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微博在使用中可实现信息的分享及传播,可跨平台交流,且能够与移动设备进行无缝连接。本文分析微博应用到“C程序设计”课堂教学中的效果、情境、优势、不利因素及功能改进等问题,探讨其对提高“C程序设计”教学质量的作用。
关键词:微博;教学应用;C程序设计
“C程序设计”作为一门专业性的基础课程,同学们在学习时往往出现“听得懂,不会编”、“逐渐丧失学习兴趣”等问题,此类现象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与课程内容特点、学生知识背景等具有一定关系,但传统教学模式中采用黑板或“黑板+幻灯片”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导致上述问题发生的重要原因。本文将微博应用到的“C程序设计”的课堂教学中,分析其应用效果。
1 微博引入流程
1.1 前测
按照需要,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完成前测工作。主要涉及到参与同学的手机拥有比例、手机上网、个人电脑拥有率及微博使用熟练程度等。前测显示,参与同学均有手机拥,绝大部分同学会通过手机上网,参与同学均有一定的信息素养,绝大部分同学使用过博客,且多数对微博有一定了解,均愿参与本文教学实验。
1.2 微博技术培训
实施前均需对同学进行微博技术培训,保证学生均熟练掌握微博使用方法,可通过手机及IE浏览器完成操作固。
1.3 构建微博班级
微博班级是一个虚拟空间,教师和学生均可在此活动,因此通常采用实名备注。教师、学生间能够相互接收、听取信息,教师发挥着主导作用,而且也是普通团员。教师可通过微博发布教学通知、标记章节重点、汇总典型例题、设定讨论主题,也可及时对学生问题进行解答,根据学生情况予以有效监督、管理及合理引导等。学生在微博中可阅读教师发布的微博、提出问题、参与讨论等。通过教师与学生间的相互行为互动,可有效完善教学活动。
1.4 微博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完成微博班级的构建后,教师与学生课通过各自的微博行为,开始运行微博辅助的“C程序设计”教学课堂。教师通过微博发放重点知识、作业、学习方法等,且应积极反馈学生问题,对学生行为予以监督、管理、引导等;学生通过微博学习知识点,了解学习方法,提出问题,参与讨论等。此环节应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修改完善。
1.5 问卷调查
在即将完成课程教学时,应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微博课堂达到的作用,同学对其意见等,通过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其使用价值。
2 教育优势
通过对体验过的学生进行调查,显示微博在“师生交流与反馈”、“呈现知识点”方面具有较高的优势,微博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合理指导,可通过微博“呈现例题及程序”、“布置作业”。
微博对于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征集意见、片段式学习资源方面存在较为显著的优势,但是若例题及程序若篇幅过大,往往难以通过微博呈现。
3 阻碍因素
前测阶段,同学们往往对使用微博爆出较高的热情,但在教学过程中,有的同学难以继续保持使用兴趣,有的甚至需要通过经常督导方可完成相关学习任务,同学的使用热情在前后存在较为明显的反差,分析其反差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没有兴趣、微博的功能、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也有很多同学由自身寻找原因,大部分同学认为“自己对微博掌握不够”是造成继续使用的一个主要原因。造成微博使用热情下降的其他因素包括“本课程不适应用微博”、“寝室电脑上网不方便”、“用手机上网不方便”、“激励机制”、“不习惯数字化学习”等,上述因素通常不会对使用微博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
4 总结
微博是一项网络新兴技术,将其应用到教学过程中,需要较长的路要走。将微博应用到“C程序设计”的课堂教学中,对于师生间的交流可发挥出显著的促进功能,借由微博,师生间可以通过网络交流、讨论,而且能够进行意见的征集,进行团队协作等;通过微博可进行片段式学习,通过微博可实现知识点的学习、指导及作业布置等;微博难以呈现大段材料,而且对于丰富多彩的教材资源无法全部进行显现,导致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若进行合理的组织,通过微博的使用能够提高同学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微博在教育应用中的具有较为明显的优点,同样缺点也必将显著,因此将微博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应扬长补短,充分发挥其最大价值。
5 建议
1)应综合考虑所使用课程的具体特点及微博自身技术特性,以便能够制定最合理的应用方案。不同的课程存在不同特点,同样的一门课程,因知识内容不同,其特点同样存在差异,而且微博教育优劣并存,所以需制定合理的应用策略方可以确保微博在教学中得到合理使用。例如在“C程序设计”的教学课程中,通常不会应用到主题讨论,因此微博使用中,主要进行知识点学习、教学方法指导和意见征集等教学活动,此类教学项目的设定与课程特征存在较为密切的相关性。由于微博发布存在字数限制,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规避。“C程序设计”的教学中针对上述问题,可分解内容,作为知识点学习;如不宜分解,可“左右互博”。对教学方案进行制定时,应注意总结和反思,将其形成运用模式,利于推广应用。
2)注重基础条件。微博应用到课堂教学,需具有基础硬件设施,学生应具备信息素养、数字化学习习惯等,由此方可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
3)教师的指导和监督。在应用微博学习时,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可自主学习或协作讨论,但同样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和监督。教师可对学生进行适宜的鼓励、引导、监督、约束、规范,避免不良学习现象的发生。
4)增强片段学习资源的建设研究。微博承载的学习资源具有片段化特性,难以保持较高的系统性,在此情况下,如何保持良好的学习效果已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因此应对片段性学习资源进行进一步研究[ 2 ]。
5)激励机制。在学习系统中构建激励机制,可激发、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6)合理评价微博行为。在微博应用到课堂教学时,需对学习行为、学习过程、学习结果予以全方位评价。
参考文献:
[1] 沈凤仙,刘粉香,杨丽萍.微博在程序设计教学中的运用[J].计算机教育,2013(24):84-88.
