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新长征,我国外国文学研究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80年代以来,国外各种新思潮、新理论、新观点蜂拥而人,在国内文坛上激起一轮又一轮热烈的讨论与争辩。为及时反映外国文学研究领域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态势,消化吸收其研究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于1987年创办了《外国文学评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新长征,我国外国文学研究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80年代以来,国外各种新思潮、新理论、新观点蜂拥而人,在国内文坛上激起一轮又一轮热烈的讨论与争辩。为及时反映外国文学研究领域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态势,消化吸收其研究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于1987年创办了《外国文学评论》。
其他文献
今年是《外国文学评论》创刊25周年;本期是总第100期。值此之际,编辑部特刊登自1987年创刊以来“大事记”若干则以示纪念,并借此向曾经为这份刊物付出心血的冯至先生、前任编委们、主编们、编辑们、编务们致意。“大事记”详列25年来本刊人员、专题、学术会议议题、栏目、论文体例、出版方、印刷方、定价、页码、开本的变更,以备作为将来刊物史研究之材料。
德里达去世已经三年多了,在“作者真的死了”的情况下,重新审视他的论著会不会产生新的意义?事实上,德里达的晚期著述,特别是最后15到20年的论著并不广为人知,也没有被很好地消化。这一方面是因为德里达写得太多,接受了太多采访,让即便是专治其思想的人也很难深入他浩繁的著述;另一方面,仍有很多人还在跟他六七十年代的论著较劲,这些作品都值得一再阅读和思考,这样就放慢了跟上他的步伐。因此,德里达晚年在死亡阴影笼罩下的大量撰述,其价值可以说一直还没有得到恰当的评估。
2007年12月15—16日,“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语文学研究分会成立会议暨第一届全国英语文学论坛”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举行。在会议上,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程朝翔教授、中国社科院外文所副所长陆建德教授、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王守仁教授、美国哈佛大学英语系系主任James Engell教授、台湾大学文学院前任院长、外文系/戏剧系特聘教授彭镜禧教授、以及香港中文大学英语系系主任David Parker教授分别作了主题发言,探讨了与英语文学教学和研究相关的一些宏观问题。来自全国40余所大学英语文学专业的教师参加
中国自步人多舛的近代,率先从封建旧梦中醒来的思想者便视“维新”为强国蓝图;至当代,“实现现代化”更被确立为国家建设纲领,成为各行业、各领域发展的加速器。可是,当我们距离现代化目标越来越近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意识到,“现代化”一词原来有着更宽泛的含义。如当代社会学家艾伯托·马蒂内利的定义,“现代化”其实是“现代社会结构、
虽然埃兹拉·庞德的传记算来也出了六七部,但是像艾略特传记那样具有学术份量的庞德传记却一向被认为是个缺门。按说去年也不是庞德的什么整日子,但牛津大学出版社推出的由约克大学资深退休教授A.大卫·穆迪(A.DavidMoody)撰写的《诗人庞德传》(Ezra Pound:Poet.A Portrait of the Man and his Work)的上卷,立刻就引起了英美文坛不大不小的震动。
澳大利亚著名女诗人朱迪斯·赖特在其著作中提出了“双面情结”概念,梳理和考察了主导及困扰澳大利亚诗歌写作的两种情感模式:其一为流放感,诗歌以欧洲弃儿的痛苦抒写消极无望的流放体验,对澳洲持排斥态度;其二为自由感,诗歌认识到澳洲广阔崭新的一面,但无法找到有效的调和途径,拥有自由却不能快乐地融入澳洲。赖特从诗人查尔斯·哈珀身上看到了超越双面情结的另一种情感,即积极和谐的地方感,哈珀把澳洲当成合情合理的生存之地,以平和的心态去描写和展现它。赖特关注的不仅仅是诗歌问题,而且是社会问题,她以实际行动表明了知识分子应肩负
《外国文学评论》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主办、以反映中国学者在外国文学研究方面最新学术成果为宗旨的国家级核心期刊。为进一步方便作者写作和读者阅读,从2009年第1期起,本刊将实行新订的编排规范。现将投稿注意事项规定如下:
赫尔曼·麦尔维尔(Herman Melville,1819—1891)是19世纪美国文学的重要作家。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起,美国出版了一批专门介绍和研究麦尔维尔的书籍。起始,大多学者只注重生平研究,以考证的形式挖掘和整理出版与麦尔维尔及其创作相关的人与事。这些早期著述虽然没有着眼于麦尔维尔创作中蕴涵的深刻命题和深远影响,但对日后进一步研究麦尔维尔,不断开掘其深邃的思想宝库奠定了基础。真正的麦尔维尔研究高潮是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之后才逐步形成的,麦尔维尔从此“步入”了美国经典文学的殿堂,不仅受到普通读者的关
笔者前不久看到一篇来稿,文章就当代俄罗斯文学的三位大家——布罗茨基、洛特曼和纳博科夫对普希金的抒情叙事长诗《叶甫盖尼·奥涅金》所做注释进行对比,按说这一选题是很有意思的,但编辑部在审读之后却没有刊用。给出的理由很简单:文章只做了一半——仅仅对三个注本做了些许介绍,而即使是介绍,似乎也未能道出布、洛、纳三个注本各自的特色和真正的价值。那么文章做不下去的原因又在哪里?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作者对于普希金原著在内容和艺术表现方面的特点,似还缺乏独到而准确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