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文,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肾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靖康之难,钦宗幸虏营①。虏人欲得某文②。钦宗不得已,为诏从臣孙觌③为之;阴冀④觌不奉诏,得以为解。而觌不复辞,一挥立就,过为贬损,以媚虏人:而词甚精丽,如宿成者⑤。虏人大喜,以大宗城卤获⑥妇饷⑦之,觌亦不辞其后每语人曰:“人不胜天久矣;古今祸乱,莫非天之所为。而一时之士,欲以人力胜之:是以多败事而少成功,而身以不免焉。孟子所谓‘顺天者存,逆天者亡’者,盖谓此也。”或戏之曰:“然则子之在虏营也,顺天为已甚矣!其寿而康也宜哉。!”觌惭无以应;闻者快之
(选自朱熹《记孙觌事》)
注 释
①虏营:金国。下句的“虏人”:金国皇帝。②某文:这里指投降的文书,降表。③孙觌(dí):宋代文学家,工诗文,尤擅骈文,为人无行,被人不齿。④阴冀:私下里希望。⑤宿成:早就写好。⑥大宗:与皇帝同宗亲近的贵族;卤获;虏获。⑦饷:赏赐。⑧孙觌活到89岁。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故不为苟得也 苟富贵,无相忘(《陈涉世家》)
B.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使内外异法也(《出师表》)
C.过为贬损,以媚虏人 过湘江(《始得西山宴游记》)
D.其后每语人曰 此中人语云(《桃花源记》)
2.下列加着重号的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铭》)
B.然则子之在虏营也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C.舍生而取义者也 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D.过为贬损,以媚虏人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3.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画线的句子。
是以多败事而少成功,而身以不免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甲][乙]两段文字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阐述了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乙]文则在记叙中鲜明地表明了作者的态度。
8.[甲]文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强调人人都有“义”,只是“贤者能勿丧耳”。
C.[乙]文中的孙觌很快就写好“降表”,而且文句优美,其目的是为钦宗皇帝分忧。
D.[乙]文中的孙觌就是[甲]文中孟子所说的“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的那一类人。
5.联系[甲]文的内容,根据[乙]文中人物的言行,你认为孙觌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朱正连设计)
(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靖康之难,钦宗幸虏营①。虏人欲得某文②。钦宗不得已,为诏从臣孙觌③为之;阴冀④觌不奉诏,得以为解。而觌不复辞,一挥立就,过为贬损,以媚虏人:而词甚精丽,如宿成者⑤。虏人大喜,以大宗城卤获⑥妇饷⑦之,觌亦不辞其后每语人曰:“人不胜天久矣;古今祸乱,莫非天之所为。而一时之士,欲以人力胜之:是以多败事而少成功,而身以不免焉。孟子所谓‘顺天者存,逆天者亡’者,盖谓此也。”或戏之曰:“然则子之在虏营也,顺天为已甚矣!其寿而康也宜哉。!”觌惭无以应;闻者快之
(选自朱熹《记孙觌事》)
注 释
①虏营:金国。下句的“虏人”:金国皇帝。②某文:这里指投降的文书,降表。③孙觌(dí):宋代文学家,工诗文,尤擅骈文,为人无行,被人不齿。④阴冀:私下里希望。⑤宿成:早就写好。⑥大宗:与皇帝同宗亲近的贵族;卤获;虏获。⑦饷:赏赐。⑧孙觌活到89岁。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故不为苟得也 苟富贵,无相忘(《陈涉世家》)
B.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使内外异法也(《出师表》)
C.过为贬损,以媚虏人 过湘江(《始得西山宴游记》)
D.其后每语人曰 此中人语云(《桃花源记》)
2.下列加着重号的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铭》)
B.然则子之在虏营也 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C.舍生而取义者也 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D.过为贬损,以媚虏人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3.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画线的句子。
是以多败事而少成功,而身以不免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甲][乙]两段文字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阐述了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乙]文则在记叙中鲜明地表明了作者的态度。
8.[甲]文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强调人人都有“义”,只是“贤者能勿丧耳”。
C.[乙]文中的孙觌很快就写好“降表”,而且文句优美,其目的是为钦宗皇帝分忧。
D.[乙]文中的孙觌就是[甲]文中孟子所说的“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的那一类人。
5.联系[甲]文的内容,根据[乙]文中人物的言行,你认为孙觌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朱正连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