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活动,是人类的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实践活动,它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要想使教学活动有效,就应该积极开展课前参与。课前参与主要是指在正式上课前,学生就已参与到课的内容中来。有效的课前参与,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因此,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多运用课前参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课前参与 培养能力 激发兴趣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学会关心,学会做事,学会生活”的培养目标,即要求我们的教育要“面向未来”。这并不是说我们要在现有的课程之外再根据培养目标另设其他课程,而是如何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教学内容创设条件去让学生更多、更好地发展,也就是要提高教学效益。在实际教学中,课前参与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
课前参与,主要是指在正式上课前,学生就已参与到课的内容中来。有效的课前参与,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所谓效益,是指人的活动结果中合乎目的的有效部分,即专指能给个人和社会带来效益、好处的积极效果。因此,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积极开展课前参。下面我就对课前参与谈一些个人的见解。
一、在课前参与中锻炼学生多种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时代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已不仅仅是单纯的课本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这里的“能力”,不仅包括听说读写的能力,还包括学生今后学习、工作、生活所需要的多种技能,如观察能力、交往能力、操作能力、使用工具的能力、查找获取信息、处理和使用信息的能力……课堂教学由于时间、空间上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就更加显示了课前参与的优越性。因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可能进行各种形式的参与。
例如,小学一年级有一篇课文叫《神奇的塔》,主要介绍了北京西三环的中央广播电视塔。我在讲这一课的前一周就先告诉学生下周要学习这篇课文,要求大家找有关中央广播电视塔的资料。短短一周内,学生有的在家长的帮助下从地图中找出电视塔的位置;有的乘坐途经电视塔的公共汽车向售票员询问电视塔的高度、用途;有的从报纸杂志中找来照片;有的请亲朋好友帮助找来文字资料;还有的请父母带他们到中央广播电视塔去实地感受一番;也有的还将自己的见闻组织成一段话说出来,甚至写下来……在与售票员的交谈中,锻炼了学生的交往能力;在实际参观考察中锻炼了学生的观察以及听、记的能力;将感受说出来或写下来,更是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如此,学生在这过程中知道了获取信息的多种途径,如可以询问他人,可以利用一些工具来查找相关的材料,可以亲身体验等等。在学生获取一定的信息后,又运用这些信息来帮助自己加深对课文的认识和理解。如课文中有一句话是“那圆圆塔楼,像一盏宫灯”,学生没见过宫灯,想象不出塔楼到底什么样子,于是读得很平淡。这时一个学生拿一张电视塔夜景照片,五颜六色的灯光把塔楼装扮得犹如一盏明灯。一个学生情不自禁地说:“多美的塔!”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就水到渠成了。学生运用自己所找的材料帮助全班理解课文,这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
二、在课前参与中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作为非智力因素之一,对学生的行为有着重要影响。林崇德教授在《学习与发展》中明确提出:兴趣是一种特殊的学习动机,它在学习中是最活跃的因素。要激发中小学生去学习,则必须要有兴趣作为他们学习的内在的“激素”。小学生好奇心强,对未知世界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思索、实验,使书本上的文字活跃起来。
例如,讲《乌鸦喝水》一课时,学生学习的难点就在于不理解乌鸦为什么把石子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就升高了。为了突破这个难点,课前我布置了一项作业,即让学生在自己可能的情况下,找一个类似插图中画的瓶子,要求瓶子正如课文中讲的那样“瓶子很高,瓶口又小”,并在瓶子里倒入少量的水。然后用手指代替乌鸦的嘴往瓶子里一个一个地放石子,观察水有什么变化。作业布置下去,学生的兴致很高。第二天早晨就有几个学生争先恐后地告诉我实验情况。一个学生兴奋地说:“真有意思!简直像变魔术!”我适时地引导他:“这不是魔术,而是科学实验。只要你好好学习,将来可能会做出很多有趣的实验来。”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一旦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有兴趣的事会集中注意力,而且注意力保持的时间也会相对持久,从而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习的效果。可见,通过课前参与激发学习兴趣,使兴趣这一催化剂发挥作用,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益。
