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永恒动力。创新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教师如何在课堂上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创造型人才呢?下面我提出几点个人心得。
关键词:课堂 学生 创新教育
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新课程改革,首先要着力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学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创新教育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积极思考,积极探索,从而达到教学的互动。在这一过程中,也就让学生成为了教学的主体。
一、创新教育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教师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勇于创新精神,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改变灌输式教学方式和机械训练的现状。实施创新教育要做到以学生为本,利用科学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内在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教法灵活,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语文教师首先得要有创新的理念,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机制,新颖、独创性的教学手段,自然会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学习《两个小儿辩日》时,提出问题:“学了这篇文章,你的收获是什么?假如孔子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最想对他说什么?”学生积极讨论,做出总结:(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有诚实的学习态度。(2)看问题不能只看一面,要多角度去看待问题。(3)就连大教育家孔子也有不知道的,真是学无止境,我们更要努力用知识充实自己。(4)科学在飞速发展,人类在进步,孔子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中学生轻易就解决了。谈到最想对孔子说什么时,有的同学说:“孔先生,你诚实的学习态度值得我们去学习,但也要认真学习更多的科学知识,才能称得上真正的教育家。”有的说:“孔先生,你的行为让我们进一步理解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
2.鼓励质疑,启发學生的创新意识
“学贵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是创新的动力。没有问题意识就没有创新意识,教师应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即使是教师一时难以解答的问题,也要首先肯定学生的积极探索精神,让学生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进而启发学生可贵的创新意识。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个性”被称为人类心理行为的动力来源。在学习上能促使学生向着某个目标积极进取。语文教学不要扼杀学生的“个性”发展,要因材而施教,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张扬学生的人格力量,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尽快转化为实际创新能力。
1.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有美感参与的、综合运用多种思维形式并且有开拓创新特色的思维活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多种思维的训练,就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有类比思维、联想思维、辐射思维、逆向思维、辩证思维等多种训练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方法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学生在愉快、和谐、民主的氛围中,智力能够有效地发挥,个性心理特征也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全神贯注中愉悦身心,激发灵感,求得最佳创新状态,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发挥到极致。
三、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才能转化为创新能力。语文课堂教学,教师不是决策者,而是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者,帮助者,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设计师。语文教师要注意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让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中去。教师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创新能力。
1.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要让学生乐于参加实践活动,激发他们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建立朗读小组、作文小组、书法小组等,开展阅读知识比赛、作文比赛活动,让每个同学都积极地参与进去,在活动中,既体现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又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实践能力。
2.课堂话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指导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以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如《孔乙己》《范进中举》等课文都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在排演过程中要尽量让学生人人参与,或扮演角色,或承担服装、场地、背景的设计,或改编剧本,或导演。在编演过程中,学生要分析人物关系,揣摩人物心理,还要查阅故事发生的文化背景,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吸收,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3.课外实践,培养学生的写作创新能力
为了丰富学生写作材料,提高写作能力,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在课外语文实践活动中,学生的独立性、灵活性、创新意识更容易得到培养。如:去郊游,踏春、野炊,在大自然中寻找写作的源泉;做义务服务,敬老、为父母分忧,在爱的大环境中学会感恩,懂得回馈,让学生有感而发,有话可言,有情可抒。从而培养学生的积极健康的写作思想和思维的创新。
中学语文教学任重道远,作为教师本身,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跟紧素质教育的步伐,更新教育理念,才能够为祖国建设培养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梁正秀.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成才之路.2009(14).
[2]张彤彤.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9(11).
[3]郑世杰.中学语文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03).
作者单位: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管渡中学
关键词:课堂 学生 创新教育
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新课程改革,首先要着力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学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创新教育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积极思考,积极探索,从而达到教学的互动。在这一过程中,也就让学生成为了教学的主体。
一、创新教育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教师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勇于创新精神,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改变灌输式教学方式和机械训练的现状。实施创新教育要做到以学生为本,利用科学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内在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教法灵活,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语文教师首先得要有创新的理念,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机制,新颖、独创性的教学手段,自然会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学习《两个小儿辩日》时,提出问题:“学了这篇文章,你的收获是什么?假如孔子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最想对他说什么?”学生积极讨论,做出总结:(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有诚实的学习态度。(2)看问题不能只看一面,要多角度去看待问题。(3)就连大教育家孔子也有不知道的,真是学无止境,我们更要努力用知识充实自己。(4)科学在飞速发展,人类在进步,孔子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中学生轻易就解决了。谈到最想对孔子说什么时,有的同学说:“孔先生,你诚实的学习态度值得我们去学习,但也要认真学习更多的科学知识,才能称得上真正的教育家。”有的说:“孔先生,你的行为让我们进一步理解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
2.鼓励质疑,启发學生的创新意识
“学贵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是创新的动力。没有问题意识就没有创新意识,教师应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即使是教师一时难以解答的问题,也要首先肯定学生的积极探索精神,让学生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进而启发学生可贵的创新意识。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个性”被称为人类心理行为的动力来源。在学习上能促使学生向着某个目标积极进取。语文教学不要扼杀学生的“个性”发展,要因材而施教,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张扬学生的人格力量,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尽快转化为实际创新能力。
1.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有美感参与的、综合运用多种思维形式并且有开拓创新特色的思维活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多种思维的训练,就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有类比思维、联想思维、辐射思维、逆向思维、辩证思维等多种训练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方法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学生在愉快、和谐、民主的氛围中,智力能够有效地发挥,个性心理特征也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全神贯注中愉悦身心,激发灵感,求得最佳创新状态,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发挥到极致。
三、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才能转化为创新能力。语文课堂教学,教师不是决策者,而是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者,帮助者,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设计师。语文教师要注意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让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中去。教师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创新能力。
1.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要让学生乐于参加实践活动,激发他们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建立朗读小组、作文小组、书法小组等,开展阅读知识比赛、作文比赛活动,让每个同学都积极地参与进去,在活动中,既体现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又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实践能力。
2.课堂话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指导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以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如《孔乙己》《范进中举》等课文都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在排演过程中要尽量让学生人人参与,或扮演角色,或承担服装、场地、背景的设计,或改编剧本,或导演。在编演过程中,学生要分析人物关系,揣摩人物心理,还要查阅故事发生的文化背景,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吸收,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3.课外实践,培养学生的写作创新能力
为了丰富学生写作材料,提高写作能力,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在课外语文实践活动中,学生的独立性、灵活性、创新意识更容易得到培养。如:去郊游,踏春、野炊,在大自然中寻找写作的源泉;做义务服务,敬老、为父母分忧,在爱的大环境中学会感恩,懂得回馈,让学生有感而发,有话可言,有情可抒。从而培养学生的积极健康的写作思想和思维的创新。
中学语文教学任重道远,作为教师本身,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跟紧素质教育的步伐,更新教育理念,才能够为祖国建设培养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梁正秀.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成才之路.2009(14).
[2]张彤彤.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9(11).
[3]郑世杰.中学语文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03).
作者单位: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管渡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