蕊.石油地質档案(资料)汇交对油田档案信息化的影响[J].档案管理,2006(0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