总之,让广大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时代的需要。努力开展好课前参与,提高语文教学效益,这是有待于教育者进一步研究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课前参与 培养能力 激发兴趣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学会关心,学会做事,学会生活”的培养目标,即要求我们的教育要“面向未来”。这并不是说我们要在现有的课程之外再根据培养目标另设其他课程,而是如何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教学内容创设条件去让学生更多、更好地发展,也就是要提高教学效益。在实际教学中,课前参与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
课前参与,主要是指在正式上课前,学生就已参与到课的内容中来。有效的课前参与,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所谓效益,是指人的活动结果中合乎目的的有效部分,即专指能给个人和社会带来效益、好处的积极效果。因此,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积极开展课前参。下面我就对课前参与谈一些个人的见解。
一、在课前参与中锻炼学生多种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时代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已不仅仅是单纯的课本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这里的“能力”,不仅包括听说读写的能力,还包括学生今后学习、工作、生活所需要的多种技能,如观察能力、交往能力、操作能力、使用工具的能力、查找获取信息、处理和使用信息的能力……课堂教学由于时间、空间上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就更加显示了课前参与的优越性。因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可能进行各种形式的参与。
例如,小学一年级有一篇课文叫《神奇的塔》,主要介绍了北京西三环的中央广播电视塔。我在讲这一课的前一周就先告诉学生下周要学习这篇课文,要求大家找有关中央广播电视塔的资料。短短一周内,学生有的在家长的帮助下从地图中找出电视塔的位置;有的乘坐途经电视塔的公共汽车向售票员询问电视塔的高度、用途;有的从报纸杂志中找来照片;有的请亲朋好友帮助找来文字资料;还有的请父母带他们到中央广播电视塔去实地感受一番;也有的还将自己的见闻组织成一段话说出来,甚至写下来……在与售票员的交谈中,锻炼了学生的交往能力;在实际参观考察中锻炼了学生的观察以及听、记的能力;将感受说出来或写下来,更是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如此,学生在这过程中知道了获取信息的多种途径,如可以询问他人,可以利用一些工具来查找相关的材料,可以亲身体验等等。在学生获取一定的信息后,又运用这些信息来帮助自己加深对课文的认识和理解。如课文中有一句话是“那圆圆塔楼,像一盏宫灯”,学生没见过宫灯,想象不出塔楼到底什么样子,于是读得很平淡。这时一个学生拿一张电视塔夜景照片,五颜六色的灯光把塔楼装扮得犹如一盏明灯。一个学生情不自禁地说:“多美的塔!”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就水到渠成了。学生运用自己所找的材料帮助全班理解课文,这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
二、在课前参与中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作为非智力因素之一,对学生的行为有着重要影响。林崇德教授在《学习与发展》中明确提出:兴趣是一种特殊的学习动机,它在学习中是最活跃的因素。要激发中小学生去学习,则必须要有兴趣作为他们学习的内在的“激素”。小学生好奇心强,对未知世界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思索、实验,使书本上的文字活跃起来。
例如,讲《乌鸦喝水》一课时,学生学习的难点就在于不理解乌鸦为什么把石子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就升高了。为了突破这个难点,课前我布置了一项作业,即让学生在自己可能的情况下,找一个类似插图中画的瓶子,要求瓶子正如课文中讲的那样“瓶子很高,瓶口又小”,并在瓶子里倒入少量的水。然后用手指代替乌鸦的嘴往瓶子里一个一个地放石子,观察水有什么变化。作业布置下去,学生的兴致很高。第二天早晨就有几个学生争先恐后地告诉我实验情况。一个学生兴奋地说:“真有意思!简直像变魔术!”我适时地引导他:“这不是魔术,而是科学实验。只要你好好学习,将来可能会做出很多有趣的实验来。”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一旦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有兴趣的事会集中注意力,而且注意力保持的时间也会相对持久,从而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习的效果。可见,通过课前参与激发学习兴趣,使兴趣这一催化剂发挥作用,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益。
总之,让广大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时代的需要。努力开展好课前参与,提高语文教学效益,这是有待于教育者进一步研究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