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中旬至4月初,三轮从蒙古国起源的沙尘天气先后登陆我国,对我国北方地区造成较强沙尘影响。这三次沙尘天气过程为近10年最强,沙尘范围涉及超20个省份,最南界影响到浙江北部。
3月28日,记者在北京街头所见,风力不断加大,天空灰蒙蒙一片,能见度大约在500米至1000米,除了少数行人和车辆,只有呼呼的风声。
一位环卫工人告诉记者,他们很早就开始清理大风吹落的枝丫,免得伤到行人,这样的沙尘在北京已很少出现,但今年已经来了两次。
一位园林工作者对记者说,沙尘暴对人的身体伤害很大,一定要多植树,尽量降低沙尘暴的危害。
生活在北方的人们普遍感觉到,今春沙尘天气强度和频率比以往同期相对多一些。但因为预警预报信息超前精准,各方面都做好了应急准备,目前我国尚未发生因为强沙尘天气而造成的重大损失。
沙尘暴随时可能再次席卷而来,我国沙尘暴灾害应急体系正在一次次实战检验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逐步走向科学与完善。
沙尘天气起因
据了解,今年1月至4月我国北方地区已经出现7次沙尘天气过程,其中三次为强沙尘暴过程,是近10几年以来强沙尘暴最多的一年。据统计,过去10年我国1月至3月沙尘天气平均发生次数为4次,其中强沙尘暴发生频次低于1次。
三次沙尘暴天气来袭,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三轮沙尘天气各有什么特点呢?
据国家林草局和中国气象局相关单位会商研判,今春强沙尘暴天气主要起源于蒙古国,产生的原因是今年以来,蒙古国和我国西北地区沙源地气温明显偏高、降水偏少,土壤提前解冻,表层疏松,地表条件非常有利于沙尘天气发生。另外,受较强蒙古气旋和冷高压的配合,风力较大,为沙尘天气发生提供了很好的热力和动力条件,沙尘升至空中伴随着蒙古气旋不断东移入境。
蒙古气旋发生或发展在蒙古中部和东部高原一带。这个地区的西部、西北部多高山,蒙古中部和东部处于背风坡,有利于气旋的生成和发展。春秋季,冷暖空气活动频繁,气旋出现次数最多,冬季次之;夏季,锋区北移,暖空气活动占优势,气旋显著减少。
蒙古气旋对我国北方天气影响很大,主要表现为大风、扬沙和降雨,尤其以大风最为突出。发展强盛的蒙古气旋,在气旋的任何部位都可能出现大风。降水一般不大,甚至没有,这是因为气旋内暖空气多来自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和河西走廊一带,水汽不足,常常除了中心北部出现一些降水外,其他地区多半只有高云。我国北方的春季大风天气多与该气旋影响有关。
3月28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荒漠化监测中心监测结果显示,受较强蒙古气旋和冷空气大风的影响,内蒙古大部、河北大部、宁夏北部、陕西北部、山西大部、北京、天津、辽宁西部、吉林西部、黑龙江西部等地有沙尘暴、扬沙或浮尘天气,内蒙古中东部部分地区出现强沙尘暴。截至28日14时,此次沙尘天气主要影响内蒙古、宁夏等13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73个县(市、区、旗),人口约2.4亿人,受影响土地面积约181万平方公里。
据卫星影像和地面监测信息显示,27日上午,蒙古国中东部出现大范围强沙尘暴天气,局地能见度不足200米。沙尘随气流向东南移动,27日中午在蒙古国与内蒙古中部交界处入境,内蒙古二连浩特出现沙尘暴天气,能见度低于1000米,空气质量为严重污染。晚间21时,内蒙古西部巴彦淖尔、呼和浩特、乌兰察布等地区出现强沙尘暴天气,杭锦后旗、乌拉特前旗等地风力6—7级,阵风8级,能见度300米左右,PM10浓度超过3000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为严重污染。22时,沙尘前沿进入河北西北部。28日02时,随着蒙古气旋继续向东移动,沙尘从高空进入北京西北部,开始影响北京。陕西北部、山西北部、河北中部、吉林西部相继受到沙尘影响。上午05时,北京城区及西部地区出现4、5级偏北风,阵风7、8级,门头沟PM10浓度达2045微克/立方米,延庆PM10浓度达3307微克/立方米,能见度下降至1—2公里。28日白天,北京市出现沙尘暴天气,最低能见度1公里左右。28日入夜后风力减小,沙尘天气逐渐减弱,能见度转好。
气象专家提醒,沙尘天气发生时,建议公众尽量不要外出,及时关闭门窗,防止沙尘进入室内,如需外出,应做好健康防护。另外,沙尘天气来袭时空气干燥,易出现唇裂、鼻子、咽喉干痒等情况,建议多喝水、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果,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及湿润,缓解咽喉的不适症状。国家林草局要求各地林草部门做好值班值守,密切关注沙尘天气,做好沙尘暴灾害防护和应急处置。
沙尘暴灾害预警更及时
面对频繁来访的沙尘天气,国家林草局和中国气象局在重点预警期实时进行滚动会商,及时向社会发布信息。
国家林草局和中国气象局从2003年起就建立起春季沙尘天气趋势会商机制。近年来,气象预警信息日益及时准确,每一條沙尘暴应急处置信息的背后,都是天网、地网、人网的同步监测,是对海量数据的挖掘与分析。
