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初放映室——《大赢家》

来源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nk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故事简介:
   严谨,这是个人名。他是一个做事严谨的人。他严谨到什么地步呢?领导骂他死脑筋,同事们因为他的较真而孤立他。有一天,公安局找到银行,打算让银行配合一下警方的“银行抢劫案”演习。大家都在想,在演习过程中,肯定有电視台采访报道,于是谁也不愿意当歹徒。不出意外,“抢银行”这个“任务”就落到了不怎么受欢迎的严谨头上。大家本以为这就是一次走过场的演习,却被严谨当头一棒......
   丫蛋蛋——《漫步人生路》
   丫蛋蛋原名马启涵,是抖音上的达人。她翻唱了邓丽君演唱的歌曲《漫步人生路》,并且被作为电影《大赢家》的片尾曲。
   这首歌又是邓丽君翻唱日本著名歌手中岛美雪的歌而来的。丫蛋蛋的演唱很优美,她的声音比邓丽君的多了一些沙哑,音色比中岛美雪的更加厚实一些,既具有邓丽君的婉柔,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日文原歌词的大意是在讲爱情,而中文歌词是由郑国江创作,表达了生活的乐观主义精神。今天,我们听丫蛋蛋的翻唱,不仅能感受到歌曲跨越时代而来的气息,还能领悟到悲喜交加也要向前看的乐观生活态度。
   荐语:
   具体负责在演习中抓捕罪犯的警察、特警都以为这事是“小菜一碟”,银行同事们都做好了提前下班的准备,结果没想到,严谨认真地演起了劫匪,让这场演习“没完了”。虽然行长和其他同事都觉得严谨很烦,耽误他们下班,甚至损坏银行的形象,但是公安局长却很欣赏这位青年人。电影里有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台词——“这样的人,一百个人里面有一个就够了。但是没有这一个,还真不行”。这是对严谨这样的人的赞美。严谨这个电影角色是现实的极端刻画,但在你我身边,一定会有认真得让你觉得有些刻板的人。不过,千万不要嘲笑这样的人,说不定谁是“大赢家”呢。
   (宋东亚 整理)
其他文献
名师简介:王春艳,中小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语文学科带头人,现任教于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威尼斯水城分校。  技法指点  写说明文主要是为了把有关事物、事理介绍给别人,让别人了解并获得有关的知识。说明事物重在一个“明”字,即要把事物说得清楚明白,这关键是抓住其特征,也就是该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例如介绍某座建筑物,应把握它的外形特征、内部结构、功能用途及历史意义等方面的特点。事物的特征往往
刘老师,刘锡庆老师!您在哪儿?天上吗?   人说您走了,2017年1月15日离去,可是,我不相信,不、相、信!   一切恍如昨日……   那是1974年吧,我在读大二,全班受命去门头沟军庄公社进行调研,返校后,我写了篇调查报告。没想到,在中北楼小组会议上,您盛赞此文。那是“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的文革时代,我被视为“白专典型”,从系团总支委员位置落地,正经历着被疏离的无奈。记得您的
写叶兆言,我自认为还是有话可说的。我们两家楼上楼下做邻居总共五年之久。我当江苏作协创作组长,“领导”着兆言这个组员更是差不多二十年时间。二十年多么漫长啊,我们都从三四十岁的青春好年华,一晃成了六十岁的退休老人。  第一次见兆言,应该是上世纪80年代中,圣诞节,天很冷,我们彼此熟悉的一位作家很超前地在家里举办一个“圣诞派”,请几个同龄的小朋友玩,我带着我女儿,兆言带着他女儿,去了。别的孩子都是母亲带
一位女性知识分子,面对汹涌的功利主义潮流,她该如何与现实相处?至上的精神与俗常的经验是达成和解,还是特立独行,保持绝对的自重和清高?一位女助研的两难也许就是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写照。  女人做学术,据说对二者都是伤害。我不愿意伤害女性,我也不愿意伤害学术,我变成一个论证生活与学术的机器。  自从有了微信,我就开始过二十四节气。今天是小年,灶王爷上天述职日,我下载了一段关于小年的微信视频,早上儿子大帅
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筹办过程中,与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赛事组织、赛会服务、场馆运行等并行的,还有一个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科技冬奥。  在5G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卫星导航、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环境支撑下,智能时代的城市生活是什么样子?科技冬奥的目标,正是通过冬奥筹办,为世界探寻更好的未来城市生活解决方案,实现对人友好、对环境友好、对产业友好、对社群友好的人类城市生活永续目标
新人自白  三十岁是人生的黄金时节。孔子说,三十而立,给人生划了一个明确的坐标。  这篇小说,想写几个三十岁的小人物,想通过而立之年的一些事件,写出“人生而立”的一种情绪,一种精神,一种人性,一种可能。  从故事层面看,人不是在生活中成熟,而是在事件中成长。人生的各个阶段由时间组成,更是由事件组成。谈恋爱、找工作、考博士等日常生活的风花雪月之上,还有博士替考、“第一学历”“无明”病毒等暗流汹涌的事
初中毕业,我跟随父亲去了他所在的职业技术学校。15岁如花的年纪,却放弃了学业的正途,因为实在不想在一个不和睦的家中待下去。那种空气料峭如冰,把少女的心思冻僵。显然,像许多书里描绘的那样,父母离异给了孩子一定的影响,我形单影只、敏感忧郁、不善于交往。但也仅仅是这样,一个姑娘会有什么大不赦的呢?他们要那样对我?  父亲的宿舍当时在一个凋零的山头,需要从男生楼的外围绕过。整片男生区呈四合院,我经过的不过
丛林这个词,在自然界就是树林,密密麻麻,丛生着的树木;在佛教里是指僧人聚居的地方——寺院,后来演变成寺院管理。大概出家人总是在远离烟火的地方修行,那里除了树林还是树林。于是丛林,就同时为自然界和精神界所借代,横跨两域而囊括四方。而有一个人,却一生永在这两个丛林里穿行,他就是徐霞客。让我们现在来截取一段他最后的丛林生活。   徐霞客是中国的旅行文学之祖,一生足迹遍及现在全国的21个省 ,经30年撰
一个为市长杀人灭口背锅的秘书逃亡的故事。逃亡途中,他邂逅了一个带着女儿生活的离婚女人。围绕着这个女人,他在善与恶、罪犯与正常人的界线上备受煎熬,感受残酷独特的人生滋味——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滋味呢?第一天  第一站是上海。  几年前,他跟市长在上海看过丁辅之的展览,丁是西泠印社创始人,刻的一厘米见方的小印精美绝伦。他想找一个适合后半生的城市,首选上海。  找到了那条街,那家展馆还在,换成了某书法家的展
中篇小说《遗忘》的作者尤凤伟,是1980年代即蜚声文坛的“文学鲁军”中一位实力派作家,从1977年发表作品至今已有四十余年。在这近半个世纪的风云流转中,其创作一直秉持鲁迅先生倡导的直面人生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现实主义立场, 沿着历史重述和現实关照两条主线展开。历史重述类小说,注重在纵向性时空坐标中解剖特定年代的历史现象,通过还原重大场景重要事件,重塑身处社会转型风雷激荡大节点处的人物群像,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