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着她们离开,我又想起了7年前老人说的那句话:“医生,一定要对你妈妈好一点!”
小小的急诊抢救室,仿佛包含着整个人世间的悲欢喜乐,那些已经、正在、即将被救治的人不仅是一个或数个衰弱的器官,而是一条条曾经鲜活的生命。
7年前,在腹泻病门诊。
“医生,帮我看看吧”我抬头,只见一位满头发白的老阿姨颤颤巍巍地站在我面前。
我赶紧起身将老人扶到椅子旁,看着她坐稳、坐好。老人坐稳后,我又探出脑袋看了看诊室门外,空无一人。
“就你一个人来的?家里人呢?”每每遇见类似这样高龄却独自前来就诊的患者,我都会觉得不解,家属怎么能够放心让高龄且行动不便的老人独自前来医院看病呢?
“只有我一个人。”老人交流起来并不算困难。老人的病情不算严重,只是有些轻微的腹泻。开了些药,老人却没有马上离开。
“回家后注意饮食卫生,吃点口服药,要是出现发热和腹泻不止就再过来看看。”我将门诊病历交给老人,示意她可以离开了。
已经十二点半了,我准备去吃午饭。
“医生,你有孩子了吗?”老人突然冒出了这么一句话。
“有啊。”
“那你上班,谁来带孩子呢?”
我想这样的老人大多是孤独的,他们需要的不仅是药物治疗,还有精神上的慰藉。对于这位老人来说,来到医院,或许只是因为医院里人头攒动,或许只是想找人聊聊吧。反正已经停止挂号,再也没有其他患者;反正我中午都是要在医院度过,除了吃饭也并无其他事情。
我坐在老人身边和她聊了起来:“我的孩子都交我妈妈带着”。
“带孩子是件非常辛苦的事。”
对于老人的话我深有感触,那些年为了帮我带孩子,我妈没有睡过一个踏实觉,除了身体的劳碌,还要承担心理上的紧张。
老人坐在椅子上,双手不停搓捏着装着口服药的方便袋:“我也带过孩子,儿子、女儿、孙子、孙女,都是我一手带大的。”
听着老人的话,我竟然开始腹诽起来:既然您有这么一大家子人,为什么要自己一个人来看病?
“那你的小孩呢?怎么没有陪你来看病?”我终于还是忍不住问出了心中的疑惑,因为我对于这种将家庭矛盾转化为社会矛盾的行为感到不满,因为我对这种置老人安全于不顾的行为感到不满。
老人瘪瘪嘴说道:“他们都忙,都要上班,我就自己过来了。”
大约半个小时后,老人颤颤巍巍地离开了。如果不是老人独特的姓名,如果不是老人离开前说的那句话,我想我早已将她忘记了,就像我曾经接诊、抢救过的无数老人一样。
分别之时,老人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拿着药,满头白发映射在阳光之下,她轻轻地对我说:“医生,一定要对你妈妈好一点!”
我第一次從别人口中听见这样的叮嘱,从一个患者、一位老者的口中听到,这句话让我眼角湿润,心中涌起的一丝莫名的悸动,甚至有些慌乱。
没想到,只是一个转身,我便只看见老人下楼离开的背影,连一声再见也没来得及说。更没想到的是,7年后我竟然在抢救室里再次遇见了这位老人。
7年后,在急诊抢救室。120送来一位据家属说突然失语、肢体偏瘫的老年女性患者。这大概是要考虑急性脑卒中了。
陪同老人前来的是两位五十多岁的女性,其中一位是患者的女儿,另外一位是负责在养老院里照顾老人的保姆。
“老人什么时候发病的?”
此刻,我还没有注意到老人的姓名。在急诊,我时常能够接诊这样长期住在养老院突发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
老人的女儿说:“我今天上午去养老院看她的时候就已经这样了,具体我也不清楚!”