“天网”是指风云4号、葵花8号静止气象卫星和其他卫星数据。“地网”主要是沙尘暴地面监测站数据,包括PM10、TSP、降水量、温度、风速、风向等以及自建站监测数据。“人网”是我国在北方沙尘源区和路径区组建了一支近600人的信息员队伍,开发了信息报送手机客户端,实时共享地面沙尘信息。
天网、地网、人网汇聚的信息将通过大数据中心进行数据融合、挖掘与分析,进行沙尘天气时空无缝识别,并对沙尘天气的影响范围、持续时间、移动速度和社会经济影响等进行评估。
目前,我国以荒漠化、沙化宏观监测为主,年度趋势监测、定位监测、专题监测为补充的综合监测体系已经建立。作为正在建设的国家林草局生态网络感知系统的重要组成,沙尘暴灾害应急体系正在逐步完善,未来将实现尘暴灾害应急工作更加精准、及时和智能,为沙尘暴应急处置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我国正在建设的沙尘暴灾害应急处置管理平台将建立4个子系统,分别是沙尘暴感知数据支撑系统、监测分析与评估系统、灾害应急管理系统和感知服务系统,还将建立监测数据及产品库和灾害评估数据库。 随着这些平台的建立和完善,我国沙尘暴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将显著提升。
我国积极开展荒漠化防治工作
“防治荒漠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应对。”习近平主席在致《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高级别会议的贺信中强调。今年的沙尘天气再度提醒我们,沙尘暴等生态环境问题没有国界,各国需要更加紧密携手加强荒漠化防治国际化合作。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采取了政策、法律、科技、行政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成功遏制了荒漠化扩展的态势,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沙区经济持续发展、民生不断改善,根据中科院有关研究显示,我国已提前实现了联合国提出的到2030年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的目标。
“十三五”期间,我国坚持科学防治、综合防治、依法防治,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1000多万公顷,完成石漠化治理面积130万公顷,四大沙地生态整体改善,石漠化程度持续减轻;我国北方共发生43次沙尘天气过程,其中沙尘暴天气12次,较“十二五”期间减少29%。
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在我国,北方的沙化、南方的石漠化是典型“病症”。“十三五”期间,我国防沙治沙加强依法依规和科学防治, 按照《沙化土地封禁保护修复制度方案》,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体系,推进防沙治沙改革,强化目标责任考核,提高预测预报水平,着力推进重点工程和项目建设。自2004年以来,我国连续3个监测期实现了荒漠化、沙化面积和荒漠化、沙化程度“双缩减”,呈现整体遏制、持续缩减、功能增强、成效明显的良好态势。
5年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累计完成营造林任务101.9万公顷,工程固沙3.47万公顷;在內蒙古、青海、甘肃等黄河流域5省(区)启动实施了规模化防沙治沙试点项目;新增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46个,新建国家沙漠(石漠)公园50个。同时,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100亿元,加快推进石漠化治理。目前,我国石漠化土地面积1007万公顷,与2011年相比,石漠化土地面积减少193.2万公顷,其中极重度石漠化减少15.1万公顷,减少47.1%;长江流域泥沙量减少40%以上;石漠化地区植被综合盖度达到61.4%。
据了解,持续防沙治沙,不仅筑起了生态屏障,也促进了沙区发展。广大沙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发展饲料、中药材、经济林果等绿色富民产业,推动沙区产业结构调整,并吸纳大量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与防沙治沙,精准带动群众脱贫增收。同时,中国进一步强化荒漠化防治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一系列务实合作,为全球荒漠化治理提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彰显了负责任大国形象,赢得了国际社会“中国荒漠化防治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世界荒漠化防治看中国”的广泛赞誉。
