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鸡,据说是家畜(禽)里最早被中华祖先驯化者,其象形汉字见于4000多年前的商代“甲骨文”。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将正字“雞”解读为“知时,畜也”,正字“雛”专指“雞子也”;同时,“雞”“雛”亦从“鸟”写作“鷄”(鸡)、“鶵”(雏)。日后,鸡自“畜类”全身而退,转为“鸟纲,雉科家禽”(《辞海》),“雏”则泛指“幼鸟”。在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二生辰属相中,“鸡”是唯一的家禽。
“六畜”中的“五德之禽”
作为我国民间吉祥物,鸡以“五德之禽”备受青睐:头顶有冠乃“文”德,足距善斗乃“武”德,临敌敢拼乃“勇”德,遇食唤友乃“仁”德,守夜报时乃“信”德(《韩诗外传》)。于是,每年农历开年第一天(正月初一)被定为“鸡日”,城乡以红纸剪“天鸡”作窗花,以求“五德之禽啼,福气满门来”。无论“岁后八日:一鸡、二猪、三羊、四狗、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明·谢肇淛《五杂俎》),或称正月前七天里二狗、四猪,“鸡”都雄踞领先地位。
在与中华民族长相厮守的岁月里,“鸡”的形象也在成语典故中略见一斑,如杀鸡骇猴、鸡飞蛋打……战国孟尝君过函谷关时的“鸡鸣狗盗”或许最早。居家“六畜”中,“狗”紧随“鸡”驯化为“近臣”,民俗有“无鸡、狗不成家”——尽管传言“金鸡怕玉犬”,然而“鸡不与狗斗”;“鸡犬之声相闻”,也绝非“老死不相往来”,反而形影不离:指鸡骂狗、鸡飞狗跳、鸡零狗碎、鸡犬不宁。人间也曾“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也有“一人得道”便要“鸡犬升天”。
遍地“鸡”景观
在如此深厚的社会文化氛围里,同样出于生产、生活需要,我国以“鸡”冠名的地理景观颇多,规模不大、分布甚广并各具特色。
性别推“雄” 因人类需要的“知时”、报晓非公鸡莫属,且其体格雄健、羽毛艳丽,故地名中所见多为“公鸡”形象,南方方言则称作“鸡公”。河南、福建、四川皆有“鸡公山”,贵州关岭有“鸡公背山”,陕西褒城、贵州凤泉有“鸡翁山”,冠以“鸡公”的坡、嘴、洞、岽、髻、树等小地名不胜枚举。而母鸡(“鸡母”)少见,福建厦门有“鸡母山”,浙江嵊泗有“鸡娘礁”。
外貌推“艳” “脱毛凤凰不如鸡”,“金鸡”当为其极致,如“中国电影金鸡奖”。地名中,“金鸡”应有尽有:自然的山、岭、坪、岙、坳、岛、滩、湖、泉,人文的镇、乡、关、寺、台、圩、场、路、亭;“金鸡山(岭)”不下20座,赣、粵、桂、川各有“金鸡镇”。还有台湾台北、湖南郴州、广西钦州、四川广元“白鸡山”,皖、粵、川“锦鸡村”,福建安溪“石鸡湖”,四川稻城“竹鸡顶”。
体态推“首” “宁为鸡头,不做凤尾”。鸡头山,见于江苏南京、安徽池州、江西玉山、湖北荆门、云南昆明、陕西宁强、甘肃平凉等地,湘、琼、川、滇等有“鸡头村”。鸡冠山,见于河北承德、辽宁凤城、吉林梅河口、黑龙江穆棱、内蒙古赤峰、浙江玉环、四川崇州等地,辽宁大连有清末日俄战场“东鸡冠山”闻名;另有“鸡冠”岭、峰、洞、岛、坡、花山、砬子,以及“鸡嘴堡”“鸡儿嘴”。
行为推“鸣” “一唱雄鸡天下白”,人类自古依赖“金鸡报晓”,勤奋者“闻鸡起舞”。鸡鸣山,见于冀、晋、苏、皖、闽、鄂诸省;河北怀来有“鸡鸣驿”,山东荣成有“鸡鸣岛”,辽宁辽阳、四川城口有“鸡鸣寺”,另有冠以“鸡鸣”的水、原、坡、村、城、关、台。别致而同义的,有“鸡唱坪”“鸡叫岩”“鸡啼门水道”。个别的,有四川松潘“鸡栖城”、云南昌宁“鸡飞温泉”。
