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传统的应试教育制度影响之下,小学时期的教育工作侧重于主流学科的教育,也就是语文、数学等等主要学科,由此,小学时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遭到了忽视,这导致现阶段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存在比较多的问题,明显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需求,既影响小学教育工作的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成长。因此,在当前的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需要重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同时重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存的问题,实现针对性的优化和完善,从而切实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果。故此,在本文中就将针对新课改背景下优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策略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教学策略;研究分析
前言:众所周知,随着时间的推移,新课改的深入程度也变得更高,在这一背景之下,小学时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得到了很高的重视,然而,在这一背景之下,部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依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达到既定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不利于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意识的提升。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之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需要注意到内外环境的同时改变,并且依据这种变化积极采取创新教学方式,促使小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得到全面的培养。所以,在接下来的文章中,笔者首先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对应的新课改背景下优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策略,这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现阶段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现状分析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不同于其他类型的课程,新课改强调培养学生的全面素养和素质,而按照目前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现状来看,实践课程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现阶段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教学观念其实是相对落伍的,小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比较低,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不充足,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再好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方式,也难以取得相应的教学效果[1]。
其次,新课改强调将学生视为主体进行教学,然而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部分小学教育机构未能实现这一点,小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都难以激发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就难以实现教学目标。
最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个明显问题,就是教学内容与实践生活之间的脱节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小学生难以感受到课堂中的道德与法治知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既难以提升教学效果,同时也无法引导学生将相关的知识理论和实践技能落实到实践层面,不利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2]。
二、新课改背景下优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策略
(一)以小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
在新课改当中,其强调的重点之一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小学生为主体展开一系列的教学工作。为了实现这一点,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在小学生群体中开展“小组式学习”,教师可以组织道德与法治的课题,引发小学生进行探讨和分析,久而久之就能够使得小学生意识到自身才是课堂中的主体,这不光能够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教学效果,对于小学其他课程教学也具有很大的裨益。
(二)引导小学生注重道德与法治与实践生活之间的联系
事实上,在新课改背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很多小学生都会感受到比较高的学习难度,而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小学生未能意识到实践生活与道德与法治之间的联系[3]。
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优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小学生注意道德与法治与实践生活之间的联系,为了实现这一点,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实际生活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深刻了解教材中的知识内容,长此以往还能够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这是传统教学方式所难以实现的。
(三)促进评价体系的多元化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当中,教学评价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一部分,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优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对评价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促进其多元化发展,教师可以将教学过程性指标融入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价体系当中,譬如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学习态度等等[4],进而促进小学生的综合性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提升。
结论:综上所述,就是目前针对新课改背景下优化小學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相关研究和分析了,在全新的新课改背景之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原则,实现以小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采取更多的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增强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
[1]郑钧.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研究,2021(13):130-131.
[2]范孝顺.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探析[J].读写算,2021(12):11-12.
[3]李忠.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浅谈[J].新课程,2021(13):79.
[4]毛彦荣.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的策略[J].家长,2021(05):115-116.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教学策略;研究分析
前言:众所周知,随着时间的推移,新课改的深入程度也变得更高,在这一背景之下,小学时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得到了很高的重视,然而,在这一背景之下,部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依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达到既定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不利于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意识的提升。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之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需要注意到内外环境的同时改变,并且依据这种变化积极采取创新教学方式,促使小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得到全面的培养。所以,在接下来的文章中,笔者首先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对应的新课改背景下优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策略,这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现阶段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现状分析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不同于其他类型的课程,新课改强调培养学生的全面素养和素质,而按照目前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现状来看,实践课程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现阶段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教学观念其实是相对落伍的,小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比较低,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不充足,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再好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方式,也难以取得相应的教学效果[1]。
其次,新课改强调将学生视为主体进行教学,然而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部分小学教育机构未能实现这一点,小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都难以激发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就难以实现教学目标。
最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个明显问题,就是教学内容与实践生活之间的脱节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小学生难以感受到课堂中的道德与法治知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既难以提升教学效果,同时也无法引导学生将相关的知识理论和实践技能落实到实践层面,不利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2]。
二、新课改背景下优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策略
(一)以小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
在新课改当中,其强调的重点之一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小学生为主体展开一系列的教学工作。为了实现这一点,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在小学生群体中开展“小组式学习”,教师可以组织道德与法治的课题,引发小学生进行探讨和分析,久而久之就能够使得小学生意识到自身才是课堂中的主体,这不光能够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教学效果,对于小学其他课程教学也具有很大的裨益。
(二)引导小学生注重道德与法治与实践生活之间的联系
事实上,在新课改背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很多小学生都会感受到比较高的学习难度,而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小学生未能意识到实践生活与道德与法治之间的联系[3]。
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优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小学生注意道德与法治与实践生活之间的联系,为了实现这一点,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实际生活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深刻了解教材中的知识内容,长此以往还能够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这是传统教学方式所难以实现的。
(三)促进评价体系的多元化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当中,教学评价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一部分,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优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对评价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促进其多元化发展,教师可以将教学过程性指标融入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价体系当中,譬如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学习态度等等[4],进而促进小学生的综合性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提升。
结论:综上所述,就是目前针对新课改背景下优化小學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相关研究和分析了,在全新的新课改背景之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原则,实现以小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采取更多的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增强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
[1]郑钧.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研究,2021(13):130-131.
[2]范孝顺.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探析[J].读写算,2021(12):11-12.
[3]李忠.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浅谈[J].新课程,2021(13):79.
[4]毛彦荣.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的策略[J].家长,2021(05):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