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新长征,我国外国文学研究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80年代以来,国外各种新思潮、新理论、新观点蜂拥而人,在国内文坛上激起一轮又一轮热烈的讨论与争辩。为及时反映外国文学研究领域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态势,消化吸收其研究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于1987年创办了《外国文学评论》。
本文从文化研究与后殖民批评的角度,讨论四部长篇小说:哈代的《卡斯特桥市长》、阿契贝的《支离破碎》、鲁迅的《阿Q正传》和赛珍珠的《大地》。这些文本之所以被放在一起考察,是基于它们共同的特点:它们都与现代化这一历史过程密切相关。由于这几部名著的写作意图及文化背景大不相同,它们还向我们展示了传统与现代之间张力的诸种形态。托马斯.哈代探讨的是单一民族传统中的新旧交替 钦努阿.阿契贝揭示了西方现代文明对平静的前现代非洲生活带来的"震荡" 鲁迅鞭挞了他的同胞身上的普遍弱点,希望他们能够正视西方民主和科学的挑战
1928年,弗吉尼亚·伍尔夫以“女人与小说”为题连续做了几次讲演,其中谈到,“一个女人要想写小说,就一定要有钱,还要有一间自己的屋子。”因为在维多利亚时代,发表文学作品的大门对于妇女来说是紧闭的,哪怕莎士比亚有个才高八斗的妹妹,她的文学才华也不可能得到发展。今天,伍尔夫的这篇讲演已成为女性主义思想传统的经典文献,而“有一间自己的屋子”似乎也成了所有女性主义者的一个标识性代码。但是,
在21世纪撰写文豪狄更斯的传记,难出新意,也难有超越。就像有评论指出的,“对莎士比亚,我们几乎一无所知,而对狄更斯,我们几乎无所不知。”走进图书馆,可以看见成排关于狄更斯的著作,包括他的各种传记、介绍、评论、索引、信件集等等;
《外国文学评论》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主办、以反映中国学者在外国文学研究方面最新学术成果为宗旨的国家级核心期刊。为进一步方便作者写作和读者阅读,从2009年第1期起,本刊将实行新订的编排规范。现将投稿注意事项规定如下:
今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南京召开的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第八届专题研讨会有着特殊的意义。1979年7月,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将中国这片土地从创痛中唤醒,吴富恒、陈嘉、杨周翰、王佐良等一批从事美国文学研究的先行者,即率先在山东大学正式成立了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China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American Literature,简称美文会[CASAL]),1991年,
2009年第一期的《评论观察》(CriticalSurvey)专刊讨论1830年代至1920年代有关东方的旅行作品和虚构作品(小说),企图将维多利亚时代英国文学中的东方作为一个整体的概念进行深入一步的分析:维多利亚文学对于东方的兴趣到底是什么?它使用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再现形式?
奥古斯丁的《忏悔录》通常被视为西方文学自传的经典,但它是否是一部严格意义的自传却一直受到质疑。本文试图以“自画像”这一绘画体裁为线索,从《忏悔录》的结构、内容和语言等方面考察这一作品的文本特征,以重新理解其文学自传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