溯源推“远” 春秋楚地“鸡父”,曾为诸侯之间战地,在今河南固始。《山海经》载,即谷山“又东南四十里曰‘鸡山’,其上多美梓,多桑,其草多韭”。内蒙古磴口的哈隆格乃峡谷口,古为阴山南北交通要冲,汉筑城曰“鸡鹿塞”。汉代,新罗之始林因有鸡怪而改称“鸡林”,唐设鸡林州;唐代设县“鸡惟”“鸡川”在今四川,“鸡翁”在今贵州,金代“鸡川县”则在今甘肃。
民俗推“异” 西南地区村落有通称“场”“街”,在云贵高原或以代表集日的生肖属相冠名。如鸡日逢集便称“鸡场”,连同“鸡场坡(坪)”等冠名各民族混居的乡镇;同理形成的“雞街”,遍及云南武定、蒙自、禄丰、广南,寻甸、西畴、漾濞等地。贵州毕节“鸡姑槽”,为彝语“圆深窝子”译音。福建厦门20个“鸡”地名中,鸡罱山、礁的“鸡罱(lǎn)”即闽南方言所称“鸡笼”。
内容推“杂” 浙江玉环、山东莒县、广东珠海“鸡山(岭)”,河北迁安“野鸡坨镇”,表现“鸡”之整体。广东广州“鸡颈坑”、东莞“鸡翅岭”,云南宾川“鸡足山”,辽宁辽阳、湖南邵东“鸡爪山”,福建厦门“鸡舌山”,显示其局部。另有五花八门的鸡子山、鸡沙、鸡打港、鸡冢乡、鸡油凸、鸡石街、鸡坑桥、鸡喇路、鸡鹅巷、卖鸡巷、鸡嫲岽、鸡实街、鸡黍集、鸡蛋石群礁、鸡毛窑……
十大“鸡”地名
古往今来,以“鸡公、鸡冠、鸡鸣、金鸡”为代表,国内的“鸡”地名暂时不计其数,更难以详述。现特撷取祖国四方十大“鸡”地名推介,彰显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于一端。
鸡西——东北第一煤城 黑龙江省东南部的国家百年煤炭基地,荣膺“中国石墨之都”。“鸡西市”及所辖“鸡冠区”“鸡东县”,称谓均源于境内“鸡冠山”:清末有“鸡冠山子屯”;伪满置“鸡西街”,1941年设“鸡宁县”;1949年改称“鸡西县”,1956年撤县设市,为鸡(西)鸭(双鸭山)鹤(岗)等煤城之首。
鸡泽——先秦地名传承 泽,水聚积之地,如“水乡泽国”。今冀南滏阳河上游,古时诸河冲积扇交汇处低洼成泽,以民间鸡鸭繁多得名“鸡泽”。春秋之公元前570年,矢志复霸的晋悼公邀集八国诸侯“同盟于鸡泽”,今旧城营村有“晋侯盟台”遗址。西汉设广平县,隋以水乡冠名县域为“鸡泽县”,今治地亦称“鸡泽镇”。
“六畜”中的“五德之禽”
作为我国民间吉祥物,鸡以“五德之禽”备受青睐:头顶有冠乃“文”德,足距善斗乃“武”德,临敌敢拼乃“勇”德,遇食唤友乃“仁”德,守夜报时乃“信”德(《韩诗外传》)。于是,每年农历开年第一天(正月初一)被定为“鸡日”,城乡以红纸剪“天鸡”作窗花,以求“五德之禽啼,福气满门来”。无论“岁后八日:一鸡、二猪、三羊、四狗、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明·谢肇淛《五杂俎》),或称正月前七天里二狗、四猪,“鸡”都雄踞领先地位。
在与中华民族长相厮守的岁月里,“鸡”的形象也在成语典故中略见一斑,如杀鸡骇猴、鸡飞蛋打……战国孟尝君过函谷关时的“鸡鸣狗盗”或许最早。居家“六畜”中,“狗”紧随“鸡”驯化为“近臣”,民俗有“无鸡、狗不成家”——尽管传言“金鸡怕玉犬”,然而“鸡不与狗斗”;“鸡犬之声相闻”,也绝非“老死不相往来”,反而形影不离:指鸡骂狗、鸡飞狗跳、鸡零狗碎、鸡犬不宁。人间也曾“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也有“一人得道”便要“鸡犬升天”。
遍地“鸡”景观
在如此深厚的社会文化氛围里,同样出于生产、生活需要,我国以“鸡”冠名的地理景观颇多,规模不大、分布甚广并各具特色。
性别推“雄” 因人类需要的“知时”、报晓非公鸡莫属,且其体格雄健、羽毛艳丽,故地名中所见多为“公鸡”形象,南方方言则称作“鸡公”。河南、福建、四川皆有“鸡公山”,贵州关岭有“鸡公背山”,陕西褒城、贵州凤泉有“鸡翁山”,冠以“鸡公”的坡、嘴、洞、岽、髻、树等小地名不胜枚举。而母鸡(“鸡母”)少见,福建厦门有“鸡母山”,浙江嵊泗有“鸡娘礁”。
