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日益趋紧的资源环境制约,要实现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就必须要以最少的资源环境消耗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自2013年以来,全国多地尝试以单位土地上的产出和资源消耗为标准的评价体系,对资源占用大的产业,主要是制造业企业,开展全方位评价工作。
较早启动的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以浙江省为先。浙江省宁波国家高新区,2013年就大力推行“亩产论英雄”,以行业龙头骨干企业为重点,大力推行企业亩均产出、亩均税收等论英雄的考核评价制度和方法。2019年12月,山东省启动了“亩产效益”评价改革,省政府、省工信厅下发《关于开展“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为该项改革工作提供政策依据。
制造业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2020年山东省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总额的39.1%,增长3.3%。但与第三产业相比,二产在产出的同时,消耗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其中制造业尤为突出。土地、水电气等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和高耗费性,是制造业的一大特点。长期以来,资源要素主要以市场“无形之手”进行配置。由于市场反映的滞后性,市场调节作用必然是在资源浪费基础上的后期才得以显现。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各地区尝试以企业单位土地经济贡献与资源消耗为基础,建立行业分类综合评价机制,配套实行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政策,让各类资源要素得到更加高效的配置,从而形成更加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促进工业加快提质增效、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所谓“改革”,因为它将改变资源要素配置的标准,探讨政府的“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的结合方式。一方面,政府通过实施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可以加强对不同类别企业的精准化指导、管理和服务,形成强有力的绩效杠杆,引导企业科学合理利用资源要素。另一方面,企业将进一步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压力和动力,更加注重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更多地向技术进步、科学管理、商业模式要效益,不断提高企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实施“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改革,首先要设定评价各类企业经营成果和资源耗费的各项指标和基准值。指标和基准值选择的合理性,直接影响评价的合理性。目前浙江省和山东省采取的评价指标体系均不复杂,涉及亩均经营能力、能耗污染程度、劳动力贡献、研发投入几个方面,主要包括亩均税收、亩均营收、单位能耗工业增加值、单位排放工业增加值、全员劳动生产率、研发投入等:4-6个指标。对于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一般只设定评价企业的经营能力指标。基准值则以本地区往年相关指标的加权平均,并考虑地区经济发展目标确定。
以宁波高新区出台的《关于开展工业企业综合评价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甬高科【2017】32号)为例,评价对象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及实际占地面积5亩(含)以上的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电厂和燃气、给排水、垃圾焚烧、污水处理等公益性行业的企业除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评价指标设定为亩均税收、亩均工业增加值、单位能耗工业增加值、单位排放工业增加值、全员劳动生产率、R&D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六个指标。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只设定亩均税收一个评价指标。实施意见中并未设置基准值。
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评价指标体系设定有共性特性也有地区差异。
一是亩均税收作为考察企业的重点。在选取的几个地区中,亩均税收比重均在25%以上,最高到达一半的比重。其次亩均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也基本占比五分之一左右。作为政府主导评价的指标体系,对地方的贡献程度显然是尤为重要的,这也是进行评价的目的所在。
二是考虑工业企业对区域环境影响,样本地区全部指标均有单位能耗和单位排污指标,占比合计在20%左右。一定区域内资源总量相对稳定,高污染高耗能,必然影响区域长期发展,同时也是对其他企业资源的挤占,因此同样是重点考核的指标。
