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氏祖地荥阳

来源 :寻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19900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郑氏祖地荥阳”是历史的定论,也是海内外郑氏子孙所公认的事实,故有“天下郑氏出荥阳,荥阳郑氏遍天下”的谚语传世。海内外的许多郑氏宗祠都书写着“荥阳堂”、“荥阳衍派”、“荥阳世泽”等等,仿佛不把“荥阳”二字高高挂起,就不足以表达对祖先追念之情。
  
  荥阳与郑国
  
  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姬静把同父异母的少弟姬友分封到今陕西华县的咸林(林)之地为郑伯,谥号郑桓公。宣王晏驾,幽王继位,就让他这位叔父到朝中作司徒,掌管教化。然而,幽王无道,贪图淫逸,不事朝政,演出了“烽火戏诸侯”的荒唐闹剧。此时,戎狄入侵,周王朝内外交困,人心惶恐。郑桓公身为重臣,忧国忧民,乃与太史伯合谋迁国。桓公按照与太史伯商定的计划,先把财产、家属寄迁虢、郐之间,现在的荥阳(当时称“索氏”)这块地方首次与郑国发生了密切关系。我们说桓公“寄孥”在荥阳京城地带的根据是:虢、郐所献十邑中,其中之一“田柔”(一作“黑柔”)邑即为后来郑国的京邑(今荥阳市东南十公里的京襄城)。京邑北距虢国都城“虢”(今广武镇南城)20公里,南距郐国都城“郐”(今新密曲梁)27公里,符合《郑桓公谋迁国》指出的“虢、郐之间”的方位。
  佐证一:根据明、清时期荥阳、密县县志记载,郝寨村曾名“郑家庄”、“郑家砦”。现有三幢土地庙碑,进一步证明了该村原为“郑家庄”的久远历史。
  佐证二:郝寨村“郑氏宗庙祖碑”之发现,为“郑桓公寄孥”于此提供了新的实证。该碑五面六棱,背面(靠墙的一面)没有文字。其他五面均刻有文字。正中面的刻字,译成今文为“周武王奠(奠为郑字初体)”;中左第一面为“湖王”二字,湖为胡的异体字,即周厉王的名讳;中左第二面为“□□公、武公、庄公神恩”字样;中右第一面为“大宫、朱、历花”字样,“大宫”为太庙之古称,“朱、历花”未详何意;中右第二面为“郑(是货币上之用字)、郑家”字样。碑高1.2米,上细下粗,上端直径25厘米,下端直径35厘米。现在把破译后的文字连贯起来研究,我们认为郑桓公为郑国受封始祖,在郑国宗庙内尊奉周武王、周厉王、郑桓公,应是天经地义的。这说明了这里是郑氏先祖活动较为集中的地方。
  佐证三:有关庙宇遗址的存在。据清乾隆年间编印的《荥阳县志》记载,“郑庄公庙在县城东南京城外”,现郝砦(原郑家砦)的庙宇遗址应为郑庄公庙遗址。
