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几年的钢琴学习后,部分中学生决定报考音乐学院继续深造,走艺术道路。那么,如何通过考试实现这一目标,决定性的第一关便是对钢琴曲目的正确选择。选曲时应尽量避免进入以下误区:
一、曲目难度与考生实际能力不匹配
不少教师在高考选曲时,曲目难度严重高于考生的实际能力。因没有把握,考生在考场上难免紧张,因此思维和手指反应滞后、失控,造成大量的漏音、错音,甚至忘谱。
另一种现象是选曲过于保守,不能充分展现考生的能力。高考有较长的时间可以准备和磨炼,适当增加曲目难度是很有必要的。缺乏难度也就缺乏竞争力,如果难度系数低于对手,即使动作再完美也未必能够胜出。
二、选择缺乏技巧性的作品
参加音乐高考的考生逐年增加,我省每年三千人,其他省份也在逐年增加。由于限定考试时间,如选择篇幅大、过于缓慢、抒情的作品,演奏这些作品往往会被打断,技巧性段落很可能还未得到充分地展现。因此欲在众多竞争对手和有限的展示时间内胜出,在选曲时就应选择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展示技巧的作品。
三、选择乐曲开头难度太大的作品
考试时开头二十秒钟往往是应考者心理最紧张的时刻,如果音乐一开始难度增大,考生容易因为紧张而造成失误,并影响到后面段落的发挥,造成多米诺骨牌效应。而如果难点在乐曲开始一小段之后才出现,应考者则更易于驾驭。例如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第三乐章,一开始便是在急板速度之下的连续十六分音符分解和弦,一般考生很难保证在高考时紧张状态之下能不出差错。因此应尽量选择乐曲开头难度不大的作品。
四、技巧类型不适合学生
不同的技巧适合不同考生,选择的作品应尽量不暴露考生基本功薄弱之处。有些教师认为莫扎特的曲子相对简单,就为技巧较差的学生选了莫扎特的奏鸣曲,殊不知这样做把考生的不足之处暴露一览无余。因为莫扎特的作品特别考验手指功夫,从技术讲,那些快速跑动的音阶要求弹得非常清晰、均匀、准确、干净,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没有多年扎扎实实的功底难以胜任;从艺术上讲,要把那些快速音符弹出极佳的音色,并全符合作品的风格特征更是极为困难的事情。赵晓生教授说过:“莫扎特的作品只有两种人敢弹,一种是真正的大师、另一种则是小孩,那是因为他们天真、纯朴和他们无知者无畏的精神。”
五、选择技术单一的作品
早期作曲家在一首作品中展现的技巧相对单一,不像后期作曲家在一部作品中所展现的技术更为全面。例如:李斯特、肖邦奏鸣曲所展现的技术,比贝多芬早中期作品更加全面,贝多芬晚期奏鸣曲的技术也远比早期作品复杂得多。当然,千万别由此认为贝多芬、莫扎特的作品容易弹!事实上,正因为这种技巧呈现的“单一性”,使演奏者更易于暴露技术上的不足。对于技术能力较强的考生,在考试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浪漫主义作曲家的较大型作品,充分展示其全面而高深的技巧性,以及音乐表现上的驾驭能力。
六、作品的速度不符合考生能力
有些教师在选曲时,更多地考虑了作品的视谱难度,而忽略了速度这个衡量技术水平的关键因素,使学生在考试时未能达到速度要求,或因为追求速度而达不到应有质量,从而影响分数。速度是衡量技术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达到一定速度是必须的。有些作品视谱上虽不困难,但其要求的速度却相当快,学生难以驾驭。这两种情况都是应当避免的。
七、选择缺乏音乐表现幅度的作品
考官每天都要聆听上百名考生的演奏,容易产生听觉疲劳。考生要想脱颖而出,就应该尽量选择音乐表现幅度更大、对比性更强,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
八、选择过于熟悉或过于生僻的作品
一首原本可听性很强的作品在连续听了上百次之后,必然产生审美疲劳。同时,演奏中的任何瑕疵也一览无余。因此,选择这类作品想在万人音乐高考中脱颖而出甚为困难,除非能弹得非常有把握,音乐处理非常细致准确,富有新鲜感,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对于过于生僻的作品一般考官也不敢打高分。
其实,作为钢琴主考,即使奏鸣曲为规定曲目,那也有大量优秀的作品可供选择,不一定个个都考“悲怆”“热情”贝多芬,舒伯特、海顿奏鸣曲等都可考虑。而钢琴作为副考,可选择范围就更大了,世界名曲不计其数,何必让所有学生都弹奏同样的曲子呢?
