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蛾投火”考辨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uqiangd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飞蛾投火”亦作“飞蛾扑火”,经常在书面语和口语中出现。这一成语的源头在东汉支谶译《遗日摩尼宝经》中已出现,用来比喻自寻死路。进入中土文献后,产生了新的意义,用其来比喻不顾命地奔赴所向往的目标。本文从来源、格式的发展演变、内部组合方式等几个方面对成语“飞蛾投火”展开了多角度的考察,以期全面准确地理解该成语。
  关键词:飞蛾投火 源流 演变
  
  一
  
  “飞蛾投火”,亦作“飞蛾扑火”,经常在书面语和口语中出现。对于该成语的含义,几部代表性的辞书解释如下:
  《现代汉语词典》[1]解释为: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
  《汉语成语考释词典》[2]解释为:①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②比喻不顾命地奔赴所向往的目标。
  《汉语大词典》[3]解释为: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
  以上辞书虽然对“飞蛾投火”的词义作了解释,却将该成语的源头推后。本文从来源、格式的发展演变、内部的组合方式等几方面对成语“飞蛾投火”展开了多角度考察,以期全面准确地理解该成语。
  
  二
  
  对于“飞蛾投火”的来源,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是以《汉语大词典》为代表,认为该成语出自晋支昙谛《赴飞蛾赋》:悉达有言曰:“愚人贫身,如蛾投火。”诚哉斯言,信而有征也……烛耀庭宇,灯朗幽房,纷纷群飞,翩翩来翔,赴飞焰而体焦,投煎膏而身亡。
  二是以《汉语成语考释词典》为代表,认为该成语出自唐道世《法苑珠林·破邪篇·引证部》引《涅槃经》:汝等今者兴建是意,犹如飞蛾投与火。
  通过分析语料,我们发现这些辞书都将“飞蛾投火”的源头推后,较早的形式在东汉支谶译《遗日摩尼宝经》中已出现,原文如下:
  (1)佛语迦叶言:“诸佛亦不见心者,本无所有无所因也。自作是因缘,自得是死生。心远至而独行,心譬如流水上生泡沫须臾而灭;心譬如天暴雨卒来无期;爱欲亦如是卒来无期心譬如飞鸟猕猴不适止一处也。心所因不适止一处也。譬如画师各各赋彩心各各异,如是随行所为;譬如王于众人中为上,心于诸功德中无上;譬如苍蝇在粪上住自以为净,心亦如是入爱欲中自以为净。心譬如怨家掷人着恶道中无有期也;譬如持灰作城,持无常作有常;譬如持钩行钓鱼得。心持非我所是我所。心譬如贼,所作功德反自辱;譬如阪上上下,心须臾有爱须臾有憎。心譬如怨家但伺人便;心常欲闻香,譬如画瓶盛屎。有何他奇心喜味;譬如奴随大夫使心乐对;譬如飞蛾自投灯火中。(12∕191b)[4]
  后代译经也有这样的形式,如:
  (2)时有田翁,老而无嗣,草行获一女焉,颜华绝国欣育为嗣,求男为偶,遍国无可。翁赁菩萨积有五年,观其操行,自微至著。中心嘉焉曰:“童子,吾居有足,以女妻尔,为吾嗣矣。”女有神德,惑菩萨心。纳之无几,即自觉曰:“吾观诸佛明化,以色为火,人为飞蛾。蛾贪火色,身见烧煮。斯翁以色火烧吾躬,财饵钓吾口……”(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卷八,3∕47b)
  (3)菩萨复有四事,得斯定意。何谓为四?一曰观众邪迷六十二见,犹豫沈吟堕于罗网如鸟自投,贪小利不觉自害。二曰九十六种迷惑之径自造痴冥,犹如飞蛾自投灯火,已溺三涂五趣周旋轮转无际不能脱身,惟有诸佛众大菩萨乃能济之。三曰外众盖业符呪害人,菩萨愍之,如狂溺水然后乃悔当何所及。四曰如射猎师弹射众鸟,罗网捕鱼积其罪盖,无数亿载堕三恶趣,舍身之安而往救之,为宣罪福生死之患,示无为业;或复显之无上正真各使得安。是为四。(西晋·竺法护译《贤劫经》卷一,14∕6c)
  例(2)中以“火”和“飞蛾”的关系来比喻贪恋色欲的人,劝化众生不要沉迷于色欲,否则就如同飞蛾贪恋火色一样欲火烧身。例(3)则来说明不要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那么,“飞蛾投火”是在什么时候固化为“四字格”形式的呢?《汉语大词典》例引的书证为元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正是飞蛾投火,自取焚身。”考察语料,我们发现这一例证违背了“着重从词语的历史演变过程加以全面阐释”的原则。事实上,“飞蛾投火”的四字格形式在后秦鸠摩罗什《大智度论》中已出现:“复有鬼火从口出,飞蛾投火,以为饮食。”(卷四十六,25∕279b)这种形式在唐宋时期的佛经中仍较为常见。如:
  (4)言圣者伏除喻者,轮王作念曰:“此是飞蛾投火,螳螂拒辙。”(唐·栖复《法华经玄赞要集》卷三十三,34∕857b)
  (5)大隋和尚示众云:“夫上代诸德,莫非求实不自谩昧,岂比飞蛾投火自伤自坏。”(宋·宗杲《正法眼藏》卷一,67∕565b)
  由此可见,“飞蛾扑火”源自佛教传说,是印度佛教的一种比喻,后来随着佛教的传入而进入汉语,而后被广泛使用。如:
  (6)这厮他不知死飞蛾投火,你要我便是望梅止渴。(元·贾仲明《荆楚臣重对玉梳记》)
  (7)周三却说,又忍了。当时只不说便休;千不合,万不合,说出来,分明似飞蛾投火,自送其死。(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8)要不亏两个骡夫沿途保护,他还不知跑到哪里才止,偏偏的又投了这凶僧的一座破庙,正所谓“飞蛾投火”,自取其身。(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从以上数例可见,“飞蛾投火”是以四字格形式进入中土文献的,我们由此可以看到汉语强大的吸收能力。这一成语也经历了从非四字到四字的过程,字数不断减少,内容却更加凝练集中了,意义也更加鲜明了。由此,我们可以窥探出该成语形成的轨迹是通过删减词语、浓缩内容来实现的。
  
