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科是一门多方面、多侧面综合性强的学科。语文教学的内容,从知识来说,有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文学常识等;从能力来说,有听、说、读、写;从大的体系来说,又分为语文知识、阅读、写作;从大的目标来看,语文教学中还须十分注重智力的开发,尤其是思维能力的开发。因此,进行语文教学设计时必须充分认识这门课程的特点——综合性,构建一种“大语文教育”的思想。在同样的单位时间内,融思想教育、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开发于一炉,不论讲读课、自读课,也不论是写作课、练习课乃至复习课等等,都可在教学目标比较单一的情况下体现综合性的特点,发挥语文课堂教学多功能的作用。这样的课容量丰富,教堂的效率会大大提高。
但要说某一篇文章、某一堂课具体的教学目标,却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朱绍禹先生在《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中指出:“中学语文课的整体目标由国家教委统一确定,阶段的、单元的具体教学目标则需由教师自行确定。教师确定教学目标自然要受到国家教委统一规定的教学目标的制约,没有任意制定教学目标的自由,但在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时,却又有充分发挥作用的余地。”也就是说这些全要由语文教师“自行确定”。在教学实践中,一篇课文要教些什么,不同水平、年龄、经历的语文教师,见解是大不相同的;就是同一个语文教师,每教一遍,理解也往往是大不一样的。这种对教材“见仁见智”和“此一时彼一时”的理解上的差异性,表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上,不仅教学内容有差异,就连教学时间长短也各不相同。现在课文课堂教学存在着或者目标不明而随意性强,或者费时多而效率低的问题。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提高效率呢?笔者认为,关键不是教多少的问题,而是教什么、学生学到什么的问题。
简单地说,语文课堂教学也要精炼。一堂课抓住一个主要目标,落到实处,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这堂课我学会了什么,就是一堂高效的的语文课。这样的课看似简单——目标单一,实则需要教师精心“炼课”,以起到以一带全的效果。
一、“炼”教学目标——确立一个优质的语文课堂教学目标
一堂课设立的教学目标不宜过多,必须确立一个重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无论执教者如何解读文本,教授时或侧重知识传授,或侧重方法训练,或侧重情感培养,都应坚持制定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不宜过多的原则,结合文本特点确定一个主要的教学目标。一者,什么都想教的一堂课,常常什么也没讲清。如讲小说,假使又要分析人物形象,又要把握环境描写,同时又要兼顾写作特色,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往往是混沌一片。二者,语文课的各因素间互相关联、不可分割,概括人物形象离不开语言的品味,品味语言又涉及写作。
在语文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常常违背教学目标的一般设计,致使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出现了严重的随意性和难以操作的缺陷,在教学实践中难以切实执行。优质的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应该表意明确而且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
如某教师设计的《小石潭记》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显然是教师灌输的内容,而非学生学习此文产生的情感升华,教学时缺乏可操作性。又如《春》的教学目标定为“学习本文在写作上的一些特点”。这种写法很难测量和评价,缺少具体的内容描述。学习这样一篇课文,教师要考虑的是学生的问题是什么,他们的兴趣在哪里?最终使学生的行为达到怎样的状态,或产生何等的程度变化。如果改为“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多角度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就变得清晰明确,易于操作了。
二、“炼”教学设计——设计一个统领课堂的问题
为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需要合理地调整内容,确定重难点,安排层次。在听课当中,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教学环节清晰,形式多样,也能落实重难点。但往往是学生围着教师设计的一个一个的问题打转,有点“牵牛吃草,牵到哪儿吃哪儿”的味道。尽管也能“吃到草”,但会有晕头转向之感,不易给学生留下清晰深刻的印象,影响目标达成的效果。有的教师的内容环节设计或以一线串珠的方式或抽丝剥茧的方式得以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却又层次分明。
首先,设计的问题是一个能集中课堂教学内容的问题。教学郑振铎的《猫》这篇文章时,为了让学生“从家人的不同态度中感悟人对动物应付出真正的关爱”,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喜欢猫吗?为什么?文中的一家喜欢猫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问题一提出,立即得到学生热烈反馈,显然起到了以情激趣的调动作用,学生兴致盎然地展开阅读,从文句的解读到人物态度的把握,最后到文章思想的挖掘。在这过程中,教师只是蜻蜓点水式的点评为学生架起思维的桥梁。在“他们是真的喜欢猫吗”的激烈讨论中,让学生懂得真正的关爱应是建立在生命平等的意识基础上的。整堂课中,学生不仅有字词句的积累解读,有对作品的独特情感体验,且在讨论中获得逻辑思维训练。可以这样说,这个问题是一根线,课堂教学各内容便是璀璨的珍珠,一线串珠,使得整堂课熠熠生辉。
