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关乎整个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本文以座落在东北重镇佳木斯的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着重研究适应高职院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卓越人才培养模式,以期达到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个性化发展;职业教育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个建校七十年,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祭奠的高等职业院校,它座落于拥有世界三大黑土,农业资源丰富的佳木斯,是黑龙江农业委员会下属四大农业职业院校之一。围绕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建立卓越人才培养模式,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构建多元的教学模式、开展丰富的社团文化生活和创新多样的办学模式,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潜能浮出水面,为学生将来更有成效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以多元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個性化发展提供更大的自主空间
为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校首先在师资选拔制、教学资源备案制、教学质量监控制、课外辅导答疑制等相关内容做出重大调整,引导学生在确保必修所在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的前提下,结合专业,自主设计课程修读方向、修读方式以及学分取得途径。其次,学校推行导师制。学生通过导师引导,自主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此外,学校还鼓励学生外出游学,以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实践表明,学生在专业知识、综合素质、创新与实践能力等方面的个性发展得到明显提升。多元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多元化发展与个性化成长提供了更大的自主空间和更多形式的学习指导,有利于学生成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特色应用人才。
二、以丰富的社团文化生活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营造氛围
为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社团文化活动,学校整合教学时间,将星期一、四和五下午固定为学生社团活动时间,不可随意占用。这样,学生可以拥有大块的时间组织社团活动,充分进行个性培养。如国学社,是爱好国学、愿意提高个人修养和品行的同学们自发组织的学生机构,它以“弘扬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为宗旨,以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为主,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学习汉服、戏曲、弓箭、书画、诗词、历史、古典乐器等传统文化知识,理论与实践结合,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内涵修养。散打社也是学校的一个特色社团,散打不仅强健了学生们的体魄、锻炼了他们意志,通过学习的散打历史和文化,还可以达到增加爱国情怀,培养尊师重道情怀的目的,以武会友更是加强了与其他学校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可谓一举多得。这些活动学生强化责任、勤奋好学、热爱生活的意识,培养了学生的爱校精神和“黑农职”精神。通过搭建系列精品化特色化的文化活动平台,有针对性地拓展环境教育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为发掘和释放学生良好个性营造了有品位、有质量、有特色的文化育人氛围。
三、以多样的办学模式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多种选择
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赖于多种办学模式的支撑。不同的办学模式为学生的学习、实习乃至以后的就业提供了不同的选择。在黑龙江农业技术学院形成了“工学交替、订单培养、带薪顶岗、出国留学”为鲜明特色的办学模式。国内订单培养与青岛海尔集团、北汽福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一汽集团吉林汽车有限公司、德国拜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联想集团、大连华信计算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北农集团、深圳博伦特光电有限公司、山东京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进行订单培养。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环首都经济圈的300余家用人单位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以保证毕业生高层次、高薪酬就业。对外国际合作与日本拓殖大学、苫小牧驹泽大学等多所大学。同时,学校与俄罗斯远东国立人文社会科学院、联邦纳霍德卡商业技术学院、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国立农业大学等院校联合办学,为学生的教育发展提供多条出路。
四、信息化校园的建设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平台
学校校园实现全WIFI覆盖,并结合在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需求设计开发的一套教育管理软件。平台以学生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的成长的专业发展,注重学生的长远发展。通过学生的学籍、成绩等信息建立学生的基础库,依托基础库数据,应用科学的分析统计方法和理念,准确分析出学生学习的进步状况,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学习的薄弱环节,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个性化培养为切入点,改革教学模式,大胆转变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建了为学生成才助力的良好制度环境,通过对在校学生进行试点开展实践培养,以期探索高职院校发展卓越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个性化发展;职业教育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个建校七十年,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祭奠的高等职业院校,它座落于拥有世界三大黑土,农业资源丰富的佳木斯,是黑龙江农业委员会下属四大农业职业院校之一。围绕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建立卓越人才培养模式,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构建多元的教学模式、开展丰富的社团文化生活和创新多样的办学模式,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潜能浮出水面,为学生将来更有成效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以多元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個性化发展提供更大的自主空间
为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校首先在师资选拔制、教学资源备案制、教学质量监控制、课外辅导答疑制等相关内容做出重大调整,引导学生在确保必修所在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的前提下,结合专业,自主设计课程修读方向、修读方式以及学分取得途径。其次,学校推行导师制。学生通过导师引导,自主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此外,学校还鼓励学生外出游学,以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实践表明,学生在专业知识、综合素质、创新与实践能力等方面的个性发展得到明显提升。多元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多元化发展与个性化成长提供了更大的自主空间和更多形式的学习指导,有利于学生成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特色应用人才。
二、以丰富的社团文化生活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营造氛围
为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社团文化活动,学校整合教学时间,将星期一、四和五下午固定为学生社团活动时间,不可随意占用。这样,学生可以拥有大块的时间组织社团活动,充分进行个性培养。如国学社,是爱好国学、愿意提高个人修养和品行的同学们自发组织的学生机构,它以“弘扬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为宗旨,以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为主,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学习汉服、戏曲、弓箭、书画、诗词、历史、古典乐器等传统文化知识,理论与实践结合,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内涵修养。散打社也是学校的一个特色社团,散打不仅强健了学生们的体魄、锻炼了他们意志,通过学习的散打历史和文化,还可以达到增加爱国情怀,培养尊师重道情怀的目的,以武会友更是加强了与其他学校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可谓一举多得。这些活动学生强化责任、勤奋好学、热爱生活的意识,培养了学生的爱校精神和“黑农职”精神。通过搭建系列精品化特色化的文化活动平台,有针对性地拓展环境教育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为发掘和释放学生良好个性营造了有品位、有质量、有特色的文化育人氛围。
三、以多样的办学模式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多种选择
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赖于多种办学模式的支撑。不同的办学模式为学生的学习、实习乃至以后的就业提供了不同的选择。在黑龙江农业技术学院形成了“工学交替、订单培养、带薪顶岗、出国留学”为鲜明特色的办学模式。国内订单培养与青岛海尔集团、北汽福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一汽集团吉林汽车有限公司、德国拜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联想集团、大连华信计算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北农集团、深圳博伦特光电有限公司、山东京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进行订单培养。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环首都经济圈的300余家用人单位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以保证毕业生高层次、高薪酬就业。对外国际合作与日本拓殖大学、苫小牧驹泽大学等多所大学。同时,学校与俄罗斯远东国立人文社会科学院、联邦纳霍德卡商业技术学院、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国立农业大学等院校联合办学,为学生的教育发展提供多条出路。
四、信息化校园的建设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平台
学校校园实现全WIFI覆盖,并结合在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需求设计开发的一套教育管理软件。平台以学生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的成长的专业发展,注重学生的长远发展。通过学生的学籍、成绩等信息建立学生的基础库,依托基础库数据,应用科学的分析统计方法和理念,准确分析出学生学习的进步状况,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学习的薄弱环节,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个性化培养为切入点,改革教学模式,大胆转变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建了为学生成才助力的良好制度环境,通过对在校学生进行试点开展实践培养,以期探索高职院校发展卓越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