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库存及成本压力增加、增值服务供给不足、个性化需求难以满足……传统出版业的发展正在遭遇瓶颈。如何制定出版业务新战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作用,实施网络转型,是摆在传统出版社面前一个难以回避的战略性课题。
目前,我国以电子书为代表的网络出版取得了初步的进展,但随着网络出版的发展,各种问题也不断显现。如版权环境、意识理念、产业链、商业模式、技术标准等问题都是影响传统出版业走向现代出版业的因素。只有产业链上各个环节不断努力,积极面对并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有助于整个产业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本期专题聚焦传统出版社的网络化生存,试图探讨出版社在网络时代的转型之路。
科技进步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出版业以传承优秀文化和先进文化、传播正确理论和科学技术为己任,历史上每一次质的飞跃都是先进科学技术应用的直接结果。从古代造纸术、雕版印刷、活字印刷的发明,到现代机器印刷和照排制版的广泛应用,以及今天数字出版技术的出现,先进科学技术一次又一次带来了出版业的革命。在信息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在全球普及,从出版业介质的更新、流程的再造,到内容的管理、阅读方式的改变,数字化已经渗透到出版业的每一个环节中。可以说,数字出版是传统出版业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延伸和扩展。这不仅丰富了出版物的内容和形式,而且也改变了传统出版物的生产方式和消费理念。可以断言,数字出版代表了21世纪出版业发展的方向和潮流。
面对数字化带来的变革,出版业面对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加快传统新闻出版产业向现代内容产业的转变,大力发展电子书、手机报刊、数字出版等新兴业态。”这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出版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应该看到,近年来,数字出版在我国得到较快发展,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底,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达到200多亿元,其中,中国网络广告收入达到49亿元,互联网期刊收入达到5亿元,电子图书收入达到1.5亿元,网络游戏收入达到65亿元,手机彩铃、手机铃声、手机游戏、手机动漫收入达到80亿元。可以看出,数字化在新闻出版行业的应用和推广,已经成为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总体来讲,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国内其他行业的数字化程度相比尚有较大差距,目前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传统出版业向数字化方向发展过程中,观念问题、产业链与商业模式问题、数字版权问题、数字内容监管问题、标准化问题、阅读方式问题以及技术壁垒问题等,是制约传统出版业向数字化产业转型的主要原因。
为了解决制约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十一五”期间,新闻出版总署将紧紧围绕大力推进新闻出版业科技创新,提升新闻出版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国际竞争力这一目标,明确未来数字出版的发展思路、战略目标和重点项目;大力推动出版资源的数字化,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实现最大限度的内容共享;形成科学规范的新闻出版业的标准化体系,加快数字出版产业主要标准和关键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加大技术攻关力度,力争在研发数字版权保护技术、数码印刷技术、全汉字字符集技术、高清大容量光盘存储技术、电子纸技术、手机出版技术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
21世纪是一个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的时代,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普及为包括数字出版在内的整个出版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性机遇。我们希望出版技术开发商、数字内容提供商、数字产品营销商进一步加强沟通与交流,就如何提高数字出版内容的管理能力、强化内容的拓展与服务增加值、提升企业数字化经营能力、加强数字出版的标准建设与版权保护的力度等方面,通过深入的探讨形成共识,提出具有可操作性并具有前瞻性的建议,提高我国数字出版的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有政府的大力扶持,有广大数字技术提供商和出版单位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必将会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我国整个新闻出版业也将出现一个更加繁荣发展的崭新局面。