  佐证四:老郑坟与战国墓群之发现。在郝砦村(古郑家庄)南200米,有地名曰“老郑坟”。再南是一庞大的战国墓群,荥阳市文物勘探队在1亩田地里挖出战国墓13座。该大型墓位置在郑庄公庙遗址西侧,郑庄公黄泉见母之阴司涧沟之南边,该墓主应是郑庄公之母武姜氏。在此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还存有煅有“段”字的墓志罐一个。据《左传》的说法,上面所刻“段”字是人名,为早期墓志的一种。此罐应为庄公之弟叔段葬此之佐证。郑厉公复位后,让叔段的孙子公父定叔回到郑国,同时奉回叔段的遗骨,归葬于母后身边。经查叔段避难之共地(辉县),没有共叔段墓地之记载,这就进一步加大了叔段葬此的可信度。
  公元前770年,郑桓公为保幽王战死疆场,儿子掘突嗣位,是为郑武公。郑武公与秦襄公、卫武公等拥立太子宜臼继承王位,并护驾东迁洛阳,是为周平王。武公护驾有功,被赐虎牢以东之地。郑武公也趁机把郑国正式东迁,并以京城为基,在坛山岭设坛祭天,坛山由此得名。此后,先后灭掉虢、郐两国,相继把附近其他八国纳入郑国版图。宋朝大史学家郑樵说:“初都荥阳”,即指今天的荥阳京襄城。郑武公得荥阳之地利,推行“武公之略”,充分施展其治国才能。
  武公死后,庄公即位。庄公母亲武姜为其小儿子公叔段请封,经过夺执,最后庄公把京城封给叔段,称“京城大叔”。段在京城经营22年,后因与母后勾结,谋叛庄公,被庄公击败逃到共地(现辉县市)。这就是《左传》说的“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这是郑国宫廷矛盾在荥阳留下的重要历史遗迹。庄公继承其父武公创下的郑国伟业,曾作为敢于抗衡天子的春秋小霸,称霸一时。庄公死后,郑国都城在今新密市的古郑城(曲梁附近),郑国王室四公子争夺王位,发生内讧,国势衰弱,屡屡遭伐,时间长达70余年,到文公迁都新郑(今郑韩古城),才又转入和平发展时期。公元前636年,周王室发生“叔带之乱”,周襄王被逐,郑文公迎王入京避难。到简公时期,子产为相,对外发展睦邻外交,改善与宋、楚、晋国的关系,对内铸“刑鼎”,以法治国,并坚持不能毁掉乡校,广开言路,为郑国争得数十年的和平发展环境。至公十五年(前408年),韩国加紧灭郑的步伐,夺走了雍丘(今杞县地),当时的国都新郑受到威胁,公被迫又把国都迁回京城,立志中兴,加固京城,并修筑今荥阳崔庙镇王宗店至新密市茶庵村共长14320米的长城,巩固西南边界(后韩国为防御秦国曾进行加固,故称郑韩长城),又采取避强击弱、远交近攻战略,东取卫国毋丘(今山东曹县),西夺韩国负黍(今登封境内),8年后(前400年)又攻袭韩国首邑阳翟(今禹州市),使郑国又显振作景象。后因内部分裂,魏国又从北部侵郑,韩哀侯也乘机倾师伐郑,郑国京城被攻破,郑国国君被杀,郑国遂亡。
  
