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百姓谈到教育孩子的经验时,常说一句俗话:“顺着毛儿抹。”如果与孩子情感上对立,搞得剑拔弩张,教育的失败就成为必然。我长期担任班主任,对“顺着毛儿抹”这句话有着更深的体会。在教育学生的问题上,真得讲究一个“顺”字,要顺性而为,顺势而为,顺理而为,顺众而为。
顺性而为
顺性而为,就是顺应学生的天性,顺应儿童个体发展需要去有所作为。如果说“以人为本”体现为对人的尊重,那么“顺性而为”则是对人的尊严的维护,是对人性中表现出来的欲望给予引导,对人的潜能给予开发。
有人说:“初一的孩子好吃,初二的孩子好穿。”其实,这是人的发展规律使然。初二这个年龄段,大多数孩子进入青春期,更加注重自身形象不足为奇。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多数家庭经济条件不错,穿戴方面讲究一些也是正常现象,但是过分追求穿戴打扮甚至盲目攀比就不正常了。任初二班主任时,面对学生间穿着打扮盲目攀比现象,我认识到“顺性而为”不是“任性而为”,除了“顺性”,必须“而为”。于是我决定召开一个主题班会,采用启发思考、敞开思想、广开言路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会前,我布置大家细心观察,寻找周围环境中的美。经过准备,主题班会开始了。会上,我与学生一起讨论“什么是真正的美?”大家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谈到审美观点,因人而异;从“骏马秋风冀北”的刚性美,谈到“杏花春雨江南”的柔性美;从奇装异服以怪为美,谈到朴实无华的自然美;从珠光宝气的外表美,谈到反映高尚道德情操的心灵美。通过讨论,多数同学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美。一些学生主动要求家长退掉那些不适合中学生身份的服装,还有的男生悄悄地剪去了长发。
顺挚而为
顺势而为,就是顺着事物发展的总体趋向而为。“势”字下面有一个“力”,是可借用之力,它有明显的趋向性,如箭在弦上,如巨石立于陡坡,如洪水蓄积于高峡。对教育来说,“势”也是一个强大的教育资源,顺势而为,就可以四两拨千斤,就可以事半功倍,就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
那一年,学校领导分配我担任初二(一)班班主任。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班上几个学生在自己最珍爱的笔记本上工工整整地抄着“今朝有酒今朝醉”“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为朋友两肋插刀”之类的所谓“江湖名言”,并暗中传看。此事引起我的深思。我想,学生有搜集名言的愿望,并非坏事,只要正确引导,拨正方向,既可以激励进步,又可以陶冶性情。但如果缺乏指导,放任自流,难免各种所谓“名言”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消极作用。经过反复考虑,我决定“顺势牵引”,“变暗为明”,大张旗鼓地在全班开展搜集座右铭和名言的活动。这个活动要求每个同学把自己最喜爱的座右铭和名言轮流写在黑板上,让大家共同欣赏。写上黑板的第一条名言是:“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这样,每天由一个同学在黑板上写,许多同学主动把黑板上的名言抄到自己的笔记本上。因为一个同学六十多天才轮到一次机会,所以每个人都很珍惜和重视,几天前就积极准备,广泛搜集,精心挑选。选出的名言都具有内容健康、语言精练、境界高雅,意味深长的特点。日积月累,这些富有哲理、感染力强、催人奋进的名言和座右铭流传在学生们的口头上,积淀在学生们的脑海中,对学生们的思想进步和个人修养的提高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连日常活动中的举手投足也渐有“儒雅之风”。
顺理而为
顺理而为,即对学生晓之以理。将欲擒之,必先纵之;将欲“导”之,必先“顺”之。特别是在学生自认为“满嘴是理”的情况下,最好先顺势接过学生的“理”,用教育智慧,在不经意间引导学生拐过一个美丽的弧形弯,把学生的思维送入“正理”的轨道。
曾有一个学生留级到我班上,第一天就穿拖鞋进教室,被我拦住后挺不服气,说什么“皮鞋是鞋,球鞋也是鞋,布鞋还是鞋,拖鞋难道不是鞋吗?我也是跟别人一样穿着鞋上课呀!”“呀,你这一大套‘鞋理’(斜理)还讲得真顺溜。”我说,“那我们就继续讨论一下各种鞋的主要作用吧。”
