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银屑病关键差异基因的免疫浸润机制及相关中药预测分析

来源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ddy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银屑病关键差异基因的免疫浸润机制及分析预测相关作用中药.方法 利用基因芯片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对银屑病基因探针芯片数据进行富集分析和免疫浸润分析.运用R语言及相关安装包程序对银屑病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及基因通路富集分析(KEGG);通过CIBERSORT反卷法对22类免疫细胞在银屑病的含量及比例进行分析;利用COREMINE数据库对明显富集的免疫相关的生物学过程及核心靶基因进行中药预测.结果 银屑病相关的蛋白网络互作关键靶基因涉及KIF2C、BUB1、BUB1B等14个靶基因,涉及中性粒细胞活化、淋巴细胞迁移、白细胞趋化性等多种免疫相关途径,与自身免疫、炎症、心肌代谢通路密切相关.CIBERSORT反卷积法对银屑病的免疫相关性分析中,调节性T细胞、活化的树突状细胞与活化的CD4+记忆性T细胞呈正相关,而活化的树突状细胞与静息肥大细胞、巨噬细胞M2呈负相关.在总体样本中,与正常皮肤组织组相比,银屑病皮损组织中中性粒细胞、活化的树突状细胞、静息的CD4+记忆T细胞明显增高,而静息肥大细胞则明显减少,而在配对样本中记忆B细胞在银屑病组织中呈现上升趋势,而调节性T细胞呈下降趋势.免疫相关性分析中,调节性T细胞、活化的树突状细胞与活化的CD4+记忆性T细胞呈正相关,而活化的树突状细胞与静息肥大细胞、巨噬细胞M2呈负相关.通过COREMINE预测发现,半枝莲、白花蛇舌草、人参、黄芪、防己与银屑病相关免疫浸润的关系最密切,且多归为肺经,功效多与清热补虚相关.结论 中性粒细胞、树突状细胞、CD4+记忆T细胞、调节性T细胞与银屑病关系密切,银屑病相关的差异基因涉及多种免疫相关生物学过程及通路,筛选出半枝莲、白花蛇舌草、人参、黄芪、防己等中药可能为其潜在的分子药物来源.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以追踪方法学为指导的随访管理体系的建立方法.方法:将2019年在医院接受随访中心随访管理的150例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随访管理方法,通过电话或多媒体的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内容主要包括药学管理、健康教育、风险管理、随诊时间提示等.观察组患者接受以追踪方法学为指导的随访管理体系,调随访团队的组建、随访电子病历及日志的构建、随访管理质量的评价、多元化随访方式的建立等环节.统计两组患者的随访效果与对管理质量的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自我健
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医院实施“中药代煎驻院外包”服务项目,有效地解决了中药代煎送药时间延误、煎药质量实时监管困难、临床临时用药需求无法满足等问题,促进了代煎中药质量的监管,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目的 通过检测癌性腹水模型大鼠肝功能指标、血清生物标志物含量及肝细胞色素P450酶(cytochrome P450) CYP2D6-1、CYP3A1、CYP2E1的基因、蛋白表达,探讨醋甘遂与炙甘草配伍对癌性腹水大鼠CYP450酶的调节作用,从而揭示二者配伍的作用实质.方法 将雄性Wistar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炙甘草组(免煎颗粒剂)、醋甘遂组(研末)、炙甘草-醋甘遂组(草遂组)、甘遂半夏汤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腹腔注射Walker-256肿瘤细胞株复制癌性腹水模型,连续给药14 d.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