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赐予的诗意笔墨

来源 :书画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_zhang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的山水画家在面对自然写生时,很难摆脱长久的素描训练所形成的观察方法和视觉经验。这种丢失母语的尴尬,使得当代中国画去离中国精神越来越远。出于对西画写生观念的厌弃和对精神家园的追寻,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大批山水画家重新走上临古的道路。这种对传统绘画肤浅的所谓回归,对那些迷茫中的画家来说,或许是不得已的选择,然而真正让人惊讶的是,近十年来收藏家对复古绘画的热情追捧,却造就了一批以摹古为能事的“专业画家”。他们把对传统绘画样式的表象临摹,贴上“诗意”“文心”这样优雅的词汇,败坏着大众的艺术趣味。当然,这还不是最糟糕的,将那些真正具有创造才能的艺术家和品格卑微的“复古”者,放在同样的标准评说,这才是当代中国画坛最悲哀的事。
  还好,我们这个时代还有像岳黔山这样的山水画家在认真地探究中国山水画的法理和内在精神。如果仔细阅读岳黔山近20年来的绘画,就会发现,他一直致力于用符合中国画笔墨法则的语言,来表现大自然赐予的独特感受和一个中国艺术家对自然的理解。
  像所有经历过“85新潮”艺术运动的画家一样,岳黔山曾经迷恋于用水墨材料来表现臆想中的山水世界。用黔山自己的话说,那个时期的画,是用西方的艺术观念“臆造”的,从中看不出一个中国艺术家对自然的体悟与理解,看不出对中国绘画精神一脉相承的血缘关联。其实,问题远没有像黔山自己评述得那样严重。上个世纪90年代初,岳黔山曾经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著名画家张仃先生看过画展后,曾用“他的未来不可限量”对媒体表达对岳黔山的激赏。直到前不久,我还在一位批评家那里听到这样的感叹:“上个世纪90年代的岳黔山是多么有才华啊!”言下之意,今天的岳黔山已经丧失了早年的锐气。在我着手写作这篇短文时,我对他早期的画册重新翻阅了一下,的确如那位批评家所说的,岳黔山那个时期的作品,激情昂扬,笔墨恣肆,处处显露着不可阻挡的才华。即使与当今画坛的同类画作相比,岳黔山那个时期的作品也是深具中国味道的,因为黔山在成名之前已经练就了同时代画家鲜有的笔墨功夫。岳黔山如果沿着他早期的艺术理念走下去会是什么结果呢?这实在是耐人寻味、值得思考的问题。因为这不单单是岳黔山作为一个个体艺术家在“85现代艺术思潮”后面临的问题,也是年青一代山水画家所面临的共同课题。
  促成岳黔山艺术观念转变的事件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岳黔山曾赴欧洲讲学半年,在和西方的艺术家交流过程中,他所作的传统样式的山水画,大获好评,他们认为那是地道的中国艺术。而在国内为岳黔山带来声誉的现代图式的山水,却被认为是模仿抄袭了西方的现代艺术,已经丢失了中国的山水艺术特质。可以想像,这次交流对岳黔山带来的震撼。这种震撼,不仅仅在于具体的某件作品的优劣,更触及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艺术家挥之不去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的艺术市场开始从沉寂逐步走向喧嚣,无数的画家为迎合收藏家的趣味,调整着自己的艺术创作倾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岳黔山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从欧洲回国后,岳黔山几乎拒绝了所有的展览,彻底放弃自己熟悉的笔墨图式。除了教学,他所有的精力都投身于对传统画理、画法的研究中,并对宋元以来的山水画主要流派和重要画家做系统性的临摹学习。他在重新寻找中国文化中“山水”的定义和精神内涵,这是一项需要智慧和定力的工作。正是基于对传统绘画的深入研究,他发现了“山水写生”的意义。
