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数学校本研究强调,教师只有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积淀一定的理论基础,才能在专业引领下,进行自我反思和同伴间的专业切磋、协调合作,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调动积极性,在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中,形成教有所长、学有所长,不断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
关键词:校本教研 实效 专业引领 原动力
催化剂 主体作用 反思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全体教育工作者对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进行了全面的反思,“科教兴国,科研兴校”已然成为人们的共识。“教师参与课程开发、教师就是研究者”已经是学校教研活动的常规而不是口号。由于初中数学课堂更侧重于在教学中师生的活动生成性,因此如果没有样本教研的伴随和引领,课堂教学将寸步难行!而在几年的教改实践中,因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许多农村边远初中的校本教研工作进展缓慢。
一、加强学习,重新认识校本研究的实质与意义,是提高初中数学校本教研实效的原动力
加强学习,是教师自我更新的一个过程,是保持自身素质能够与时俱进的重要途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认知能力、监控能力等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我们可以看出,课程改革对教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知识就是力量,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教师的能力也是难以提高的。知识来源于书本上的理论,书本理论是教师最直接的理论来源。没有理论为基础的校本教研就像是没有动机的跑车,再漂亮的外表也只是“摆设”;没有理论为基础的校本教研又恰似一帮盲人在摸象,得出的结果只能是“一堵墙、一条蛇、一根柱子……”。教师只有通过教育理论的学习,才能去比较、反思,不断修正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大潮的实践中,思想认识决定着改革的成败,认识程度的深浅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发展,倡导校本教研的基本思路在于确立以学校为本的基本理念,强调学校应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教师应该是教学研究的主体,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应该是教学研究主要而直接的目的。校本教研是教学改革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更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校本教研即“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的教学研究活动。它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校本教研的意义:第一,校本教研是教师改善自身行为的反思性实践和专业成长过程。研究和实践相统一,在教学实践中开展研究,把自己的实践行为看作是一个研究的过程,实质上是教师的反思性实践,它不仅是教师的一种专业发展活动,而且也是教师理论素养的提升过程。第二,校本教研是教师职业生涯的基本生活方式和特征。第三,初中数学校本教研的目的是要解决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所面临的困惑或疑难的问题,以及在新课程实施中产生的新问题和带有方向性的问题。
二、专业引领,作为校本教研的“火车头”,是提高初中数学校本教研实效的催化剂
校本教研的专业引领,就是在教育界知名专家学者、教育主管部门的专业教研员和学校的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进行的校本教研活动。农村初中数学校本教研在这一方面接触较多的是县进修学校的数学教研员和本校的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合称教研人员)。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面对的一些具体问题成为教研人员和教师共同研究的对象,这些问题亟待解决。专业引领工作是否到位、效果是否显著,是校本教研制度能否向纵深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教研人员对初中数学的新理论、新动向要起到真正的引领作用
毕竟教研人员参加各种培训和进修学习的机会要比单纯的数学老师多得多,每逢教研人员到外地培训学习回来后,学校就应当要求他们及时梳理本次学习的内容,通过讲座或集体教研的形式向数学老师传达,并进行总结和提升,武装充实自己的头脑,从而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至于专家学者能到农村学校进行校本教研引领的,应该说是少之又少,学校应当采用“请进来”的方法,聘请他们到学校进行指导,或进行学术专题报告,或随堂听课,或举行座谈会,为校本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传经送宝,然后让老师们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认真进行总结和反思,积极促进新课程理念的形成,使数学校本教研活动跟上新课改的步伐。