  荥阳与郑氏
  
  郑国被韩国兼并之后,桓公子孙遂以国为姓。公之子宙公被俘,韩国为笼络郑国民心,于韩宣惠王元年(前332年)封宙公之子据公于嚣山之阳的荒僻地带(即现在广武山一带),为践土君(又称嚣阳君),守祭武公陵墓(此地后称郑王之墟,即今郑王庄),据公之子强公,并不领情,他为报失国之恨,曾载800金说秦伐韩。强公之子朱公跑到赵国,帮助赵国媾秦伐韩。朱公之子国公,是个搞技术的人,初为韩国水工,参加治理荥泽水患,锻炼出来一套治水本领,被韩王派往秦国游说修渠以消耗秦国国力,使其无力伐韩。秦国接受郑国建议,征调大量民工修渠,渠成之后,关中一片沃野,他虽为韩国延长数年之命,却为秦国立下万世之功,在客观上他为秦始皇统一六国作出了贡献。秦国人为纪念郑国修渠有功,起名“郑国渠”,郑国也被后人尊奉为“水利始祖”。这是荥阳沃土培养出来的第一位“郑氏名人”。
  再说韩灭郑后,南里君鲁公率族人避居于陈、宋之间。到五世孙昌公时,为楚守荥阳,开始与荥阳发生密切关系。项羽封昌公为“韩王”,后归附刘邦,参加了助汉统一的伟大事业。
  汉统一后,郑氏又有许多名人,为巩固大汉疆域作出积极贡献,如汉武帝时位列九卿、以“推士”(向皇帝推荐贤士)而名贯史册的郑当时。其四世孙郑奇公,官居河南太守,仰慕祖德,眷恋祖地,举族回迁,死后归葬祖茔—广武原。这是郑氏在荥阳再创辉煌的转折点。奇公长子积公为华县令,迁居新野,为南阳郑氏始迁祖。历经数十代,至裔孙珥公,于明初回迁荥阳,居大里村(今荥阳王村镇西大村),修“大里村郑氏宗祠”,其子孙播迁周围县、乡、村。奇公次子公,官至后汉西河太守,公之长子宾公,为汉光禄大夫;宾公子兴公居荥阳,人称“河南郑兴”(荥阳当时属河南郡,即今洛阳),为汉经学大师、靖南将军;兴公子众公,后汉大司农,出使匈奴,维护大汉声威有功,拜中郎将;众公子安世公,后汉车骑将军,安世公长子公,后汉车骑都尉;公子熙公。熙公子二:长子泰公,次子浑公,都成为当时活跃政治舞台的代表人物。其中泰公一支的后人中出了被称为“南渡始祖”的郑痒,庠公子二:长子平,次子昭,后人称“开闽始祖”,后裔散居闽、浙、粤及海外,成为奇公回迁后,得荥水阳光哺育,茁壮成长,惠及海内外的重要一支。
  浑公一支传至七世孙郑温时,迁回荥阳郡治,在荥阳生四子:涛、晔、简、恬。涛公随魏武帝去了陇西,此后定居,称西祖;晔公居古荥阳,为北祖;简公居京县(今京襄城),为南祖;恬公居大索城(今荥阳城),为中祖。其后又经十余世繁衍,北祖晔公世系官位显赫,继承了温公在荥阳所创下的基业。晔公为北魏建威将军。生六子,白麟、小白(茂)、叔夜、洞林、连山、幼麟;原来留居荥阳的一族与北祖杂居并联宗,人称“七房郑氏”。幼麟即郑羲,北魏孝文帝时累官中书令、兖州刺史,后为秘书监。其次子郑道昭一支,在数代之后发展成为了可以左右朝政的大族。
  隋唐时期,北祖晔公六世孙郑译,和隋文帝杨坚有同窗之谊,他积极帮助杨坚取代北周成为隋朝开国皇帝,其子郑元以城归唐,后封唐太常卿、宜州刺史、沛国公等,曾五次出使突厥,坚持民族气节,维护民族尊严。郑译父子为隋唐统一大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唐代是荥阳郑氏最为辉煌的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是北祖四世孙郑幼儒的支脉。郑幼儒有子二:长子敬道,官居开州(今四川开县)刺史;次子敬德,官至北周青州刺史,封爵荥阳伯;敬德子三,其第三子,官至隋尚书右丞、聘陈使,封永安侯。子二:长子弼谐,东莞县令;次子弼诚,解县令。弼诚子九思,流水县令。从九思之子郑曾开始,荥阳郑氏达到了极盛时期。
  盛唐之后,又经宋、元、明、清至现代,已有1000多年。这一时期,整个中国经济、文化重点南移,郑氏子孙的主要活动地区也随之南移到苏、浙、闽、粤沿海地带,进而跨越国界,走向海外。
其他文献
最近一段时间,我越来越觉得,我在中央电视台是兼职,做与健康有关的工作是专职。前天,我在参加“健康中国说”的活动;昨天在鸟巢参加“三减三健”活动的启动;今天来到这儿;今天晚上,我周刊的节目关注的是107篇医学论文的流程有假的问题,但我的出发点不是批评医生,而是谁制造了这样的环境。做1000台优秀的手术,都比不上1篇不那么真的论文。  精神抚慰是最大的治疗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为医生说话?第一个,因
期刊
我是一名有梦想的草根教师,一直行走在英语阅读教学之路上。从依据教材“教阅读”到咀嚼文本“教学生”,从学习“教法”到研究“学法”,我从一个“体力劳动者”慢慢地进化为一个“脑力劳动者”。一路上,我不断地给自己提出问题,不断地在实践中寻找答案,渴望走进那“书香飘溢、诗意流淌、智慧碰撞、心灵相遇”的桃花源。  一、新入职的困惑  20世纪90年代,教学改革的大潮一浪高过一浪,各种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