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osao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决定于学科教学的落实。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乃至学生各种素质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及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以注重培养学生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主要特征,体现主动性、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原则。让学生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学习语文,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方法,使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
  一、转变更新教育观念是关键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科学,担负着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任务。小学语文教学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生观、学生观及教师观,做到教与学的统一,通过语文知识经验的传递去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学会学习、生活。引导学生主动发展,帮助学生形成主动发展的机制,不断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教会学生学习及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的目地。但人是有差异的,从现实讲,人人有才,人无全才,各有长短,只有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人才能成才。因此,在教学时要了解学生,发现学生,不但要提高学生的智商,而且要提高学生的情商;不仅要开发学生智力因素,而且要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着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使学生成为身心健康的人。要做到这一点,教师不但要有科学的头脑、高尚的人格、先进的思想、渊博的知识,而且要有热爱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成为学生的朋友。同时用教师求真求善求美的精神去培养求真求善求美的一代新人。
  二、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中,教师讲的太多,没有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状态,思维得不到发展,智力得不到开发。教师讲课的方法学生厌倦,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上学生自读、思考、练习、讨论的时间太少,得不到实践锻炼,能力得不到迁移训练。要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素质,就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教,启发式、引导式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例如:我在上《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首先提出问题引起兴趣。小女孩为什么在大年夜还在街上卖火柴?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每次擦火柴的原因,她看到了什么?……主要是培养学生读、说、总结、想象的能力。又如:在教《归类识字》这一单元时,为了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好奇”与“好玩”中接受知识。发展技能,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大胆地把“开火车”、“找朋友”、“夺红旗”等游戏、竞赛活动引入教学之中,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识字组词效率提高一倍多。
  三、加强学法指导,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大纲指出:“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小学语文教学中,要特别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强化学法指导,力图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掌握打开语文知识宝库的金钥匙。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地。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首先教给学生预习方法,促使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讲课前,布置一些深浅恰当的预习要求,让学生课前根据要求动脑、动手、动口,初步领会课文内容,找出疑难问题,上课时在听老师讲解,重点难点就迎刃而解了,学习也积极主动。
  其次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一是让学生学会理解词语。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除查字典外,还可以采用行之有效结合环境、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二是让学生理解句子。理解句子是读懂课文的基础。在教学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理解句子的方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通常采用抓关键词语理解句子和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方法。三是让学生学会分段和归纳段意。分段和归纳段意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学生掌握其方法规律,就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记叙文而言,分段一般按时间顺序、空间变换、事情的发展顺序、按问题或事物的不同性质、总分关系的结构、按空行为标志等划分;概括段意一般按综合法、摘引法、取主法、标题法、合并法等进行。四是学会归纳中心思想。通常从课题入手、从理解作者议论和抒情的部分入手、从理解时代背景等进行归纳。五是教给学生自己评价所学效果。让学生学会自己出一份式卷考自己,出题前教师把出题的原则和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出题比答题更难。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而且通过梳理知识、分析总结,锻炼了思维能力,达到了学习的真正目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以教会学习方法、以学生为主为指导思想,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精神,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千方百计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自己去听、去说、去写、去想,做到耳到、口到、眼到、手到、心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面向全体,因材施教,重视个性的技能发展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我们抓住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因材施教,以不同层次知识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因此,语文教学过程的设计、教法的安排,要适应于受教育者的不同层次、不同情况,让有能力的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接受知识,从而实现全面育人的目标。