链接:什么是网络出版与电子书
网络出版与传统出版是相对而言的。出版业因为出现了网络出版的事实和概念,才有了传统出版的俗称。所谓网络出版,是指在互联网上以数字化方式为流通载体进行编辑、制作、发布、传播并销售数字化信息的行为。
网络出版是伴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成熟而发展起来的。正因为读者的需求,网络出版的重要内容—电子书也就应运而生。目前,作为互联网环境下新的出版形式,电子书和传统出版互为补充,有机结合,互相促进。
电子书是指将信息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盘、磁盘等存贮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传播,并借助于计算机或类似设备来阅读的图书。它由三个要素构成:一是电子书的内容,指以特殊的格式制作而成、可在有线或无线网上传播的图书,一般由专门的网站组织而成;二是电子书阅读器,包括桌面上的个人计算机、个人手持数字设备和专门的电子设备;三是电子书的阅读软件,如北大方正提供的Apabi Reader、Adobe公司的Acrobat Reader和微软的MicrosoftReader等。
与传统的图书相比,电子书是没有实体形式的出版物,可通过打印、复制等方法转化为纸质图书或电子出版物。它与磁带、CD、VCD等电子出版物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的制作发行都是通过网络进行的,后者以光盘、磁盘等为载体,是封装型的电子出版物,通过书刊发行等渠道进行流通。
当前,出版社开展网络出版业务,最紧迫的几件事情有:
一、获得电子书出版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电子书出现以后,现行著作权法第十条增加了信息网络传输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中的成员在其选定的地点和时间获得这些作品的权利”。因此,电子书的出版需要获得作者对图书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授权。出版社的当务之急就是在《图书出版合同》中增加信息网络传播权,使得今后出版的图书都能拥有电子书出版的授权。同时为了已有图书能够以电子书的形式出版,需要对已有图书的作者补充签订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授权。
二、保存完整的圖书排版文件,制定文档保存的制度和流程。电子书的制作需要图书的排版文件。早期有些出版社的图书排版电子文档没有保存或者保存不够完整,影响了出版单位进入网络出版的进程,因此,应及时规范图书排版文件的保存制度,制定完善的保存流程,消除图书进入网络出版的障碍。
三、网络出版业务涉及出版社多个部门,需要出版社建立网络出版机制,理顺网络出版流程,这是从战略角度深入开展网络出版的重要前提。
库存及成本压力增加、增值服务供给不足、个性化需求难以满足……传统出版业的发展正在遭遇瓶颈。如何制定出版业务新战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作用,实施网络转型,是摆在传统出版社面前一个难以回避的战略性课题。
目前,我国以电子书为代表的网络出版取得了初步的进展,但随着网络出版的发展,各种问题也不断显现。如版权环境、意识理念、产业链、商业模式、技术标准等问题都是影响传统出版业走向现代出版业的因素。只有产业链上各个环节不断努力,积极面对并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有助于整个产业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本期专题聚焦传统出版社的网络化生存,试图探讨出版社在网络时代的转型之路。
科技进步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出版业以传承优秀文化和先进文化、传播正确理论和科学技术为己任,历史上每一次质的飞跃都是先进科学技术应用的直接结果。从古代造纸术、雕版印刷、活字印刷的发明,到现代机器印刷和照排制版的广泛应用,以及今天数字出版技术的出现,先进科学技术一次又一次带来了出版业的革命。在信息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在全球普及,从出版业介质的更新、流程的再造,到内容的管理、阅读方式的改变,数字化已经渗透到出版业的每一个环节中。可以说,数字出版是传统出版业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延伸和扩展。这不仅丰富了出版物的内容和形式,而且也改变了传统出版物的生产方式和消费理念。可以断言,数字出版代表了21世纪出版业发展的方向和潮流。
面对数字化带来的变革,出版业面对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加快传统新闻出版产业向现代内容产业的转变,大力发展电子书、手机报刊、数字出版等新兴业态。”这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出版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应该看到,近年来,数字出版在我国得到较快发展,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底,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达到200多亿元,其中,中国网络广告收入达到49亿元,互联网期刊收入达到5亿元,电子图书收入达到1.5亿元,网络游戏收入达到65亿元,手机彩铃、手机铃声、手机游戏、手机动漫收入达到80亿元。可以看出,数字化在新闻出版行业的应用和推广,已经成为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总体来讲,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国内其他行业的数字化程度相比尚有较大差距,目前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传统出版业向数字化方向发展过程中,观念问题、产业链与商业模式问题、数字版权问题、数字内容监管问题、标准化问题、阅读方式问题以及技术壁垒问题等,是制约传统出版业向数字化产业转型的主要原因。
