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画·音乐·下午茶”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wang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适合独饮,更适合与众同乐。茶,搭起友谊的桥梁,是众人共度美好时光的重要角色。因此,茶会是诠释“以茶会友”的最好方式。
  茶会,可由个人发起,亦可由团体或组织来筹办。在台湾的“泡茶师联会”,就是由一群通过陆羽茶艺中心泡茶师检定考试的茶友们所组织成立的非营利性组织,成立宗旨即致力茶文化艺术与人文之深耕及推动各项茶艺活动与联谊事项等。
  
  知性·感性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推动下,西方下午茶文化也悄悄进入台湾,使得饮下午茶成为一种都会时尚。泡茶师联会在2007年12月即举办一个兼具知性、感性的下午茶会,不仅提供茶友间的联谊交流,同时因应场地建筑空间的场景与历史背景,并规划精彩的西洋名画欣赏解说及现场室内乐团演奏,寓教于乐,茶文化与文艺相辉映。在这种闲适气氛下,一期一会也好、难忘的回忆也好,最重要的,是希望提升茶会的文艺气息与内涵,让人融入其中。
  茶会的场景设在台北市的中山堂堡垒厅。中山堂是一栋具有70年历史的二级古迹,外观洋溢着浓厚的西班牙风味,是结合古典与现代的建筑风格,前身是台北公会堂,现则定位为传统艺术中心,成为市民共有的公共艺术空间。其室内陈设古典具有历史感。在古迹浓重的空间里办茶会的优势是只要置身其中,艺术气息就立即涌现,因此茶会活动策划就朝西式下午茶的设想去着手。
  其实,在享用下午茶的时候,周边氛围的营造是关键所在。在喝茶的空间若挂上几幅西洋名画,茶桌上再摆置鲜花;如果还能听到配合当下心境播放的古典音乐,闲适感觉自不在话下。故而规划了此次“名画·音乐·下午茶”的活动内容。
  在活动请柬的设计上,为呼应主题,特别选用美国画家Mary Cassat的《The Tea》,该作品绘于1880年,时值欧洲盛行“印象画派”的时代。欧洲于18世纪中叶因蒸汽机的发明,带动工业革命,机器逐步取代人工,使得许多人涌进都市,同时因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中产阶级兴起,渐渐地一般民众也有余裕出游、进音乐厅……印象画派在1874年开启,此派别画家们的创作题材从庶民百姓生活人手,取代了过往英雄、宗教、神话、历史的古典题材,所以许多作品内容都是反映当时的生活形态,《The Tea》即是一例。
  
