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本质是教会学生自己读书、自己质疑、自己求索。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教学;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1270(2011)03-0108-01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调动学习主体,引导他们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本质是教会学生自己读书、自己质疑、自己求索。
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环境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进而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营造一种充满真情与关爱的氛围,对学生多一些宽容、理解和微笑。使学生感到教师可亲可爱,让学生受到情的感染、爱的激励,得到美的享受,在兴奋中发扬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让学生对教师有亲近感,使学生感到受教育是快乐的,发展是愉快的。从而逐步形成主动参与、敢于争辩的学习氛围。
创设情境,激发情趣与求知欲。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过程要注意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兴趣是推动学生探究知识的催化剂,是最好的老师。自主学习理论也强调培养学生旺盛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动地学习。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多地带有直觉性、形象性,因此,教师要依据教材具体内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独具匠心地创设情境,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点燃其求知欲望。激发其兴趣,将其带人一种好奇、渴盼而急不可耐的境界。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声像相配,创设与教学内容吻合的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道德观念的认知:教师通过创设悬念,巧设启发提问,引导学生体验情感并促其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还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如表演、小品等活动创设情境,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动用多种感官,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使其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从而真正成为认识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鼓励学生质疑和提问。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疑,甚至提出相反的看法与结论。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提问,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论是正确还是错误,是简单还是复杂,都应给予肯定与鼓励,尤其是对差生提出的问题,更应给予肯定,切不可指责与嘲讽。只有这样,学生才敢开口,积极提问。在质疑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帮助,尤其是当学生遇到困惑时,教师要启发暗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让学生懂得由于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提出的问题也各不一样,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相同。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养成敢于问也善于问的习惯。这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
多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建立一个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情感机制。形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课堂环境,落实到教师的实际行动上就要求教师有意地设计一些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增加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让他们多争论、多交流。提出问题让全班学生讨论,在讨论和争论过程中又会出现新的疑问,并一一地加以解决,最后在大家的努力下达成了共识。这种合作学习给每个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的机会,使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更丰富、全面,使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在探索中获得结论有一种特殊的成功体验,这会给学生的身心带来愉悦,这对他们今后人生道路上进行新的探索是一种激励和渴望。
用各种手段激发学习兴趣。如以时政新闻激发学习兴趣。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不能仅停留在简单的罗列和拼凑上,重要的是要水乳交融的化时事政治知识于思想政治课的基本观点和原理之中,把二者有机的统一起来,从天下事引理论,寓理论于天下事,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启迪和教育。同时,培养学生关注时事,喜欢时事,唤起他们对思想品德学科的浓厚兴趣。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激发学习兴趣。初中思想政治教材中一些理论比较抽象,不易理解。但如果我们在注意理论性、科学性的同时,能讲究一点趣味性,把阐述理论同形象化叙述融为一体,就可以使理论增添感情的色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掌握基本原理,不断提高自己思想认识水平。尤其在讲授中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可以起到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以少胜多的效果。比喻恰当,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而且能加深学生理解,加深印象,加强巩固。悦耳动听的音乐、风趣诙谐的寓言、引人入胜的故事等融入到教学之中,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撞击学生思维的火花。
联系生活实际,注重行为实践,深化道德情感。思品课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最终目的。因此,初中思想品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行为训练,加强学生道德实践的教育指导,深化道德情感,促进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的转化,从而形成自觉的、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自己的行为目标。教师要运用榜样的力量影响教育学生,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内化学生的行为,尤其让学生以身边的榜样为对象制定切实可行的行为目标,做到有始有终。坚持课内外活动相结合,实践道德情感。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的知识教学要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道德行为的实践指导,还必须落实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中,与班会、团会、家庭和社会密切结合,促进学生知行的统一,进行道德行为训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门,亲自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社会调查、专题访问、当小记者等活动,培养学生关心热爱社会的情感,提高其主人翁意识,逐步具有能够正确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是非问题的判断能力。
总之,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自主学习,教师要遵从认知规律适当地创设情境,采用多种方法,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鼓励学生质疑,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把思想品德的培养目标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追求,从而提高教学实效性,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最终实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教学;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1270(2011)03-0108-01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调动学习主体,引导他们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本质是教会学生自己读书、自己质疑、自己求索。