他似乎觉察到我在为后面的谈话埋下“伏笔”,愣了一下,声音顿时低了下来:“球鞋主要用于运动,拖鞋主要用于宿舍与浴室……”“你讲得很正确,布鞋比较宽松柔软,适合于日常生活;球鞋比较牢固和跟脚,在运动场上发挥优势;而拖鞋比较方便随意,适合在宿舍、浴室使用。”看到他不再理直气壮,我乘势耐心地跟他讲,学习需要庄重的环境,而庄重的环境需要全体同学的维护,如果大家都穿拖鞋进教室,教室就像宿舍、浴室一样,在那样散漫的氛围中,你能静下心来学习吗?见他明白道理后,我就将自己的一双布鞋借给他穿进教室。此后,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问题。
顺众而为
顺众而为,是指在不违反大的原则的前提下,尽可能照顾大多数人的要求,不逆众意,不犯众怒。
一次,我到初三(6)班上物理辅导课,刚到教室门口就感到一股暖气迎面扑来,学生们红扑扑的脸上似乎看不到初冬的影子。在讲台前站定的我刚准备上课,却发现教室内的情况有点异常。许多学生心不在焉,不时地向室外张望。室外是初冬的第一场大雪,纷纷扬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操场上的积雪已有两寸多厚。短暂的骚动后,班长终于站起来,为难地说:“老师,我们要跟你借一节课。”“干什么?”“打雪仗!”“明天有体育活动课,可以打雪仗。”“老师,天气不太冷,等到明天,积雪也许就融化了,况且今天的辅导课与明天的活动课对调,并没有大的影响,我们还是想……”看到班长有点可怜的样子,我突然感觉到学生们的要求并不过分,近几年下大雪的机会很少,打雪仗已经成了孩子们的奢求。今天的机会一旦失去,可能就成为整个初中阶段的遗憾。于是,未等班长说完,我微笑着说:“同意借课!”教室里一片欢腾。我摆摆手,表示有话要说。欢呼声戛然而止。我说:“我同意借课的条件是,明天物理辅导课请大家谈谈跟打雪仗有关的物理知识。”学生们用一阵掌声表示同意后,冲向操场。
第二天果然是雪后天晴,不到中午就积雪消融,露出潮湿的黑土地。下午科代表早早地通知我,第三节体育活动课给我上物理辅导课,算是有借有还,实践诺言。那天物理辅导课上,学生们注意力特别集中,发言也特别踊跃,甚至有点讨好老师的意思,似乎想报答老师昨天同意借课的“恩情”。课堂讨论内容涉及面比较广,与雪有关的热学问题、天气问题、农业生产问题,与雪地有关的摩擦问题等。大家通过热情的讨论与争论,弄清了许多问题,学到了许多知识,也提高了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
“顺着毛儿抹”这句土话,其实就是顺着规律办事的意思。这不光适用于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也有很好的启发。
顺性而为
顺性而为,就是顺应学生的天性,顺应儿童个体发展需要去有所作为。如果说“以人为本”体现为对人的尊重,那么“顺性而为”则是对人的尊严的维护,是对人性中表现出来的欲望给予引导,对人的潜能给予开发。
有人说:“初一的孩子好吃,初二的孩子好穿。”其实,这是人的发展规律使然。初二这个年龄段,大多数孩子进入青春期,更加注重自身形象不足为奇。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多数家庭经济条件不错,穿戴方面讲究一些也是正常现象,但是过分追求穿戴打扮甚至盲目攀比就不正常了。任初二班主任时,面对学生间穿着打扮盲目攀比现象,我认识到“顺性而为”不是“任性而为”,除了“顺性”,必须“而为”。于是我决定召开一个主题班会,采用启发思考、敞开思想、广开言路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会前,我布置大家细心观察,寻找周围环境中的美。经过准备,主题班会开始了。会上,我与学生一起讨论“什么是真正的美?”大家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谈到审美观点,因人而异;从“骏马秋风冀北”的刚性美,谈到“杏花春雨江南”的柔性美;从奇装异服以怪为美,谈到朴实无华的自然美;从珠光宝气的外表美,谈到反映高尚道德情操的心灵美。通过讨论,多数同学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美。一些学生主动要求家长退掉那些不适合中学生身份的服装,还有的男生悄悄地剪去了长发。
顺挚而为
顺势而为,就是顺着事物发展的总体趋向而为。“势”字下面有一个“力”,是可借用之力,它有明显的趋向性,如箭在弦上,如巨石立于陡坡,如洪水蓄积于高峡。对教育来说,“势”也是一个强大的教育资源,顺势而为,就可以四两拨千斤,就可以事半功倍,就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