  名画·音乐
  
  茶会的开始是令人期待的。随着事先告知的活动请柬及流程,茶友们陆续盛装到来,并自由取用已事先在外场准备的饮料,在优雅、轻扬的古典音乐中愉悦地进行联谊、交谈,气氛融洽。
  随后,通过演讲者娓娓道来“从世界名画看欧洲城市休闲”的精辟介绍中,我们了解西方绘画各派的源流或音乐,其实是与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的。同样的,下午茶文化亦是。在作品《The Tea》中,两位优雅的女子坐在壁炉边的沙发上悠闲地饮茶,即是将当时生活化的题材描绘于画作之上;雷诺阿的有名作品之一《Dance at the Moulin de la Galette》(煎饼磨坊),则描绘的是当时一般市民休闲时在户外聚集唱歌、跳舞、喝饮料的情景,愉悦而欢乐;还有秀拉最有名的一幅作品《A Sunday on La Grande Jatte》(大杰利特岛的星期天),亦是描绘当时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景。我突有一想:此时此刻,参加这场茶会的宾客们,不也正在实践属于我们现今的城市休闲美学吗?
  之后的中场休息,在莫扎特嬉游曲的背景音乐衬托下,看着参与的宾客们,循序取用丰富的茶点,自由、不拘束地联谊,可以明显看出茶会的确是创造良好沟通、交流及学习社交礼仪的最佳场所之一。不一会儿,紧接着下半场的室内乐演奏即将登场。
  茶会乐曲以轻松、悦耳的曲调为最佳选择,因此莫扎特的《小夜曲》(K525号)、帕海贝尔的《卡农》可称得上是茶会音乐的首选。此外艾尔加的小提琴曲《爱的礼赞》及脍炙人口的《泰坦尼选曲》,皆让观众沉醉其中。而最后一首由男高音独唱的意大利名曲《O sole mio》更将茶会带至最高潮。为了让大家对乐曲有所认识及了解。有专人做音乐导说。茶会结束了,许多人似乎还意犹未尽,想必这次的茶会。已成为当天参与宾客的美好回忆。
  茶会的举办,进一步言之,是当代茶文化发展形态或风尚的创意呈现。所以在2~3小时的茶会时间里,虽难免会呈现吃喝欢愉的浮光掠影,但还是会令人拥有难忘的美好回忆,原因全在于策划该次活动之前的诉求及规划以及准备工作的完善与否。当然,舞台搭起来了,基本演员也有了,那观众呢?宾客要的是什么?还有在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下,如何呈现出一个活动的质感?这些都考验着活动主事者的能力及智慧。
其他文献
缘起      寒夜,随同两位好友与茶人李彦锋老师一道品茶,李老师多年来精研禅茶一味,对于普洱更是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我们这些晚辈,一直深受他的关爱。文中提及的这泡“高山云雾早春乔木芽”茶,是一道我所遇见的独特而记忆深刻的茶,为此茶而深深怀念。  此刻的思绪混乱,我将如何来记述今天邂逅的故事?我唤其为影,单名青字。  《红楼梦》中最惊艳的便是那石头和仙草的故事。仙子每日以露水浇灌,羽化成仙的青草为
期刊
当你来到青海湖畔,望着那片大海留在高原的最后一滴眼泪,当你带着对自然的敬畏,你能感受到那超乎尘俗的美丽,怀念那道甘甜的青海茶。    一切都来自于对三江草原的浓烈的眷恋,每当回想起那些关于生活在这片广阔苍凉土地上的人们,以及总是能够滋润我心田的青海茶,多少年以来不思量,自难忘。去过了很多的地方,见过了很多的人,喝过了很多的茶,在心灵深处始终飘荡着青海茶的芬芳。荒漠高原,魂牵梦绕。甜美芳香酥油茶  
期刊
2009年初冬,在南方一个寒冷却阳光灿烂的下午,笔者走进了深圳大南山山脚下一座素雅的茶坊,前往拜访这座优雅的茶坊,和主人以茶会友。欣谈茶事,品茗论道。  茶馆的装饰风格以中国传统古典风格为主,同时融汇了时尚浪漫的元素,设计主旨中更寓蕴了禅机,整体凝聚着中西合壁的艺术,是一个充满古典及时尚的中国风情茶坊。茶坊主体有二层,顶层设屋顶露天茶座。一楼是大厅,设有风格明亮雅致的厢座。  沿着厅角一条以石雕蟾
期刊
走进石桥茶铺之前,有人说石桥之布局毫无特色可言,有的只是那几间包厢,里面常有哗啦哗啦的麻将声,似与茶道相悖,只谋经营。我们今天且不说环境,那里是有好茶的,虽鲜人知,但有人知。  在那曾偶遇一位茶人,他形随性,神安泰,斟茶举足之时都有自己的节奏,茶性至茶理,字字珠玑,对你语:茶人要平和。这样的高人所处之地怎么会寻常?凤凰非梧桐不栖。  去时,雨已经在这城市的马路上落下了水气,进茶馆时见到一直想见的茶
期刊
收拾完庭院,简单用罢晚餐,已是傍晚时分。一个人来到茶亭,蒲团趺坐,茶盏默对,静静享受着山居的这份宁静与安详。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群峰无语,隐没在淡然暮色里,清净而庄严。风从溪谷山林间吹来,夹带着草木花香和丝丝凉爽,畅人心怀。  走出茶亭,星月满天,想着该饮一壶茶了。  山中饮茶很粗放,或烹或点,或煮或煎,或者直接沸水冲瀹,一般都用粗瓷茶碗,既解渴,又省心,而且节俭。  茶品是我亲自挑选的,有普通“粗
期刊
走进观音阁茶馆犹如坠入一部黑白老电影。  这是一座青瓦大院,木质门板历经岁月的洗涤,早已沧桑满面。墙壁和梁柱被熏得黝黑,墙面和柱头上的油漆有些斑驳。阳光刺刺地从天井泻下,把那座使用了百年的老虎灶照得棱角分明。灶堂里柴火通红,灶面上摆着七八个铜壶,有的升腾起白烟,有的在嗞嗞作响。    老虎灶周围,摆满了坐得油光的椅子。茶客们把破旧的竹椅藤椅坐得吱吱嘎嘎,有的茶客吧嗒吧嗒地吸着叶子烟,吐出团团云雾;
期刊
茶艺乐园是位于荔湖湾公园内的老茶楼,十多年前,由香港著名的茶人陈国璋所建。  茶馆依湖畔而居,又位于公园之中,得天时地利。这一方的精神,是一个茶人十多年的心血积淀。好茶来自四面八方,多是主人精心到茶山收集取得。有诸多老茶,珍藏着比茶馆还要久的历史。我们于茶馆的细小精微处,得睹其别致与个性。  最喜欢的,还是雨后的荷,盛开的花,是一个清凉的世界。哪怕饮再多的茶,也不会觉得饱,因为面对的是一湖沉静的水
期刊
“相聚再别离,别离再相聚,一期只一会,倘得再别离”。  生命中有无数的相遇,遇上懂茶的友,当视作“一期一会”了。茶至清至净,唯有懂得茶的人才能相融。这“品”之一字,便将思想停了下来,而单单留下一颗品的心。此时的心便融了五官,当下的,只有这弥足珍贵的“一期一会”了。每一口的品,都是当下的一种“发生”。那是关闭了六门(眼、耳、鼻、舌、身、意)的一种撞击,一种至清至纯的撞击,一种返璞归真的初现,一种“禅
期刊
夏天到了,气温节节攀升,花草茶又开始大行其道。漂亮的花草茶不仅让人心情愉快,而且每一种花草茶都含有天然的营养成分,在炎炎夏日里,心情燥热时来一杯花草茶,真是越喝越美丽健康。  夏日么么茶是一种纯天然的花草茶。花草茶饮用在西方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花草茶不光是用来解渴的饮料,它富含各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对人体有保健作用。但并非所有的花草都可以用来泡制饮料,由于花草具备各种功效,所以人们只选用部分具有保健
期刊
这三件事算不上茶界大事,更谈不上是非做不可的要事,只不过它多年来总萦绕在我思绪间挥之不去,而个人又无力去做,因为需要一定的人力、财力和茶界的合力,故有借媒体一角提出来的想法。这三件事:  一、编写一套《中国茶读本》。倡导“茶为国饮”关键在青少年,让青少年懂得茶的科学和科学饮茶,了解茶的历史和文化,事关茶产业的发展和茶文化的传承。当前关于这方面的读物虽然很多,但缺少适宜青少年阅读学习的。如若能以陈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