  “山水写生”的意义,这看上去似乎像一个伪命题。但是如果了解当代山水画家的写生状态,就会理解真正意义上的“山水写生”是多么重要。在我看来,无论处在什么样的文明背景中,一个有责任的画家有两件事情是必须做的:一是回到他所处的文明传统,熟练地掌握母语,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有所依归,这样才能体现一个艺术家的心灵深度;另外一项重要工作是回到自然,研究自然,用在大自然中发现和提炼的语言、图式,来丰富和延承置身其中的艺术传统。与前一项工作相比,在今天这个时代,后者变得更为艰难。因为今天的艺术家,相信“观念”远甚于信任自然,另一方面,观念艺术的盛行,让人们看起来成为一个艺术家变得越来越简单。和黄宾虹、齐白石、傅抱石、李可染那一代画家相比,写生,对今天的大多数水墨画家而言,只是一种姿态。他们用从古人那里抄袭模仿的绘画套路和语言,生搬硬套在大自然身上,然后冠以写生的名义。在很多山水画家的笔下,写生已经成为截取某个自然片段作为装饰的手段,我们从中既看不到对自然的研究,更感受不到来自自然的激情和启示。而在另外一类画家那里,写生成为大而无当的“观念”之下的陈词滥调或照相式的自然写真手段。
  如果让我列举出当代还有哪个山水画家的创作中,真正体现中国文化中的“山水写生”观,我第一个会想到岳黔山。这是因为我从岳黔山不同时期的山水写生作品中,看到了一个山水画家应有的态度和工作方向。2009年黔山画了一批“新疆雪景”写生,期间我们曾经做过两次电话长谈。他在电话中有些兴奋地说着自己的感受:“我画这些雪景山水,是因为我在大自然中看到了中国画里最神秘的留白与自然之间的联系。你可以说我画的是雪景,也可以说不是雪景,因为画雪山、雪景的目的是研究画面留白的规律,同时也是在寻求画面的新形式和新技法。”他又说,“每当我面对自然时,总是像一个不会画画的人一样,进行写生。我无意中会忘掉脑子中所有关于绘画的知识和熟悉的手段,尊重现场的真实感受,在写生时,情与理、技与法、景与境都是自然的流露”“真情实感才能打动自己,才能有新的发现与发展”“我让自己画得深入一些,再深入一些,这样才能印证笔墨与自然的关系,如果只是草草的勾几笔,我将永远认识不到笔墨的堂奥。我是先做加法,再做减法”“写生中的舍取,笔墨语言的转换,情景交融的表现等,就是对景创作……”
  从黔山的这些谈话片段,我们可以想像出他的写生状态:他已经像一片树叶活在自然之中,这是崇尚“天人合一”的中国文化最核心的自然观。而作为一个画家,他在自然中不断印证从古学得的笔墨语言和笔墨法则,同时在自然中学习和提取新的笔墨语言。透过他近10年的写生作品,我能清晰地看到,他已经开始从早先面对自然时的紧张,逐渐变得适意,他的这批新疆雪景写生画得何等轻松、明亮,既保持了对自然的真实感受,又体现了中国画的笔墨精神和意趣。一个画家之所以要写生,就是让自己通过不断地走向自然,印证从古人那里学到的所有有关笔墨的知识,丰富自己的表现手段;通过不断地走向自然,训练自己的眼睛,让自己的心灵对自然的美变得越来越敏感,直至将自己的灵魂融入自然之中。接下来,他会与自然中的诗意相遇,那种诗意,是属于画家个人的,是属于这个时代特有的,而非从古人那里模仿抄袭得来的。 我在黔山的画里,已经一次次看到他与大自然诗意的相遇,他给当代山水画坛的启示是,他真正诠释了山水写生的意义。
其他文献
刘一闻上海书协常务理事兼篆刻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协理事,中国书协篆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西泠印社理事,中国篆刻艺术院任研究员,中国书法艺术院任研究员。2005年在山东临沂王羲之故居建立“刘一闻艺术馆”。2015年获第五届全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作品入展:1982年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1984年全国首届篆刻评选并获奖,1986年西泠印社首届篆刻评展并获奖,1989年全国第四届书法展并获奖,1991年
期刊
如果说,当今不少书家给我们以丽日秀月、百里平川、时花美女;或者典谟诰训、鄙俚街谈、伪劣古董;乃至活字印刷、左道画符、牛鬼蛇神……那么,宋季丁先生缔造了别一种艺术世界。这里重岩峭壁,幽壑流泉,古松危石,奇花异草;时而赤虬磅礴、崩云涌雪,时而霜鹤长唳,洞箫低咽……  我们的艺坛往往拜倒于“名家”足下。其实,宋季丁先生称不上“名家”。他生前炫目的桂冠一无所有。似乎有一两次入选省级展览,某次入选一家晚报副
期刊