三是由于地区经济的差异,各地指标基准值存在较大差异。各地基准值一般是以本地区近几年相关指标为基础设定,与地区工业发展程度正相关。
此外,地区内企业劳动密集或技术密集的程度,将直接关系到区域人口密度、社会保障能力、人才吸引力、配套资源供给等方面,都是地区政府长期规划所需的参考指标。
在行业分类评价的基础上,以综合评价得分进行排序,将企业等级分为A、B、C、D四类。以海宁市规上企业为例,A类为重点扶持类企业,得分排序为前20%的企业;B类为鼓励提升类,得分排序为前20%-75%的企业;C类为整治提升类,得分排序为后5%-25%的企业;D类为落后淘汰类,得分排序后5%的企业。
实施“亩产效益”评价改革的目的在于对制造业企业进行分类施策、精准施策,推进要去配置、支持企业发展。通过正向激励、反向倒逼、不断提升要素集约利用和经济的绿色发展。根据评级等级,政府在政策扶持上有所倾斜,在用水、用电、用气、用地等方面实施差别化价格,以及差别化的信贷政策措施等。
指标体系比较简单,无法全面考察企业能力。目前选取的指标均为易采集、可量化、易比较的数据。但要以此衡量企业的经营能力、社会贡献,只用4-6个指标有些单薄。
地区行业特点影响评价结果。由于行业间产值、能耗、劳动力、科技内涵等因素差别很大,因此一般采取分行业评价。但有些地区行业优势突出,竞争激烈,经营能力和社会贡献均高于其他行業。然而由于是同行业内比较数据,可能造成本来优质的企业评级不高的现象。
资源配置的差别化政策是为了倒逼企业提高生产率,降低能耗,提升单位土地资源的产出和贡献。但基础资源价格的提升提高了企业成本,使企业在技术改造、更新设备、转型发展中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在相同条件下成本更高,竞争力减弱。
为了更加准确评价企业经营、贡献和资源占用的关系,建议根据实际调整评价指标体系。分行业、分层级的设定评价标准,为成熟的大型企业和小型初创企业制定不同的参考值,真正筛选比对出需要改进、调整、提升的企业。
差别化资源配置方面更多侧重于鼓励优秀评级企业,减少对评级低企业的惩罚性措施。如设立专项奖励机制,在评优评先中设置亩产评价条件,对评级A、B类的优秀企业进行奖励,对D类企业设置评选门槛。
充分利用评价结果,作为区域规划、经济发展、项目引进等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过横向企业间对比、纵向时间轴比较,了解掌握区域经济增长点、突破点、薄弱点,有针对性施政,提高决策准确度和效率。
各地实施的“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改革是一种有益探索。通过资源配置的调整,激励或倒逼不同类型制造业企业改进自身经营,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有助于区域的长期、高质量发展。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修正评价体系,使其更科学更公平的体现企业经营状态和发展后劲,可以更准确的为地区政府提供政策制定的依据,更好地带动区域高效健康可持续发展。
(青岛市市北区企业服务中心)
较早启动的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以浙江省为先。浙江省宁波国家高新区,2013年就大力推行“亩产论英雄”,以行业龙头骨干企业为重点,大力推行企业亩均产出、亩均税收等论英雄的考核评价制度和方法。2019年12月,山东省启动了“亩产效益”评价改革,省政府、省工信厅下发《关于开展“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为该项改革工作提供政策依据。
改革背景
制造业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2020年山东省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总额的39.1%,增长3.3%。但与第三产业相比,二产在产出的同时,消耗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其中制造业尤为突出。土地、水电气等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和高耗费性,是制造业的一大特点。长期以来,资源要素主要以市场“无形之手”进行配置。由于市场反映的滞后性,市场调节作用必然是在资源浪费基础上的后期才得以显现。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各地区尝试以企业单位土地经济贡献与资源消耗为基础,建立行业分类综合评价机制,配套实行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政策,让各类资源要素得到更加高效的配置,从而形成更加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促进工业加快提质增效、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所谓“改革”,因为它将改变资源要素配置的标准,探讨政府的“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的结合方式。一方面,政府通过实施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可以加强对不同类别企业的精准化指导、管理和服务,形成强有力的绩效杠杆,引导企业科学合理利用资源要素。另一方面,企业将进一步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压力和动力,更加注重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更多地向技术进步、科学管理、商业模式要效益,不断提高企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评价指标对比