总之,无论高考及各种入学考试、比赛、音乐会,甚至平时作业的安排,选曲是相当重要的第一关。选曲是否恰当也很好地体现了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慎重选曲,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使学生全面而出色地展现各方面的能力并拥有令人瞩目的闪光点,是每位教师在选曲时都应认真考虑的。
(责任编辑 谭有进)
一、曲目难度与考生实际能力不匹配
不少教师在高考选曲时,曲目难度严重高于考生的实际能力。因没有把握,考生在考场上难免紧张,因此思维和手指反应滞后、失控,造成大量的漏音、错音,甚至忘谱。
另一种现象是选曲过于保守,不能充分展现考生的能力。高考有较长的时间可以准备和磨炼,适当增加曲目难度是很有必要的。缺乏难度也就缺乏竞争力,如果难度系数低于对手,即使动作再完美也未必能够胜出。
二、选择缺乏技巧性的作品
参加音乐高考的考生逐年增加,我省每年三千人,其他省份也在逐年增加。由于限定考试时间,如选择篇幅大、过于缓慢、抒情的作品,演奏这些作品往往会被打断,技巧性段落很可能还未得到充分地展现。因此欲在众多竞争对手和有限的展示时间内胜出,在选曲时就应选择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展示技巧的作品。
三、选择乐曲开头难度太大的作品
考试时开头二十秒钟往往是应考者心理最紧张的时刻,如果音乐一开始难度增大,考生容易因为紧张而造成失误,并影响到后面段落的发挥,造成多米诺骨牌效应。而如果难点在乐曲开始一小段之后才出现,应考者则更易于驾驭。例如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第三乐章,一开始便是在急板速度之下的连续十六分音符分解和弦,一般考生很难保证在高考时紧张状态之下能不出差错。因此应尽量选择乐曲开头难度不大的作品。
四、技巧类型不适合学生
不同的技巧适合不同考生,选择的作品应尽量不暴露考生基本功薄弱之处。有些教师认为莫扎特的曲子相对简单,就为技巧较差的学生选了莫扎特的奏鸣曲,殊不知这样做把考生的不足之处暴露一览无余。因为莫扎特的作品特别考验手指功夫,从技术讲,那些快速跑动的音阶要求弹得非常清晰、均匀、准确、干净,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没有多年扎扎实实的功底难以胜任;从艺术上讲,要把那些快速音符弹出极佳的音色,并全符合作品的风格特征更是极为困难的事情。赵晓生教授说过:“莫扎特的作品只有两种人敢弹,一种是真正的大师、另一种则是小孩,那是因为他们天真、纯朴和他们无知者无畏的精神。”
五、选择技术单一的作品
早期作曲家在一首作品中展现的技巧相对单一,不像后期作曲家在一部作品中所展现的技术更为全面。例如:李斯特、肖邦奏鸣曲所展现的技术,比贝多芬早中期作品更加全面,贝多芬晚期奏鸣曲的技术也远比早期作品复杂得多。当然,千万别由此认为贝多芬、莫扎特的作品容易弹!事实上,正因为这种技巧呈现的“单一性”,使演奏者更易于暴露技术上的不足。对于技术能力较强的考生,在考试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浪漫主义作曲家的较大型作品,充分展示其全面而高深的技巧性,以及音乐表现上的驾驭能力。
六、作品的速度不符合考生能力
有些教师在选曲时,更多地考虑了作品的视谱难度,而忽略了速度这个衡量技术水平的关键因素,使学生在考试时未能达到速度要求,或因为追求速度而达不到应有质量,从而影响分数。速度是衡量技术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达到一定速度是必须的。有些作品视谱上虽不困难,但其要求的速度却相当快,学生难以驾驭。这两种情况都是应当避免的。
七、选择缺乏音乐表现幅度的作品
考官每天都要聆听上百名考生的演奏,容易产生听觉疲劳。考生要想脱颖而出,就应该尽量选择音乐表现幅度更大、对比性更强,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
八、选择过于熟悉或过于生僻的作品
一首原本可听性很强的作品在连续听了上百次之后,必然产生审美疲劳。同时,演奏中的任何瑕疵也一览无余。因此,选择这类作品想在万人音乐高考中脱颖而出甚为困难,除非能弹得非常有把握,音乐处理非常细致准确,富有新鲜感,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对于过于生僻的作品一般考官也不敢打高分。
其实,作为钢琴主考,即使奏鸣曲为规定曲目,那也有大量优秀的作品可供选择,不一定个个都考“悲怆”“热情”贝多芬,舒伯特、海顿奏鸣曲等都可考虑。而钢琴作为副考,可选择范围就更大了,世界名曲不计其数,何必让所有学生都弹奏同样的曲子呢?
总之,无论高考及各种入学考试、比赛、音乐会,甚至平时作业的安排,选曲是相当重要的第一关。选曲是否恰当也很好地体现了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慎重选曲,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使学生全面而出色地展现各方面的能力并拥有令人瞩目的闪光点,是每位教师在选曲时都应认真考虑的。
(责任编辑 谭有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