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会”好比一个独特的窗口,这个国家和民众即将迎来的变化与改革,都是窗口中隐约的风景。风景中的变革之潮,暗流涌动。
面对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报告中一如既往地强调了金融工作的重要性,随着改革逐步进入深水区,金融改革作为整体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今年两会的重头话题。
民间借贷能否合法化?小微企业如何减负?人民币升值进程是否结束?利率市场化能否实现?结构性减税怎么“减”?未来的投资方向是什么?……都成为本次“两会”中的热点焦点。我们不妨对这些热点话题进行盘点梳理,看本届政府将如何将有形之手——政策体制的“管”与无形之手——市场的“放”相协调,正是金融改革的诉求。
焦点1:民间借贷合法化
“民间借贷现在已经是3万多亿了,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具有合理性。”全国政协委员、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表示。去年银行业界传出一份“刘明康内部讲话稿”,匡算全国民间借贷规模3万亿元。马蔚华的这番表态,确证了“3万亿”是银行业采信的数据。
“有时候银行想支持小微企业,但贷款又小又急又快,满足不了。民间借贷和这些供需能很好融合。”马蔚华说出了民间借贷的“存在即合理”。
针对这一现象,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在2012年将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引导民间投资新36条,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报告中进一步强调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等领域,营造各类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环境。
随后,国家发改委明确今年上半年各个相关部门包括金融监管部门必须出台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的具体实施细则。
银监会表示正在进一步梳理民间资本进入银行的一些规定,在此基础上出台细则,总体思路是积极吸收民间资本投资,引导合理安排金融机构主发起人与民间资本的投资入股比例,在一些方面争取有所突破。
现在看来,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是大势所趋,不论是否取得金融机构的控股地位,事实是截至2011年底,我国商业银行总股本中民间资本占比已经超过40%,可以预想,这一比重仍有扩大趋势。未来能否出现民间资本控股的小型金融机构将是改革的焦点。
“刘主席,我们私下跟你讲句话,你把枪抵在我脑门上,我都不会讲出我借了哪些人的钱和高利贷。你明白我的意思吗?”银监会前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刘明康在小组讨论的时候,讲到了企业主的悲情故事。
因为制度欠缺、民间融资背后往往有非法集资的黑影,甚至伴随着官商勾结、高利贷、洗钱、武力逼债等违法行为。因此。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规范各类借贷行为。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郑新立建议,国家必须规范民间借贷,使之每一步运作都“浮出水面”,设立专业的金融机构来代替它,最终使其“消失得无影无踪”。无独有偶,全国政协委员、银监会前主席刘明康也认为,民间借贷问题已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一定要立法监督,防止借贷背后的恶性催贷和收贷的问题。
今年民建中央在《关于加大金融改革力度优化民间借贷环境的提案》中也建议,应适时制订民间借贷管理办法,从立法层面来规范民间借贷关系,使民间借贷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可以预见,民间借贷合理性合法性的地位将逐步明确,但对于非法集资和高利贷行为仍将执行严格的管控政策。需要政府加强监管,并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社会闲散资金流到合法的金融渠道中去。
焦点2:小微企业减负
当前,利率汇率税率费率“四率”,薪金租金土地出让金“三金”,原材料进价和资源环境代价“两价”,九种因素叠加推动企业成本直线上升,使企业利润“比刀片还薄”。而这又促使许多企业无心主业,反而热衷于资本市场等投入收益高、资金回流快的“副业”,结果大量资本从实体经济中转移,造成实体经济空心化。全国人大代表、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如此总结当下小微企业的困境。
根据3月14日央行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2月人民币贷款增加5356亿元,同比少增1929亿元,信贷增速进一步减缓。针对信贷紧缩政策下,中小企业融资形势严峻的现状,“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增加中小企业贷款的规模和比例。多年上不了排行榜的“小微企业”今年终于挤进了“两会热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罕见地被提及8次之多。
