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庄子的知识论深植于春秋战国时期特殊的社会历史情景中,从自然主义立场出发,将知识与天道、知识与德性相关联,以求知服务于个体本真自由生命价值之实现。在对知识局限性形成的影响因素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庄子就如何处理教育与知识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我们勾勒了一幅立体的独具一格的教育图景,深入阐述了知识的边界、知识的效用及求知的境界等问题,重点探讨了求知的态度与功夫问题。庄子的知识论及其勾勒的教育图景为我们当下深入理解知识与生命、教育与知识的关系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机 构】
: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浙江杭州31112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庄子的知识论深植于春秋战国时期特殊的社会历史情景中,从自然主义立场出发,将知识与天道、知识与德性相关联,以求知服务于个体本真自由生命价值之实现。在对知识局限性形成的影响因素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庄子就如何处理教育与知识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我们勾勒了一幅立体的独具一格的教育图景,深入阐述了知识的边界、知识的效用及求知的境界等问题,重点探讨了求知的态度与功夫问题。庄子的知识论及其勾勒的教育图景为我们当下深入理解知识与生命、教育与知识的关系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其他文献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慰安妇"制度的研究在日本学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论,其中出现了三派观点:左翼史家认为"慰安妇"为日军所迫,右翼人士对之反驳,而以上野千鹤子为首的女性主义者则指出,左、右翼学者纠缠于官方文件的有无来考察、检证"慰安妇"制度,却对"慰安妇"所做的口述证言不加重视,因其带有情绪化或不一致的内容而视之为次要,贬低其史料价值。从近代史学的发展来看,史家重视文献史料而忽视口述证言,表现了兰克史学的影响,在日本史学界尤其明显。但新兴的历史学诸流派——以情感史、女性史和记忆研究等为代
金亡前后,元好问以"国亡史作"的忧愤之情和自觉意识撰写了大量的碑传文。从史学史和情感史的视角来看,其碑传文叙写中呈现了汉族士大夫知识分子在金、元两个北族王朝易代之际,其民族意识、文化立场、政治认同相互纠葛的复杂状况,折射出他们以"中州文脉"为中心,形成超越种族、王朝和地域的"中州"士的认同意识和归属感。这不但为他们自身在动乱时代的人生选择建立思想基础,也为"大一统"王朝的再兴准备了国家想象,更使"国亡史作"作为中国文化的历史意识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现代爱国主义源于一种历史记忆基础上的信仰构建。"祖国"的符号、国家的象征、纪念的仪式是承载记忆的意义单元,它们可以通过物质、理念、空间等形式构成民族-国家的"记忆之场"。由此形成的象征体系又是滋生爱国心的"情感场域",既包括象征符号所营造的当下情感体验,又汲取了文化遗产与历史记忆中的情感资源,继而形塑了一种过去-当下-未来、场所-区域-全国之间的"共情"。它不仅担负着再造记忆与形塑认同的政治社会功能,还致力于培育信仰与实践上的情感共同体。如果说民族-国家的集体记忆补充了传统爱国主义的历史叙
苏德柳《更路簿》已发现40多年,是迄今所知海南渔民的海道针经中发现时间最早、也是抄写或形成时间最早的本子之一。从1980年开始就被我国外交部连年作为中国人最早发现、最早命名、最早开发经营和持续不断地有效管理南海诸岛的重要证据。笔者研究发现,在整个苏德柳《更路簿》本子中,只有《驶船更路定例》篇是明代中期以后至明末从福建一带《针路簿》传抄而来,但经过后人的补充;而第一、二篇则是海南渔民在我国南海诸岛从事渔业生产和航海实践的总结,使用时间一直延续至近现代。苏德柳《更路簿》有力地证明了至少从明代开始,海南渔民就在
以往将德国康斯坦茨学派的学说理论笼统称为"接受美学"是不确切的,可取的说法是将姚斯的"接受美学"与伊瑟尔的"审美反应理论"统称为"接受理论",而将两者视为"接受理论"的两支流。值得注意的是,接受理论的要义并不只是在于肯定文学接受使文学创作得以完成,并且通过反馈作用使文学创作得以完善和提升,更在于突破那种从创作到接受、再从接受回馈创作的封闭式的轮回,将文学接受进一步转换为新的"艺术生产"。接受理论的贡献在于表现出一种凝练批评范式的理论自觉,如姚斯的期待视野、视野交融,伊瑟尔的隐含的读
阐释是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这不仅是由于阐释主体的复杂性,而且也是由于阐释对象的多样性。对以虚构的人物、故事或者自然景物描写为内容的文学文本的阐释显然不同于对记载真实事件或者某种抽象道理的历史文本或哲学文本的阐释,而对于记录着某种瞬间感受、朦胧情绪的诗歌的阐释又不同于对叙事性文学的阐释。这就意味着阐释必然具有多种形式。"趣味阐释"是中国传统诗文评解读诗歌的主要方式,它在言说方式与运思方式上与通常意义上的阐释有着很大不同。趣味阐释基于趣味而又创造着趣味,在这个意义上说,趣味阐释又是一种具有创造性或者生产性
社会主要矛盾的化解与法治联系起来,就是用法治方式实现社会的平衡发展。法治是化解社会主要矛盾常态的方式。其前提预设是能把社会主要矛盾纳入法律调整,使社会主要矛盾分解为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矛盾。法律关系主体有公权力(国家、政府等)和私权利(公民、法人等)主体两种。从法学的角度看,社会主要矛盾可以分解为权力冲突、权力与权利冲突、权利冲突。法治国家建设可以解决权力冲突;法治政府建设可以化解权力与权利之间的矛盾;法治社会建设可以解决权利纠纷。法治中国建设就是在反对权力和权利绝对化过程中实现社会的平衡发展。
"法治中国"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一个重要政治概念,其提出本身有着学术上的基础和脉络。通过对一元普适主义的西方法治观的反思和批判,法治中国话语的兴起,就构成了"法治中国"概念的思想基础和学理脉络。其中,邓正来的"理想图景论"与其他法治中国话语的重大区别,就在于它在反对一元普适法治观的同时,主张一个实质法治的概念,代表了中国法治话语的一种实质转向。其主张的实质性"法治中国"概念,又跨越了实质法治概念可能面临的两大陷阱,得以避免实质法治概念存在的"反法治"悖论,即通过方法论个人主义路径,拒斥
彼得斯在《伦理学与教育》一书中,集中探讨了教育平等原则及其评价标准。彼得斯从亚里士多德的"平等地对待平等,不平等地对待不平等"这一伦理学假设出发,推演出了他的教育平等思想。彼得斯认为,应该根据教育观来确定教育平等问题。他通过对"受过教育的人"这一概念的分析提出了他的教育观:教育不是指具有丰富知识和技能的人,而是掌握知识背后的"看法"的人。教育平等不仅是教育给人带来技能方面的平等,而是需要尊重每一位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充分实现教育的内在价值。彼得斯在分析教育平等问题时提出了教育平等的伦理学难题,
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生产理论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史观和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对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展开批判的视野。该理论触及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艺术生产被社会化商品生产和资本逻辑所绑架的实质。由于艺术生产被纳入社会化商品生产和资本的逻辑链条,致使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艺术生产论域内的审美自律论和艺术自主论,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潜藏着深刻的内在悖论,由此决定了审美自律和艺术自主的主张在根本上就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理论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