3月28日,记者在北京街头所见,风力不断加大,天空灰蒙蒙一片,能见度大约在500米至1000米,除了少数行人和车辆,只有呼呼的风声。
一位环卫工人告诉记者,他们很早就开始清理大风吹落的枝丫,免得伤到行人,这样的沙尘在北京已很少出现,但今年已经来了两次。
一位园林工作者对记者说,沙尘暴对人的身体伤害很大,一定要多植树,尽量降低沙尘暴的危害。
生活在北方的人们普遍感觉到,今春沙尘天气强度和频率比以往同期相对多一些。但因为预警预报信息超前精准,各方面都做好了应急准备,目前我国尚未发生因为强沙尘天气而造成的重大损失。
沙尘暴随时可能再次席卷而来,我国沙尘暴灾害应急体系正在一次次实战检验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逐步走向科学与完善。
沙尘天气起因
据了解,今年1月至4月我国北方地区已经出现7次沙尘天气过程,其中三次为强沙尘暴过程,是近10几年以来强沙尘暴最多的一年。据统计,过去10年我国1月至3月沙尘天气平均发生次数为4次,其中强沙尘暴发生频次低于1次。
三次沙尘暴天气来袭,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三轮沙尘天气各有什么特点呢?
据国家林草局和中国气象局相关单位会商研判,今春强沙尘暴天气主要起源于蒙古国,产生的原因是今年以来,蒙古国和我国西北地区沙源地气温明显偏高、降水偏少,土壤提前解冻,表层疏松,地表条件非常有利于沙尘天气发生。另外,受较强蒙古气旋和冷高压的配合,风力较大,为沙尘天气发生提供了很好的热力和动力条件,沙尘升至空中伴随着蒙古气旋不断东移入境。
蒙古气旋发生或发展在蒙古中部和东部高原一带。这个地区的西部、西北部多高山,蒙古中部和东部处于背风坡,有利于气旋的生成和发展。春秋季,冷暖空气活动频繁,气旋出现次数最多,冬季次之;夏季,锋区北移,暖空气活动占优势,气旋显著减少。
蒙古气旋对我国北方天气影响很大,主要表现为大风、扬沙和降雨,尤其以大风最为突出。发展强盛的蒙古气旋,在气旋的任何部位都可能出现大风。降水一般不大,甚至没有,这是因为气旋内暖空气多来自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和河西走廊一带,水汽不足,常常除了中心北部出现一些降水外,其他地区多半只有高云。我国北方的春季大风天气多与该气旋影响有关。
3月28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荒漠化监测中心监测结果显示,受较强蒙古气旋和冷空气大风的影响,内蒙古大部、河北大部、宁夏北部、陕西北部、山西大部、北京、天津、辽宁西部、吉林西部、黑龙江西部等地有沙尘暴、扬沙或浮尘天气,内蒙古中东部部分地区出现强沙尘暴。截至28日14时,此次沙尘天气主要影响内蒙古、宁夏等13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73个县(市、区、旗),人口约2.4亿人,受影响土地面积约181万平方公里。
据卫星影像和地面监测信息显示,27日上午,蒙古国中东部出现大范围强沙尘暴天气,局地能见度不足200米。沙尘随气流向东南移动,27日中午在蒙古国与内蒙古中部交界处入境,内蒙古二连浩特出现沙尘暴天气,能见度低于1000米,空气质量为严重污染。晚间21时,内蒙古西部巴彦淖尔、呼和浩特、乌兰察布等地区出现强沙尘暴天气,杭锦后旗、乌拉特前旗等地风力6—7级,阵风8级,能见度300米左右,PM10浓度超过3000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为严重污染。22时,沙尘前沿进入河北西北部。28日02时,随着蒙古气旋继续向东移动,沙尘从高空进入北京西北部,开始影响北京。陕西北部、山西北部、河北中部、吉林西部相继受到沙尘影响。上午05时,北京城区及西部地区出现4、5级偏北风,阵风7、8级,门头沟PM10浓度达2045微克/立方米,延庆PM10浓度达3307微克/立方米,能见度下降至1—2公里。28日白天,北京市出现沙尘暴天气,最低能见度1公里左右。28日入夜后风力减小,沙尘天气逐渐减弱,能见度转好。
气象专家提醒,沙尘天气发生时,建议公众尽量不要外出,及时关闭门窗,防止沙尘进入室内,如需外出,应做好健康防护。另外,沙尘天气来袭时空气干燥,易出现唇裂、鼻子、咽喉干痒等情况,建议多喝水、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果,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及湿润,缓解咽喉的不适症状。国家林草局要求各地林草部门做好值班值守,密切关注沙尘天气,做好沙尘暴灾害防护和应急处置。
沙尘暴灾害预警更及时
面对频繁来访的沙尘天气,国家林草局和中国气象局在重点预警期实时进行滚动会商,及时向社会发布信息。
国家林草局和中国气象局从2003年起就建立起春季沙尘天气趋势会商机制。近年来,气象预警信息日益及时准确,每一條沙尘暴应急处置信息的背后,都是天网、地网、人网的同步监测,是对海量数据的挖掘与分析。