外貌推“艳” “脱毛凤凰不如鸡”,“金鸡”当为其极致,如“中国电影金鸡奖”。地名中,“金鸡”应有尽有:自然的山、岭、坪、岙、坳、岛、滩、湖、泉,人文的镇、乡、关、寺、台、圩、场、路、亭;“金鸡山(岭)”不下20座,赣、粵、桂、川各有“金鸡镇”。还有台湾台北、湖南郴州、广西钦州、四川广元“白鸡山”,皖、粵、川“锦鸡村”,福建安溪“石鸡湖”,四川稻城“竹鸡顶”。
体态推“首” “宁为鸡头,不做凤尾”。鸡头山,见于江苏南京、安徽池州、江西玉山、湖北荆门、云南昆明、陕西宁强、甘肃平凉等地,湘、琼、川、滇等有“鸡头村”。鸡冠山,见于河北承德、辽宁凤城、吉林梅河口、黑龙江穆棱、内蒙古赤峰、浙江玉环、四川崇州等地,辽宁大连有清末日俄战场“东鸡冠山”闻名;另有“鸡冠”岭、峰、洞、岛、坡、花山、砬子,以及“鸡嘴堡”“鸡儿嘴”。
行为推“鸣” “一唱雄鸡天下白”,人类自古依赖“金鸡报晓”,勤奋者“闻鸡起舞”。鸡鸣山,见于冀、晋、苏、皖、闽、鄂诸省;河北怀来有“鸡鸣驿”,山东荣成有“鸡鸣岛”,辽宁辽阳、四川城口有“鸡鸣寺”,另有冠以“鸡鸣”的水、原、坡、村、城、关、台。别致而同义的,有“鸡唱坪”“鸡叫岩”“鸡啼门水道”。个别的,有四川松潘“鸡栖城”、云南昌宁“鸡飞温泉”。
溯源推“远” 春秋楚地“鸡父”,曾为诸侯之间战地,在今河南固始。《山海经》载,即谷山“又东南四十里曰‘鸡山’,其上多美梓,多桑,其草多韭”。内蒙古磴口的哈隆格乃峡谷口,古为阴山南北交通要冲,汉筑城曰“鸡鹿塞”。汉代,新罗之始林因有鸡怪而改称“鸡林”,唐设鸡林州;唐代设县“鸡惟”“鸡川”在今四川,“鸡翁”在今贵州,金代“鸡川县”则在今甘肃。
民俗推“异” 西南地区村落有通称“场”“街”,在云贵高原或以代表集日的生肖属相冠名。如鸡日逢集便称“鸡场”,连同“鸡场坡(坪)”等冠名各民族混居的乡镇;同理形成的“雞街”,遍及云南武定、蒙自、禄丰、广南,寻甸、西畴、漾濞等地。贵州毕节“鸡姑槽”,为彝语“圆深窝子”译音。福建厦门20个“鸡”地名中,鸡罱山、礁的“鸡罱(lǎn)”即闽南方言所称“鸡笼”。
内容推“杂” 浙江玉环、山东莒县、广东珠海“鸡山(岭)”,河北迁安“野鸡坨镇”,表现“鸡”之整体。广东广州“鸡颈坑”、东莞“鸡翅岭”,云南宾川“鸡足山”,辽宁辽阳、湖南邵东“鸡爪山”,福建厦门“鸡舌山”,显示其局部。另有五花八门的鸡子山、鸡沙、鸡打港、鸡冢乡、鸡油凸、鸡石街、鸡坑桥、鸡喇路、鸡鹅巷、卖鸡巷、鸡嫲岽、鸡实街、鸡黍集、鸡蛋石群礁、鸡毛窑……
十大“鸡”地名
古往今来,以“鸡公、鸡冠、鸡鸣、金鸡”为代表,国内的“鸡”地名暂时不计其数,更难以详述。现特撷取祖国四方十大“鸡”地名推介,彰显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于一端。
鸡西——东北第一煤城 黑龙江省东南部的国家百年煤炭基地,荣膺“中国石墨之都”。“鸡西市”及所辖“鸡冠区”“鸡东县”,称谓均源于境内“鸡冠山”:清末有“鸡冠山子屯”;伪满置“鸡西街”,1941年设“鸡宁县”;1949年改称“鸡西县”,1956年撤县设市,为鸡(西)鸭(双鸭山)鹤(岗)等煤城之首。
鸡泽——先秦地名传承 泽,水聚积之地,如“水乡泽国”。今冀南滏阳河上游,古时诸河冲积扇交汇处低洼成泽,以民间鸡鸭繁多得名“鸡泽”。春秋之公元前570年,矢志复霸的晋悼公邀集八国诸侯“同盟于鸡泽”,今旧城营村有“晋侯盟台”遗址。西汉设广平县,隋以水乡冠名县域为“鸡泽县”,今治地亦称“鸡泽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