[2] 張翠萍.PBL教学法在C程序设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福建电脑,2011(8):186-187.
关键词:微博;教学应用;C程序设计
“C程序设计”作为一门专业性的基础课程,同学们在学习时往往出现“听得懂,不会编”、“逐渐丧失学习兴趣”等问题,此类现象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与课程内容特点、学生知识背景等具有一定关系,但传统教学模式中采用黑板或“黑板+幻灯片”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导致上述问题发生的重要原因。本文将微博应用到的“C程序设计”的课堂教学中,分析其应用效果。
1 微博引入流程
1.1 前测
按照需要,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完成前测工作。主要涉及到参与同学的手机拥有比例、手机上网、个人电脑拥有率及微博使用熟练程度等。前测显示,参与同学均有手机拥,绝大部分同学会通过手机上网,参与同学均有一定的信息素养,绝大部分同学使用过博客,且多数对微博有一定了解,均愿参与本文教学实验。
1.2 微博技术培训
实施前均需对同学进行微博技术培训,保证学生均熟练掌握微博使用方法,可通过手机及IE浏览器完成操作固。
1.3 构建微博班级
微博班级是一个虚拟空间,教师和学生均可在此活动,因此通常采用实名备注。教师、学生间能够相互接收、听取信息,教师发挥着主导作用,而且也是普通团员。教师可通过微博发布教学通知、标记章节重点、汇总典型例题、设定讨论主题,也可及时对学生问题进行解答,根据学生情况予以有效监督、管理及合理引导等。学生在微博中可阅读教师发布的微博、提出问题、参与讨论等。通过教师与学生间的相互行为互动,可有效完善教学活动。
1.4 微博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完成微博班级的构建后,教师与学生课通过各自的微博行为,开始运行微博辅助的“C程序设计”教学课堂。教师通过微博发放重点知识、作业、学习方法等,且应积极反馈学生问题,对学生行为予以监督、管理、引导等;学生通过微博学习知识点,了解学习方法,提出问题,参与讨论等。此环节应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修改完善。
1.5 问卷调查
在即将完成课程教学时,应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微博课堂达到的作用,同学对其意见等,通过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其使用价值。
2 教育优势
通过对体验过的学生进行调查,显示微博在“师生交流与反馈”、“呈现知识点”方面具有较高的优势,微博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合理指导,可通过微博“呈现例题及程序”、“布置作业”。
微博对于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征集意见、片段式学习资源方面存在较为显著的优势,但是若例题及程序若篇幅过大,往往难以通过微博呈现。
3 阻碍因素
前测阶段,同学们往往对使用微博爆出较高的热情,但在教学过程中,有的同学难以继续保持使用兴趣,有的甚至需要通过经常督导方可完成相关学习任务,同学的使用热情在前后存在较为明显的反差,分析其反差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没有兴趣、微博的功能、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也有很多同学由自身寻找原因,大部分同学认为“自己对微博掌握不够”是造成继续使用的一个主要原因。造成微博使用热情下降的其他因素包括“本课程不适应用微博”、“寝室电脑上网不方便”、“用手机上网不方便”、“激励机制”、“不习惯数字化学习”等,上述因素通常不会对使用微博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
4 总结
微博是一项网络新兴技术,将其应用到教学过程中,需要较长的路要走。将微博应用到“C程序设计”的课堂教学中,对于师生间的交流可发挥出显著的促进功能,借由微博,师生间可以通过网络交流、讨论,而且能够进行意见的征集,进行团队协作等;通过微博可进行片段式学习,通过微博可实现知识点的学习、指导及作业布置等;微博难以呈现大段材料,而且对于丰富多彩的教材资源无法全部进行显现,导致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若进行合理的组织,通过微博的使用能够提高同学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微博在教育应用中的具有较为明显的优点,同样缺点也必将显著,因此将微博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应扬长补短,充分发挥其最大价值。
5 建议
1)应综合考虑所使用课程的具体特点及微博自身技术特性,以便能够制定最合理的应用方案。不同的课程存在不同特点,同样的一门课程,因知识内容不同,其特点同样存在差异,而且微博教育优劣并存,所以需制定合理的应用策略方可以确保微博在教学中得到合理使用。例如在“C程序设计”的教学课程中,通常不会应用到主题讨论,因此微博使用中,主要进行知识点学习、教学方法指导和意见征集等教学活动,此类教学项目的设定与课程特征存在较为密切的相关性。由于微博发布存在字数限制,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规避。“C程序设计”的教学中针对上述问题,可分解内容,作为知识点学习;如不宜分解,可“左右互博”。对教学方案进行制定时,应注意总结和反思,将其形成运用模式,利于推广应用。
2)注重基础条件。微博应用到课堂教学,需具有基础硬件设施,学生应具备信息素养、数字化学习习惯等,由此方可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
3)教师的指导和监督。在应用微博学习时,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可自主学习或协作讨论,但同样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和监督。教师可对学生进行适宜的鼓励、引导、监督、约束、规范,避免不良学习现象的发生。
4)增强片段学习资源的建设研究。微博承载的学习资源具有片段化特性,难以保持较高的系统性,在此情况下,如何保持良好的学习效果已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因此应对片段性学习资源进行进一步研究[ 2 ]。
5)激励机制。在学习系统中构建激励机制,可激发、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6)合理评价微博行为。在微博应用到课堂教学时,需对学习行为、学习过程、学习结果予以全方位评价。
参考文献:
[1] 沈凤仙,刘粉香,杨丽萍.微博在程序设计教学中的运用[J].计算机教育,2013(24):84-88.
[2] 張翠萍.PBL教学法在C程序设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福建电脑,2011(8):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