2.教研人员对初中数学课堂要起到真正的引领作用
许多农村初中学校因多年没有增加教师,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的流动较少,让人有种“一潭死水”的感觉,虽经过多轮的课改洗礼,然而要让他们形成崭新的、高质量的数学课堂却不是那么容易。因此,教研人员要深入课堂听课,现场指导并帮助他们解决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困惑。记得有一次我和几位数学老师(包括教研组长)进入初一年级数学课堂听课,老师在讲到“直线、射线、线段”一节的概念时,提出“按下开关的手电筒射出的光线就是一条射线”,有一位学生马上质疑:“假设光线被障碍物挡住了呢?就是光线不被障碍物挡住,光线也不可能照到无限远的地方啊!”还有一次,初二数学老师在讲到“平方差公式”时,由同学分组讨论,要求同学认真观察公式中左右两边的特征,用一句精确的语言描述这个公式,其中有一小组讨论后得出:两个一次二项式相乘,只要满足有一对相同的数和一对相反的数,其结果是等于相同的数的平方减去相反的数的平方。针对以上两节的课后教研活动,其实光线只要在光束高度集中的情况下,光可以传到无限远,虽然老师在课堂上也给学生作了解释,但学生还没学过光学,对这个问题也是难以理解的;而学生在对平方差公式的描述中,虽然语言表达不准确,但可以看出这一小组学生有非凡的洞察力,我们只要把结论改为“两个一次二项式相乘,如果在两个不同的二项式中找到一对相同的数和一对相反的数,相同的一对数中取其中一个数叫第一数,相反的一对数中取其中一个数叫第二数,那么它们的积等于第一数的平方减去第二数的平方。”这个结论的描述是有点繁,但较“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相比学生却更容易理解,在对处理形如(-2+3x)(-3x-2)一类的问题中,学生就能轻易地判断能否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并一步得出答案。在此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也大胆地试用这种方法讲解,效果确实很好。在教研活动中,教研组长指出:第一个课堂问题,虽然学生暂时难以理解,但体现了数学和物理之间的学科渗透;第二个课堂问题,是数学课堂资源的再生资源,老师们要好好地利用。他强调,数学课堂是复杂多变的,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老师就要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能。
当然,要真正提升初中数学校本教研的水平,还离不开同伴合作以及不断反思,但对于农村初中学校来说,首先必须具备的就是专业引领,同时校本教研中的同伴合作和反思等,也离不开专家的引领。
参考文献
[1]陈维兵.新课程下初中数学教研活动的开展[M].南充:四川南充出版社,2012(2).
[2]顾巧云.如何做好初中数学校本教研的开发[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6).
[3]李强.也谈校本教研中教研员的专业引领作用[J].人教网,2011(12).
关键词:校本教研 实效 专业引领 原动力
催化剂 主体作用 反思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全体教育工作者对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进行了全面的反思,“科教兴国,科研兴校”已然成为人们的共识。“教师参与课程开发、教师就是研究者”已经是学校教研活动的常规而不是口号。由于初中数学课堂更侧重于在教学中师生的活动生成性,因此如果没有样本教研的伴随和引领,课堂教学将寸步难行!而在几年的教改实践中,因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许多农村边远初中的校本教研工作进展缓慢。
一、加强学习,重新认识校本研究的实质与意义,是提高初中数学校本教研实效的原动力
加强学习,是教师自我更新的一个过程,是保持自身素质能够与时俱进的重要途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认知能力、监控能力等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我们可以看出,课程改革对教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知识就是力量,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教师的能力也是难以提高的。知识来源于书本上的理论,书本理论是教师最直接的理论来源。没有理论为基础的校本教研就像是没有动机的跑车,再漂亮的外表也只是“摆设”;没有理论为基础的校本教研又恰似一帮盲人在摸象,得出的结果只能是“一堵墙、一条蛇、一根柱子……”。教师只有通过教育理论的学习,才能去比较、反思,不断修正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大潮的实践中,思想认识决定着改革的成败,认识程度的深浅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发展,倡导校本教研的基本思路在于确立以学校为本的基本理念,强调学校应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教师应该是教学研究的主体,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应该是教学研究主要而直接的目的。校本教研是教学改革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更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校本教研即“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的教学研究活动。它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校本教研的意义:第一,校本教研是教师改善自身行为的反思性实践和专业成长过程。研究和实践相统一,在教学实践中开展研究,把自己的实践行为看作是一个研究的过程,实质上是教师的反思性实践,它不仅是教师的一种专业发展活动,而且也是教师理论素养的提升过程。第二,校本教研是教师职业生涯的基本生活方式和特征。第三,初中数学校本教研的目的是要解决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所面临的困惑或疑难的问题,以及在新课程实施中产生的新问题和带有方向性的问题。