本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一方面是加强对符合产业政策、有市场需求的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另一方面是健全服务小型微型企业和“三农”的体制机制。
而如何进一步探索对中小企业支持的有效机制,也成为“两会”金融领域代表和委员的关心话题。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富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赵林中等人说,中小企业跑贷款的公关成本很高。在利率、担保费率之外,中小企业还得搭上好处费,甚至搭配购买各种理财产品,这些钱直接就在贷款里扣除了。
谈及这一贷款潜规则,一家纺织行业的总经理朱国棋算了一笔账,去年他向一家银行申请100万元贷款,银行要求1:1存贷比,能拿到的贷款额度还剩50万元;再加上请客吃饭、送礼、购买理财产品,最终到手的贷款不足40万元,“能贷到款已经谢天谢地了,企业小,往往只能任由宰割。”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在“两会”提案中表示,通过进一步强化有效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增强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信心,推动“应收账款凭证化”,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行长杨凯生指出,从适应新的金融监管规则来看,银行的信贷结构必须要改变,必须自觉地加大对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的投放份额。
焦点3:人民币汇率升到几时
过去一年里,人民币汇率频创新高,但在加息预期下,外围热钱大肆流入,输入性通胀压力不断加大,人民币升值预期随之持续走高。
持续的人民币升值已逐渐对我国贸易产生影响,根据海关总署3月10日数据显示,2012年2月我国进出口总值为2007.8亿美元,进口与出口均增速回落,贸易逆差73亿美元。这是我国外贸自2010年3月以来,再次出现少有的月度逆差。同时,随着全球汇率波动加剧,中国出口企业已无法“淡定”,深受巨大的生存危机困扰。
对于未来我国汇率的走势,周小川在“两会”期间的记者会上表态,人民币升值过程是否结束主要取决于市场供求关系。我国汇率政策和汇率改革还是要坚持“三性”原则,坚持用渐进性的办法来推进汇率改革,增强汇率的灵活性。一方面再次表达了中国对汇率问题采取谨慎态度,打消市场关于近期内人民币汇率大幅
面对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报告中一如既往地强调了金融工作的重要性,随着改革逐步进入深水区,金融改革作为整体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今年两会的重头话题。
民间借贷能否合法化?小微企业如何减负?人民币升值进程是否结束?利率市场化能否实现?结构性减税怎么“减”?未来的投资方向是什么?……都成为本次“两会”中的热点焦点。我们不妨对这些热点话题进行盘点梳理,看本届政府将如何将有形之手——政策体制的“管”与无形之手——市场的“放”相协调,正是金融改革的诉求。
焦点1:民间借贷合法化
“民间借贷现在已经是3万多亿了,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具有合理性。”全国政协委员、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表示。去年银行业界传出一份“刘明康内部讲话稿”,匡算全国民间借贷规模3万亿元。马蔚华的这番表态,确证了“3万亿”是银行业采信的数据。
“有时候银行想支持小微企业,但贷款又小又急又快,满足不了。民间借贷和这些供需能很好融合。”马蔚华说出了民间借贷的“存在即合理”。
针对这一现象,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在2012年将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引导民间投资新36条,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报告中进一步强调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等领域,营造各类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环境。
随后,国家发改委明确今年上半年各个相关部门包括金融监管部门必须出台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的具体实施细则。
银监会表示正在进一步梳理民间资本进入银行的一些规定,在此基础上出台细则,总体思路是积极吸收民间资本投资,引导合理安排金融机构主发起人与民间资本的投资入股比例,在一些方面争取有所突破。
现在看来,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是大势所趋,不论是否取得金融机构的控股地位,事实是截至2011年底,我国商业银行总股本中民间资本占比已经超过40%,可以预想,这一比重仍有扩大趋势。未来能否出现民间资本控股的小型金融机构将是改革的焦点。