实施“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改革,首先要设定评价各类企业经营成果和资源耗费的各项指标和基准值。指标和基准值选择的合理性,直接影响评价的合理性。目前浙江省和山东省采取的评价指标体系均不复杂,涉及亩均经营能力、能耗污染程度、劳动力贡献、研发投入几个方面,主要包括亩均税收、亩均营收、单位能耗工业增加值、单位排放工业增加值、全员劳动生产率、研发投入等:4-6个指标。对于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一般只设定评价企业的经营能力指标。基准值则以本地区往年相关指标的加权平均,并考虑地区经济发展目标确定。
以宁波高新区出台的《关于开展工业企业综合评价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甬高科【2017】32号)为例,评价对象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及实际占地面积5亩(含)以上的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电厂和燃气、给排水、垃圾焚烧、污水处理等公益性行业的企业除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评价指标设定为亩均税收、亩均工业增加值、单位能耗工业增加值、单位排放工业增加值、全员劳动生产率、R&D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六个指标。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只设定亩均税收一个评价指标。实施意见中并未设置基准值。
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评价指标体系设定有共性特性也有地区差异。
一是亩均税收作为考察企业的重点。在选取的几个地区中,亩均税收比重均在25%以上,最高到达一半的比重。其次亩均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也基本占比五分之一左右。作为政府主导评价的指标体系,对地方的贡献程度显然是尤为重要的,这也是进行评价的目的所在。
二是考虑工业企业对区域环境影响,样本地区全部指标均有单位能耗和单位排污指标,占比合计在20%左右。一定区域内资源总量相对稳定,高污染高耗能,必然影响区域长期发展,同时也是对其他企业资源的挤占,因此同样是重点考核的指标。
三是由于地区经济的差异,各地指标基准值存在较大差异。各地基准值一般是以本地区近几年相关指标为基础设定,与地区工业发展程度正相关。
此外,地区内企业劳动密集或技术密集的程度,将直接关系到区域人口密度、社会保障能力、人才吸引力、配套资源供给等方面,都是地区政府长期规划所需的参考指标。
评价结果及应用
在行业分类评价的基础上,以综合评价得分进行排序,将企业等级分为A、B、C、D四类。以海宁市规上企业为例,A类为重点扶持类企业,得分排序为前20%的企业;B类为鼓励提升类,得分排序为前20%-75%的企业;C类为整治提升类,得分排序为后5%-25%的企业;D类为落后淘汰类,得分排序后5%的企业。
实施“亩产效益”评价改革的目的在于对制造业企业进行分类施策、精准施策,推进要去配置、支持企业发展。通过正向激励、反向倒逼、不断提升要素集约利用和经济的绿色发展。根据评级等级,政府在政策扶持上有所倾斜,在用水、用电、用气、用地等方面实施差别化价格,以及差别化的信贷政策措施等。
存在的问题
指标体系比较简单,无法全面考察企业能力。目前选取的指标均为易采集、可量化、易比较的数据。但要以此衡量企业的经营能力、社会贡献,只用4-6个指标有些单薄。
地区行业特点影响评价结果。由于行业间产值、能耗、劳动力、科技内涵等因素差别很大,因此一般采取分行业评价。但有些地区行业优势突出,竞争激烈,经营能力和社会贡献均高于其他行業。然而由于是同行业内比较数据,可能造成本来优质的企业评级不高的现象。
资源配置的差别化政策是为了倒逼企业提高生产率,降低能耗,提升单位土地资源的产出和贡献。但基础资源价格的提升提高了企业成本,使企业在技术改造、更新设备、转型发展中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在相同条件下成本更高,竞争力减弱。
改进建议
为了更加准确评价企业经营、贡献和资源占用的关系,建议根据实际调整评价指标体系。分行业、分层级的设定评价标准,为成熟的大型企业和小型初创企业制定不同的参考值,真正筛选比对出需要改进、调整、提升的企业。
差别化资源配置方面更多侧重于鼓励优秀评级企业,减少对评级低企业的惩罚性措施。如设立专项奖励机制,在评优评先中设置亩产评价条件,对评级A、B类的优秀企业进行奖励,对D类企业设置评选门槛。
充分利用评价结果,作为区域规划、经济发展、项目引进等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过横向企业间对比、纵向时间轴比较,了解掌握区域经济增长点、突破点、薄弱点,有针对性施政,提高决策准确度和效率。
结 论
各地实施的“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改革是一种有益探索。通过资源配置的调整,激励或倒逼不同类型制造业企业改进自身经营,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有助于区域的长期、高质量发展。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修正评价体系,使其更科学更公平的体现企业经营状态和发展后劲,可以更准确的为地区政府提供政策制定的依据,更好地带动区域高效健康可持续发展。
(青岛市市北区企业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