“天网”是指风云4号、葵花8号静止气象卫星和其他卫星数据。“地网”主要是沙尘暴地面监测站数据,包括PM10、TSP、降水量、温度、风速、风向等以及自建站监测数据。“人网”是我国在北方沙尘源区和路径区组建了一支近600人的信息员队伍,开发了信息报送手机客户端,实时共享地面沙尘信息。
天网、地网、人网汇聚的信息将通过大数据中心进行数据融合、挖掘与分析,进行沙尘天气时空无缝识别,并对沙尘天气的影响范围、持续时间、移动速度和社会经济影响等进行评估。
目前,我国以荒漠化、沙化宏观监测为主,年度趋势监测、定位监测、专题监测为补充的综合监测体系已经建立。作为正在建设的国家林草局生态网络感知系统的重要组成,沙尘暴灾害应急体系正在逐步完善,未来将实现尘暴灾害应急工作更加精准、及时和智能,为沙尘暴应急处置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我国正在建设的沙尘暴灾害应急处置管理平台将建立4个子系统,分别是沙尘暴感知数据支撑系统、监测分析与评估系统、灾害应急管理系统和感知服务系统,还将建立监测数据及产品库和灾害评估数据库。 随着这些平台的建立和完善,我国沙尘暴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将显著提升。
我国积极开展荒漠化防治工作
“防治荒漠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应对。”习近平主席在致《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高级别会议的贺信中强调。今年的沙尘天气再度提醒我们,沙尘暴等生态环境问题没有国界,各国需要更加紧密携手加强荒漠化防治国际化合作。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采取了政策、法律、科技、行政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成功遏制了荒漠化扩展的态势,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沙区经济持续发展、民生不断改善,根据中科院有关研究显示,我国已提前实现了联合国提出的到2030年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的目标。
“十三五”期间,我国坚持科学防治、综合防治、依法防治,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1000多万公顷,完成石漠化治理面积130万公顷,四大沙地生态整体改善,石漠化程度持续减轻;我国北方共发生43次沙尘天气过程,其中沙尘暴天气12次,较“十二五”期间减少29%。
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在我国,北方的沙化、南方的石漠化是典型“病症”。“十三五”期间,我国防沙治沙加强依法依规和科学防治, 按照《沙化土地封禁保护修复制度方案》,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体系,推进防沙治沙改革,强化目标责任考核,提高预测预报水平,着力推进重点工程和项目建设。自2004年以来,我国连续3个监测期实现了荒漠化、沙化面积和荒漠化、沙化程度“双缩减”,呈现整体遏制、持续缩减、功能增强、成效明显的良好态势。
5年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累计完成营造林任务101.9万公顷,工程固沙3.47万公顷;在內蒙古、青海、甘肃等黄河流域5省(区)启动实施了规模化防沙治沙试点项目;新增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46个,新建国家沙漠(石漠)公园50个。同时,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100亿元,加快推进石漠化治理。目前,我国石漠化土地面积1007万公顷,与2011年相比,石漠化土地面积减少193.2万公顷,其中极重度石漠化减少15.1万公顷,减少47.1%;长江流域泥沙量减少40%以上;石漠化地区植被综合盖度达到61.4%。
据了解,持续防沙治沙,不仅筑起了生态屏障,也促进了沙区发展。广大沙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发展饲料、中药材、经济林果等绿色富民产业,推动沙区产业结构调整,并吸纳大量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与防沙治沙,精准带动群众脱贫增收。同时,中国进一步强化荒漠化防治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一系列务实合作,为全球荒漠化治理提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彰显了负责任大国形象,赢得了国际社会“中国荒漠化防治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世界荒漠化防治看中国”的广泛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