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拉罐玩出大名堂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2523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只小小的易拉罐,转眼之间,就成为一幅幅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易拉罐手工艺画。京城老人刘燮昌5年成就了近千幅作品。易拉罐玩出大名堂,有人以数千元价格购买他的“一只鹦鹉”,有人以巨额高薪聘请他合作,他总是淡淡一笑,摇头拒绝。他的画只赠不卖,他免费给人传授易拉罐手工艺画技法,他说:“我喜欢这么玩,这就是找乐。”走进刘燮昌的易拉罐手工艺画家庭艺术馆,不禁会竖起大拇指:您玩的高啊,实在是高!
  无心插柳
  退休之后,刘燮昌开始了找乐生活。2004年初,刘燮昌在王府井书店淘到一本《易拉罐工艺画技法》,他按照书上的指导,开始在易拉罐世界里“淘宝”,研究用易拉罐做成艺术品。他拿着裁刀、画笔,左比右画,反复琢磨,粘粘剪剪,一个多星期后,第一件作品完成了。这第一件作品,是毛主席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看着自己的作品,刘燮昌内心充满了成就感。实际上,在整个过程里,他经历了反复实践,易拉罐薄而尖利,稍不注意就被划伤,手上的口子大大小小数不清。刘燮昌和易拉罐艺术品的渊源,真是由来已久,几十年献身教育事业,刘燮昌发现,在70年代给学生印制练习题、而今早已废弃的铁笔,这回派上了用场,在易拉罐上刻刻画画,还真有感觉!
  任何美丽的艺术,都融合了汗水和智慧,在疼痛中灿烂。刘燮昌的易拉罐作品越来越丰富了,从花鸟草虫,到人物建筑,无所不包。易拉罐老人玩出了一片精彩世界。
  家里被他“造”成了仓库、车间,到处都是易拉罐和边角余料,尽管如此,老伴却一直非常支持他。刘燮昌的一个学生出国前,专门送给老师一本书,水浒人物一百单八将,他早就听说过,刘燮昌从小酷爱听评书《水浒传》,学生临走笑着说:“我一年后回国的时候,您如果把这些人物做出来,那简直是太棒了!”水浒人物108位好汉的形象早已深深印在刘燮昌心中。事隔13个月后,在2006年,学生回国前夕,刘燮昌的水浒人物一百单八将系列作品早已震惊京城铝艺界。
  垃圾老头
  北京电视台邀请刘燮昌去参加韩国游活动。9天的韩国之旅结束了,旅友们买了各种纪念品满载而归。两位机场服务人员看着刘燮昌,却窃窃私语:“时代不同了,收废品的都坐飞机出国捡易拉罐了。”
  大家一回头,只见刘燮昌一下飞机,左手一只鼓鼓的网兜,右手两个包,身后还背着一个大口袋,都是这一路别人送给他的各种各样的易拉罐,拿他自己的话说,“远看像逃荒的,近看像丐帮的”。轰动京城的易拉罐环保工艺画大牌艺术家,被人当做垃圾老头了!
  刘燮昌制作易拉罐艺术画,玩得如痴如醉,常常为了一个创意冥思苦想得不知身在何处。用翠绿、亮蓝、淡黄等六七种颜色做一只鹦鹉,他高兴得像个小孩子,围着这只色彩斑斓的“鹦鹉”走来走去,满脸笑容。可是到后来,他却忽然犯了愁,这鹦鹉的眼睛怎么办?刘燮昌去厨房拿了几颗绿豆,眼睛是有了,可是,刘燮昌还是觉得不满意,绿豆是谷物画的眼睛啊。他把绿豆拿下去了,还得重新想招儿。这下子还真是犯难,刘燮昌为那只鹦鹉寻找“眼源”,走到哪琢磨到哪。
  周末晚上,一家人看电视,只有刘燮昌在一旁琢磨鹦鹉的眼睛。老伴知道,这鸟的眼睛一天找不到,老刘的眼睛就一直发呆。突然,刘燮昌大笑几声:“哈哈哈,太好了!”家人疑惑不解,刘燮昌咔嚓嚓在易拉罐上几下,把那个小小的黑色圆圈圈,里面是“R”的那个商标标记剪下来,粘到工艺画的鸟眼睛部位,“器官移植”成功!这眼睛太妙了,圆圆的黑色眼睛,里面黑白分明,顾盼有神!俗话说,画龙点睛啊,自从“移植”了这样的眼睛,这鹦鹉简直增色无比,往墙上一挂,让人心生“不敢高声语,恐惊‘墙上鸟’”的感叹。
  从教几十年,刘燮昌对中学语文课本可以说是烂熟于心,他把所有的课文插图,都做成了易拉罐艺术画。随着刘燮昌作品的增多,易拉罐用量也越来越大。邻居、朋友纷纷送易拉罐支持他。有一次,有位老人来电话说,我听过您讲座制作易拉罐作品,我家有很多易拉罐,我周末派儿子给您送去。刘燮昌高兴得不得了。等小伙子扛着大包小包的空罐子进门,刘燮昌一看乐开了花,他要请小伙子吃饭,弄得人家挺不好意思:“您是收废品的?我老妈让我跑这么远送这些破烂……”话没说完,一抬头,看见刘燮昌满屋琳琅满目的易拉罐艺术画作品,佩服得五体投地:“大爷,以后,给您供料就包在我身上,只求您收下我这个弟子!”
