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下动脉穿支皮瓣的解剖学观察

来源 :解剖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tm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肘下动脉穿支皮瓣移位修复肘部软组织缺损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0侧经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标本上观测肘下动脉的起源、走行、分支与分布,另在1侧新鲜标本上进行摹拟手术设计。结果肘下动脉在肱骨内、外上髁连线中点下方(3.98±0.86)cm处,自桡动脉(占50%)、桡侧返动脉(占40%)和肱动脉(占10%)起始后,斜向外下方走行,其轴线位于肘下动脉的起始处与桡骨背侧结节(Lister结节)的连线上。肘下动脉向远侧分布达15 cm,并与桡动脉的远侧穿支、桡侧返动脉的肘外侧部皮支相互吻合。肘
其他文献
我国国产电焊机电源为220/380V工频交流电,其空载电压为55-90V。焊工常常带电进行更换焊条、调节焊接电流、清理工件,加之电焊机在电缆室外工作受风吹、日晒、雨淋、粉尘等腐蚀
2003年10月19日~10月30日,我国首次就劳动防护用品专题进行了出国考察.本次考察是应日本日中技能者交流中心邀请,由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派遣的.考察团由政府
以Fanger等人建立的预告平均票数(PMV)、温斯洛提出的不舒服皮肤湿度指数(DISC)和有效温度指数(ET*)为基础,阐述了A.P.Gagger等人建立的人体对衣内热环境反应的新标准预测指
目的研究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基因在臂丛神经根撕脱伤中的作用地位。方法设计、筛选并构建针对nNOS基因的siRNA表达载体,建立C5~T1神经
1前言近年来,煤矿瓦斯爆炸、火灾、矿难、飞机失事、石油井喷、淮河流域大水灾、食品中毒等重大灾难与事故震撼国人.2004年全国各类安全事故近百万起,死亡近14万人;重庆"12.2
1 前言甲烷,又名沼气,天然气,生物气.是无色、无臭、易燃的气体.自然物质的腐烂,很容易产生甲烷,因此甲烷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如:沼泽地,下水道,畜粪坑,地窖,竖井等.在工业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