了解准确的发病时间对于后续的诊治非常重要,因为如果是在溶栓时间窗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若没有禁忌证,可以尝试溶栓治疗。
我又问保姆,这位阿姨一头雾水地说:“昨天晚上洗澡的时候老人还好好的呢,睡觉之前还看了一会儿电视。今天上午她一直没有睡醒,我以为降温了,想让她多睡一会儿。”
虽然家属、保姆、120急救医生提供的信息都是失语、肢体偏瘫,但是被送入抢救室的老人似乎并不存在肢体偏瘫的情况,因为她的四肢肌力为5级,肌张力不高,也未引出病理反射。
不管怎么样,先要完善的检查便是头颅CT。
在为老人开检查单的时候,我才发现,她竟然是7年前向我叮嘱的老人。
因为等待血液检查结果需要几个小时,所以老人的女儿便请保姆返回养老院取一些老人需要的生活用品。
老人的头颅CT检查并没有发现有价值的异常之处,诊断一下子陷入困境。会诊医生经过详细的查体、问诊后,同样一头雾水:“老人会不会是精神心理问题?”
“先住院吧?”
我看着老人的女儿,希望她能够给出一个明确的意见。
此刻,让人意外的事情发生了,老人突然抬起了自己的手,拉住了女儿的衣角!老人动了,并且试图说些什么。
这个意外情况让我激动不已,因为它提示老人可能并未发生急性脑卒中。
“住院就不用了,我知道情况。”女儿握住老人的手对我说。
既然女儿知道情况,为什么一开始她却不愿意说呢?
既然老人没有大碍,为什么一开始不愿意说话、不愿意动呢?
我对女儿之前的刻意隐瞒有些不满,但在了解了真相之后,我才知道自己错怪了别人。
“我妈其实没有病,她就是不想住养老院,一直要回家。不过我担心她年纪大了,真的会有什么问题。”女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既然老人不想住养老院,为什么不接回家?” 老人就像孩子一样,因为闹着要回家,就装病。看上去很可笑,想起来却非常让人心酸。
家属终于忍不住向我倒出了苦水:“我哥哥早几年死了,嫂子改嫁了,侄女也去了国外。我自己还要带着两个孙子,实在是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我妈。”
“那你为什么不早说?”
“因为害怕阿姨听见!”
家属口中的“阿姨”正是负责照顾老人的保姆。
紧接着,老人的女儿说出了一个让我们感到无比震惊、无比难过的事实:“要是得罪了阿姨,阿姨就会打她。”
“养老院里有很多这样的老人,他们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发生争吵,甚至就像孩子一样打架。有时候,养老院里的工作人员会对老人呼来喝去,甚至骂人。像我们雇来的阿姨,也会因为老人不愿意吃饭、大小便不能自理而辱骂,甚至殴打老人!”女儿说出了老人为什么不愿意继续住在养老院里的原因。
这种情况是我完全没有想到的,更加让我意外的是,面对自己父母的境遇,为人子女,想的竟然不是保护父母,而是忍气吞声,甚至还要哄着那些伤害自己父母的人!
“你为什么不换个保姆呢?”护士问道。
这个时候老人已经可以半卧位坐起来了,如同一个犯了错误担心被责骂的孩子一般,低着头,不说话。
“姑娘,你以为照顾有老年痴呆的老人容易吗,保姆不好找。”女儿的话透露出满满的忧伤。
我一时竟无言以对。我不知道她的这种做法究竟是对还是错,不知道这样的老人在现实之中究竟是多还是少。
我没有想到在抢救室里竟然能够遇见7年前那位一句话便让我眼角湿润的老人,没有想到她已经老成了一个孩子,更没有想到她已经从可以独自前往医院看病,苍老到成为了子女的负担。
两个小时之后,所有的检查结果都放在了我的面前,老人除了血糖偏高之外,并无大碍。
“妈,我把你送回养老院去!”在了解了病情之后,女儿决定将老人送回养老院。
老人始终抓住女儿的衣角,不愿意松开,偶尔说着一句我们听不懂的话。
泪水流过女儿的脸颊,无奈充满了女儿的心间。
这便是生活,这便是人生吗?
如果是的话,我宁愿不要这样的生活,我宁愿不要这样的人生。可惜的是,我们都无法逃离。
看着她们离开,我又想起了7年前老人说的那句话:“医生,一定要对你妈妈好一點!”