“刘主席,我们私下跟你讲句话,你把枪抵在我脑门上,我都不会讲出我借了哪些人的钱和高利贷。你明白我的意思吗?”银监会前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刘明康在小组讨论的时候,讲到了企业主的悲情故事。
因为制度欠缺、民间融资背后往往有非法集资的黑影,甚至伴随着官商勾结、高利贷、洗钱、武力逼债等违法行为。因此。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规范各类借贷行为。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郑新立建议,国家必须规范民间借贷,使之每一步运作都“浮出水面”,设立专业的金融机构来代替它,最终使其“消失得无影无踪”。无独有偶,全国政协委员、银监会前主席刘明康也认为,民间借贷问题已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一定要立法监督,防止借贷背后的恶性催贷和收贷的问题。
今年民建中央在《关于加大金融改革力度优化民间借贷环境的提案》中也建议,应适时制订民间借贷管理办法,从立法层面来规范民间借贷关系,使民间借贷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可以预见,民间借贷合理性合法性的地位将逐步明确,但对于非法集资和高利贷行为仍将执行严格的管控政策。需要政府加强监管,并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社会闲散资金流到合法的金融渠道中去。
焦点2:小微企业减负
当前,利率汇率税率费率“四率”,薪金租金土地出让金“三金”,原材料进价和资源环境代价“两价”,九种因素叠加推动企业成本直线上升,使企业利润“比刀片还薄”。而这又促使许多企业无心主业,反而热衷于资本市场等投入收益高、资金回流快的“副业”,结果大量资本从实体经济中转移,造成实体经济空心化。全国人大代表、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如此总结当下小微企业的困境。
根据3月14日央行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2月人民币贷款增加5356亿元,同比少增1929亿元,信贷增速进一步减缓。针对信贷紧缩政策下,中小企业融资形势严峻的现状,“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增加中小企业贷款的规模和比例。多年上不了排行榜的“小微企业”今年终于挤进了“两会热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罕见地被提及8次之多。
本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一方面是加强对符合产业政策、有市场需求的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另一方面是健全服务小型微型企业和“三农”的体制机制。
而如何进一步探索对中小企业支持的有效机制,也成为“两会”金融领域代表和委员的关心话题。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富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赵林中等人说,中小企业跑贷款的公关成本很高。在利率、担保费率之外,中小企业还得搭上好处费,甚至搭配购买各种理财产品,这些钱直接就在贷款里扣除了。
谈及这一贷款潜规则,一家纺织行业的总经理朱国棋算了一笔账,去年他向一家银行申请100万元贷款,银行要求1:1存贷比,能拿到的贷款额度还剩50万元;再加上请客吃饭、送礼、购买理财产品,最终到手的贷款不足40万元,“能贷到款已经谢天谢地了,企业小,往往只能任由宰割。”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在“两会”提案中表示,通过进一步强化有效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增强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信心,推动“应收账款凭证化”,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行长杨凯生指出,从适应新的金融监管规则来看,银行的信贷结构必须要改变,必须自觉地加大对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的投放份额。
焦点3:人民币汇率升到几时
过去一年里,人民币汇率频创新高,但在加息预期下,外围热钱大肆流入,输入性通胀压力不断加大,人民币升值预期随之持续走高。
持续的人民币升值已逐渐对我国贸易产生影响,根据海关总署3月10日数据显示,2012年2月我国进出口总值为2007.8亿美元,进口与出口均增速回落,贸易逆差73亿美元。这是我国外贸自2010年3月以来,再次出现少有的月度逆差。同时,随着全球汇率波动加剧,中国出口企业已无法“淡定”,深受巨大的生存危机困扰。
对于未来我国汇率的走势,周小川在“两会”期间的记者会上表态,人民币升值过程是否结束主要取决于市场供求关系。我国汇率政策和汇率改革还是要坚持“三性”原则,坚持用渐进性的办法来推进汇率改革,增强汇率的灵活性。一方面再次表达了中国对汇率问题采取谨慎态度,打消市场关于近期内人民币汇率大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