二、专业引领,作为校本教研的“火车头”,是提高初中数学校本教研实效的催化剂
校本教研的专业引领,就是在教育界知名专家学者、教育主管部门的专业教研员和学校的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进行的校本教研活动。农村初中数学校本教研在这一方面接触较多的是县进修学校的数学教研员和本校的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合称教研人员)。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面对的一些具体问题成为教研人员和教师共同研究的对象,这些问题亟待解决。专业引领工作是否到位、效果是否显著,是校本教研制度能否向纵深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教研人员对初中数学的新理论、新动向要起到真正的引领作用
毕竟教研人员参加各种培训和进修学习的机会要比单纯的数学老师多得多,每逢教研人员到外地培训学习回来后,学校就应当要求他们及时梳理本次学习的内容,通过讲座或集体教研的形式向数学老师传达,并进行总结和提升,武装充实自己的头脑,从而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至于专家学者能到农村学校进行校本教研引领的,应该说是少之又少,学校应当采用“请进来”的方法,聘请他们到学校进行指导,或进行学术专题报告,或随堂听课,或举行座谈会,为校本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传经送宝,然后让老师们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认真进行总结和反思,积极促进新课程理念的形成,使数学校本教研活动跟上新课改的步伐。
2.教研人员对初中数学课堂要起到真正的引领作用
许多农村初中学校因多年没有增加教师,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的流动较少,让人有种“一潭死水”的感觉,虽经过多轮的课改洗礼,然而要让他们形成崭新的、高质量的数学课堂却不是那么容易。因此,教研人员要深入课堂听课,现场指导并帮助他们解决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困惑。记得有一次我和几位数学老师(包括教研组长)进入初一年级数学课堂听课,老师在讲到“直线、射线、线段”一节的概念时,提出“按下开关的手电筒射出的光线就是一条射线”,有一位学生马上质疑:“假设光线被障碍物挡住了呢?就是光线不被障碍物挡住,光线也不可能照到无限远的地方啊!”还有一次,初二数学老师在讲到“平方差公式”时,由同学分组讨论,要求同学认真观察公式中左右两边的特征,用一句精确的语言描述这个公式,其中有一小组讨论后得出:两个一次二项式相乘,只要满足有一对相同的数和一对相反的数,其结果是等于相同的数的平方减去相反的数的平方。针对以上两节的课后教研活动,其实光线只要在光束高度集中的情况下,光可以传到无限远,虽然老师在课堂上也给学生作了解释,但学生还没学过光学,对这个问题也是难以理解的;而学生在对平方差公式的描述中,虽然语言表达不准确,但可以看出这一小组学生有非凡的洞察力,我们只要把结论改为“两个一次二项式相乘,如果在两个不同的二项式中找到一对相同的数和一对相反的数,相同的一对数中取其中一个数叫第一数,相反的一对数中取其中一个数叫第二数,那么它们的积等于第一数的平方减去第二数的平方。”这个结论的描述是有点繁,但较“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相比学生却更容易理解,在对处理形如(-2+3x)(-3x-2)一类的问题中,学生就能轻易地判断能否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并一步得出答案。在此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也大胆地试用这种方法讲解,效果确实很好。在教研活动中,教研组长指出:第一个课堂问题,虽然学生暂时难以理解,但体现了数学和物理之间的学科渗透;第二个课堂问题,是数学课堂资源的再生资源,老师们要好好地利用。他强调,数学课堂是复杂多变的,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老师就要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能。
当然,要真正提升初中数学校本教研的水平,还离不开同伴合作以及不断反思,但对于农村初中学校来说,首先必须具备的就是专业引领,同时校本教研中的同伴合作和反思等,也离不开专家的引领。
参考文献
[1]陈维兵.新课程下初中数学教研活动的开展[M].南充:四川南充出版社,2012(2).
[2]顾巧云.如何做好初中数学校本教研的开发[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6).
[3]李强.也谈校本教研中教研员的专业引领作用[J].人教网,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