  在语文教学的具体实施中,我采用异步教学法。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除指导他们超前学习之外,课堂上还让他们展开思维,从不同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而在课堂教学中尽量照顾中下生,让他们一节课内有较大收获,并注意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以中下生理解弄懂弄会为前提,针对他们的思维力,多启发多提问,对于他们的闪光点给予充分的肯定,作业的难度要适中。这样使上层学生的潜力得到发展,下层学生也能逐步提高,品尝进步的快乐。使各类学生能经常体验到进步和成功的喜悦,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使他们都能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学习。总之,我们要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使之在表现中增强兴趣,逐步把他们引导到教学目标上来。教育者基本态度是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素质教育是一种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因此,我们必须把握面向全体,重视个性发展的素质教育层次性原则,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重视个性技能发展,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注重把语文能力的培养有机地和知识教学过程相结合,将语文能力的培养寓于知识的领会、理解、运用、掌握之中,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培养他们的不同个性技能,使他们的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总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一代一代高素质的人才,是时代赋予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也是党和国家对教师的殷切希望。教师应站在时代的前列,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彻底转变观念,坚持素质教育,大胆摸索教学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面向全体学生,注意个性差异,让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他文献
工作十几年,见了各具特性的孩子,见了各种类型的家长,多少有些感触。  今年8月份,又遇到了学生拿别人东西的事,这是我很不愿处理的事,因前几年遇一学生屡次拿别人的东西,而且多次被学生指认,就与其家长沟通,但家长并不配合,三番几次去校长室告我的状,我并没有冤枉孩子,她的奶奶也承认孩子总偷着拿她的钱买东西,那一定是我的工作方法出了问题,使家长不理解。所以就一直想回避,但当想到作为教师的职责,想到孩子以后
期刊
有人说教师的职业是高尚纯洁的,赞美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有人说教师如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我怀着对这一切的美好向往,义无反顾走上了小学教师的工作崗位。身为教者,在与孩子的朝夕相处中,我感受到只要为他们做一点事,孩子的眼里就会闪烁出幸福与感激,从中我深深地体味到教师的职业的神圣感和使命感。我开始深深爱上了这份职业。虽然我没有大海一样深沉的爱,但我愿做一条小溪,让无私的爱流进孩子的心田。  
期刊
作为班主任首先我们要尊重学生。著名教育家霍茂征老师从教六十年,从没和学生发生过一次火,从没请过一次家长,从没变向惩罚过学生,从没让过一个学生掉队,这真让我震惊和折服。我自认为自己也是一个爱学生的老师,但我没有做到霍茂征老师那样几十年如一日将爱贯穿于教育工作的始终。当学生犯错时我可能因为心情不好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而把尊重与平等弃于脑后,甚至有时会说出刻薄的话,自从赴北京学习之后,尤其是聆听了任小艾
期刊
好奇心是创造的原动力。孩子好奇好问,脑袋里装满了各种各样成人所意想不到的问题。如车子为什么朝前开?树为什么往后倒?因此,父母应尊重孩子探索、了解周围世界的独特方式,肯定孩子开动脑筋所提出的问题,鼓励孩子自己思考寻找答案,给孩子一定的提示,帮助孩子获得相应的信息,以激发孩子的创造性。  一、启发、联想、想象  科研表明,当孩子生活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的时候,就容易发明创造;反之,当孩子生活在一个压
期刊
创新是每一个人都具有的一种心理能力,主要由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三部分构成,其中创新意识是前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他们作为独立个体,能够善于发现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素质基础,这就需要我们最大限度的为他们创造相对宽松的教育条件。  一、努力营造创新环境  实践证明:自由、宽松、安全的气氛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最充分的
期刊
一篇课文的教学一般可分为自读感知、精读领悟和诵读表达三个阶段。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中间的精读领悟阶段而忽视了自读感知和诵读表达这两个阶段,孰不知自读感知阶段是基础,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在学生对课文还不熟悉的情况下就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自然是支离破碎的,缺少整体的把握和自身的感悟。同样没有最后的诵读表达阶段,学生对课文的这种零零碎碎的理解就难于得到整合和深化。因此我们教师在重视
期刊
近年来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也最直接地影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学生日日忙于看书、记忆,参加着大小不同的数次考試,他们根本无法抽出时间去做自己有兴趣的事情。过重的学习负担使学生失掉了自己的兴趣,更谈不上创新。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我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创造轻松的课堂气氛,树立学生创新意识  在语文课堂上,要时刻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教学民主。对学生不是下命令,而是提出建议。学习一篇课文,其目标
期刊
十五年前,我满怀激情踏上了三尺讲台,实现了童年的梦想,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多年来,我几乎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而要当好这个“最小的主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需要一颗诚挚的爱心。有了这颗爱心才能与教育生命相连,有了这颗爱心才能与学生心心想通,有了这颗爱心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以至付出自己的一切。记得有位教育家说过,我们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如果学生知道他是在接受教育
期刊
叶澜教授在面向“ 21 世纪的新基础教育”报告集中强调教育活动的“动态生成性”:教学过程是生动可变的,课堂的活力来自学生动态的发展,教师必须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因素,使之成为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催化剂。身为数学教师,一要让课堂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思维与活动不被限制在教案的束缚中,而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过程;二要展现课堂教学的真实性,教师不把课堂教学当作一种理想
期刊
笔者针对学生思维特点,在教學活动中按照“准备——质疑——议论——合作——争辩——实践”的基本策略,进一步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有效性,使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愉悦。  一、准备,奠定基础,激活思维  其一,是良好心理状态的准备。罗杰斯认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因此良好的心理环境是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有效性的前提条件。我们不仅要有针对性地创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平等,宽松的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