这一次或许真的是我最后一次见到这位78岁的老人了,这或许是我们最后一次道别了。
我将真实的自己隐藏在那薄薄的医用口罩之后,送走老人,关上抢救室的大门,我脱下有些泛黄的白大衣,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才意识到,有一天,我们都会老去,老成孩子一样。
郝晓东摘自《最后一支多巴胺》
(人民卫生出版社)
小小的急诊抢救室,仿佛包含着整个人世间的悲欢喜乐,那些已经、正在、即将被救治的人不仅是一个或数个衰弱的器官,而是一条条曾经鲜活的生命。
7年前,在腹泻病门诊。
“医生,帮我看看吧”我抬头,只见一位满头发白的老阿姨颤颤巍巍地站在我面前。
我赶紧起身将老人扶到椅子旁,看着她坐稳、坐好。老人坐稳后,我又探出脑袋看了看诊室门外,空无一人。
“就你一个人来的?家里人呢?”每每遇见类似这样高龄却独自前来就诊的患者,我都会觉得不解,家属怎么能够放心让高龄且行动不便的老人独自前来医院看病呢?
“只有我一个人。”老人交流起来并不算困难。老人的病情不算严重,只是有些轻微的腹泻。开了些药,老人却没有马上离开。
“回家后注意饮食卫生,吃点口服药,要是出现发热和腹泻不止就再过来看看。”我将门诊病历交给老人,示意她可以离开了。
已经十二点半了,我准备去吃午饭。
“医生,你有孩子了吗?”老人突然冒出了这么一句话。
“有啊。”
“那你上班,谁来带孩子呢?”
我想这样的老人大多是孤独的,他们需要的不仅是药物治疗,还有精神上的慰藉。对于这位老人来说,来到医院,或许只是因为医院里人头攒动,或许只是想找人聊聊吧。反正已经停止挂号,再也没有其他患者;反正我中午都是要在医院度过,除了吃饭也并无其他事情。
我坐在老人身边和她聊了起来:“我的孩子都交我妈妈带着”。
“带孩子是件非常辛苦的事。”
对于老人的话我深有感触,那些年为了帮我带孩子,我妈没有睡过一个踏实觉,除了身体的劳碌,还要承担心理上的紧张。
老人坐在椅子上,双手不停搓捏着装着口服药的方便袋:“我也带过孩子,儿子、女儿、孙子、孙女,都是我一手带大的。”
听着老人的话,我竟然开始腹诽起来:既然您有这么一大家子人,为什么要自己一个人来看病?
“那你的小孩呢?怎么没有陪你来看病?”我终于还是忍不住问出了心中的疑惑,因为我对于这种将家庭矛盾转化为社会矛盾的行为感到不满,因为我对这种置老人安全于不顾的行为感到不满。
老人瘪瘪嘴说道:“他们都忙,都要上班,我就自己过来了。”
大约半个小时后,老人颤颤巍巍地离开了。如果不是老人独特的姓名,如果不是老人离开前说的那句话,我想我早已将她忘记了,就像我曾经接诊、抢救过的无数老人一样。
分别之时,老人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拿着药,满头白发映射在阳光之下,她轻轻地对我说:“医生,一定要对你妈妈好一点!”
我第一次從别人口中听见这样的叮嘱,从一个患者、一位老者的口中听到,这句话让我眼角湿润,心中涌起的一丝莫名的悸动,甚至有些慌乱。
没想到,只是一个转身,我便只看见老人下楼离开的背影,连一声再见也没来得及说。更没想到的是,7年后我竟然在抢救室里再次遇见了这位老人。
7年后,在急诊抢救室。120送来一位据家属说突然失语、肢体偏瘫的老年女性患者。这大概是要考虑急性脑卒中了。
陪同老人前来的是两位五十多岁的女性,其中一位是患者的女儿,另外一位是负责在养老院里照顾老人的保姆。
“老人什么时候发病的?”
此刻,我还没有注意到老人的姓名。在急诊,我时常能够接诊这样长期住在养老院突发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
老人的女儿说:“我今天上午去养老院看她的时候就已经这样了,具体我也不清楚!”