为了解决制约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十一五”期间,新闻出版总署将紧紧围绕大力推进新闻出版业科技创新,提升新闻出版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国际竞争力这一目标,明确未来数字出版的发展思路、战略目标和重点项目;大力推动出版资源的数字化,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实现最大限度的内容共享;形成科学规范的新闻出版业的标准化体系,加快数字出版产业主要标准和关键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加大技术攻关力度,力争在研发数字版权保护技术、数码印刷技术、全汉字字符集技术、高清大容量光盘存储技术、电子纸技术、手机出版技术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
21世纪是一个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的时代,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普及为包括数字出版在内的整个出版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性机遇。我们希望出版技术开发商、数字内容提供商、数字产品营销商进一步加强沟通与交流,就如何提高数字出版内容的管理能力、强化内容的拓展与服务增加值、提升企业数字化经营能力、加强数字出版的标准建设与版权保护的力度等方面,通过深入的探讨形成共识,提出具有可操作性并具有前瞻性的建议,提高我国数字出版的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有政府的大力扶持,有广大数字技术提供商和出版单位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必将会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我国整个新闻出版业也将出现一个更加繁荣发展的崭新局面。
链接:什么是网络出版与电子书
网络出版与传统出版是相对而言的。出版业因为出现了网络出版的事实和概念,才有了传统出版的俗称。所谓网络出版,是指在互联网上以数字化方式为流通载体进行编辑、制作、发布、传播并销售数字化信息的行为。
网络出版是伴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成熟而发展起来的。正因为读者的需求,网络出版的重要内容—电子书也就应运而生。目前,作为互联网环境下新的出版形式,电子书和传统出版互为补充,有机结合,互相促进。
电子书是指将信息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盘、磁盘等存贮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传播,并借助于计算机或类似设备来阅读的图书。它由三个要素构成:一是电子书的内容,指以特殊的格式制作而成、可在有线或无线网上传播的图书,一般由专门的网站组织而成;二是电子书阅读器,包括桌面上的个人计算机、个人手持数字设备和专门的电子设备;三是电子书的阅读软件,如北大方正提供的Apabi Reader、Adobe公司的Acrobat Reader和微软的MicrosoftReader等。
与传统的图书相比,电子书是没有实体形式的出版物,可通过打印、复制等方法转化为纸质图书或电子出版物。它与磁带、CD、VCD等电子出版物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的制作发行都是通过网络进行的,后者以光盘、磁盘等为载体,是封装型的电子出版物,通过书刊发行等渠道进行流通。
当前,出版社开展网络出版业务,最紧迫的几件事情有:
一、获得电子书出版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电子书出现以后,现行著作权法第十条增加了信息网络传输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中的成员在其选定的地点和时间获得这些作品的权利”。因此,电子书的出版需要获得作者对图书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授权。出版社的当务之急就是在《图书出版合同》中增加信息网络传播权,使得今后出版的图书都能拥有电子书出版的授权。同时为了已有图书能够以电子书的形式出版,需要对已有图书的作者补充签订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授权。
二、保存完整的圖书排版文件,制定文档保存的制度和流程。电子书的制作需要图书的排版文件。早期有些出版社的图书排版电子文档没有保存或者保存不够完整,影响了出版单位进入网络出版的进程,因此,应及时规范图书排版文件的保存制度,制定完善的保存流程,消除图书进入网络出版的障碍。
三、网络出版业务涉及出版社多个部门,需要出版社建立网络出版机制,理顺网络出版流程,这是从战略角度深入开展网络出版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