其次,设计的问题是一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发现“你喜欢猫吗?为什么?文中的一家喜欢猫吗?你从哪里看出来?”这些问题乍看很容易回答,但深入下去,却需要揣摩语言文字,并且要看到文字背后的人性,这是一个有深度的问题,有其探讨价值,而这个价值往往就体现在教学目标上——“从家人的不同态度中感悟人对动物应付出真正的关爱”。
实际上,我们不难发现,围绕教师设计的问题展开的教学过程,也将文本的重难点“通过人们对猫的态度来解读这是猫的悲剧,更是人的悲剧”落实了。一般来说,一篇课文的难点和重点是一致的。难点是指多数学生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难点不解决,影响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力训练也就无从下手。因此,它也就是教学中需要着重用力的重点,重点解决了,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但有时,教学的难点不一定是教学的重点。如《芦花荡》的教学目标是主要让学生通过分析人物语言、行为、心理等描写解读人物形象,其中语言是难点,而人物形象是教学重点。为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文中的老头子是怎样的一个人?结合文中的词句段来回答。”在赏读的过程中落实语言,弄清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用这样的比喻而不是别的比喻等。一个好的问题,往往能保证重点,顾及全篇,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留下烙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
三、“炼”课堂评价——正确巧妙地点评学生的回答
课堂教学是一门“活”的艺术,过程是复杂多变的、重点要看教师想教什么、教师在课堂里实际教什么、学生在课堂里实际学什么这三者之间的真实状况。设定了明确的目标,创设了集中的提问,教师还要做好引路人,对学生的回答作出正确的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引导者就决定了必须要站稳脚跟,切忌被学生牵着鼻子走,不能人云亦云,不能随波逐流,不能朝秦暮楚,更不能把课堂教学搞成一锅浆糊。
例如,《愚公移山》这篇文言经典大家都非常熟悉,作品中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流传至今,这一点是无可争议的。有位教师引导学生评价智叟与愚公时,有学生说道:“愚公是很聪明的。因为《孙子兵法》里曾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愚公挖山就像一场战斗,他没有用多少力气就获得了胜利,是最聪明的。”很明显,该学生扭曲了作品中文化精髓,教师此时必须运用教学机智巧妙化解、正确引导,但这位教师却没有。这时,又有一位学生接过话茬:“我觉得愚公还是傻。”教师惊讶的问道:“为什么?”这一问,学生们马上发挥想象,天马行空地回答,甚至有同学评价愚公是“一根筋到底”。课堂确实沸腾了,学生参与积极,思维也拓展了。但本文的目标又定位在哪里,是否实现了呢?这位教师只顾着“老课新教”,完全忽略了教学目标这根准绳。当然,这需要教师长期的“修炼”。
上一堂“简单”、实效的语文课,应是每个语文教师共同的目标。
但要说某一篇文章、某一堂课具体的教学目标,却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朱绍禹先生在《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中指出:“中学语文课的整体目标由国家教委统一确定,阶段的、单元的具体教学目标则需由教师自行确定。教师确定教学目标自然要受到国家教委统一规定的教学目标的制约,没有任意制定教学目标的自由,但在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时,却又有充分发挥作用的余地。”也就是说这些全要由语文教师“自行确定”。在教学实践中,一篇课文要教些什么,不同水平、年龄、经历的语文教师,见解是大不相同的;就是同一个语文教师,每教一遍,理解也往往是大不一样的。这种对教材“见仁见智”和“此一时彼一时”的理解上的差异性,表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上,不仅教学内容有差异,就连教学时间长短也各不相同。现在课文课堂教学存在着或者目标不明而随意性强,或者费时多而效率低的问题。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提高效率呢?笔者认为,关键不是教多少的问题,而是教什么、学生学到什么的问题。
简单地说,语文课堂教学也要精炼。一堂课抓住一个主要目标,落到实处,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这堂课我学会了什么,就是一堂高效的的语文课。这样的课看似简单——目标单一,实则需要教师精心“炼课”,以起到以一带全的效果。
一、“炼”教学目标——确立一个优质的语文课堂教学目标
一堂课设立的教学目标不宜过多,必须确立一个重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无论执教者如何解读文本,教授时或侧重知识传授,或侧重方法训练,或侧重情感培养,都应坚持制定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不宜过多的原则,结合文本特点确定一个主要的教学目标。一者,什么都想教的一堂课,常常什么也没讲清。如讲小说,假使又要分析人物形象,又要把握环境描写,同时又要兼顾写作特色,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往往是混沌一片。二者,语文课的各因素间互相关联、不可分割,概括人物形象离不开语言的品味,品味语言又涉及写作。