2001年腊月,赵熊分得了西安文化广厦的一套新居室。这一年是壬午,赵熊53岁,年过半百。不管怎样,对面墙斋里的赵熊来说,这也算乔迁之喜吧。2002年年初,赵熊开始装修。4月,春和景明,赵熊开始在新居的工作室中写字治印。工作室自然不会宽敞阔绰,可是他的心态已经变了,他没有劳烦他的先生陈泽秦夫子,他给这斗室自题日:“风过耳堂。”可是心里似乎不能平静,于是刻了10余种自用印来舒缓他的心潮。在“风过耳堂”
期刊
赵熊是那种特别看重文化生命价值的艺术家,这一以贯之地倾注于F他生命的行走之中,尽管生命表现的样态是丰富的、他的翰墨生活,他的散文写作,他浅吟低唱的诗词,他沤心沥血精研致思的大著《篆刻十讲》,他集数十年之功培植的终南印社艺术群体,以及他对当下的关注和所体现出来的智识,等等。这些看起来零星的生命段落,其精神血脉都源自丁同一个母体——对中国文化的向往与诉求,这便构造了赵熊“这一个”文化符码,即使置诸于时
期刊
我总是踌躇着。  每天都要从怡园的门前经过,我踌躇着是否要进去看一眼?看一眼怡园里的一株芭蕉。我曾经在那芭蕉下的石凳上聆听宋先生玄谈。往事年深月久,往往不忍去触碰,就让它沉在心湖之底吧,可是怀念的潮水总是袭来。我明白,在我们的记忆里,有一些人,有一些事,他们犹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进去或者不进去,其实,我放不下的是一种心情,飘飘忽忽。怡园里那一株芭蕉,芭蕉荫下的石凳上,那一抹冰凉的秋意。  清
期刊
我与围安结识,早在上世纪的90年的黄河碑林奖时。当时国安作为获奖作者代表来碑林参加活动,与我促膝交流,共研书道。岁月如流,垒今已25年了。2008年苏州成为中国书法名城,举办了不少有影响、有创意的书法活动。我曾多次去苏州,在苏州和国安接触多了,也对国安的书法有了更深的了解。  苏州文化底蕴深厚,传承有绪,人文荟萃。苏州的书家追求高雅,重视积淀。老一辈书家费新我、沙曼翁、祝嘉、宋季丁等以碑人帖,碑帖
期刊
“东武小邦,不烦牛刀,实无可以上助万一者,非不尽也”。每每展卷苏轼的《东武帖》,就会想起诸城的兆德兄。  诸城,是东武故地,宋时密州州治所在。厚重的历史文化沉淀和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兼收并蓄的地域文化个性。这里人杰地灵,名人辈出,如陆放翁所言:“盖其山川气俗,有以感发人意,故骚人墨客,得以驰骋上下。”兆德兄正是这方钟灵毓秀水土的受益者。  作为当地知名青年书法家,丁兆德走了一条师法唐宋,上追魏晋
期刊
李文华 1975年8月生,江苏无锡人。1998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考古学系。主要从事古代文物的研究、鉴定和文博展览艺术的研究。发表《一般优孟衣冠别样精神血肉》《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陶器浅说》《景德镇宋代青白瓷》《江阴余城遗址试掘简报》等多篇论文。现任职于无锡博物院。  《西林园景图册》是明代画家张复所作,现藏于无锡博物院,为国家二级藏品。该图册共16开,为纸本,设色。每开纵35 8厘米,横25 6厘米
期刊
本刊讯2015年5月9日下午,静观风来——黄悙书法篆划作品展和娄东诗韵——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两场重量级展览在_人仓市博物馆拉开帷幕。双展集中展示了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悸的70余件书法篆刻精品,以及当代中国书坛35位著名书法家的60余件书法作品,较充分地体现了当今中国书法界的艺术水平。太仓市委常委、副书记张彪,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雪嵘出席开幕式?  亮点一:极高的艺术水准  “在县级市举
期刊
书者,散怀抱也    续潇湘水云千里,有苍山万叠。此间风物,皆楚韵遗绪,沉厚而浪漫,在数千年间传承、积淀、滋化。1000年前,五峰先生自闽入湘,追觅廉溪故迹,居行衡湘,述作其间,开宗明义,创湖湘一派,遂大理学。其风沾被,以至于今。羲明先生亦如他的乡贤,循其旧辙,而上溯屈贾、帝舜及神农之迹。于间沉思、感叹,若入境的鸿雁,抱守这里的多情与朴素,不再他适。  我与羲明先生的道缘,源于他的书法。其各体兼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