那一年,学校领导分配我担任初二(一)班班主任。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班上几个学生在自己最珍爱的笔记本上工工整整地抄着“今朝有酒今朝醉”“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为朋友两肋插刀”之类的所谓“江湖名言”,并暗中传看。此事引起我的深思。我想,学生有搜集名言的愿望,并非坏事,只要正确引导,拨正方向,既可以激励进步,又可以陶冶性情。但如果缺乏指导,放任自流,难免各种所谓“名言”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消极作用。经过反复考虑,我决定“顺势牵引”,“变暗为明”,大张旗鼓地在全班开展搜集座右铭和名言的活动。这个活动要求每个同学把自己最喜爱的座右铭和名言轮流写在黑板上,让大家共同欣赏。写上黑板的第一条名言是:“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这样,每天由一个同学在黑板上写,许多同学主动把黑板上的名言抄到自己的笔记本上。因为一个同学六十多天才轮到一次机会,所以每个人都很珍惜和重视,几天前就积极准备,广泛搜集,精心挑选。选出的名言都具有内容健康、语言精练、境界高雅,意味深长的特点。日积月累,这些富有哲理、感染力强、催人奋进的名言和座右铭流传在学生们的口头上,积淀在学生们的脑海中,对学生们的思想进步和个人修养的提高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连日常活动中的举手投足也渐有“儒雅之风”。
顺理而为
顺理而为,即对学生晓之以理。将欲擒之,必先纵之;将欲“导”之,必先“顺”之。特别是在学生自认为“满嘴是理”的情况下,最好先顺势接过学生的“理”,用教育智慧,在不经意间引导学生拐过一个美丽的弧形弯,把学生的思维送入“正理”的轨道。
曾有一个学生留级到我班上,第一天就穿拖鞋进教室,被我拦住后挺不服气,说什么“皮鞋是鞋,球鞋也是鞋,布鞋还是鞋,拖鞋难道不是鞋吗?我也是跟别人一样穿着鞋上课呀!”“呀,你这一大套‘鞋理’(斜理)还讲得真顺溜。”我说,“那我们就继续讨论一下各种鞋的主要作用吧。”
他似乎觉察到我在为后面的谈话埋下“伏笔”,愣了一下,声音顿时低了下来:“球鞋主要用于运动,拖鞋主要用于宿舍与浴室……”“你讲得很正确,布鞋比较宽松柔软,适合于日常生活;球鞋比较牢固和跟脚,在运动场上发挥优势;而拖鞋比较方便随意,适合在宿舍、浴室使用。”看到他不再理直气壮,我乘势耐心地跟他讲,学习需要庄重的环境,而庄重的环境需要全体同学的维护,如果大家都穿拖鞋进教室,教室就像宿舍、浴室一样,在那样散漫的氛围中,你能静下心来学习吗?见他明白道理后,我就将自己的一双布鞋借给他穿进教室。此后,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问题。
顺众而为
顺众而为,是指在不违反大的原则的前提下,尽可能照顾大多数人的要求,不逆众意,不犯众怒。
一次,我到初三(6)班上物理辅导课,刚到教室门口就感到一股暖气迎面扑来,学生们红扑扑的脸上似乎看不到初冬的影子。在讲台前站定的我刚准备上课,却发现教室内的情况有点异常。许多学生心不在焉,不时地向室外张望。室外是初冬的第一场大雪,纷纷扬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操场上的积雪已有两寸多厚。短暂的骚动后,班长终于站起来,为难地说:“老师,我们要跟你借一节课。”“干什么?”“打雪仗!”“明天有体育活动课,可以打雪仗。”“老师,天气不太冷,等到明天,积雪也许就融化了,况且今天的辅导课与明天的活动课对调,并没有大的影响,我们还是想……”看到班长有点可怜的样子,我突然感觉到学生们的要求并不过分,近几年下大雪的机会很少,打雪仗已经成了孩子们的奢求。今天的机会一旦失去,可能就成为整个初中阶段的遗憾。于是,未等班长说完,我微笑着说:“同意借课!”教室里一片欢腾。我摆摆手,表示有话要说。欢呼声戛然而止。我说:“我同意借课的条件是,明天物理辅导课请大家谈谈跟打雪仗有关的物理知识。”学生们用一阵掌声表示同意后,冲向操场。
第二天果然是雪后天晴,不到中午就积雪消融,露出潮湿的黑土地。下午科代表早早地通知我,第三节体育活动课给我上物理辅导课,算是有借有还,实践诺言。那天物理辅导课上,学生们注意力特别集中,发言也特别踊跃,甚至有点讨好老师的意思,似乎想报答老师昨天同意借课的“恩情”。课堂讨论内容涉及面比较广,与雪有关的热学问题、天气问题、农业生产问题,与雪地有关的摩擦问题等。大家通过热情的讨论与争论,弄清了许多问题,学到了许多知识,也提高了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
“顺着毛儿抹”这句土话,其实就是顺着规律办事的意思。这不光适用于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也有很好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