在语文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常常违背教学目标的一般设计,致使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出现了严重的随意性和难以操作的缺陷,在教学实践中难以切实执行。优质的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应该表意明确而且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
如某教师设计的《小石潭记》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显然是教师灌输的内容,而非学生学习此文产生的情感升华,教学时缺乏可操作性。又如《春》的教学目标定为“学习本文在写作上的一些特点”。这种写法很难测量和评价,缺少具体的内容描述。学习这样一篇课文,教师要考虑的是学生的问题是什么,他们的兴趣在哪里?最终使学生的行为达到怎样的状态,或产生何等的程度变化。如果改为“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多角度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就变得清晰明确,易于操作了。
二、“炼”教学设计——设计一个统领课堂的问题
为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需要合理地调整内容,确定重难点,安排层次。在听课当中,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教学环节清晰,形式多样,也能落实重难点。但往往是学生围着教师设计的一个一个的问题打转,有点“牵牛吃草,牵到哪儿吃哪儿”的味道。尽管也能“吃到草”,但会有晕头转向之感,不易给学生留下清晰深刻的印象,影响目标达成的效果。有的教师的内容环节设计或以一线串珠的方式或抽丝剥茧的方式得以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却又层次分明。
首先,设计的问题是一个能集中课堂教学内容的问题。教学郑振铎的《猫》这篇文章时,为了让学生“从家人的不同态度中感悟人对动物应付出真正的关爱”,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喜欢猫吗?为什么?文中的一家喜欢猫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问题一提出,立即得到学生热烈反馈,显然起到了以情激趣的调动作用,学生兴致盎然地展开阅读,从文句的解读到人物态度的把握,最后到文章思想的挖掘。在这过程中,教师只是蜻蜓点水式的点评为学生架起思维的桥梁。在“他们是真的喜欢猫吗”的激烈讨论中,让学生懂得真正的关爱应是建立在生命平等的意识基础上的。整堂课中,学生不仅有字词句的积累解读,有对作品的独特情感体验,且在讨论中获得逻辑思维训练。可以这样说,这个问题是一根线,课堂教学各内容便是璀璨的珍珠,一线串珠,使得整堂课熠熠生辉。
其次,设计的问题是一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发现“你喜欢猫吗?为什么?文中的一家喜欢猫吗?你从哪里看出来?”这些问题乍看很容易回答,但深入下去,却需要揣摩语言文字,并且要看到文字背后的人性,这是一个有深度的问题,有其探讨价值,而这个价值往往就体现在教学目标上——“从家人的不同态度中感悟人对动物应付出真正的关爱”。
实际上,我们不难发现,围绕教师设计的问题展开的教学过程,也将文本的重难点“通过人们对猫的态度来解读这是猫的悲剧,更是人的悲剧”落实了。一般来说,一篇课文的难点和重点是一致的。难点是指多数学生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难点不解决,影响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力训练也就无从下手。因此,它也就是教学中需要着重用力的重点,重点解决了,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但有时,教学的难点不一定是教学的重点。如《芦花荡》的教学目标是主要让学生通过分析人物语言、行为、心理等描写解读人物形象,其中语言是难点,而人物形象是教学重点。为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文中的老头子是怎样的一个人?结合文中的词句段来回答。”在赏读的过程中落实语言,弄清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用这样的比喻而不是别的比喻等。一个好的问题,往往能保证重点,顾及全篇,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留下烙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
三、“炼”课堂评价——正确巧妙地点评学生的回答
课堂教学是一门“活”的艺术,过程是复杂多变的、重点要看教师想教什么、教师在课堂里实际教什么、学生在课堂里实际学什么这三者之间的真实状况。设定了明确的目标,创设了集中的提问,教师还要做好引路人,对学生的回答作出正确的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引导者就决定了必须要站稳脚跟,切忌被学生牵着鼻子走,不能人云亦云,不能随波逐流,不能朝秦暮楚,更不能把课堂教学搞成一锅浆糊。
例如,《愚公移山》这篇文言经典大家都非常熟悉,作品中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流传至今,这一点是无可争议的。有位教师引导学生评价智叟与愚公时,有学生说道:“愚公是很聪明的。因为《孙子兵法》里曾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愚公挖山就像一场战斗,他没有用多少力气就获得了胜利,是最聪明的。”很明显,该学生扭曲了作品中文化精髓,教师此时必须运用教学机智巧妙化解、正确引导,但这位教师却没有。这时,又有一位学生接过话茬:“我觉得愚公还是傻。”教师惊讶的问道:“为什么?”这一问,学生们马上发挥想象,天马行空地回答,甚至有同学评价愚公是“一根筋到底”。课堂确实沸腾了,学生参与积极,思维也拓展了。但本文的目标又定位在哪里,是否实现了呢?这位教师只顾着“老课新教”,完全忽略了教学目标这根准绳。当然,这需要教师长期的“修炼”。
上一堂“简单”、实效的语文课,应是每个语文教师共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