  我心快乐
  易拉罐老人成了刘燮昌的个人品牌, 2005年以来,慕名而来参观、登门拜老师的人越来越多了,京城著名的易拉罐艺术画名家也来与他切磋技艺,对他的作品赞叹不已。通过和这些“铝艺高手”的交流,刘燮昌圆了一个梦,他见到了几年前,他买的第一本易拉罐制作工艺品的书的作者,原来这位作者就在北京郊区。见到刘燮昌的作品,这位作者非常感慨,称赞说,刘燮昌的作品,无论创意思想还是技法构图,已经早有突破。
  在更多的展览活动中,刘燮昌常常遇到要出很高的价钱购买作品的人,对于同为热爱易拉罐艺术的朋友,他表示非常高兴,但是,他的作品,不卖!一幅作品,倾注了作者大量心血,刘燮昌说,他以一份找乐的心情,玩做易拉罐工艺画,为钱而辛苦奔波,不符合他找乐的初衷。
  他通过朋友得知,京城盲人作家张骥良以双眼视力0.01写出700多万字作品。在盲作家55岁生日前夕,年近7旬的刘燮昌专门冒着酷暑,为张骥良的生日赶制易拉罐艺术画“八骏图”——马到成功,一幅一米多长的八骏图献给这位作家,令在场人们感动不已。
  只赠不卖,对于受赠者的感谢,刘燮昌说,别谢我,做我愿意做的事,送给我最想送的人。
  刘燮昌的易拉罐艺术画,和世上任何伟大的作品一样,它的价值,远远超过业内认定的价格本身,它所承载的那些无法计价的,是情怀,是境界。
  (责编:辛娅)
其他文献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老年人的消费观念也悄然发生变化,他们的消费方式和习惯正逐渐向年轻人靠拢,买、买、买……成为不少老年人的生活常态。然而,让我们来盘点一下——  现在的老年人大都有闲又有钱,那么,如何利用合理消费来优化自己的晚年生活,就成为老年人的日常必修课。  消费要有度  对于辛苦奋斗了大半生的老年人来说,许多人的子女早已成家,事业发展得也不错,不需要自己的接济。老人手上的钱宽裕之后,现实
期刊
我的爷爷参加过东北抗日义勇军,这是我们一家人的骄傲。记得小时候,亲友相见常常提起那段往事。  去年,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时候,我更加想念已经离世40多年的爷爷,因为当年他曾经抱定“宁死不当亡国奴”的信念,参加过东北抗日义勇军并且担任过团长,与日本侵略者进行过殊死搏斗。  我的老家在辽宁省新民市,距东北重镇沈阳(曾被称为“奉天”)只有100多公里,是日本鬼子最早侵入的地方之一。  算起来,爷爷参
期刊
因深爱中国文化,美国一对善良的老夫妻,退休后和女儿定居北京通州。偶然的机会,他们“捡”回一个流浪汉,并把他当做家庭成员对待,带领中国“儿子”踏上创业路。他们超越血缘的亲情故事还在继续。  美国老人吉姆退休前是一名机械师,他曾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次来中国工作。其间,博大精深的华夏文化深深吸引了他。受其影响,妻子艾丽丝也对遥远的中国产生了兴趣。于是,2006年,71岁的吉姆和老伴作出一个惊人决定——移
期刊
