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以来对劳动教育的探索

来源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8906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党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并迎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这伟大的奋斗历程中,劳动教育始终与党的各项事业紧密相连,党对劳动教育的探索也经历了从劳动觉醒到劳动报国,从劳动报国到劳动富国,再从劳动富国到劳动圆梦的重要阶段,充分展现了劳动教育所具有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育人功能.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需要全面把握劳动教育的政治性、时代性、融合性、协同性和规范性,逐步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质量劳动教育体系.
其他文献
摘 要:现实主义主要强调艺术表现的真实性以及创作题材的现实性。在一个特定历史时期内,这种艺术表达方式被用以揭示现实生活的原本面貌。现实主义油画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艺术创作,是要求我们站在人文主义的角度,对生活有真实的理解。对所要表现的人物、静物的生动刻画和对主题的准确把握,说明现实主义的油画创作是以反映人民的真实生活和不同层面存在的问题为主要目的来进行创作的,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式,把笔触与造型紧密地
摘 要:安德鲁·怀斯被称为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他的写实绘画具有丰富精神内涵。怀斯的作品从客观现实出发,融合主观情感,表达出他内心的精神世界。文章通过对怀斯艺术观念的形成、怀斯作品中水性材料的绘画语言进行分析,重点阐述怀斯水性材料绘画语言的特点,旨在探讨怀斯的艺术对中国当代绘画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艺术观念;水性材料;绘画语言  怀斯曾讲:“我的作品与我生活的土壤深深地结合在一起,但我并
摘 要:文章主要研究的是莫高窟第158窟南壁的《佛弟子举哀图》的人物表现技法,从画面的构图、线条造型、设色研究、佛像的世俗化、继承和创新五方面展开分析,研究画面的表现技法,从中体会当时艺术家们绘制壁画的高超技术手段,以推动今后的绘画创作的传承和创新。  关键词:《佛弟子举哀图》;人物绘画;构图;线条;色彩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河西学院校长基金项目“莫高窟第158窟《佛弟子举哀图》人物表现技
王继平的国画是对宇宙自然生生不息之“元气”的生动显现,是他的人格修养之“清气”的审美结晶,他的国画艺术充分体现了“壮气”充溢的阳刚风格,达到了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的
摘 要:20世界50年代,中国在黑龙江省北部广大荒芜地区进行大规模开垦,经营农场,使得北大荒变成了如今的北大仓,同时,通过在艰苦跋涉中取得辉煌业绩,形成了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北大荒同样锻炼和造就了一批绘画人才,他们用画笔记录这段在北大荒的时光,其中包括在中国画坛颇有建树的大师级人物。可以说,他们是北大荒培养出来的。  关键词:北大荒;中国画;知青  一、北大荒文化是
摘 要:当代水墨人物画在保留中国传统水墨人物画精髓的基础上,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吸收西方艺术的精华,扩展水墨人物画的材料、入畫标准、风格规范、审美意境、表现对象等,用符合时代的语言符号和图式来表达当代人的心境。当代水墨人物画的艺术创作,从某种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水墨人物画的语言,因此对水墨人物画的艺术特征与创作题材进行研究具有现实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艺术特征;水墨人物画;创作题材  基金项目:本
在西方的艺术史学中,艺术家通常采用寓言的形式,借用富有象征意味的叙述方式、图像和人物形象来传达道德训诫与哲学观点.西方艺术史上首位“农民画家”彼得·勃鲁盖尔,通过对
摘 要:在工笔画的发展长河中,无论是最初的工笔画的形成还是迄今为止形形色色的工笔画,中国画的意境美一直都在影响着工笔画的创作。一幅好的作品,不仅需要对现实取材,融入画家的内心情感,还需要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融入中国画的意境,表现的是从触景生情到寓情于景的过程。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中国画的意境美的影响是巨大的。文章从中国画意境出发,以艺术创作过程的三种活动分别论述意境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并列举一系列工笔
探寻教育信息化绩效产生的缘由,对从源头总结教育信息化建设经验与理论、更好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具有积极意义。以入选“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的83个区域为绩效优秀地区,以83个未入选区域为绩效一般地区,在赋予样本“主体化”视角并进行变量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回归分析、夏普利值分解等方法研究了地方政府教育信息化绩效产生的原因。结果发现:地方政府诉求、教育信息化市场诉求、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地方政府主要领导履历丰富度等因素都在推动着教育信息化绩效的形成,人民诉求未能显著影响教育信息化绩效。这提醒
摘 要:俞樾是晚清时期的经学大家,也是当时篆隶书体的代表人物。俞樾的书法美学以崇古尚朴为基本取向。这种独特的书法美学思想,一方面与当时碑学复兴运动有关,一方面也与俞樾服膺阮元与曾国藩的书学思想,以及对自身儒家士大夫身份的坚守密切相关。通过对俞樾书法美学思想的探究,可以窥见晚清文人书法美学的形成机制。  关键词:俞樾;崇古尚朴;碑学;篆隶  一、俞樾其人  俞樾(1821-1907年),生于道光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