  三
  
  “飞蛾投火”作为佛教成语,不是汉语固有的,而是通过佛教的传播进入的。在本源上它是吸收外语的,在结构形式上却完全具有汉语成语的特点。
  从语法形式上看,成语“飞蛾投火”是由“飞蛾”和“投火”两部分组成。二者构成主谓结构,其中“飞蛾”为偏正结构,“投火”为动宾结构。
  从语义关系上看,“飞蛾投火”是个组合性成语。“整个成语的意义直接由组成成语的各个词的意义结合而成”。[5]“即知道了构成成语的各个词的意义就能了解整个成语的意义。”[6]我们知道,组合性成语中的构成成分,有的并无定指,因而在形式上相对缺乏约束性,在人们的使用过程中也就容易产生演变,如产生同音、近音或同义、类义的替换,从而导致构成方式的演变或构成成分的演变。成语“飞蛾投火”从其来源看,“飞蛾”和“火”这两部分是固定的,而连接这两个名词的动词“投”,在文献中并没有固化,在该成语演变的过程中“投”可以用同义动词“扑”来替换。
  
  四
  
  张永言先生指出:“成语是从人民口语和著名作品中提炼出来的精华,要想适当地运用成语,就必须很好地研究掌握成语的意义、用法以及它们的变化和发展。”[7]
  “飞蛾投火”亦作“飞蛾扑火”,经常在书面语和口语中出现。其故事的源头在东汉支谶译《遗日摩尼宝经》中已出现,用来比喻自寻死路。进入中土文献后,意义也有了变化,即也可用来比喻不顾命地奔赴所向往的目标,它的使用范围也得以扩大,佛教的意味逐渐减弱。
  
  注 释:
  [1]参看《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596页。
  [2]参看《汉语成语考释词典》,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344页。
  [3]参看《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版,卷八第
  689页。
  [4]本文所引佛教文献用例,文字以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为底
  本。经名后标出卷次,其后的阿拉伯数字为大正藏的卷页数,英文字母abc各表示每页的上中下栏,下以此类推。
  [5]参看张永言《词汇学简论》,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年版,
  第125页。
  [6]参看张永言《词汇学简论》,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年版,
  第126页。
  [7]参看张永言《词汇学简论》,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年版,
  第130页。
  参考文献:
  [1]陈秀兰.魏晋南北朝文与汉文佛典语言比较研究[M].北京:中华
  书局, 2008.
  [2]梁晓虹.汉语成语与佛教文化[J].语言文字应用,1993,(1).
  [3]佛经翻译与汉语四字格的发展[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
  (1).
  [4]俞理明.佛经文献语言[M].成都:巴蜀书社,1993.
  [5]张永言.词汇学简论[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
  [6]朱庆之.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M].台湾:文津出版社,1990.
  
  (裴锦玉 四川绵阳 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621010)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现代单杠技术发展历程的回顾,科学预测单杠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把握当今单杠技术发展潮流,从中发现单杠训练中的客观规律,达到科学化训练目的。
对外汉字教学首先要考虑教学对象,对初级阶段的留学生,从笔画和部件入手,打下扎实的汉字基础。随着留学生识字量的增加和学习水平的提高,对外汉字教学要遵循汉字的构造规律,
摘 要:诗歌创作利用通感这种感觉的挪移进行形象思维,创造了很多“不合生活常理”的句子。而往往正是那些“令人费解”的字眼,使诗句顿时神灵活现、含义隽永,给人以无穷的回味。通感与比喻有很多相似之处,但通感是在两种或更多种感觉之间打比方。因此,它比一般的比喻表意更加痛快淋漓,更能揭示事物的本质。  关键词:诗歌 修辞 通感 运用    杜牧《阿房宫赋》中有这样两句诗:“歌台暖响,春光融融。”从字面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