在中国经济学界,提起冯兰瑞这个名字,可谓大名鼎鼎:她既是抗日战争初期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老党员,也是我国经济领域建树颇丰、始终走在经济体制改革前沿的女学者、经济学家。  “终于可以公开为革命工作了”  冯兰瑞1920年9月出生在贵阳一个书香之家,自幼天资聪慧,学习成绩名列前茅。1936年夏,冯兰瑞随家人来到重庆,加入重庆进步团体“自强读书会”,接触进步思想,1938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0年初,在
期刊
母亲聪慧勤劳,朴实善良,街坊邻居都亲切地叫妈妈“小阿姨”(老上海话里母亲那边的朋友一律叫“阿姨”)。总有许多邻居、熟友喜欢找我妈妈谈事,说心里话;妈妈在物质方面很愿意帮助别人,在老房子客堂间的公共炉灶旁,邻居做饭临时急用鸡蛋、菜蔬、油盐酱醋之类的东西,妈妈从不吝啬,总是大度地帮送别人。尤其是她热情好客,凡是到我家做过客的人,都会对我母亲那种发自内心的热情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因为妈妈的好口碑,让
期刊
笔者是个京戏迷,接触京剧几十年,最开始对京剧仅仅是好奇,现在却是痴迷狂热,更爱看演绎天伦悲欢的家庭题材的戏目。  一次偶然的机缘,我听了李崇善老师的《空城计》,那潇洒醇厚的嗓音深深的吸引了我,从此一发不可收。  慢慢的,我与京剧结下了不解之缘,感受了它的艺术之美。现在许多年轻人并不喜欢京剧,一些同龄人对京剧的认知也大多停留在样板戏阶段,对于传统的,浓缩了先辈们血汗的艺术精华并不了解。  京剧之美美
期刊
北京老人王从翰出生于1921年,随着三年前曾孙女的出生,他已经幸福地荣升太爷爷。他满面红光、精神矍铄,写书、唱戏是他的健康长寿秘诀。  写书就是长寿操  王从翰写书,不是写小说,也不是诗歌散文,9旬老人家拿起笔写的就是三字经,是王氏当代版新三字经。王从翰在北京展览馆工作,目睹了共和国的变迁。退休后,他便开始整理自己的思路,把几十年的感慨写下来。因为有小时候上过两年私塾的底子,他写起来顺水顺风。孙子
期刊
我对于植牙的看法,就跟抽脂、隆鼻、拉皮、削骨整形一样,总觉得不可思议,也不可能跟我扯上关系。直到两年前,下门牙的右侧齿开始摇晃松动,才注意到植牙、假牙的问题。  我的右侧齿生来就歪歪斜斜,不肯立正向左右看齐,还会藏污纳垢,早已被我视为眼中钉。既然摇晃不守岗位,只好去之而后快。那时候,我就近找了一家私人诊所求诊。  医生说旁边的牙齿也不稳固,需要两颗一起拔,问我假牙要做活动的还是固定的。我选择固定的
期刊
马老师:  我的老伴今年72岁。平时我们老两口和儿子一家分开住,但家里一点都不冷清——从10年前开始,大孙子就放在我家,由我们照顾,儿子儿媳到了周末来看看老人和孩子。就这样带了6年大孙子,儿媳又生了一个男孩。大孙子接回了儿子家,我们接着看护小孙子。直到今年孙子转到全托的幼儿园,不用我们接送上下课了。  忙了10年,现在老姐妹找麻将搭子终于有空了,也能跟老校友一起出去旅游了。一开始,我们觉得轻松的日
期刊
家,是中国人永恒的牵挂。直到父亲被诊断出晚期胃癌,重庆摄影师顾颐才明白,陪伴父母已经不能再拖。于是便有了一场顾颐带着父母在澳大利亚的“重生之旅”。  今年43岁的顾颐出生在江苏盐城,家中有姐弟三人,他是老幺。父母都是农民,靠土里刨食供他们三姐弟读书,个中艰辛可想而知。  在2013年3月,顾颐再次带父母做体检时,父亲被查出胃癌晚期。一场大手术和6个疗程的痛苦化疗,顾全平原本140斤的体重降到了80
期刊