了解准确的发病时间对于后续的诊治非常重要,因为如果是在溶栓时间窗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若没有禁忌证,可以尝试溶栓治疗。
我又问保姆,这位阿姨一头雾水地说:“昨天晚上洗澡的时候老人还好好的呢,睡觉之前还看了一会儿电视。今天上午她一直没有睡醒,我以为降温了,想让她多睡一会儿。”
虽然家属、保姆、120急救医生提供的信息都是失语、肢体偏瘫,但是被送入抢救室的老人似乎并不存在肢体偏瘫的情况,因为她的四肢肌力为5级,肌张力不高,也未引出病理反射。
不管怎么样,先要完善的检查便是头颅CT。
在为老人开检查单的时候,我才发现,她竟然是7年前向我叮嘱的老人。
因为等待血液检查结果需要几个小时,所以老人的女儿便请保姆返回养老院取一些老人需要的生活用品。
老人的头颅CT检查并没有发现有价值的异常之处,诊断一下子陷入困境。会诊医生经过详细的查体、问诊后,同样一头雾水:“老人会不会是精神心理问题?”
“先住院吧?”
我看着老人的女儿,希望她能够给出一个明确的意见。
此刻,让人意外的事情发生了,老人突然抬起了自己的手,拉住了女儿的衣角!老人动了,并且试图说些什么。
这个意外情况让我激动不已,因为它提示老人可能并未发生急性脑卒中。
“住院就不用了,我知道情况。”女儿握住老人的手对我说。
既然女儿知道情况,为什么一开始她却不愿意说呢?
既然老人没有大碍,为什么一开始不愿意说话、不愿意动呢?
我对女儿之前的刻意隐瞒有些不满,但在了解了真相之后,我才知道自己错怪了别人。
“我妈其实没有病,她就是不想住养老院,一直要回家。不过我担心她年纪大了,真的会有什么问题。”女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既然老人不想住养老院,为什么不接回家?” 老人就像孩子一样,因为闹着要回家,就装病。看上去很可笑,想起来却非常让人心酸。
家属终于忍不住向我倒出了苦水:“我哥哥早几年死了,嫂子改嫁了,侄女也去了国外。我自己还要带着两个孙子,实在是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我妈。”
“那你为什么不早说?”
“因为害怕阿姨听见!”
家属口中的“阿姨”正是负责照顾老人的保姆。
紧接着,老人的女儿说出了一个让我们感到无比震惊、无比难过的事实:“要是得罪了阿姨,阿姨就会打她。”
“养老院里有很多这样的老人,他们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发生争吵,甚至就像孩子一样打架。有时候,养老院里的工作人员会对老人呼来喝去,甚至骂人。像我们雇来的阿姨,也会因为老人不愿意吃饭、大小便不能自理而辱骂,甚至殴打老人!”女儿说出了老人为什么不愿意继续住在养老院里的原因。
这种情况是我完全没有想到的,更加让我意外的是,面对自己父母的境遇,为人子女,想的竟然不是保护父母,而是忍气吞声,甚至还要哄着那些伤害自己父母的人!
“你为什么不换个保姆呢?”护士问道。
这个时候老人已经可以半卧位坐起来了,如同一个犯了错误担心被责骂的孩子一般,低着头,不说话。
“姑娘,你以为照顾有老年痴呆的老人容易吗,保姆不好找。”女儿的话透露出满满的忧伤。
我一时竟无言以对。我不知道她的这种做法究竟是对还是错,不知道这样的老人在现实之中究竟是多还是少。
我没有想到在抢救室里竟然能够遇见7年前那位一句话便让我眼角湿润的老人,没有想到她已经老成了一个孩子,更没有想到她已经从可以独自前往医院看病,苍老到成为了子女的负担。
两个小时之后,所有的检查结果都放在了我的面前,老人除了血糖偏高之外,并无大碍。
“妈,我把你送回养老院去!”在了解了病情之后,女儿决定将老人送回养老院。
老人始终抓住女儿的衣角,不愿意松开,偶尔说着一句我们听不懂的话。
泪水流过女儿的脸颊,无奈充满了女儿的心间。
这便是生活,这便是人生吗?
如果是的话,我宁愿不要这样的生活,我宁愿不要这样的人生。可惜的是,我们都无法逃离。
看着她们离开,我又想起了7年前老人说的那句话:“医生,一定要对你妈妈好一點!”
这一次或许真的是我最后一次见到这位78岁的老人了,这或许是我们最后一次道别了。
我将真实的自己隐藏在那薄薄的医用口罩之后,送走老人,关上抢救室的大门,我脱下有些泛黄的白大衣,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才意识到,有一天,我们都会老去,老成孩子一样。
郝晓东摘自《最后一支多巴胺》
(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