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环境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进而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营造一种充满真情与关爱的氛围,对学生多一些宽容、理解和微笑。使学生感到教师可亲可爱,让学生受到情的感染、爱的激励,得到美的享受,在兴奋中发扬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让学生对教师有亲近感,使学生感到受教育是快乐的,发展是愉快的。从而逐步形成主动参与、敢于争辩的学习氛围。
创设情境,激发情趣与求知欲。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过程要注意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兴趣是推动学生探究知识的催化剂,是最好的老师。自主学习理论也强调培养学生旺盛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动地学习。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多地带有直觉性、形象性,因此,教师要依据教材具体内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独具匠心地创设情境,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点燃其求知欲望。激发其兴趣,将其带人一种好奇、渴盼而急不可耐的境界。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声像相配,创设与教学内容吻合的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道德观念的认知:教师通过创设悬念,巧设启发提问,引导学生体验情感并促其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还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如表演、小品等活动创设情境,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动用多种感官,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使其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从而真正成为认识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鼓励学生质疑和提问。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疑,甚至提出相反的看法与结论。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提问,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论是正确还是错误,是简单还是复杂,都应给予肯定与鼓励,尤其是对差生提出的问题,更应给予肯定,切不可指责与嘲讽。只有这样,学生才敢开口,积极提问。在质疑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帮助,尤其是当学生遇到困惑时,教师要启发暗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让学生懂得由于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提出的问题也各不一样,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相同。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养成敢于问也善于问的习惯。这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
多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建立一个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情感机制。形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课堂环境,落实到教师的实际行动上就要求教师有意地设计一些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增加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让他们多争论、多交流。提出问题让全班学生讨论,在讨论和争论过程中又会出现新的疑问,并一一地加以解决,最后在大家的努力下达成了共识。这种合作学习给每个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的机会,使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更丰富、全面,使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在探索中获得结论有一种特殊的成功体验,这会给学生的身心带来愉悦,这对他们今后人生道路上进行新的探索是一种激励和渴望。
用各种手段激发学习兴趣。如以时政新闻激发学习兴趣。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不能仅停留在简单的罗列和拼凑上,重要的是要水乳交融的化时事政治知识于思想政治课的基本观点和原理之中,把二者有机的统一起来,从天下事引理论,寓理论于天下事,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启迪和教育。同时,培养学生关注时事,喜欢时事,唤起他们对思想品德学科的浓厚兴趣。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激发学习兴趣。初中思想政治教材中一些理论比较抽象,不易理解。但如果我们在注意理论性、科学性的同时,能讲究一点趣味性,把阐述理论同形象化叙述融为一体,就可以使理论增添感情的色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掌握基本原理,不断提高自己思想认识水平。尤其在讲授中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可以起到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以少胜多的效果。比喻恰当,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而且能加深学生理解,加深印象,加强巩固。悦耳动听的音乐、风趣诙谐的寓言、引人入胜的故事等融入到教学之中,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撞击学生思维的火花。
联系生活实际,注重行为实践,深化道德情感。思品课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最终目的。因此,初中思想品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行为训练,加强学生道德实践的教育指导,深化道德情感,促进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的转化,从而形成自觉的、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自己的行为目标。教师要运用榜样的力量影响教育学生,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内化学生的行为,尤其让学生以身边的榜样为对象制定切实可行的行为目标,做到有始有终。坚持课内外活动相结合,实践道德情感。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的知识教学要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道德行为的实践指导,还必须落实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中,与班会、团会、家庭和社会密切结合,促进学生知行的统一,进行道德行为训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门,亲自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社会调查、专题访问、当小记者等活动,培养学生关心热爱社会的情感,提高其主人翁意识,逐步具有能够正确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是非问题的判断能力。
总之,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自主学习,教师要遵从认知规律适当地创设情境,采用多种方法,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鼓励学生质疑,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把思想品德的培养目标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追求,从而提高教学实效性,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最终实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