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老虎越冬与迁飞问题(室内研究初步结果)

来源 :病虫测报参考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各地对小地老虎越冬和迁飞两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我们也在室内做一部份工作,现将80—81年结果扼要介绍如下: 一、大规模人工饲养小地老虎幼虫60年代初期,南京农学院昆虫教研组曾用各种饲料植物饲养小地虎幼虫,其中,以菊科植物(如莴苣、蒲公英、向日葵等)饲料最好,老熟幼虫体重可达700毫克,雌蛾产卵量在1000粒以上。但在饲养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连续饲养两代以后有退化现象,二是周年供应新 In recent years, a series of researches have been conducted on the overwintering and migrating of small tigers in various places, and we have also done some work indoors. The results of the 80-81 year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I. Large-scale artificial breeding of small land Tiger larvae In the early 1960s, Nanjing Agricultural College Insect Teaching and Research Group had used a variety of feed plants to feed small land tiger larvae, among them, to Compositae (such as lettuce, dandelion, sunflower, etc.) feed the best larvae weighing up to 700 mg , Females oviposition in more than 1000. However,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rearing: First, there are degenerative phenomena after two generations of rearing; second, the annual supply of new
其他文献
近来在成人和胚胎干细胞培养方面的成绩,增加了这些细胞应用于神经退化性疾病和癌症等疾病治疗的希望。 用饲养细胞培养干细胞或用细胞因子处理细胞对于维持干细胞的未分化
为害栽培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lbosch.,f.hueichingensis Hsiao)的孢囊线虫,经形态和生物学特性的观察,以及在地黄与大豆间的交互接种试验,鉴定为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
在1959—1960年期间作者曾对广东信宜县的1个甘薯细菌性枯萎菌株,广州郊区的2个甘薯细菌性枯萎菌株和广西岑溪县的一个甘薯细菌性枯萎菌株进行了鉴定工作。根据这些菌株在形
目的 :了解大学生掌握性知识的现状。方法 :对杭州市三所大学的 113 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性知识掌握水平不高 ,家庭、学校教育没有成为大学生获取性知识的主
一、大量使用杀虫剂的副作用自有机合成农药问世以来,对防治作物病、虫害,保证农业丰收,起了很大作用,其中在粮食生长方面所作的贡献尤为突出。据有关部门统计,日本平均每亩
害虫防治的研究方向是开始转变了。昆虫的抗药性和使用杀虫药剂对人类及野生生物可能带来危险是新趋向发展的主要理由。抑制尾虫的繁殖势能有很大的希望,但需要深入的生物学
防治害虫的目的在于消灭害虫的为害或减輕其为害程度至一定可能的水平,从而使农业生产不致受到損失或挽救損失至最低可能的程度。防治害虫的途径一般可归納为:化学防治、物
油松与赤松疱锈病是两针松类枝干上的重要病害,从油松和赤松主干病皮上取锈孢子分别向山芍药、芍药、返顾马先蒿、轮花马先蒿、长白茶藨子、东北茶藨子、香茶藨子和刺李进行
吴荣宗同志在昆虫知识第7卷第1期中提出“广东晚稻粘虫大发生虫源的探讨”一文,对作者“南方粘虫之研究”等文发表了不同的见解,作者重新再列举一些资料,提出几点意见,与吴
作者在油桐枯萎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寄主范围及生物学特性等方面作了研究,认为:从其形态特征看,应属尖孢镰刀菌,从寄主范围看,未发现此菌为害其它寄主植物,尖孢镰刀菌的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